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

“我可不幹!一不小心傷風了,別提多難受了!師兄一定是被我問煩了,呵呵。只是,這件事,真的很重要,因爲我打算救一個人,但不是現在。只要師兄冬季能下水救人,其他的都沒問題!”

王千軍到底在想什麼,神神秘秘的。但了空早就習慣了,在了空的眼中,王千軍與道衍一樣,都是做大事的人。了空只需要等待,等到需要他的那一刻!因此,了空和尚補充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小師弟要救的肯定是重要的人。到時候只需要小師弟一句話,我有一袋北方烈酒足以!”

王千軍這下放心了,北方烈酒簡單,可關鍵是那個人救了之後,要怎麼辦!那可是一步險棋,可卻是王千軍決定要冒險做的事,因爲如果救下了這個人,就證明王千軍這隻蝴蝶可以振動整個歷史!同時,也可以讓一個人有所改變。

永樂二年,永樂帝任命道衍爲太子少師,並復其姓姚,賜名廣孝。明朝設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孤少師,少傅、少保,爲明朝中央最高級官職。太子三孤爲正二品,雖然是一種虛職,可卻是皇帝對大臣的一種尊重與敬意,這也是道衍當年所夢寐以求的官職。

只是,恢復姓氏不再出家的姚廣孝卻發現,他並沒有因爲這個尊貴的官銜而得到什麼,反而是失去了更多。永樂二年八月,姚廣孝回鄉省親訪,原本是一件衣錦還鄉的高興事,地方的官員士紳也無不熱情歡迎,想討好這位當朝少師。可是父母已亡的姚廣孝興沖沖地去見他的親姐姐,唯一的還健在的姐姐時,他的姐姐卻閉門不見他!無論姚廣孝如何懇求都沒有任何迴應。

沒有辦法,姚廣孝只好去見青年時的好王賓,怎麼說當年的好朋也會見自己一面。可結果王賓也不願意見他,只是讓人帶了兩句話給他:“和尚誤矣!和尚誤矣!”

衆叛親離,這就是佛主對道衍的報應。衆叛親離的姚廣孝就這樣回到了南京城,關起門來誰都不見,什麼話也不說,單獨一個人在房間中坐禪。姚廣孝並不認爲自己做錯了什麼?!是天讓他成就了永樂帝,也是天讓他得償所願,得到了他一生所追求的東西。可老天爺給你一件東西的同時,又要拿走你另外一件東西,老天爺是公平的,佛主也是公平的。自己種下的因,就要吞下自己得到的果。

王千軍只能選擇等待,他知道他所拜的這個老師並不是那麼容易被打倒的,也知道他的這位老師有多堅強。除了要教導自己這個關門弟子外,姚廣孝還有兩個非常出名的學生,一個就是鄭和,他的菩薩戒弟子。另外一個就是當朝皇長孫,也是未來的明宣宗朱瞻基!

袁珙到了,王千軍與了空和尚親自將袁珙迎接入門,對於袁珙身邊出現的小女孩,兩人都不在意。此時他們兩人所關心的是,袁珙這位道衍的知己,是否能夠將道衍從房間裡勸出來,減少道衍參禪的時間。

袁珙進府後開口第一句就問道:“他還在坐禪嗎?”

王千軍默默地點了點頭,回答道:“是的。”

了空和尚補充道:“師父已經斷食兩天了!”

聽到這樣的回答,袁珙也只能無奈嘆氣道:“和尚還沒有想通嗎?其實他早就該想通了。站在權力的高峰,怎麼可能沒有寒意,山越高,風越大,越冷。只是,有些事光靠想是沒用的,我去看看和尚。千軍,你拜了和尚爲師,我還沒送過你什麼。她叫李虎涵,從今天開始就是你的貼身丫鬟,你也大了,需要身邊有一個照顧你的人,呵呵。”

說完這句,袁珙就把李虎涵留在了王千軍身邊,兩個小孩都不知道袁珙是什麼意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不知道該說什麼。袁珙在了空的陪伴下,直接進了道衍的坐禪的屋子,這個時候也就只有兩個人能進道衍和尚的屋子,一個是袁珙,另外一個就是永樂帝。

沉默了一會,王千軍也不多說什麼,一伸手拉住李虎涵,兩人來到了前廳燈光明亮的地方,王千軍要好好觀察一下袁珙送他的這個貼身小丫鬟。在這個時代,丫鬟就是奴僕,可以買賣的貨物,送來送去很正常。對大戶人家的少爺來說,小時候身邊有一個貼身丫鬟伺候着,女人比較細心可以照顧生活。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成爲少爺的第一個女人,總比讓少爺在外面碰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

但與普通的丫鬟相比,貼身丫鬟其實也還不錯。最起碼,是從小跟少爺一起長大的人,不需要幹什麼粗活累活,少爺吃什麼,貼身丫鬟也吃什麼。長大了,等少爺成婚了,很可能成爲少爺的小妾,過衣食無憂,有人伺候的日子。如果正妻無子的,而貼身丫鬟生下長子的話,那就是母憑子貴了。

只是,王千軍怎麼看,都不覺得眼前的這個小丫頭是個聽話的貼身丫鬟。李虎涵現在給王千軍的感覺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小丫頭隨時可能撲過來咬人,她防備着所有人,也包括袁珙。還真是個有趣的小丫頭,王千軍笑了笑,看李虎涵一臉凍壞、餓壞的模樣,王千軍先讓僕人去拿些糕點與熱茶來。

這裡是道衍的府,王千軍是道衍的關門弟子,就算是道衍家的管家也要聽他的。熱茶和糕點很快被送了來,其實這些都是爲道衍和了空準備的,道衍一直沒有進食,府所有的人都在等着。至於了空,這個胖和尚喜歡做好吃的,也吃得多,廚房裡有很多他做好的糕點,什麼時候想吃了就去拿。

糕點、熱茶,都放在了桌,王千軍也不說什麼,只是示意眼前這個充滿戒備的小丫頭先吃東西。有東西吃了,小丫頭也沒多說什麼,該吃的吃,該喝的喝,她也餓壞了。等一杯熱茶喝完了,一半的糕點被消滅了,李虎涵這纔開口問道:“袁珙先生爲什麼要把我送給你?!你是什麼人?!”

“王千軍!王叢雲的兒子,也是道衍師父的關門弟子。袁珙先生爲什麼要把你送給我當貼身丫鬟,我也不明白。可既然他送了,我也就收下了,因爲沒有拒絕的理由。你很特別,有什麼故事嗎?!”王千軍肚子也有點餓了,拿起一塊糕點一口放進嘴裡,了空和尚的手藝沒話說。

“王叢雲?!就是那個不愛功名愛美女的王叢雲嗎?!你是他的兒子,可你怎麼會成爲道衍大師的關門弟子?!”

王叢雲這個名字,還有永樂元年鬧出的事還真是整個南京城都知道了,李虎涵也知道了。王千軍還有什麼可解釋的,別人知道就知道好了,他們一家人過得開開心心的,別人怎麼說都沒王家沒關係。再說了,王家失去的東西,王千軍有自信可以連本帶利的拿回來,甚至更多!

“沒錯,那個愛美人不愛榮華富貴的王叢雲就是我的父親,至於我爲什麼會成爲師父的關門弟子,需要解釋嗎?你還沒說你是怎麼被袁珙先生收留的!我怎麼看,你都不像是那種街插草賣身的小丫鬟,告訴我你的身世。我總不能連自己的貼身丫鬟是什麼出身都不清楚?!”

王千軍的反問,一切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李虎涵沉默了一會,最終從椅子站了起來,走到了王千軍的面前,說道:“是我李景隆之女,但因爲母親身份卑微,所以沒有被記入族譜。李家倒了,我攔住了袁珙先生的馬車,是袁珙先生收留了我。既然袁珙先生把我送給你,請少爺受奴婢一拜!”

李虎涵話一說完就跪在了王千軍的面前,王千軍沒有阻止,任由李虎涵在地向他跪拜了一下,等主僕之理成了之後,王千軍才笑呵呵地將李虎涵扶了起來,說道:“袁珙先生的好意,我還真不知道要如何感謝,以後你就跟在我的身邊,老師教導我的時候也是一樣。不過我不喜歡自己身邊的丫鬟總是一副不相信任何人的樣子,我喜歡臉有笑容的小丫頭,所以你要學會微笑。來,給本少爺笑一個!”

類似開玩笑的幾句話,卻讓李虎涵的內心無法平靜,王千軍話裡的意思她當然明白,王千軍給了她向道衍和尚學習知識的機會。這是京城多少達官顯貴夢寐以求的事情,如今卻這麼輕易地放在了自己的面前,李虎涵怎麼能不開心,怎麼能不笑。不過李虎涵此時並沒有小看她認的這個少爺,無論王千軍在她的面前是如何的嬉皮笑臉,可要一個能夠成爲道衍和尚關門弟子的人,又豈會是簡單的人物。

最後,李虎涵在王千軍的面前展現了她的笑容,同時也讓王千軍看到了她嘴裡的那兩顆小虎牙!

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
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下)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上)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下)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中)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二十五章 漢王召見(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中)第九章 真龍天子(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四章 稚嫩狂言(下)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下)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十六章 徐皇后崩(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下)第二章 拜師道衍(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下)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九章 真龍天子(上)第二十章 年少輕狂(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下)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十一章 黨同伐異(上)第十二章 安南戰事(上)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第二十一章 有點亂套(下)第八章 龍口搶命(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一章 蟄伏少年(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上)第十章 年關將至(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上)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上)第六章 大明鄭和(上)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中)第七章 救人很難(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下)第二十四章 真話難說(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四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十五章 解縉倒臺(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下)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二十五章 大明火器(下)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中)第十章 年關將至(上)第十九章 臭味相投(上)第十七章 永樂大典(中)第一章 蟄伏少年(中)第六章 大明鄭和(下)第九章 真龍天子(中)第八章 龍口搶命(中)第二十二章 暗流洶涌(中)第十三章 東宮談兵(下)第十八章 成年冠禮(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中)第二十三章 得失之間(中)第五章 永樂二年(上)第五章 永樂二年(下)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