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襄國的變化

自進入永昌元年,遼東便暗中抓緊時間佈置出兵討伐石勒的事宜,可對外卻仍裝出一副天下無事的樣子。

除了以訓練的名義將各攻擊部隊悄悄調至前線外,糧草、軍械亦在源源不斷往各地囤積。

爲了防備不被石勒發現,在很多情況下,遼東不得不利用夜幕進行部隊調動,爲此大大影響到備戰任務進展。可是爲了保證取得戰役勝利,也只能如此。

與此同時,衛朔多次在報紙上公開表示支持天子,讓外界以爲遼東關注的重點依然是江東。

但是遼東這些伎倆瞞過一般人還行,想要騙過精明的石勒卻有點兒困難。

最近兩年遼東軍沒有對外擴張,讓不少羯胡都放鬆了警惕,唯有石勒卻始終對遼東抱有深深警惕。

眼下正是隆冬時節,在石勒統治下的襄國城內外,是一副白雪皚皚的樣子。

由於多年來冀州不曾燃起戰火,再加上石勒、張賓的確用心治理地方,倒也讓襄國出現難得的興旺之象。

其實在石勒立足襄國之前,根本就不懂得經營地方,其打仗所需軍糧除一部分自給以外,大多數皆靠搶掠而來。

待石勒佔據襄國,得到張賓等漢族精英輔佐之後,才改變了以往強盜式打仗風格,漸漸懂得進行了農業生產。

甚至石勒還任命了右常侍霍浩爲“勸課大夫”,與他人一起“循行州郡,覈定戶籍,勸課農桑”。

如此經過數年努力,石勒治下農業生產雖然還比不了遼東,但也算小有成績。

眼前的襄國城已不復剛佔據時的破敗,石勒耗費巨資在原有趙都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和擴建。不但按周禮建宗廟社稷靈臺,還營造東西官署,歷數年方完成了城池建設。

當襄國城完成建設之後,石勒就將自己的族人全都搬遷到城內居住,讓襄國城內的羯胡人一度高達三十萬之多。

再加上其他胡虜,整座城市已完全被胡人佔據,其中留在城內的晉民尚不足十萬人。

襄國除了胡虜衆多外,另一個明顯不屬於華夏的象徵便是城內寺院衆多,這顯然是佛圖澄的功勞。

佛圖澄靠着神秘的神通手段,嬴得了石勒信任,被其當國師供養,於是襄國和鄴城兩地佛寺驟增,和尚雲集。

當今襄國繁華如斯,生活着好幾十萬人口,包括漢、羯、匈奴、鮮卑、氐、羌等各族人,甚至在大街上還能見到深目高鼻卷頭髮並拉着駱駝的康居商人。

積雪覆蓋在修葺一新的街道與城池上,因爲剛過完春節之故,街道上行人明顯比以往多了一些,若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多數民衆行走方向赫然是城內最大的寺廟。

石勒沒有因佛圖澄北上遼東而遷怒於佛教,反而在張賓的建議下,重新招攬了新的僧人,以取信於佛教信徒。並不是石勒寬宏大量,而是因爲羯族大部分人都信仰了佛教,若石勒敢強行壓制佛教,很有可能引發不可預測的動亂。

但不管怎樣,兩年來,經過石勒不斷努力,襄國實力有所增加,並走出青州之敗的陰影,各地民生逐漸得到恢復。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當地商旅較少,大多數商隊更多的選擇了去長安、晉陽或者薊城等遼東治下進行交易。

但是誰也不能否認,石勒通過減少賦稅,賑濟災民,還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襄國城內漢胡之間的對立,甚至還有不少數典忘祖之輩爲石勒歌功頌德,稱其爲亂世英主。

此刻,在襄國城主幹道旁的一家酒樓上,兩名客人正憑窗而坐。其中一個是漢人儒生打扮,其頭髮已花白,雖然眼睛看起來炯炯有神,但神色之間難掩疲憊,在漢人儒生對面則是個深目高鼻的胡虜。

兩個人盯着窗外街景看個不停,其中漢人儒生看着街道上來往寥寥的商旅,嘆息一聲道:“主公,自遼東崛起使得每年來往襄國、鄴城兩地的商隊銳減不少,這個月的稅收恐怕又要下降不少,都是賓無能,無力爲主公分憂。”

這個漢人儒生非是旁人,正是石勒麾下的謀主——張賓張孟孫。

而坐在其對面的中年胡人,則正是大名鼎鼎的中原霸主——羯胡石勒。

近年來隨着遼東商業逐漸繁榮,再加上遼東對襄國的刻意封鎖,導致進入襄國的商旅日益減少,讓羯胡徵收的稅賦大幅度減少,大大影響到襄國財政收入。

面對襄國商旅不興,連張賓、夔安、程遐等大才都束手無策,石勒自然也無能爲力,只能一邊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愁眉不展,一邊對遼東暗罵不已。

石勒望着張賓幾乎快要完全變白的頭髮和那一臉的疲倦之色,不禁有些心疼道:“孟孫,你千萬要保重自己身體啊!我襄國大業可不能沒有先生的保駕護航。”

石勒的眼前總是一幕幕回放着張賓協助他建立霸業的情景:從張賓提劍軍門大呼請見開始來投奔,期初未受到重視,到屢次建議百發百中而成爲石勒智囊團的謀主。真是“機不虛發,算無遺策”。

毫不誇張地說,成就石勒基業的奠基人,張賓的功勞是最大的。

歷史上張賓真是對石勒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擔任右長史、大執法,封濮陽侯之後,他官高爵顯,位冠僚首,卻又時時處處謙虛謹慎,虛懷若谷,始終保持低調,從不拉幫結派,在朝堂則直言敢諫,言必有中。

看着石勒真心關心自己的樣子,要說張賓不感動絕不可能,有那麼一瞬間他差點兒要對石勒和盤托出。好在關鍵時刻理智戰勝了感情,走到今天這一步,石勒無法回頭,張賓又何嘗不是呢?

“臣多謝主公關心,唉,若是不能解決商旅問題,襄國與遼東之間差距會越來越大。”

石勒突然頹廢道:“莫非天命真不在勒?自衛朔崛起遼東,我襄國便處處不利,不但在軍事上被遼東死死壓制,眼下更是連民生髮展上也遠遠落後於遼東,日後遼東軍一旦傾力南下,襄國拿什麼來抵抗?”

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羯族王者,此時臉上浮現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態。每當石勒想起是自己大意放棄幽州,給了衛朔崛起的機會,悔恨就會充滿全身,痛徹心扉。

但石勒畢竟是一代梟雄,不過一會兒功夫便將頹廢、傷感全都驅散,重新又變成那個人人畏懼的羯胡王者。

“近來遼東平靜的有些詭異,我總是擔心遼東會突然發動襲擊。襄國雖然在河北一線佈置了三十萬大軍,但我這心裡總是感到不安,若是能再抽調些兵力到冀州一線就好了。”

張賓聞言,心中一動道:“主公不必懊惱,遼東雖強並非無可匹敵。原本襄國因南北皆是強敵,需要分別駐重兵把守。但眼下江東內部將有內亂爆發,主公完全可將淮南一線兵力調至中原、河北,以加強兩地兵力。”

“江東真的要亂了?”

石勒頓時興奮了,雖說自淮南大戰之後襄國與江東之間一直相安無事,但彼此雙方都很清楚,這不是真正的和平。誰也不敢保證,未來遼東軍南下時,江東不會北上趁火打劫?

爲了以防萬一,石勒甚至在淮南留下十萬大軍駐守。

可如果江東此時陷入內亂,石勒不但不用再擔心南方被江東偷襲,甚至還能調淮南大軍北上支援河北、中原。若是石勒想孤注一擲的話,完全可集中兵力先行對遼東發動攻擊。

石勒笑了笑,拉着張賓的手親熱道:“我有孟孫相助,又何懼什麼遼東?”(。)

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77章 石勒崛起第355章 ‘瓊林宴’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476章 漢奸錄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1章 再進縣城!第87章 雷霆萬鈞!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92章 終至臨淄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1章 天顯異象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79章 參觀船坊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16章 入長安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528章 新長安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56章 留縣大捷!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
第149章 新年驚變第427章 名動薊城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77章 石勒崛起第355章 ‘瓊林宴’第589章 天子駕崩第535章 王敦之亂第671章 東晉變天(上)第476章 漢奸錄第614章 蝗蟲來了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339章 整合政務(上)第499章 遲來的歸寧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294章 高調入長安第11章 再進縣城!第87章 雷霆萬鈞!第665章 最後的決戰第473章 王者歸來!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181章 各方準備第208章 再添一良將第388章 羅馬人的震驚第92章 終至臨淄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1章 天顯異象第183章 大演習(上)第625章 長矛兵之威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390章 蔡豹之死,羣豪離心第620章 太寧元年科考第345章 薛氏強兵第164章 王浚驕縱中計第135章 心急的崔毖第23章 南下徐州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251章 琅琊王的心病第541章 信心大增的羯胡第79章 參觀船坊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165章 遠航南洋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441章 擒獲李琀、李稚第96章 曹嶷有心事第84章 再見祖逖第412章 中原變局第83章 清河公主第416章 入長安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615章 秋闈將至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42章 蒲津古橋第244章 欲發橫財第216章 艦隊歸來第82章 又有人不安分了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209章 高瞻歸來第528章 新長安第432章 出巡之太子隨行第395章 宴會上的羅馬人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第479章 青州之爭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249章 裴府門前是非多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220章 逼降段匹磾!第195章 邵續反了?!第420章 元帝登基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374章 被激怒的遼東軍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13章 蠢蠢欲動第403章 愍帝之死第517章 先緩一緩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320章 石勒的自信第346章 人才齊聚薊城第194章 拯救降兵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134章 王敦之怒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493章 召見呼延謨第633章 熱鬧的嶗山第289章 苻洪的選擇第556章 危在旦夕第555章 擊殺麻秋第447章 天子賜婚第56章 留縣大捷!第512章 涼州張家第408章 榆眉會戰之前鋒戰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100章 引來烏丸人第120章 遼東局勢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