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625章 中極天柱

bookmark

“七爺,什麼地方不對?”宮爵連忙問。

朱七眉頭緊鎖對我們說,朱家先祖曾協助大禹治水,居功至偉功不可沒,後來被封爲王室,先祖在離世之前,大禹爲感激治水之宮,爲朱家先祖修建青銅宮殿的陵墓。

而先祖把藏寶圖交給後人,並告之藏寶圖中有能問鼎天下的寶物,找到便能得到整個天下,然後先祖隻身一人前往青銅宮陵墓,沒有人知道這處陵墓的所在。

因此後人推測那能讓朱家後人問鼎天下的寶物應該就藏匿於青銅宮殿之中,所以朱家後人世代盜墓,但並非小打小鬧,專門探尋春秋戰國時期之前的大墓,就是想要找到傳聞中的寶物。

後來朱七反覆推測,到底什麼寶物能有問鼎天下的能力,思前想後才意識到,先祖是在暗示九州鼎。

“按理說九州鼎應該在朱家先祖的陵墓中才對。”朱七老成持重說。

“難不成這裡面的墓主是七叔的先祖?!”田婉清大吃一驚。

朱七想都沒想就搖頭否定:“絕對不可能,先祖遺訓所葬之地爲一座青銅宮殿,九鼎應該在青銅宮之中藏匿,而這裡是黃腸題湊,根本不是同一處地方。”

“的確不對。”葉知秋臉上的驚喜之色也恢復了平靜,搖搖頭聲音有些惋惜。“就算這石門上的地圖是根據九州鼎上的局部雕繪而成,但九州鼎絕對不會在這座古墓之中。”

“你爲什麼這麼肯定?”我問。

“九州鼎是傳國重器,其價值和意義沒有任何一件器物能與之相提並論,因此關於九州鼎,文史中有很清楚的記載。”葉知秋鉅細無遺對我們說。“最早的記載要追溯到商朝,商湯逐走夏桀後,將九鼎遷至其,。盤庚定都於殷後,九鼎遷移至此。”

“後來周武王滅商後,曾公開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後,周公旦營造洛邑,將九鼎遷至該城,並請成王親自主持祭禮,將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薛心柔點點頭在旁邊繼續說。

“等會,剛纔七爺不是說,九州鼎在鑄造完成後就被秘密藏匿在朱家先祖的青銅宮之中,怎麼後面還有出現有九州鼎?”宮爵打斷薛心柔問。

“朱家先祖遺訓中並沒有直接說是九州鼎,只很隱晦的告訴朱家後人,找到青銅宮中的寶物便能得到天下,是我自己推測出來這件寶物很可能就是九州鼎。”朱七向宮爵解釋。

其實我也堅信朱七的推斷,真正的九州鼎應該被歸墟祭司藏匿在青銅宮之中,絕對不會流傳於世,畢竟上面銘刻着神域圖,一旦讓龍伯人得到,對於歸墟人來說後果不堪設想。

想必後來出現的九州鼎應該是仿製的贗品,不過就算是仿製也沒那麼簡單,歸墟祭司既然如此謹慎的藏匿九州鼎,又豈會讓人隨隨便便仿製,要知道九州鼎對於歸墟和龍伯來說僅僅是鼎器而已,真正重要的是銘刻其上的神域圖。

若是仿製的話,豈不是上面的神域圖也會被公之於衆,因此我猜想,真正的九州鼎恐怕見過的人少之又少,後來出現的九州鼎上不會有神域圖,而且這恐怕是歸墟祭司的計劃,讓這些鼎器流傳下去,至於原因就很簡單,這些九州鼎上恐怕藏匿着青銅宮的線索。

因此即便流傳後世的九州鼎不是真的,但同樣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後來呢,九州鼎輾轉流傳到什麼地方?”我問。

“東周開始後,周朝王室衰落,各諸侯開始覬覦王權,周定王時,楚莊王首次於洛邑問鼎之輕重,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葉知秋看着我說。“由此可見東周的時候,九州鼎還在周王室的手中,而這座古墓是西周時期的,所以我才斷定墓室裡面不可能有九州鼎。”

秦惠王時,張儀制定策略,希望能奪得九鼎以號令諸侯,楚頃襄王、齊國國王亦希望爭奪寶鼎。周赧王周旋於兩國以及魏國、韓國之間,令其相互制約,得保九鼎不失。

“到後來,史書記載秦帝滅周之後的第二年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遷咸陽,但到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時,九鼎已不知下落。”田婉清在旁邊補充。“由此可見九州鼎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周室被滅的時候。”

“那就奇怪了,傳承在周王室手中的九州鼎雖然不是真的,不可能有神域圖,但上面應該銘刻了九州圖,可是九州鼎一直被供奉於太廟之中,後來楚莊王問鼎輕重,可見連諸侯君王都沒有見過九州鼎的樣子。”葉知秋擡頭看着面前的石門。“能把地圖雕刻在此,說明墓主人是見過九州鼎上的名川大山,這個墓主到底是誰?”

“先別管這些,來這裡主要的目的還是九龍程瑞尊,至於九州鼎還是等到以後再從長計議,至於墓主的身份,只要開啓這道墓門自然就知曉。”我轉頭看向宮爵問。“既然上面是地圖,你有沒有辦法破解機關。”

“石門上沒有文字,就算知道是地圖,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地圖,這毫無頭緒的怎麼破解。”宮爵搖搖頭,指着石門一本正經說。“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墓門是用來封閉墓室,根本不應該留下開啓的機關,說明墓主人知道會有人來這裡,這個機關怕是留給特定的人。”

“是啊,誰會來這裡呢?”朱七一怔也大爲疑惑。“就是說石門上是故意沒有留下提示,只有知道這幅地圖含義的人才能進入。”

“對,而且這道石門支撐着整個墓室,不能強行損毀,否則墓室會瞬間坍塌。”宮爵點點頭,走到石門前招呼我們走近。“你們看,上面這些代表河道的凹槽並非是固定的,可以隨意的轉動。”

宮爵隨手轉動一處,隨着凹槽方向的改變,水流的方向也發生了變化,宮爵一臉沉穩告訴我們,雖然是移動凹槽,但在地圖上,這代表着河道,他之前的這個舉動相當於改變了河道的方向,因此宮爵猜想,這裡的機關應該和河道的方向有關,現在的關鍵就是,要知道在石門地圖上流淌的這些水流到底代表那一條河。

“石門上最頂端的山好奇特,遠比其他的山脈要高很多,而且直插雲霄,如果石門上面銘刻的是地圖,說明這是一座一覽衆山小的高峰,而代表河流的水就是從這座山開始向下流淌,應該是說,這座山是這條河的發源地。”薛心柔凝視石門說。

“最高的山”我低頭細想一會,眉頭緩緩展開。“在古人的認知中,最高的山當然是崑崙!”

“對啊,古代的傳聞中,崑崙是神人居住的都城,亦是寰宇之中最高的地方,而且還是連接天地的天柱,因此被稱爲中極天柱,這和石門上那座山峰的樣子完全吻合。”葉知秋興奮不已說。

“如果這座山代表着崑崙的話,那從崑崙發源的河”田婉清頓時激動的擡起頭。“黃河,是黃河!”

我拍了一下腦門,其實即便不用知道崑崙山,我也應該想到是黃河纔對,因爲既然石門上的地形圖來源於九州鼎上的九州地貌,最爲顯著的河流當然是被譽爲華夏母親河的黃河。

“難怪這些君王的陵墓要修建在黃河河道之下,現在看起來,除了爲了隱蔽之外,還有另外一層意思。”葉知秋恍然大悟的自言自語。

“還有其他意思?”我有些好奇。

葉知秋點點頭說,古人對黃河有着非同尋常的崇拜,認爲若是黃河若是斷流便預示着天怒人怨,黃河的源頭只要阻塞國家一定要滅亡。

因爲古人對黃河有很大的依賴,水土氣通而溼潤,便能生產東西,爲民所用,土地沒有水源,民衆缺乏財物日用,國家便距離滅亡不遠。

曾經從前伊水、洛水枯竭,夏朝滅亡,渭河枯竭,商朝滅亡,因此對於古人來說,黃河斷流是一件極爲可怕的事。

“把陵墓修建在黃河河道之下,沒有人敢去挖掘黃河,另一個原因就是黃河發源於崑崙,代表着神水,這些君王希望得到神的庇佑。”葉知秋說。

“黃河斷流”宮爵忽然眼睛一亮,重新看向石門。“我知道了,我知道爲什麼這些代表着河道的凹槽可以移動,這些河道代表着黃河的流向,只有移動出真正黃河的河道才能開啓這裡的機關。”

我這才恍然大悟,好精明的機關,除非是看過九州鼎上九州圖的人,否則是不可能知道黃河河道的分佈和流向,由此可見能開啓這道石門機關的人,勢必接觸並且很熟悉九州鼎上的九州地形圖。

“在當時估計除非是被指定能到這裡的人,否則即便有人找到這裡,也不可能開啓墓室的石門,不過現在”我看着宮爵淡淡一笑。“這機關估計連你也開不了,相信你學機關術應該沒有學過黃河古河道的分佈。”

宮爵也無奈的苦笑,我看向旁邊站立的葉知秋:“該你露兩手上,文史古籍你爛熟於心,對於黃河河道的流向你應該清楚。”

葉知秋抿着嘴點點頭,回想了片刻然後開始移動石門上的凹槽,漸漸石門上出現錯綜複雜新的河道,當葉知秋移動完最後一處凹槽,正確的黃河以及各個支流呈現在我們面前。

隨着這些水流注入旁邊的水潭之中,在沉重的轟鳴聲中,巨大的石門緩緩的升起。

第188章 九龍寶船第439章 死神第165章 唯神可見第756章 破釜沉舟第451章 墜龍石第635章 畫龍點睛第621章 玉石棺底第114章 酒入愁腸第280章 瞞天過海第78章 大遷徙第230章 大隱隱於市是一百五十三章麥積山第617章 探墓奇術第600章 瓊漿玉液第567章 背棄的信念第183章 地宮琥珀第383章 神使第148章 推背第183章 地宮琥珀第459章 草鬼婆第294章 夫子廟第675章 血冠第437章 太古權杖第124章 疑冢第594章 旁觀者清第229章 觀滄海第629章 欲蓋彌彰第411章 蓬萊仙島第2章 惡人谷第541章 亡者的彼岸第581章 何人不起故國情第411章 蓬萊仙島第178章 奇門遁甲第24章 爾虞我詐第433章 謊言第694章 莫逆之交第3章 九龍船第307章 調虎離山第527章 虎狼之師第487章 龍蠱第646章 不離不棄第238章 勾雷紋龍飾第288章 葬花溪第623章 萬壽疆域第173章 遼東王第225章 見面禮第547章 完整的幻像第733章 多此一舉第663章 近朱者赤第138章 大當家第549章 全息圖第741章 無心之舉第230章 大隱隱於市第390章 日月同天第274章 身不由己第627章 天子駕六第546章 反擊第64章 生死契第589章 追根究底第124章 疑冢第574章 最後的獻祭第574章 最後的獻祭第272章 大鬼主第265章 考古課題第674章 混沌神域第547章 完整的幻像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583章 推心置腹第395章 萬蛇谷第653章 求同存異第728章 大清祖陵第165章 唯神可見第750章 最後的龍脈第615章 黃河古道第694章 莫逆之交第671章 化蛇第591章 殊途同歸第231章 鴻門宴第251章 另有其人第649章 秩序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602章 虢國春秋第620章 尊右賤左第444章 榮耀第473章 最虔誠的信徒第696章 顛覆第660章 聖賢之人第628章 八龍之駿第576章 囑託第572章 傳承的記憶第646章 不離不棄第517章 迷途知返第429章 疆場第715章 硃砂紅筆第278章 衆矢之的第76章 守陵人第533章 審判第203章 離殤第396章 萬蛇之祖第389章 柳暗花明
第188章 九龍寶船第439章 死神第165章 唯神可見第756章 破釜沉舟第451章 墜龍石第635章 畫龍點睛第621章 玉石棺底第114章 酒入愁腸第280章 瞞天過海第78章 大遷徙第230章 大隱隱於市是一百五十三章麥積山第617章 探墓奇術第600章 瓊漿玉液第567章 背棄的信念第183章 地宮琥珀第383章 神使第148章 推背第183章 地宮琥珀第459章 草鬼婆第294章 夫子廟第675章 血冠第437章 太古權杖第124章 疑冢第594章 旁觀者清第229章 觀滄海第629章 欲蓋彌彰第411章 蓬萊仙島第2章 惡人谷第541章 亡者的彼岸第581章 何人不起故國情第411章 蓬萊仙島第178章 奇門遁甲第24章 爾虞我詐第433章 謊言第694章 莫逆之交第3章 九龍船第307章 調虎離山第527章 虎狼之師第487章 龍蠱第646章 不離不棄第238章 勾雷紋龍飾第288章 葬花溪第623章 萬壽疆域第173章 遼東王第225章 見面禮第547章 完整的幻像第733章 多此一舉第663章 近朱者赤第138章 大當家第549章 全息圖第741章 無心之舉第230章 大隱隱於市第390章 日月同天第274章 身不由己第627章 天子駕六第546章 反擊第64章 生死契第589章 追根究底第124章 疑冢第574章 最後的獻祭第574章 最後的獻祭第272章 大鬼主第265章 考古課題第674章 混沌神域第547章 完整的幻像第720章 太極八卦第583章 推心置腹第395章 萬蛇谷第653章 求同存異第728章 大清祖陵第165章 唯神可見第750章 最後的龍脈第615章 黃河古道第694章 莫逆之交第671章 化蛇第591章 殊途同歸第231章 鴻門宴第251章 另有其人第649章 秩序第421章 人臉子母蛛第602章 虢國春秋第620章 尊右賤左第444章 榮耀第473章 最虔誠的信徒第696章 顛覆第660章 聖賢之人第628章 八龍之駿第576章 囑託第572章 傳承的記憶第646章 不離不棄第517章 迷途知返第429章 疆場第715章 硃砂紅筆第278章 衆矢之的第76章 守陵人第533章 審判第203章 離殤第396章 萬蛇之祖第389章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