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

?隨着婚禮結束,來自各方的使者帶着不同心情踏上返程,其中心情最沉重者非張賓莫屬。

冉瞻騎在馬上,透過窗戶看着面色憔悴的張賓,心中不禁升起一團疑雲。自見過大司馬衛朔歸來,他就發現張賓彷彿變了個人似的,常常一個人獨坐發愣,有時更是整夜整夜不睡覺。

一開始冉瞻以爲張賓與大司馬會面不順利而爲襄國前途擔憂,可後來才發現事情遠不是他想得那麼簡單。

而且有時軍師張賓總是會問他一些十分奇怪的問題,比如若是再給一次選擇還願意爲胡虜效力嗎?

冉瞻當時毫不猶豫地表示,若是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千方百計跑到嶗山去投靠當今的大司馬,打死都不願留在中原被胡虜俘虜。

冉瞻哪裡知道張賓內心的痛苦,一方面衛朔所吩咐之事有違他做人做事的原則;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爲家族考慮,同時‘漢奸’之名他是真的不想背。因爲他看得十分清楚,誰背上這個名聲,將會遺臭萬年。

眼下張賓內心所受之煎熬,簡直不可名狀,就像將心放在油鍋中煎炸一樣難受。

雖然大批使者已離開了薊城,但拓跋部落使者拓跋宏纔剛剛抵達薊城。

沿途見識到了遼東繁華之後,拓跋宏心情格外沉重,因爲遼東越強大意味着日後拓跋部落重現輝煌的機會越小。

拓跋宏在政事堂內見到了聲名赫赫的衛朔,不敢怠慢,忙上前施禮道:“拜見大司馬!”

“拓跋使者遠道而來,一路上辛苦啦!請坐吧。”

衛朔隨意道,對於拓跋鮮卑的來意,他心知肚明,無非最近北方駐軍連連調動,給拓跋鮮卑帶來巨大壓力。

拓跋宏此行目的就是爲了摸清遼東真實意圖,並及早做準備。

“不知拓跋使者此來薊城有何貴幹?”

“稟大司馬,我奉大單于之命前來薊城,主要是爲了向遼東重申友好。”

“嗯,拓跋部落這些年還算老實,進獻貢品也算及時,使者回去之後替我向你家大單于表示感謝。另外,希望今後拓跋部落一如既往對遼東恭順!”

聞言拓跋宏暗恨不已,腦袋一熱直問道:“敢問大司馬爲何在北地頻頻調動兵力?可是有意圖我盛樂?”

“你盛樂?盛樂什麼時候成鮮卑人地盤啦?在前漢時盛樂本爲定襄郡成樂縣,後漢時又歸雲中郡。曹魏時期,定襄、雲中被喬遷幷州,盛樂才被你們拓跋人佔據。”

拓跋宏將盛樂當成拓跋鮮卑領地的舉動遭到了遼東人激烈斥責,溫嶠更是指着拓跋宏鼻子引經據典教訓對方。

拓跋宏被訓斥的面紅耳赤,氣得他差點兒出拳將聒噪的遼東人打翻在地。明明盛樂就是漢人自己丟掉的,然後被他們拓跋部落重新整修後才煥發生機,怎麼一眨眼功夫自己部落反倒成了霸佔華夏故地的強盜。

“大司馬,這到底是何意思?”拓跋宏終於察覺到幾絲不妙,隱隱有一股不祥預感。

聞言衛朔十分誠懇道:“拓跋使者且聽某一一道來,說實話朔很感謝拓跋鮮卑這些年替我大晉看守雲中、五原兩郡故地。以前遼東實力不強沒能力收復故地,只能暫時交由拓跋部落看管。而今遼東強大了,要拿回屬於我們的故土,所以懇請鮮卑人離開華夏故土,重新遷回大草原去。”

“大……大司馬,這……這是爲……爲什麼?”拓跋宏滿臉震驚道。

“不爲什麼,遼東不想讓華夏再經歷一次永嘉之亂!陰山以南諸胡族要麼接受遼東整編成爲晉人,要麼就滾回北方大草原酷寒之地。日後陰山以南草原上,將不再允許任何非晉人進駐、放牧、生活。”

“拓跋部落如果不願意遷回北方酷寒之地,那就請貴使轉告拓跋鬱律,勸其趕緊接受我遼東整編,不然就等着遼東軍兵臨盛樂,與拓跋部落一同煙消雲散吧。”

聽了衛朔如此強大的解釋,拓跋宏徹底懵了。不過總算搞清楚了遼東真實目的,這一仗在他看來已不可避免。別看遼東人說得大義凜然,其實說白了不過是隨着遼東強盛起來,看上了拓跋部落的地盤,想要動手搶走。

“大司馬,你就直說看上了盛樂地盤就是,用得着費這麼多口舌嗎?”

聽着拓跋宏似抱似怨的話,衛朔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沒錯,我就是看上拓跋部落地盤了!以前都是你們胡人南下搶我們晉人,這一次也讓你們嚐嚐被搶的滋味。而且我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今後這種事將成爲慣例。”

“每年駐紮在北方一線的遼東軍都會派出精銳深入草原打秋風,凡是不服遼東管理者,都將遭到遼東殘酷報復。另外,爲了限制漠南胡部發展,任何一不人數超過十萬人的部落都必須到遼東報備,然後每年接受遼東定點檢查,同時繳納部落中三成以上的收入給遼東。”

“大司馬,你這是不給胡族活路啊!”

聽到這兒,拓跋宏再也無法保持鎮定了。真要按照剛剛衛朔所言來辦,那未來任何一家部落都不可能再像之前匈奴、鮮卑兩大強虜那樣強盛起來,最後只能徹底淪爲晉人附庸。

“我怎麼不給你們活路啦?想要活路很簡單啊,只要接受遼東整編,加入華夏大家庭不就成了?如此不但省去在草原上風餐雨露,又能享受到晉人各種優待,何樂而不爲?”

拓跋宏這會兒已經沒精力生氣了,這哪裡是給胡人活路,分明是要滅絕整個胡族。看來永嘉年間胡虜作亂中原讓晉人對胡虜充滿仇恨,以至於當晉人復起之後開始往死裡整治胡人。很明顯根據大司馬所言,日後胡虜只有兩個出路,要麼接受整編成爲晉人,要麼成爲敵人被大晉消滅。

至於剩下的一些苟延殘喘者,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小部落,即便能存活下來,也別想得到機會發展壯大。因爲每當有威脅即將產生時,遼東人都會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一想到遼東軍大舉北上的情形,拓跋宏滿臉絕望道:“大司馬,難道我們不能一直保持現狀嗎?只要大司馬點頭,我願意代我家大單于做主,將每年進獻的牛羊數目提高一倍。”

望着悽慘的拓跋宏,衛朔不爲所動,他滿臉嚴肅地問道:“若是當年拓跋鮮卑有機會入主中原,即使劉越石將整個幷州割讓出來,你們會放棄南下嗎?”

拓跋宏一時語塞,是呀,面對當下全取陰山以南的大好機會,遼東上下豈能因兩萬頭牛羊而放棄?就像拓跋部落一樣一旦有機會入主中原同樣會不顧一切南下。

“回去告訴你家大單于,要麼束手就縛主動接受遼東整編,要麼等着遼東軍拿着刀槍逼着爾等整編!”

拓跋宏自知再也無法說服衛朔改變主意,他不廢話立即收拾行囊返回,他需要快點趕回盛樂,將遼東軍即將北上的消息通知拓跋鬱律,讓大單于趕緊做好迎敵準備。

“主公,你這就這麼放拓跋使者離去,不怕他將遼東軍北上的消息告知拓跋鬱律嗎?”

“我就是要將明年遼東軍大舉北上的消息散播出去,最好能將漠南諸胡部落搞得人心惶惶。等來年開春之後,遼東軍北上時,也許不用吹灰之力就能收復陰山南麓。”

“主公,你也太小瞧拓跋鬱律了吧?再怎麼說人家也是一代人傑!”

“不是我小瞧他,而是當今拓跋部落實力遠遠不及遼東,我以堂堂正正之師北伐,有何懼什麼拓跋鬱律?就算是加上慕容鮮卑,我亦是不懼!”(。)

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47章 去?不去?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27章 途經郯縣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9章 將離彭城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91章 曹嶷邀請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7章 美好前景!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37章 偶遇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
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278章 校閱出征第163章 回首青州第299章 崩潰的前兆第509章 姑臧爭鋒第77章 石勒崛起第140章 一計退三敵第449章 扶余來使第247章 去?不去?第267章 劉遐入關第27章 途經郯縣第454章 威逼張賓第64章 彭城之殤第128章 放牧濟州島第537章 雙方備戰第373章 扶南偷襲第365章 羅馬東帝李錫尼第138章 開府治事第485章 東、西羅馬之爭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36章 江東新政第425章 太子司馬紹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151章 提升工匠的地位第662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新任陌刀將第296章 朝堂交鋒第397章 新年初定計第583章 四州發展藍圖第243章 一年又一年第31章 這才叫真正士兵!第59章 將離彭城第332章 呼家將投誠第335章 自取滅亡第91章 曹嶷邀請第565章 石虎、石勒被擒第492章 大戰之後第189章 公私分開第663章 騎兵威力第571章 兵臨城下第34章 裴盾的變化第167章 出使幷州第338章 總算沒賠本第7章 美好前景!第480章 大戰在即第644章 燕晉第二次爭鋒第279章 南守北打第263章 慕容廆欲決戰第573章 再見張賓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522章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第201章 遼東軍初戰!第334章 躁動的琅琊王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37章 偶遇第436章 宋、衛初見第32章 司馬奧逃了第21章 以鹽換船第377章 江東的試探第259章 關中?昌黎?第191章 王浚稱帝,天下震動!第568章 人心惶惶的襄國城第239章 敲詐拓跋六修第474章 張賓獻計取淮南第252章 羣起而攻第545章 建鄴城破第402章 祖逖的擔憂第98章 籌謀遼東第65章 拯救刺史裴盾第328章 上黨攻略第282章 回師膚施!第293章 大儒——皇甫方回第139章 大戰來臨第309章 北宮純重出江湖第169章 說服劉琨第505章 新年述理論第349章 水師陸戰隊第396章 宗室鼎沸第413章 兵臨城下第50章 王桑、趙固犯徐州第536章 風雲驟起第557章 張賓‘料事如神’第429章 退耕還林第8章 紙上得來終覺淺第486章 貨賣兩家第518章 羅馬商人在遼東第274章 一刻不得閒第24章 長矛初顯威第387章 長安城破第433章 出巡之潼關、大荔第109章 刺史府門前的年輕人第9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431章 初見司馬紹第464章 鮮卑主力南下第60章 有人來打劫!第130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59章 將離彭城第51章 只聞其聲,未見其人第552章 準備收網第466章 陣斬拓跋鬱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