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高昌被圍

隨着燕王公開拒絕波斯國調停,西域境內戰爭氣氛愈加濃厚,尤其是在高昌,附近漸漸有聯軍遊騎出現。

校尉鄧嶽站在北城牆上,身邊相陪的則是主簿李柏,兩人拿着千里鏡一邊遠遠眺望着北方,一邊相互交流着看法。

“還是沒有一絲敵人蹤跡。”鄧嶽有些失望,看來之前料錯了,敵人沒有從北邊進犯。

西域風沙原本就很大,如今站在城頭上,初春的寒風猶如刀割一般颳得臉生疼,李柏只站了一會兒便深解其中之苦。

他揉揉有些麻木的臉頰,哈着白氣道:“沒有就沒有吧,這樣反而更好,起碼我們不用擔心高昌安危。”

鄧嶽則眉頭緊皺,臉上的失望之色怎麼也掩飾不住。他與李柏不同,作爲剛剛投靠而來的降臣,他急需用戰功來證明自己價值。

此時高昌城內共有駐軍近八千人,除了六千燕軍外,尚有一千餘有車師前國青壯。以這樣的兵力守住高昌,再加上高大的城牆,鄧嶽還是有幾分把握的。他以爲只要不出意外,應該能逼得來犯敵人只能困城,可誰知等了半天兩個敵軍影兒都沒出現。

雖說各處仍然沒有敵軍進犯高昌的跡象,但鄧嶽、李柏二人仍然不敢怠慢,他們將斥候遠遠派出,同時三千騎兵輪流出城巡視,一旦發現有任何異常迅速向他們稟報。

觀察了許久,即便用上千裡鏡,視野所及也依然沒有任何異動,敵人的前鋒也沒有。

李柏放下千里鏡,揉揉發酸的眼睛說:“鄧校尉,看來敵軍今天不會出現了。”

鄧嶽卻有點兒不想放棄道:“那只是之前沒事,此刻沒事,不代表接下來仍然沒事!咱們還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一刻也不能鬆懈!”

或許連鄧嶽也覺得這話說的有點兒底氣不足,遂強調道:“今時不同往日,正值大戰爆發的關鍵時刻,我擔心前面只是敵軍在麻痹我們,所以無論多辛苦也不能放鬆警惕。”

就在鄧嶽、李柏兩人交談時,突然從西邊城牆上傳來一陣驚呼。兩人臉色大變,迅速趕往西城牆,迎面正好碰到前來向他們稟報的斥候。

鄧嶽驚問:“西邊怎麼了?”

“稟校尉,西南,西南有大股敵軍出現!”

鄧嶽、李柏迅速擡起千里鏡,發現西南方向煙塵遮天,臉色頓時大變,看起來至少有數萬大軍正快速向高昌逼近。

正在此時,有一斥候騎士沿着天山南麓大道,一路急馳駛近高昌西門。守門衛兵看到騎士背上象徵着八百里加急的小紅旗,趕緊將聚集在城門口的百姓趕到兩邊,然後目送着騎士在滾滾黃塵中衝進高昌城。

“快,快稟報校尉大人,有急報!急報!”騎士來不及下馬就喊了起來。

鄧嶽、李柏二人得到報後,立即讓人將斥候帶到眼前,他們要親自詢問。

“不要急,慢慢說,到底怎麼了?”

“稟……稟校尉大人,焉耆國王龍熙統三萬大軍正向高昌而來,預計半日後抵達。”

鄧嶽、李柏聞言則咯噔一下頓時意識到情況不妙,雖然之前兩人意識到高昌會成爲西域聯軍重點攻擊對象,並且一直以來他們都以爲首先發起攻擊的會是西北或者東北邊的車師後國或者高車部落,然而沒想到竟是西南焉耆先來進犯。

當下鄧嶽、李柏二人強行穩住心神,向那個前來稟報軍情的斥候仔細問道:“你具體說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前段時間焉耆國不是還在往西邊龜茲轉移物資與兵力嗎,怎麼一眨眼功夫又選擇東犯高昌?”

這時已緩過神來的斥候,思路清晰地回道:“回校尉,據打探而來的消息可知,自大王公開拒絕波斯國的調停後,西域聯盟內部就有人叫囂着要給我燕軍一個教訓,其中尤以焉耆王龍熙最爲囂張。”

“但是這與西域聯盟原本提出的堅壁清野、誘敵深入之計劃相違背,故而一直沒有得到聯盟應允。可後來龍熙又提出佯攻高昌可以誘使燕軍主力西進,這才讓西域聯盟同意了龍熙攻打高昌的建議。”

“原來如此!傳令下去,立即做好迎戰準備。”鄧嶽、李柏這才恍然。

原本在得知燕王毫不猶豫拒絕退出西域後,西域聯盟迅速行動起來,聯軍打算趁着燕軍主力尚未抵達,對高昌發動試探性攻擊。

此次聯盟出動三萬大軍,由焉耆王龍熙負責指揮,焉耆國在車師國西南,是絲綢之路中道(原北道)上除龜茲外另一個西域強國。

隨着敵人出現,整個高昌頓時被大門緊閉,守軍士卒紛紛拿起武器走上城牆,同時協助守城的牀弩等大型器械紛紛做好射擊準備。

到了下午時分,三萬西域聯軍果然出現在高昌西南,車師前王站在城頭上望着城下黑壓壓一片敵軍,不禁面露怯意,轉身對鄧嶽、李柏道:“小王把高昌安危全權委託給兩位了,希望你們不要讓寡人失望。”

鄧嶽一抱拳斬釘截鐵道:“請國主放心,只要末將在,絕不讓一個聯軍士兵進入高昌。”

送走了車師前王后,鄧嶽、李柏開始指揮部下佈防。普通燕軍士卒還好說,雖明知已被敵軍重兵包圍,但情緒上還算穩定。可那些原車師人組成的士卒、青壯就不一樣了,他們看着綿延數裡的敵軍,不少人嚇得瑟瑟發抖。

鄧嶽看着幾乎要癱倒在地的車師士卒與青壯,雖心中鄙視不已,但考慮到大戰後還需對方出力,只好眉頭一皺,對李柏提出建議用騎兵衝擊一下來犯敵人,以鼓舞己方士氣。

“車師人士氣低落,兵無戰心,而且青壯訓練不足,大戰還未開啓,僅僅是看到敵人就面露膽怯,我以爲必須出城衝殺一陣才能扭轉劣勢。”

李柏生性謹慎,他不同意鄧嶽帶騎兵出城,“不行,萬一城外敵軍有陷阱,我們手中僅有的一支騎兵很有可能陷入陣中。如此不但無法震懾敵人,鼓舞己方士氣,還有可能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有陷阱又怎麼樣,以燕軍鐵騎的戰力,還懼怕眼前這點兒烏合之衆?現在那些車師士卒、青壯人心不穩,我怕若不給他們一點激勵,他們會不戰而敗。”

李柏考慮一會兒,仍然拒絕了鄧嶽的建議,“鄧校尉的用意我明白,但我們不能拿唯一的殺手鐗——騎兵去冒險,這是我們日後反擊敵軍的關鍵。若想小勝敵軍鼓舞士氣,其實不用動用騎兵,可以考慮用弩兵試試”

“弩兵?”

聽了李柏解釋,鄧嶽的臉色纔好看些。

剛剛他一直擔心李柏是阻止他撈取功勞,眼下看來人家是在擔心三千騎兵的安全。

“沒錯,我燕軍一向以甲械犀利聞名天下!自車師前國內附後,爲了加強高昌防守,苻洪長史就調集幾十具牀弩到高昌。等下當聯軍發起攻擊時,就讓敵軍嚐嚐弩箭的厲害。”

“嗯,是某思慮不周了,就依主簿之議。”

就在鄧嶽、李柏商議守城方案的時候,卻見城外三萬聯軍來回奔馳,很快就在弓箭射程之外將高昌城團團包圍起來。

焉耆王龍熙位於陣中,看着猶如囊中之物一般的高昌城志得意滿,他早有吞併車師前國之意,只是迫於車師後國壓力纔沒有付諸行動。這一次他親率大軍而來,雖說明面上只是試探性進攻,但他早已暗暗打定主意,要一舉攻下高昌,將城內財富全都擄掠回焉耆。(。)

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53章 商議退敵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122 章 遼東對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122 章 遼東對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29章 詰問刺史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7章 二郎歸來!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55章 ‘瓊林宴’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54章 誘敵深入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66章 倉皇而逃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7章 美好前景!第459章 拓跋鬱律
第172章 祥瑞帶來麻煩第33章 上任第一步第176章 民心即天道第170章 狩獵遇險第510章 涼州猛將——索苞第18章 徐福島上的海盜第53章 商議退敵第609章 伐蜀之議第641章 車師前國內附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第284章 夜間突襲!第36章 劉隗的招攬第192章 千里奔襲,軍事奇蹟第443章 視察遼東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122 章 遼東對第491章 賈堅神射第383章 秦州聯盟第353章 租賃朱涯第585章 祭祀炎黃第213章 女將顯威第515章 苻洪單刀赴會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122 章 遼東對第235章 出兵代郡第372章 告別薊城第312章 吞併劉琨部衆第419章 整頓關中第85章 清掃地方豪強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428章 宴請隱士第647章 進駐高昌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116章 兵圍西安平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351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560章 牀弩,又見牀弩第218章 溫嶠贊衛朔第558章 爭分奪秒第667章 西域初定第4章 這也叫'好鹽'第437章 美女是間諜第534章 各方準備第227章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第29章 詰問刺史第561章 不分勝負第47章 二郎歸來!第554章 羯胡中計第639章 收復越巂第155章 新式馬刀、陌刀第451章 婚期將至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75章 推行均田令第355章 ‘瓊林宴’第611章 東北劃界第608章 大案要案第98章 籌謀遼東第500章 調整農業政策第219章 高瞻遺計助幷州第529章 成漢來使第364章 封奕出使南洋第311章 走向前臺第321章 福船戰艦入役第584章 南北運河第371章 古代馬六甲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35章 徐州新軍第287章 馮翊賑災第446章 仇池滅亡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54章 誘敵深入第502章 與高僧交流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336章 落下帷幕第470章 長城會盟(下)第144章 玄菟郡(上)第523章 不甘心的祖約、蘇峻第111章 整編胡騎第210章 溫嶠的試探第481章 形勢不妙第323章 謝艾與韋謏第174章 靠着祥瑞升官第417章 秦州諸胡第66章 倉皇而逃第310章 裴嶷說王家第676章 和談破裂第669章 東晉內訌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604章 頂風作案第272章 昌黎大捷!第358章 謝艾的選擇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645章 太寧二年第538章 王敦佔上風第258章 佈局淮南第64章 彭城之殤第283章 城破在即第7章 美好前景!第459章 拓跋鬱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