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穎微微一怔,細心一想,一時想起幼小之時曾聽父王講起燭龍、化蛇以及蛟龍之事,雖是記不分明,但對於燭龍來歷還是略知一二,聽青丘問起,又見張翼軫也是一臉期待之意,便開口說道:“此去海枯石爛之地路途遙遠,翼軫若是無恙,我等即刻啓程,路上無事,我便慢慢講給大家來聽,可好?”
張翼軫點頭稱是,讚道:“還是傾穎考慮周全,我已無事,眼下不宜耽誤,這便飛空前向海枯石爛,如此,我等邊走邊說!”
幾人也無異議,當即飛空而起,一刻不停朝北海之西進發。人在空中,腳下不停,傾穎見張翼軫空中飛行迅疾無比,見他果然一切安好,心情大好,便開口娓娓道來: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不管是凡人也好,神人也罷,幼小之時總是好奇而調皮。記得有一年傾洛無意間闖入龍宮禁地,被父王呵斥一頓。我也不解父王爲何如此大發雷霆,便好心勸慰父王。父王見我乖巧,忽然間長嘆一聲,將我和傾洛都喚到一起,聲稱此禁地事關龍族秘辛,非下任龍王不可以進入,隨後又說要講個故事給我們聽,不料開口間竟是講出了一個有關龍族興衰的遠古傳聞。”
據傳上古時期,龍族並非只是如今四海之龍,尚有陸龍、海龍、天龍、地龍等等之分,種類繁多,各呈其能。比如陸龍只可在陸地之上吞雲吐霧,一到水中,便法力盡失。海龍卻是相反。而天龍乃是所有龍族之中法力最爲高強之龍,翱翔于飛天之上,神通廣大不下於天仙。便連天帝也不能驅使。地龍則是陸地海中都可來去自如,神通介於陸龍和海龍之間。也就是說,如今四海之龍,便是當年所謂的地龍。
本來龍族如此興旺。也是好事。不知何故突生巨大變故,天龍竟是聯合陸龍和海龍,不聽天帝之命還則罷了,竟還公開宣稱此後不再受天帝管轄。$天龍在天,陸龍在地,海龍在海,齊齊挑戰天帝權威,令天帝大爲震怒,當即派天仙前去降服天龍。派天兵天將下凡前來收服陸龍和海龍,由此天上地下展開一場曠世大戰。
當時是,無數天仙出動前去圍攻天龍,本以爲手到擒來,不成想天龍之威全力相拼之下,竟是以一當三。一條天龍可力敵三名天仙,雖是天龍數量稀少。一時之間天庭之上也是無數天仙紛紛隕落,經過無數年的血戰,儘管天龍被天仙消滅殆盡,但天庭的天仙折損三成以上,也是元氣大傷。而更讓天帝惱火的是。天庭之戰雖是慘烈,卻也終究勝了。凡間與陸龍、海龍之戰,竟一時僵持不少,莫說取勝,能夠勉強不敗便已是萬幸。
天帝大爲震怒之餘,急召地龍傾地上天面聖。傾地身爲地龍之首,在龍族與天帝之戰中,一直率領地龍一族保持中立。眼見龍族被天帝屠殺,雖心中不忍,卻也不敢冒犯天帝之威。且也對天龍叛逆深爲不滿,是以在此場大戰之中,屢次謝絕陸龍和海龍提出的聯合之議。得天帝之命,傾地上得天庭,聽天帝親口許諾,若得地龍相助,平定陸龍和海龍之後,凡間陸上海中。只有地龍一族。並將四海全部劃歸爲龍族所有,天下水族。莫不以龍爲尊。
傾地眼見大戰之時,生靈塗炭,也有心早日結束爭鬥。見天帝言語懇切,一想以如今形勢,定有一方全然潰敗纔可收場。天帝現今只派一般地天兵天將,礙於天地平衡並未派下天仙。若戰爭再曠日持久,天帝大怒之下,不顧萬民生死悍然派天仙下凡也並無不可。到時不但陸龍、海龍會被全數遷滅,只怕始終保持中立的地龍也難逃殃及池魚的下場。
天帝斷然不會放過有意在大戰之中左右逢源的地龍!
傾地返回凡間之後,下令所有地龍皆聽從天將之命,協助天兵天將對抗陸龍和海龍。xx得地龍相助,天兵天將很快反敗爲勝,畢竟以地龍之能,不管是陸上還是海中,皆可以與陸龍和海龍一敵,且可輕易尋得陸龍、海龍地藏身之處,再加上天兵人多勢衆,不久,陸龍和海龍便被屠殺殆盡,由此,初定凡間。
天帝金口玉言,自然信守承諾,凡間初定,便令地龍長居四海,以四海爲家,同時下詔策封地龍爲天下水族之首,所有水族無不以地龍爲尊,若有違抗,以觸犯天條論之。傾地大喜,自是向天帝表示地龍願世代臣服,願永居世間四海之中,替天帝照看萬民,行風調雨順之職,做興雲佈雨之事。天帝自是天心大悅,同時金口一開,令天下水族所產財寶如數皆歸龍宮,由此,初定龍宮富饒之始。
只是傾地卻未曾想到,其後不久,天帝便以四海之大,一人爲首難以照應周全爲由,將原本一體的四海劃分爲東西南北四處海域,封傾地爲東海王,封傾地三子分別爲其餘三海之王,令三子即刻赴各自領海上升,不得再久居東海。若無天命,四海龍王不得輕易出離封地。
傾地領命不敢不從,雖是分封四海分而治之,畢竟三海之王也是龍子,仍是一家,倒也並未有多少擔憂。只是跟隨傾地的龜相卻憂心忡忡提出不同看法,說是天帝此舉,只怕是有意分化龍族一統四海的影響。雖是名義上分封龍子分治四海,只是時日一久,龍子子孫代代相傳,到時再難同心同德。
傾地聞言自是赫然醒悟,雖知天帝之心,卻無應對之策,畢竟天帝之威經天龍叛逆一事之後,已然無人敢犯,只好領命而行,令三人即日啓程前往三海上任。自此,四海始分東西南北四海龍王。
又過了不知凡幾,龍子龍孫也不知傳過多少代後,四海一片繁榮。雖是各自爲政,畢竟同屬一族,四海之間並無衝突,且龍族子孫愈加興旺。只怕光是單地龍一支的數量,就已然超過當年天龍、陸龍、海龍三龍之和,隱隱間,四海龍族大有一統凡間之勢。
正當龍族日益壯大,子孫愈加興旺之時,北海之北突兀之間有一座無天山聲名鵲起,其上有鳥名金翅鳥,神通廣大,專門以龍爲食。且金翅鳥天生有克龍之能。尋常龍子一見金翅鳥現身,莫說與其爭鬥,便是連逃也無法逃脫,只是渾身癱軟在地,現出原形,任由金翅鳥如小鳥捉蟲一般一口吞下,竟無半分反抗之力。
按說無天山由來已久。金翅鳥也已久居其上,原本與龍族一向無冤無仇,互不相干。雖說以前也有過一些不大不小的爭執,倒也未曾撕破臉皮,非要生死相拼。最主要的是。據以前和金翅鳥爭鬥過的龍子所稱,金翅鳥雖說天生御風,飛行無比迅疾,同時也力大無比,但也並非如現今這般神通廣大,只一現身便可令龍族心生無力之感,莫說反抗,連逃走的力氣沒有,當真是奇怪之極。
以前也有龍子與之搏鬥,若論單打獨鬥。一名金翅鳥可力戰兩名龍子倒也正常。只是今日不知金翅鳥爲何法力大增,突然之間竟可以一抵十。以前若是金翅鳥與龍族相見,互不理睬也不會主動出手。如今卻是金翅鳥猶如突然轉了性子,竟是四下主動出擊,紛紛飛下無天山,四處尋找龍子龍孫,只一照面,也不說話。一口吞下。
莫非。先前金翅鳥有意隱而不發不成?即便如此,爲何如今又非對龍族痛下殺手?若說單爲吞食龍族。金翅鳥好歹也是天生神人,也受天帝節制,怎能濫殺無辜?
四海龍王緊急相聚北海會面,商議如何應對此事。四人一致認定,眼下四海昇平,突發此事,不宜輕開戰端,應立即上奏天帝,由天帝出面調停。天帝金口一開,金翅鳥斷然不敢不從。四龍商定之後,便一起動身前向天庭面見天帝。
不料四龍剛出海面,竟被數十隻金翅鳥偷襲。四海龍王力戰之下,竟是三死一傷,而數十隻金翅鳥非但吞掉三海龍王,還將北海一衆龍子龍孫幾乎吞食一盡,只留少數初生不久地幼龍。經此一事,整個北海龍宮幾乎無人主事,死傷殆盡。
唯一生還的東海龍王悲痛欲絕,重新從其餘三海調兵遣將鎮守北海,又獨身一人飛上天庭,面見天帝之後,向天帝哭訴此事。天帝聽後也是大爲震怒,令總領二十八星宿的太白金星下凡調停此事。
太白金星領命和東海龍王一同下凡前往無天山,不料無天山的金王竟是託大不出,連天帝派來地太白金星見也不見,直令太白金星也一時惱怒,勸慰龍王,說他回去定當稟報天帝,嚴懲天無山一衆蔑視天帝天威之罪。
龍王心中大安,以爲太白金星此去定當稟明天帝,治無天山一個以下犯上之罪,到時說不得無天山也不敢與天兵天將開戰,必將俯首認罪。不料太白金星一去不返不說,天帝也無詔命頒下,更不提天兵天將更是不見蹤影。
與此同時,無天山卻更是變本加利地殘害龍子。新任三海龍王率衆與無天山拼死抗爭,不久便全部戰死。金翅鳥之威猶如天助,不管龍族之中多麼強大之龍,全不是金翅鳥一爪之敵。龍族若非人多勢衆,只怕早被金翅鳥殘殺殆盡。數十日光景,四海之龍便被金翅鳥掃蕩一遍,人數已不足原先三成。
東海龍王悲憤萬分,值此龍族全族生死存亡之際,意欲再次飛上天庭,以死相諫天帝,求天帝出兵討伐作惡多端的無天山。正在此時,天庭忽然派來使者下凡,且帶來一個令東海龍王大吃一驚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