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

?太興二年六月,漠南諸胡首領在遼東軍刀槍威逼之下,不得不將部落暫時交予衛雄,而他們本人則隨謝艾一同南下長城拜見大司馬衛朔。

六月份正是草原上最美麗動人的時節,春日暖暖地照在綠色的草地上,潔白的羊羣像一朵朵白雲在綠色的海洋中飄動。

在遠處空地上扎滿了帳篷,萬餘遼東軍連同數萬胡虜暫時居住在那裡,讓往日有些空寂的長城顯得熱鬧非凡。

在駐地最大的帳篷裡,大司馬衛朔和魯昌商議要事。連日來不斷有快馬將各處軍情送到這裡,然後經過衛朔處理後再送往各地。

“主公,剛剛接到右路軍急報,衛都督、邵將軍二人已經打到了鮮卑人老巢,消滅了數萬胡虜,徹底覆滅了留守漠南的胡虜。”

“太好了,漠南無憂矣!接下來要儘快將漠南掌握在遼東手中,徹底根除北方威脅。”

此次遼東軍動員了十幾萬大軍,利用拓跋鬱律急於野戰的心理,將漠南鮮卑主力騎兵一鍋端,現在漠南除了老弱病殘外,再也沒有一部實力強盛的部落。

右路軍順利拿下漠南,衛朔總算放下心。在他的規劃中,陰山以南是要徹底變成大晉領土,而陰山以北的漠南草原則必須完全受遼東威懾,成爲遼東附庸。

佔據了陰山以南廣袤草原外,接下來就是如何鞏固這塊地盤。結合歷史教訓,衛朔認爲首先要做的就是築城,以此爲城池據點,扼守交通、運轉要道,威懾各個草原。

“首先要在草原上築城,通過遼東掌握的畜牧養殖技術,改變草原民族逐水而居的生活習慣,讓他們習慣於定居,這樣纔有利於遼東設郡縣管理。”

“築城不但可改變草原民族生活習慣,還是遼東賴以控制草原的軍事要塞,連同北邊陰山要塞防線,足以將陰山以南草原變成中原王朝固有牧場。”

“當然了,你我都十分清楚,僅靠要塞與城池是無法完全抵禦胡騎入侵,真正起主導作用的還是強大的騎兵隊伍。”

“不錯,主公睿智,光靠幾座城池要塞當然不可能封鎖住千里草原。其實修建城池的根本目的不是爲了封鎖胡虜,其存在的軍事意義是讓遼東軍在廣袤的草原上有個落腳地以及物資儲備所。”

“只有依託城池,遼東軍纔可以越過陰山深入漠南草原威懾各部。”

說到這兒,魯昌帶着幾分慶幸道:“多虧主公發明了水泥,不然遼東還真無法完成規模浩大的草原築城計劃。”

衛朔悠然一笑,神色間彷彿又回到了當年在嶗山與流民辛勤勞作的日子。自永嘉五年離開嶗山後,他已足足有八年時間未有回去過,眼下嶗山只有朱文一人坐鎮。

“不過即便如此,想要完成築城計劃也不容易。在整個陰山南麓草原,我們至少需要在東套、岱海、壩上三大草原上修築十二座城池,每座城池至少要能容納二十萬人居住。”

“築城所需一切物資、糧草都要從後方轉運,沒個十年八年別想完成。”

“是呀!”

魯昌補充道:“這兒距遼東核心地帶太遠了,中間有沒有河流可用,只能依靠騾馬運輸,沿途光是人吃馬嚼就是一大頭。”

面對古代落後的運輸條件,衛朔也只有束手無策,而這也是遼東打下陰山以北草原卻又不想佔據的原因,代價太大了。整個漠南草原面積巨大,包括陰山南北廣大區域,遼東能將陰山以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後以雄兵威懾陰山以北,足以將漠南牢牢掌控自己手中。

“主公,咱們是不是先不急着築城?漠南諸胡首領即將南下會盟,當務之急得趕緊先建一座會盟臺。”

“嗯,昌之言之有理,營地內有不少胡人俘虜,我將其中男子全都交予你,必須趕在謝艾與諸胡首領抵達前完成會盟臺建設。”

“諾!請主公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魯昌躬身領命。

……

太興二年,六月中旬,謝艾與三廂步騎,押着漠南諸胡首領共一百五十四人抵達陰山長城,參與遼東主持、發起的長城會盟。

漠南諸胡剛一進入會場,就看到長城腳下不遠出聳立着一座高臺,即會盟臺。

會盟臺建在一片平坦草原上,該地東西長十公里左右,南北寬六公里左右,是一片遼闊的草原。抵達長城下的漠南諸胡首領需先前往大帳拜見衛朔,就漠南草場、部落等安排達成一致意見後,纔會舉行會盟儀式。

衛朔的中軍大帳位於中心,按衆星捧月之意、衆人朝崇的格局,其餘遼東將士在方圓五十里內支設帳篷,屯兵列營,拱衛中軍大帳。

漠南諸胡首領按照部落大小分列左右兩隊,依次步入大帳,行大禮拜見衛朔。作爲向遼東致敬稱臣的禮節,趕來的漠南諸胡首領按照傳統紛紛向衛朔進獻了各種貢品、禮物。

看着恭恭敬敬進獻禮物的胡人首領,衛朔並未感到任何振奮之情,因爲他知道這種儀式的禮節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如果各胡虜以爲這樣一叩拜,再獻幾頭牛羊,遼東就能‘放過’他們的話,那就太天真了。

“爾等都起來吧!此次遼東軍北上主要是爲了掃滅不服王化的鮮卑人,以後只要大家遵守遼東規矩,你們又能順應天意,誠心投附,便可享受永久之和平。”

“臣等絕不敢辜負大司馬教誨,回去之後必以遼東爲馬首是瞻,永爲遼東藩籬。”

“嗯,不錯,你們能想到這點就很好,按照秦漢以來的傳統,長城會盟之後遼東會重新回到長城以南,然後將漠南草原交給爾等居住。”

衛朔這話引得在場諸位胡虜首領暗自興奮不已,遼東軍大舉北上徹底終結了鮮卑人在草原上的霸權。不少有雄心壯志的胡虜首領在鮮卑人兵敗那一刻就想好了對策,先向強大的遼東軍臣服,然後藉機佔領漠南最豐美的草原,然後再尋機向四周擴充部落實力。

只是衛朔這麼堂而皇之講出來是何意?在場諸胡首領沒有一個猜到其真實意圖。

“但是考慮到晉民受胡虜戕害最爲嚴重,爲了徹底根除胡虜威脅,陰山以南將不再允許獨立部落進駐。整個陰山以南草原將全部劃歸遼東管轄,爾等胡虜擅自進入陰山以南就是對遼東的挑釁,將遭到遼東殘酷報復。”

“什麼?!”

聞言諸胡首領頓時臉色鉅變,衆人皆沒想到大司馬一句話就將漠南一分爲二,而且遼東還要佔據水草最爲豐美的陰山南麓草原。本來大多數胡人首領是不太願意的,但考慮到遼東軍強勢無比,他們即便有再多不滿也只能深埋心底。

“大司馬,陰山以南歸遼東所有,我等皆無異議。”

“好,痛快!我相信在我等共同努力下,草原上一定會實現永久和平。”

漠南諸胡首領非常識時務,衛朔對此十分滿意,將陰山以南三大草場弄到手,日後遼東將不會再缺戰馬、耕牛等牲畜。

諸胡首領一邊恭維着大司馬衛朔,一邊暗自打着小算盤。陰山以南草場不用想了,已被遼東軍收入囊中,剩下可爭取的只有陰山北麓草原,其中屬大澤一帶草場最爲肥美。大多數有野心的首領已經盯上了那裡,正想着如何才能不着痕跡弄到手。

“大司馬,既然陰山以南歸遼東所有,那不知陰山以北的草場將如何劃分呢?”(。)

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98章 籌謀遼東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89章 喜相聚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46章 永嘉之亂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91章 曹嶷邀請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6章 倉皇而逃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28章 新長安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58章 內憂外患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75章 國葬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53章 遇刺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55章 ‘瓊林宴’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333章 眼花繚亂
第305章 奇襲雁門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81章 擒殺劉虎第471章 徐州之變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73章 對自由的嚮往第98章 籌謀遼東第459章 拓跋鬱律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308章 名震天下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452章 張賓至薊城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322章 拓跋崛起第438章 成漢入援仇池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31章 時光如梭第382章 刁協獻計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600章 陳郡謝氏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89章 喜相聚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11章 開春視察第406章 石勒的閃電戰第379章 南洋新秩序第300章 陰謀在醞釀第46章 永嘉之亂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81章 救了一個公主第616章 北宮純的計劃第91章 曹嶷邀請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80章 迎頭痛擊!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333章 眼花繚亂第69章 返回祝其縣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66章 倉皇而逃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528章 新長安第101章 插手遼東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175章 祖逖的死局第398章 與世家關係轉暖第58章 內憂外患第356章 江左來客第124章 四下串聯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638章 蜀中變局第150章 尋找鐵礦第591章 交換領土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16章 ‘官府’來人了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第202章 陌刀的威力!第483章 整編青州兵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78章 司馬嫣在遼東第475章 國葬第467章 草原大捷第581章 雙方妥協第550章 薛濤守涿縣第286章 震驚關中!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2章 在古代的第一頓飯第25章 祝其縣買糧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94章 奇怪的劉總第314章 欲行科舉第497章 徵收個人所得稅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275章 移鎮薊城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325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253章 遇刺第469章 長城會盟(上)第355章 ‘瓊林宴’第13章 安撫流民第386章 南安姚弋仲!第587章 勸進風起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123章 遼東農場第333章 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