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

隨着遼東越戰越勇,收復故土越來越多,實力越來越強,讓江左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爲了不被遼東超過太多,琅琊王開始想盡一切辦法來加強江左實力,其中推行土斷之策乃是重中之重。

琅琊王能下定決心實施土斷,除了受到來自遼東的壓力外,最大原因是他看得分明,世家已經威脅到社會穩定,再不想法限制世家勢力,將來必定要威脅皇權安危。

說實話琅琊王有點兒羨慕衛朔,通過各種渠道他了解到,在遼東絕對沒有任何一家族敢像琅琊王氏那樣囂張跋扈。

就連河東裴氏出身的裴嶷,其貴爲遼東治下第一文臣,可卻從未聽過他有任何跋扈之舉!

再看看王敦,簡直不堪爲人臣之表!

可即便如此,琅琊王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忍受王敦一次又一次侮辱和欺壓。

造成這樣的局面,與琅琊王本身勢力不足,過於依賴世家脫不了關係。

歷史上琅琊王能夠督領江東,並且最終登上皇位,並不是其本身實力、地位起到決定作用,而是北地士族和江東士族妥協後的產物。

因此即便司馬睿當上了皇帝,他活得依舊很憋屈。他想推行任何一項政策都必須得到世家認可,就拿此次推行土斷之策來說,若非琅琊王氏鼎力支持,像這種損害世家利益的政策甭想得到推廣。

在原本歷史上,司馬睿甚至被下屬給活活氣死,可謂是華夏曆史上死得最窩囊、最憋屈的一位開國帝王。

歷史上的司馬睿憋屈到什麼程度呢?

他曾親自“脫戎衣,着朝服”對王敦說:“欲得我處,但當早道,我自還琅邪,何至困百姓如此!”

意思是說,王敦你如果想當皇帝,早和我說啊,我把皇位讓給你,還當我的琅邪王去。何苦讓百姓跟着受苦呢?

在歷代開國皇帝中,能被臣子搞得這樣狼狽,這麼窩囊,這般沒有尊嚴的,司馬睿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

不過眼下司馬睿正是春風得意馬蹄急之時,不但一舉登上皇位,還找到了土斷這個能增加財政收入的良策。雖然推行土斷過程中遭到世家強烈反彈,可因前面有王敦擋着,司馬睿倒也沒怎麼受到波及。

這一次司馬睿可是得到了王敦全力支持,整件事都是由王敦具體負責。一時間,王敦麾下兵馬開始打着司馬睿旗號在江東各地查檢世家藏匿的人口,凡是隱瞞不報的家族統統被抄家,所得錢財一部分被王敦截留充當軍資,另一部分則歸朝廷所有。

結果在短短十幾天功夫裡,司馬睿就從王敦處接收了百十萬貫錢財,同時有十幾萬百姓和數萬畝良田。司馬睿看着堆積如山抄家而來錢財,心中的怒火卻是再也壓制不住。

“呵呵呵!這就是所謂的朝廷股肱之臣?一個個只知道挖朝廷牆角!衛鎮北說得一點兒都沒錯,天下最大的盜匪就是世家大族!世家不死,大盜不止啊!”

不過,他這番話也就只敢私下裡發泄一番,連當着心腹刁協、劉隗等人面都不敢提。這兩人雖然不是頂級世家出身,卻也是次等士族世家子弟,他們可以支持琅琊王限制頂級世家發展,卻不可能贊同滅絕所有世家。

旁邊一直侍立的太子司馬紹聞言苦笑一下道:“父皇,這次朝廷國庫是豐盈了,可也深深得罪了江左世家,他們絕不會就這麼算了。”

經過一番發泄,司馬睿心情平復不少,聞言沒好氣道:“哼!就算他們要報仇也該去找王敦,朕可沒派一兵一卒去抄撿世家!”

然而太子司馬紹卻依然放心不下,他非常清楚江左世家實力,即便是王敦也不可能完全壓制對方。眼下對他們壓制越狠,未來江左世家的反噬就越厲害。

想到這兒,司馬紹不禁又想起了遼東,他想不明白爲何衛朔就能將治下世家壓制的死死的。要知道在遼東也有像河東裴氏、范陽盧氏、晉陽王氏這樣各方面不輸於琅琊王氏頂級世家,可從來就沒聽說過遼東有世家鬧事。

“父皇,鎮北大將軍是如何整治世家的?怎麼就沒聽說過其治下有世家鬧事呢?”

司馬睿聞言看了自家兒子一眼,說實話他對司馬紹十分滿意,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顯露出異於常人的表現,而且非常有主見,是個不錯的繼承人。

“紹兒有所不知,前幾年的時候,遼東依然有世家反抗鬧事。只是最近幾年不知怎麼一回事,留守北方的世家紛紛向遼東臣服,再也沒有任何不滿,大有完全擁護遼東之意。”

司馬紹聞言沉默了一會兒,突然上前一步請命道:“聽說父皇有意派人給鎮北大將軍宣旨?兒臣不才,願親往長安走一趟!”

太初宮內,太子司馬紹英氣勃勃向司馬睿請命前往長安。出生於元康九年的司馬紹,今年已經十九歲啦,算得上少年英才,但跟名聞天下的衛鎮北相比還差不少。

自打司馬紹十五歲,正式介入政事以來,鎮北大將軍衛朔的名字便多次出現在他耳中,而且每一次出現都會給他帶來巨大震撼。他是少年人,對同時年輕人又立下赫赫戰功的衛鎮北心生仰慕。

多年來每時每刻他都想親自見見衛朔,然而卻總是沒有機會。

眼下隨着司馬睿登基,他順勢成爲太子,若是再不行想辦法的話,怕是這一輩子都沒機會啦。

“邵兒身爲太子怎能擔任使臣?不像話!再說你爲什麼要去長安?”司馬睿訓斥道。

“回父皇,那衛鎮北威名赫赫,立下無數功績,兒臣仰慕已久,特地想去親自去看看!”

“就爲了這個?”

“額……也不全是!”

司馬紹猶豫了一下,一咬牙接着道:“聽說遼東富庶無比,兒臣也想去親自考察一下,看看我江東可有借鑑之處。雖說有關遼東的各種傳言到處都是,可總沒有親身體驗來的直接。”

司馬睿看着一臉堅毅的兒子慎重道:“你想好啦?真的要北上?”

“是的!眼下父皇正春秋鼎盛,一切國事用不着孩兒操心,不如趁這個機會好好學習一二。等將來父皇百年之後,將江山社稷交到兒臣手中時,兒臣希望有足夠的能力、手段、才學來接過這副重擔。”

聽了司馬紹的話,司馬睿十分欣慰,他這一生可以說是成也世家、敗也世家,也許就這樣啦。可他不想自己兒子也跟他一樣天天活在憋屈、無奈之中,若是可以的話,他希望兒子能做個真正的皇帝。

故而對於司馬紹北上取經,他是萬分支持的。正如司馬紹自己說得那樣,別人轉述的東西,都是經過二次加工,一部分甚至都已失去了原有本質。遼東到底是什麼樣,需要司馬紹親自去看一看,走一走,並且親自體驗一番。

“既然如此,朕准許你帶幾名心腹一同前往,另外再調五百護衛負責你的安全!記住此去遼東,你是爲了學習以及增長見識,不要爲了一時之氣與人發生口角。”

司馬睿殷殷叮囑司馬紹,他倒不擔心兒子安全,畢竟司馬紹是太子,各地藩鎮除非得了失心瘋否則絕不會害了司馬紹性命。到了遼東就更不需要擔心司馬紹安全,這天下還有誰敢在鎮北大將軍地盤上鬧事?哪裡還有比遼東更安全的地方?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數日之後,以太子司馬紹爲首的使團終於踏上北上長安的旅途。此次前往長安宣旨,不但有太子親往,還有數名朝廷重臣隨同前往,同時太子心腹庾冰亦隨行。(。)

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1章 以鹽換船第55章 前奏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44章 宴會之後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70章 均田令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355章 ‘瓊林宴’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7章 青島港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316章 一聲驚雷
第514章 欲霸西域,必先得涼州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606章 糟心事一件接着一件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495章 張茂的擔憂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198章 入主薊城第414章 江左管夷吾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21章 以鹽換船第55章 前奏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570章 襄國欲和談第44章 宴會之後第462章 第二次河南之戰第370章 南陽王野心作祟第674章 何去何從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357章 江左眼中的遼東第318章 司馬保僣位晉王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70章 均田令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184章 大演習(下)第143章 高瞻出山第355章 ‘瓊林宴’第520章 又添強敵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450章 欲伐草原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197章 石勒的轉變第628章 生老病死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114章 援軍,真是援軍!第487章 即將鉅變的涼州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246章 損失慘重的江左世家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468章 漠南,我的漠南!第277章 戰前動員第324章 平陽之亂第214章 連鎖反應第369章 扶南欲圖夷州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156章 選拔陌刀手第649章 調兵遣將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7章 青島港第453章 冬狩閱兵第207章 女將掛帥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411章 榆眉會戰之大獲全勝第257章 關中危矣!第329章 不堪一擊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80章 受封燕王第61章 勸祖逖南撤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607章 不甘心的李越第119章 大獲全勝第250章 路遇名將第254章 封鎖江面第405章 西北氐族反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317章 青州求援第242章 江左裴府的變化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236章 血戰飛狐口第553章 謝艾之謀第264章 段氏末路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337章 晉陽公祭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19章 海盜下帖子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29章 詰問刺史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157章 邵續來訪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76章 不甘心的世家豪強第316章 一聲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