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二章 吐谷渾的情況不同

李藎忱真正想問的,則是“步步爲營”又應該到什麼地步。

緩慢進軍、一點點推進,這是步步爲營。

建設城寨,開墾和放牧,這也是步步爲營。

這中間差距可大了去了。

慕容孝雋顯然對此早就已經有預料:“臣以爲,當多設立城寨,開榷場,引導各部落在此交易,勸動各部落送子弟前來入學,爲各部落病人診病,自然能夠讓各部落知有大漢並傾心歸附。”

李藎忱微微頷首。

醫療、教育和商貿甚至工業,這些是大漢的長處,也是這些部落中人之前都沒有概念的。如果能夠拿出來這些,的確可以讓這些部落感受到大漢的發達和強大,並且願意爲大漢效勞。

尤其是教育,掌控下一代,實際上纔是掌控這些部落的最好辦法。

這一套流程,對於大漢來說倒並不是什麼難事。這些年大漢在開發巴蜀、南中和嶺南的過程中,實際上都是這麼做的。效果當然是很好的,現在且去看看那些巴人還有嶺南各部,哪個不是以大漢子民自居?畢竟雙方本身在文化上就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源頭,再加上語言也不是完全不通暢,總是能夠交流並且相互理解的。

能夠交流,能夠理解對方的想法,那麼自然就有了合作的基礎。再加上大漢通過開發礦產和建設工坊直接帶動本地的經濟發展,實打實的好處擺在眼前,這些在窮山惡水之中已經吃盡了苦頭的蠻夷部落,當然屁顛屁顛的來爲大漢效勞,更何況就算是你不入工坊,也能夠分到土地,大家在山上東躲西藏這麼多代人,歸根結底不就是因爲在搶土地的時候搶不過漢人麼?

現在漢人主動把多餘的土地拿出來,自然最深刻、最基礎的矛盾也就消弭掉了。

大漢再把醫療、教育等等全面鋪開,這些人爲大漢效死的心都有了。

然而吐谷渾這邊的情況顯然又不一樣。

漢人倒是不會和他們爭奪土地,因爲他們那一片地上真的是沒有什麼好爭奪的。

因此這就意味着最基本的一切,朝廷是給不了這些遊牧部落的。無論是慕容氏在位,還是吐谷渾歸入大漢的版圖,這些部落需要遊牧的自然繼續遊牧,等到哪天高原上沒有足夠的食物了,那自然就會反過來進攻周圍的村寨以搶奪資源。

換句話說,時至今日,這些人秉持的實際上還是草原上各自割據、強者爲王的那一套。

他們並不在乎統治這一方土地的人是誰,他們在乎的只是自己能不能吃飽肚子。

因此慕容孝雋說的很簡單,李藎忱卻清楚,這背後也需要朝廷大量的投入以及一代一代人的耐心教導。

短時間內顯然是很難見到成效的。

張須陀和閻毗等人已經開始竊竊私語,時不時的冒出來一些“怕是十年之功也難以實現”,“陛下常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怎麼也得好幾代人呢”的話語。

戶部侍郎於德的臉色看上去就很是不對。

說得好聽,你們看到的是時間,而我看到的是錢。

此次陛下西巡,戶部尚書陳叔慎是親自隨駕的,現在朝廷拿下河西,打通絲綢之路勢在必得,陳叔慎代表李藎忱起身前往西北,針對已經轉好的局面,重新規劃西北的經濟發展。

戶部是朝廷的錢財大管家,當然也要肩負着全國各處經濟的發展。

西北長年以來都因爲戰亂以及處於路網、貿易網等各種意義上的末梢,所以說一句發展的不溫不火似乎都覺得有點兒違心。身爲西北巡撫的徐德言也清楚,出身軍旅的他,平衡民政和軍事或許是一把好手,但是論發展經濟,那的確讓人頭疼,所以也虛心請讓李藎忱派遣能臣前來攘助。

這個任務交給戶部尚書陳叔慎自然再合適不過。

這位陛下的小舅子成名甚早,主持戶部事宜所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可是到底還是因爲久在朝堂之上,缺了一些對下面實際情況的瞭解,李藎忱也算是給他一次機會歷練一下。

不入紅塵,又焉知紅塵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所謂的發展經濟,不就是爲了帶動紅塵之中的普羅大衆都能夠生活富裕起來麼?

陳叔慎一走,戶部的諸多事宜自然就落在了於德的肩膀上。

所以此時你們一羣人已經開始構想未來如何把海量的錢投入到吐谷渾的發展建設之中,戶部焉能沒有意見?

於德輕輕咳嗽一聲,站出來說道:

“啓稟陛下,而今朝廷財政同樣緊張,臣以爲征服吐谷渾固然需要步步爲營,卻也不好設下太多的城寨。尤其是大漢進入高原,亦是初來乍到,若是攤子鋪開的太大,恐怕難免會有疏漏之處。臣認爲很有可能會有人屆時狐假虎威、欺壓百姓,反而毀壞我大漢聲名,當然也可能會有心懷不軌之徒,索性直接糾集其餘部落不惜與大漢正面衝突,到時候各軍零散,恐怕難以相互照應。”

“愛卿言之有理。”李藎忱點了點頭。

攤子鋪開的太大,不見得就能幫助大漢佔有吐谷渾,反而有可能爲一些想要稱王稱霸的傢伙送上一個機會。

李藎忱想要的是吐谷渾的土地和礦產,但是假如獲得這些需要漢軍去疲於奔命,那還不如不要。

шшш ●тt kдn ●¢ 〇 朝廷的財政根本支撐不了漢軍常年在高原上往來征戰。

張須陀的臉色微微一變,咬牙看向於德。

於德沒有退縮,挺直腰桿。

縱然你是天子近臣,我現在手握道理,也不會怕了你。

你個將門叛徒!

張須陀腹誹一句,也不知道你哥於璽知道了會不會打你。

不過張須陀不得不承認,於德到底出身將門,一語中的,說中了軍方現在的難處。

雖然現在的大漢還沒有到四面開戰的地步,南方還是相對比較安穩的,可是剛剛結束的北伐大戰,的確已經讓漢軍各部都亟待休整和補充兵員,這一次西北之戰的接踵而至,更是已經讓漢軍疲於奔命。

這個疲於奔命並不是說將士們有多勞累——畢竟西北之戰上陣的是當初留下的預備隊,大家反倒是鬥志高昂着呢。

真正有問題的,是大漢的後勤體系。

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
第九十三章 逆風行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一八五五章 陳王慢走第一七五四章 外室打上門來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一二一一章 新元大朝第二零四八章 胸有成竹第一千六十七章 鬥志昂揚第一百八十五章 隱患第一九五八章 國家未來,在陸也在海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二一三二章 書院等級和女學第一一五七章 西北大捷第一六五四章 萬里狼煙第三百二十章 前路第一一七八章 意料之外的贊同第一七零八章 人未至,炮先至第一四九二章 第一滴血第九百五十八章 歸化第九百六十三章 斥候交鋒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一千二十二章 採石磯第一八六六章 這個長史很不錯第四百零六章 野心第四百零五章 出嫁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一五二九章 戰盧容,火槍對大象第四百六十三章 呼應第七百一十六章 接見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七三九章 朕又不是豺狼虎豹第四百九十章 動向第六百一十五章 弘農楊氏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四八零章 刑部的態度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一五一九章 到羣衆中去第二一五九章 橫渠四句第一九七六章 巡營第五百四十六章 無奈的周琛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五百四十二章 星火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二一四章 穩紮穩打第一千六十九章 利益鎖鏈第七百三十七章 快第二二五零章 未晚第一二一五章 整合第三百八十五章 多多益善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二二三六章 抱大腿第一二五零章 戰爭的殘忍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一二九一章 讓犧牲值得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八百九十六章 塬上的風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二零七四章 黃金的分配第二二九六章 來自歷史的教訓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二二零零章 身手矯健第八百四十章 進退有據第二三一三章 下田第一八八四章 只有樹會一直在山上第九百章 農夫的戰鬥第一三九零章 惺惺相惜第一七零四章 盼望着第二二五八章 開幕第七百九十八章 與其慢慢凋零第二零二二章 死命令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迂迴戰術第二三六零章 上山採蘼蕪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二二五四章 收復四門第二一七三章 男兒至死是少年第一六三八章 丟掉的要拿回來第一七六八章 會攻洛陽,誰來主攻第一九零六章 汾水水師登場第一二零一章 問計第一一五二章 葉護大帳第一七四九章 神醫也要嫁人第二一二二章 請冊太子,以安民心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七五九章 家國第八百四十八章 不甘的尉遲順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七百三十九章 離開的時候第五百九十九章 僅憑這些還不夠第八十三章 當共飲第五十六章 大營(加第一更)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三百九十章 流民第三百三十三章 勾結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