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1)

臨終前殺死一大批人

太子朱標去世

朱元璋正站在屏風前,秉燭看着那些紙條,看了一會兒回到案前,拿起筆再寫紙條:

“黃河決口,陳州十一縣賑災。”

“下詔軍士以十分之七屯田。”

“遣內官赴陝,以茶易馬。”

最後寫上一張“將黃冊發六部閱。”寫完後,他隨手翻了翻剛剛送上來的全國賦稅黃冊,上寫:全國一千零六十八萬四千四百三十五戶,丁口五千六百七十七萬四千五百六十一人,這是洪武朝的最新統計。

突然外面響起重重的腳步聲,朱棣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上來:“父皇,太子他……”一邊說一邊已下來眼淚。

朱元璋手中的筆落地了,他搖晃了幾下,問:“他,他走了?”

朱棣迸着哭聲說:“是,亥時歿的。”

朱元璋喃喃地說了句:“這不是天喪朕嗎?”忽然雙手抱頭,號啕大哭起來。這是洪武二十五年夏四月丙子(公元1392年5月25日)。

京官正陸續前來弔喪,在哀樂和僧衆的一片唸經聲中,個個麻衫麻履在靈前跪拜,太子妃常娥及太孫朱允炆等在守靈。

藍玉也來上香哭靈。他看見了朱棣,向他使了個眼色。他們來到靈堂外面的小憩處。

藍玉和朱棣站着,一人端了一盞茶。藍玉說,老年喪子,是人生最大不幸了。朱棣說:“可不是,父皇這幾天天天哭,明顯比以前衰老了。”藍玉問他立太子的事是否議過。

朱棣說:“現在哪顧得上。”

藍玉悄聲說:“誰都知道,秦王、晉王無德無行,若不是太子和皇后護着,早廢了。皇上經常說,只有你燕王威猛、幹練,酷似他的風格、作爲。你自己不好說,我可以邀集若干老臣,上一個奏疏,請皇上立你爲太子,如何?”

朱棣大吃一驚。他首先疑心是朱元璋或者太孫朱允炆指使他來試探的。朱元璋雖然器重朱棣,卻不希望他奪位篡權,這一點朱棣再清楚不過了。爲了一點小事,朱元璋曾對他起過疑心,甚至幽禁過他,他豈能輕易吐露心聲?

朱棣說:“你怎麼說這話!我上有哥哥,下有侄子,你不知道嫡長子繼承製嗎?切莫再多言!”說畢急匆匆走了。

藍玉心裡罵道,假正經,你心裡怎麼想的,誰不知道。

太子一亡,立刻顯出立新儲君的急迫了,不等朱元璋着急,已有幾十個大臣上奏摺請求速議了。朱元璋不得不一邊承受着喪子之痛,一邊在華蓋殿問計於羣臣。

湯和出班奏道:“國不可一日無儲,是該立太子的時候了,請聖裁。”朱元璋顯得很憔悴,坐在龍椅裡人也顯得瘦了一圈。他說:“朕頗費思量,各位愛卿以爲立誰爲好?”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沒人出聲。更多的人在揣度皇上的心思,朱元璋很可能在太子病篤的時候就考慮到後事了,到底誰是他心目中的人選呢?

見衆人都緘口不語,朱元璋問:“怕什麼?爲什麼不敢直言?劉三吾,你先說,你是以直言出名的。”

劉三吾便出班奏道:“回皇上,關於立嗣,大臣們並非沒有主意,只是顧及到陛下,怕說出來與陛下所想相左,因此不敢說。”

朱元璋說:“有這事?那你坦坦翁說說,誰是朕心目中的皇儲?”

“燕王。”劉三吾快人快語地說出來。

朱元璋聽到大臣們在低聲議論,交頭接耳,便環視一週後,語調平和地問:“燕王怎麼樣?可孚衆望?”衆人都避開朱元璋的目光不出聲,不出聲便是反對,朱元璋明白。

朱元璋說:“朕並沒割你們舌頭啊!平日私下裡長舌婦一般,這時候倒啞了。”藍玉以爲這是邀寵良機,搶先出班奏道:“臣以爲燕王偉儀,有雄才大略,有當今皇上之風,堪立爲太子。”

他的話引起了更多的議論,嗡嗡聲四起。

朱元璋說:“這很奇怪呀!你是太子妃的舅舅,你能不願讓允炆立爲太孫嗎?你是在猜度朕的心思討朕喜歡?”

藍玉說:“從情上講,臣與允炆更近,可從理上講,覺得還是立燕王爲宜,這是從社稷考慮的,豈敢有私?”

朱元璋讚許地點了點頭,這使藍玉頗爲得意。

劉三吾突然大聲說:“不可,萬萬不可。”

所有的人似乎爲之一震,全都擡頭看他。朱元璋說:“你有何主張?”劉三吾說,皇孫世嫡承統,這是禮制所定,豈能隨心所欲更改?

朱元璋臉上頗有不悅之色,說:“社稷不幸,太子突然亡故,朕並不是不知禮法,但太子的兒子允炆太年輕,不諳事,還是立一個文武兼備的皇子爲好,可安天下、造福於民。坦坦翁既知朕的心思,卻又違朕意,是何道理?”

劉三吾說,皇孫已成年,不是幼童,古往今來,兩歲、三歲登極的帝王也不少見,沒聽說一定要找個大的。皇孫又是太子正妃所生,嫡孫承繼大統,古今通理,如果立燕王爲太子,那把秦王、晉王置於何地?不是廢長立幼嗎?這是隱患,皇家大忌,他勸皇上不可不三思。

朱元璋說:“坦坦翁到底是坦坦翁。朕已醒悟過來,就立允炆爲皇太孫吧。”大家沒想到朱元璋轉得這麼快。但總是合了禮儀,避免了非議,於是山呼萬歲,齊頌皇上英明。

湯和也說:“這是社稷萬民之福。”朱元璋斥道:“方纔你們這些話都哪去了!”衆卿雖不敢搭言,一場危機總算過去了。好多人才知道,這纔是朱元璋本意,最窩囊的是藍玉,拍馬拍到馬蹄子上了。

朱元璋說:“各位愛卿憂慮的,朕也不是沒想過,朕打算請人編纂一部《永鑑錄》,把歷代宗室裡各王謀反的事寫進去,頒賜給諸王,以爲警戒。”湯和說:“這樣,國家幸甚,內亂比外侮更傷國本啊!”

由劉三吾主持編纂的《永鑑錄》很快成書了,送到皇上手中,朱元璋爲《永鑑錄》題上了書名。

郭寧蓮看了看這部書,認爲多餘,咱家的子弟不會這樣自相殘殺的。朱元璋說:“水不來先築壩,總有好處的。”

郭寧蓮見案上有一本翻開的書,行間畫滿了紅槓、眉腳處到處是密密麻麻的批語,就問:“皇上看什麼書,這麼用心批註?皇上年事已高,別過於勞累纔好。”

朱元璋掩飾地把那部書移開,用另一本書蓋住,郭寧蓮偏偏又抽了出來,朱元璋的臉色登時變了,吼了一聲:“放下,朕准許你看了嗎?”郭寧蓮叭地扔下,不屑地說:“這是什麼嗎?”只有她敢跟朱元璋對着發脾氣。朱元璋又緩和下來,說:“朕不是對你。這是朕下令銷燬的一本書。”

郭寧蓮道:“不就是一本書嗎?能怎麼樣?比造反還可怕?況且皇上說過,天下沒有無用的書,開卷有益呀。”

朱元璋無奈地告訴她,這個不同,這是一部從頭到尾罵他朱元璋的書,在這部書中,他成了殺功臣,奪民女……總之,是暴君,書裡說,每天大臣上朝都得跟家人訣別一次,因爲上了朝能不能回來,誰也心中沒底,只要洪武皇帝的玉帶向下一拉,就要殺人了。

郭寧蓮道:“這是什麼人,這樣陰損啊!啊,我猜到了,定是胡惟庸奸黨裡漏網之人。”

“還真不是。”朱元璋說,這人叫李醒芳,失蹤多年了,自己一直在找他,但是不知道他躲到哪裡,竟然寫了這樣的書抨擊自己。

“這不是爲皇上畫御影的畫師嗎?”郭寧蓮想起來了。不過她不解,他爲什麼這麼恨皇上?事出有因吧。

朱元璋不想道出隱情,只是說:“文人嘛,有幾個有德行的!朕何嘗虧待過他。”

郭寧蓮又揭了老底,和楚方玉有關吧?她早聽說了,楚方玉和他是青梅竹馬,又是文友,楚方玉後來的結局,大家心裡都有數。

朱元璋說:“我都老了,還說這些千年穀子萬年糠的幹什麼?”

郭寧蓮趁機進言:“皇上年紀大了,宜多靜養。我冷眼看,擄來的元太子妃不是個安分的人,在後宮亂竄,不懂禮儀,還公然抱怨你至今不封她爲妃嬪。”

朱元璋說:“她不懂禮儀,你教教她嘛,你是六宮之主呀。再說,她是外族人,你也用不着用咱們的一套來約束她。”

郭寧蓮說:“我怕又是一個達蘭,狼肉終究是不能貼到——”說到這裡忽然打住,自己忍不住笑了。

朱元璋也笑了:“好啊,你敢罵朕是狗?”

“我什麼時候罵了?”郭寧蓮說,“是皇上自己罵出來的。”

朱元璋說:“民間這句話朕聽過,狼肉貼不到狗身上。”

郭寧蓮說:“這只是個比喻。”停了一下,她又說,“這個蒙古女人太妖冶,又是藍玉進獻的,未必是好貨。有人看見藍玉趁太子喪禮期間溜進過仁和宮。”

這可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一個郭惠,藍玉已經給皇上扣了一頂不大不小的綠頭盔,難道這次又爲他朱元璋預備了一頂綠帽子?這麼一想,朱元璋的血呼地涌上了頭,太陽穴的青筋簌簌亂蹦。

無形中,明裡暗裡,仁和宮那裡加了好多太監,太子妃常娥覺得這像是對着她舅舅藍玉來的,便急忙出宮去見這個狂傲不羈的大將軍。

藍玉接待突然走進來的常娥,有點吃驚:“有事你叫我進宮就是了,怎麼跑出來了。”

常娥目視左右不語,藍玉會意,對環立四周的丫環僕人揮揮手,人們都退了出去。藍玉有點緊張,問:“出了什麼事嗎?太孫好吧?皇上對他好吧?”常娥點頭。

藍玉猜測太子妃常娥是來興師問罪來了。是啊,哪有胳膊肘向外拐的道理?不力主親外孫繼大統,卻主張立毫不相干的燕王爲太子,這確實有點說不過去。能承認自己判斷失誤,沒有號準朱元璋的脈嗎?

果然,常娥開口問道:“今天舅舅爲什麼在父皇面前主張立燕王爲嗣呢?”

藍玉說:“這能是我的本心嗎?我是故意試探一下皇上。”

常娥點點頭說,她今天並不是爲立不立太孫的事來的。她叮嚀舅舅得多加小心了,皇上對他似乎有所防備。

“是嗎?”藍玉一驚,說,“我把元太子妃都獻給他了,他還要怎麼樣?他說我什麼事?”

常娥說,皇上說他保過你,在胡黨案裡,有幾個御史提過讓你連坐,靖寧侯葉昇不是舅舅的姻親嗎?而且元朝降將封績被你抓住了,你也沒報。

“這是沒報。”藍玉說,“小事一樁啊!”

常娥說:“如果後來封績不被胡惟庸收買,不派回北邊去勾結元朝援兵造反,也就沒事了。”

“這些是他親口對你說的嗎?”藍玉問。

“他怎麼會對我說這個。”她說,“是允炆告訴我的,太孫怕你給我添亂,叫我提醒你,老老實實地夾起尾巴來,皇上最重的一句話是,說你跋扈,腦後有反骨。”

藍玉面露殺機,但擠出來的話卻是:“你放心吧,舅舅不會幹滅門事的。”有一件事,太子妃常娥話到嘴邊終於沒有出口,她羞於說,她能勸舅舅別去宮裡找那個北邊掠來的妖精拈花惹草嗎?可她走前不鹹不淡地提示了一句,沒事少在宮裡露面,她不知藍玉聽懂了沒有。

藍玉被捕

第2章 (2)第14章 (1)第19章 (2)第9章 (1)第21章 (4)第17章 (4)第33章 (1)第38章 (1)第32章 (4)第15章 (2)第15章 (2)第5章 (1)第44章 (1)第52章 (1)第28章 (3)第22章 (1)第1章 (1)第46章 (3)第51章 (4)第13章 (3)第48章 (1)第19章 (2)第24章 (3)第42章 (2)第43章 (3)第50章 (3)第19章 (2)第6章 (2)第25章 (4)第47章 (4)第52章 (1)第25章 (4)第19章 (2)第28章 (3)第32章 (4)第10章 (2)第38章 (1)第16章 (3)第1章 (1)第9章 (1)第29章 (1)第10章 (2)第28章 (3)第21章 (4)第50章 (3)第50章 (3)第12章 (2)第49章 (2)第19章 (2)第52章 (1)第5章 (1)第29章 (1)第19章 (2)第40章 (3)第28章 (3)第13章 (3)第45章 (2)第30章 (2)第2章 (2)第33章 (1)第26章 (1)第46章 (3)第40章 (3)第23章 (2)第8章 (4)第52章 (1)第28章 (3)第1章 (1)第31章 (3)第32章 (4)第45章 (2)第21章 (4)第2章 (2)第15章 (2)第45章 (2)第15章 (2)第37章 (3)第51章 (4)第48章 (1)第31章 (3)第44章 (1)第15章 (2)第40章 (3)第26章 (1)第25章 (4)第19章 (2)第36章 (2)第53章 (2)第41章 (1)第40章 (3)第39章 (2)第10章 (2)第46章 (3)第39章 (2)第21章 (4)第38章 (1)第33章 (1)第51章 (4)
第2章 (2)第14章 (1)第19章 (2)第9章 (1)第21章 (4)第17章 (4)第33章 (1)第38章 (1)第32章 (4)第15章 (2)第15章 (2)第5章 (1)第44章 (1)第52章 (1)第28章 (3)第22章 (1)第1章 (1)第46章 (3)第51章 (4)第13章 (3)第48章 (1)第19章 (2)第24章 (3)第42章 (2)第43章 (3)第50章 (3)第19章 (2)第6章 (2)第25章 (4)第47章 (4)第52章 (1)第25章 (4)第19章 (2)第28章 (3)第32章 (4)第10章 (2)第38章 (1)第16章 (3)第1章 (1)第9章 (1)第29章 (1)第10章 (2)第28章 (3)第21章 (4)第50章 (3)第50章 (3)第12章 (2)第49章 (2)第19章 (2)第52章 (1)第5章 (1)第29章 (1)第19章 (2)第40章 (3)第28章 (3)第13章 (3)第45章 (2)第30章 (2)第2章 (2)第33章 (1)第26章 (1)第46章 (3)第40章 (3)第23章 (2)第8章 (4)第52章 (1)第28章 (3)第1章 (1)第31章 (3)第32章 (4)第45章 (2)第21章 (4)第2章 (2)第15章 (2)第45章 (2)第15章 (2)第37章 (3)第51章 (4)第48章 (1)第31章 (3)第44章 (1)第15章 (2)第40章 (3)第26章 (1)第25章 (4)第19章 (2)第36章 (2)第53章 (2)第41章 (1)第40章 (3)第39章 (2)第10章 (2)第46章 (3)第39章 (2)第21章 (4)第38章 (1)第33章 (1)第51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