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魏延之死

卻說諸葛亮回到了益州之後,馬上就查明瞭真相,斬殺了佞奏的宦官,責費禕蔣琬不查之罪,一切收拾妥當,準備再次出兵祁山,但是連續作戰,士兵都很疲憊讓諸葛亮很是擔憂,此時跟諸葛亮穿一條褲子的楊儀獻上一計,咱們有二十萬大軍,不如把這二十萬大軍分成兩隊,以百日爲期限,先出十萬,百日之後,另一隊十萬替換下前一隊十萬,循環罔替,諸葛亮同意,遂起兵第五次兵出祁山。

蜀國出諸葛亮,魏國必須是司馬懿,兩軍對壘,司馬懿是敗了一次又一次,吃的諸葛亮計謀都吃飽了,司馬懿見自己打不過,便拉上了西涼兵,結果還是打不過,諸葛亮正準備乘勝追擊之時,突然李嚴文書道,說東吳收了魏國的好處,準備聯合魏國攻打蜀國,諸葛亮大驚,急忙回軍。

或說諸葛前幾次的回軍,爲了防止司馬懿的追殺,都用障眼法掩司馬懿的耳目,比如說添竈之法,說白了就是諸葛亮在悄悄撤兵,但是竈具卻越來越多,讓司馬懿不知道諸葛亮是在增兵,還是在退兵,往往諸葛亮都退了三四日了,司馬懿纔剛剛知道,猛拍大腿,追悔莫及。

但是這一次,張郃就是不信邪,他篤定諸葛亮還是在防***,力諫司馬懿出兵追殺諸葛亮,但是懿懿被亮亮打怕了,死活就是不出兵,張郃大怒,自己領兵去追諸葛亮了,不料在劍閣,張郃中了諸葛亮的伏兵之計,魏延和關興引誘張郃上了劍閣,那劍閣只是在山澗開闢的一條兩馬寬的小路,兩頭用巨石一堵,張郃根本就出不去,山頂兩萬弓弩手一起開火,把張郃活生生射死在劍閣。

卻說諸葛亮回到益州之後,卻不見吳國發兵,原來是李嚴延誤了兵糧之期,怕諸葛亮軍法,便揚言吳國來攻打蜀國,迫使諸葛亮退兵,諸葛亮得知大怒,欲殺李嚴,但是被朝中大戰勸罷,把李嚴革職爲民,命李嚴的兒子李豐繼續任長史,操辦糧草,並且養兵三年,意欲再攻。

公元234年,三年養兵期限已過,此時兵精糧足,士氣高昂,諸葛亮遂起兵三十四萬,兵分五路,姜維,魏延爲先鋒,殺奔祁山而來,正值起兵,忽報關興病故,諸葛亮大哭,昏厥於地,此後諸葛亮身體一直有染疾病,未曾痊癒,帶病出徵。

曹睿得知諸葛亮又來了,沒別的,只能出司馬懿了,命司馬懿爲大都督,起兵四十萬,夏侯淵二子,長子夏侯霸,次子夏侯威爲左右先鋒,另兩子,三子夏侯惠和四子夏侯和爲參謀,並舊將郭淮,孫禮和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兵分五路以拒諸葛亮。

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司馬懿帶上夏侯惠和夏侯和,三個人在首戰的爭奪渭水一戰中,還取得了獻計,令諸葛亮損失了萬餘兵將,蜀中大將吳班也中箭落水而死。

魏國佔了上風之後,不料司馬懿自作聰明,派一小將鄭文前來詐降,被諸葛亮識破,然後將計就計,讓司馬懿於晚上來劫寨,司馬懿命大將秦朗率兵前去,果然中了埋伏,秦朗死戰,被亂箭射死,司馬懿大敗,逃回大寨,蜀國又贏了一陣。

司馬懿據守不出,意圖讓諸葛亮糧盡之後,自行撤離,不料諸葛亮是何人,中國愛迪生,鋼鐵俠都造得出來,還有啥玩意造不出來,於是造出來個運糧食的“木牛流馬”這玩意簡直神器,不用吃草,不用喝水,不用手擡不用肩扛,像放牛一樣即可奔走,人走六步,馬走四步,翻山越嶺不在話下,每隻木牛流馬能裝載十名士兵一個月的軍糧,蜀兵大喜,自此往來運糧絡繹不絕。

這事被司馬懿知道了,馬上派人抓了幾個回來,並且派工匠研究這玩意,終於他也照圖畫鴨子,也造出來了木牛流馬,於是魏軍也用木牛流馬運糧,不料木牛流馬這玩意還有機關,王平率五百軍士搶了魏國的木牛流馬,伸手把牛舌頭一扭,魏兵再來,殺退蜀兵之後,木牛流馬死活不走了,待到魏兵退了,蜀兵又走,因此劫了司馬懿諸多糧草。

諸葛亮把所有的糧草都屯於上方谷,上方谷又名葫蘆谷,腹部寬大,口卻只能容一人一騎通過,諸葛亮命部下只顧屯田,不想戰事,因此又被夏侯惠,夏侯和殺敗了數陣,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經不在祁山大營了,而在上方谷屯糧之所,意欲跟司馬懿打持久戰,司馬懿大喜,起兵攻打祁山大營,蜀兵各處大營均來救援,都被司馬懿殺退,司馬懿殺敗了祁山大營之後馬上直奔上方谷而來——下面這一段,老羅牛逼有點吹大發了——

“(魏延)在谷口,忽見一枝魏兵殺到,延縱槍向前視之,正是司馬懿,延大喝曰,司馬懿休走!舞刀相迎,懿挺搶接戰,不上三合,延撥馬便走……”

臥槽,人家司馬懿是個文官啊,雖然那時候文官也有練武的,但是你不能拿你的愛好,去挑戰別人的飯碗啊,縱觀整個三國演義,司馬懿也沒有跟對方武將單挑的記載啊,這不就相當於諸葛亮拿毛扇子呼許褚麼……況且這一年,司馬懿都五十六歲了,而魏延可是在蜀國僅次於五虎將的存在,這要是真打起來,魏延不把司馬懿打出屎來我跟司馬懿姓,以司馬懿的聰明勁,自己鬥敗了魏延,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這是魏延詐敗啊,那爲啥司馬懿還要追呢……

所以我更願意相信是老羅的筆誤,比如想些司馬師或者司馬昭,誤寫成了司馬懿……

魏延把司馬懿引導了上方谷,然後魏延自己跑了,司馬懿一看這是諸葛亮的軍糧啊,正大喜之間,突然一聲炮響,山上火箭齊發,地上**滾動,原來地上都被埋了火器,司馬懿抱着倆兒子大哭,今兒咱麼爺仨要死這了,不料火勢未成,天降大雨,司馬懿父子仨逃走了。

其實這段也有點邏輯問題,書中說上方谷谷口出只能容一人一騎通過,既然天上下大雨把火澆滅了,你派一隊人守住谷口,出來一個,射死一個,他司馬懿怎麼跑了,會飛啊。

別管那麼多,反正司馬懿是跑了,飛跑了。

這正是諸葛亮赤壁借了一場東風,上方谷還了司馬懿一場大雨,因果報應啊。

卻說諸葛亮坐在大帳,正瞪着燒死司馬懿的消息傳來,突然天降大雨,亮亮心口頓時堵的慌,不料探子飛馬來報,在東邊戰場上,孫權約定跟諸葛亮同時起兵,不料大敗一場,退回江東了,諸葛亮頓時氣血上涌,大叫一聲,口吐鮮血昏厥於地。

諸葛亮被衆人就行,自己夜觀星象,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於是開始做妖法術,弄了一盞燈放在房間裡,七天燈不滅,諸葛亮就可以增加十二年的壽命,不料司馬懿也會看天相,看見諸葛亮的大星星搖搖欲墜,便急令魏兵前來攻打,魏延大驚,準備向諸葛亮請示,結果剛進了大帳,一不小心,把燈給踩滅了,諸葛亮一看,大勢已去,便開始安排後事,其中主要就是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讓蜀兵安全退兵,司馬懿夜觀天象,得知諸葛亮已死,便命魏兵追殺,不料馬岱推出諸葛亮的木像,司馬懿以爲諸葛亮還沒死,頓時嚇得魂不附體,一轉身連奔五十里,跑得比軍將都快,等到將士拉住司馬懿,司馬懿用手摸着自己的腦袋,說,我的腦袋還在嗎?都被諸葛亮嚇到這等地步了。

第二件事,就是誅殺魏延,諸葛亮早知道魏延腦後有反骨,諸葛亮死後,魏延必反,於是命楊儀和馬岱誅殺魏延,楊儀與魏延速來不合,諸葛亮死後,魏延還想繼續進攻司馬懿,不料諸葛亮的遺命卻是撤軍,魏延不聽,但是諸葛亮把軍權授給了楊儀,楊儀要退,魏延也沒有辦法,於是率自己的部下,超過楊儀大軍,直接燒了棧道,讓蜀兵退無可退,兩軍對壘之時,魏延在大軍帳前,大吼三聲“誰敢殺我?”不料站在魏延身後的馬岱突然抽刀,斬殺了魏延。

諸葛亮疫年五十四歲。

這裡不說第一件事,只扒一扒第二件事,魏延之死。

魏延的死,絕對是老羅編織的三國第一冤案,諸葛亮一直說魏延肯定要反,但是什麼叫反,魏延一沒有投奔曹魏,孫吳,而沒有擁兵自立反對劉禪,連《三國志》作者陳壽都說魏延當時並沒有想反,只不過跟諸葛亮的思想產生了衝突,諸葛亮安排撤兵,但是魏延卻想代替諸葛亮之職繼續征伐曹魏。

正經的說,魏延想的沒錯,在諸葛亮死後,蜀國裡論軍功,論能力,論資歷,沒有人能夠比得上魏延,但是魏延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不會搞政治,魏延性情較爲自傲,他看不起文人,其他文人都順着魏延的鬍子捋,但是有一個人偏偏要唱反調,那個人就是楊儀。

魏延跟楊儀一直不對付,《三國志費禕傳》說這倆人不能見面,一見面必然吵架,楊儀是文官,魏延是武將,魏延說不過楊儀,就想揍他,楊儀都跑到諸葛亮那邊打魏延的小報告,反正倆人是死不對眼,就是尿不到一個壺裡,諸葛亮艱難的維持着兩方面的平衡,但是諸葛亮一死,這種平衡就打破了,魏延在蜀漢朝廷裡並不得人心,費禕,蔣琬等大臣都跟楊儀站在一邊,這也是代表了朝中文人的態度,諸葛亮在的時候,可以依靠自己的威信把這種隱患壓下去,但是諸葛亮一死,爲了避免動亂,他必須要確定一個勝者,毫無疑問,沒有人支持的魏延就成爲了犧牲品,而且魏延的戰術策略跟諸葛亮還不太一樣,諸葛亮喜歡聽話的人,所以,怎麼看,這個犧牲品都是魏延。

魏延一死,蜀中再無大將,楊儀派馬岱斬殺魏延之後,楊儀用腳踩着魏延的腦袋說道,“庸奴,你還能作惡嗎?”一副十足的小人畫面,諸葛亮知道楊儀不是大才,所以臨死之前,把軍權給了蔣琬,而不是楊儀,楊儀後來因爲抱怨自己鬱郁不得志,說了錯話,被賜自刎。

魏延的死,標誌着蜀漢正是進入了文官治國的階段。

33 三國第一大BOSS6 劉備救徐州19 趙子龍單騎救主14 過五關 斬六將24 二士爭功18 諸葛亮出山3 宦官亂政12 袁術滅亡23 荀彧之死31 三國第一不服37 九伐中原21 三國第一武將37 九伐中原17 北戰烏桓12 袁術滅亡21 三國第一武將21 三國第一武將10 三國第一王八殼5 美人計26 漢中之戰35 魏延之死32 三國第一慘將16 屢敗之將35 魏延之死12 袁術滅亡26 漢中之戰37 九伐中原31 三國第一不服16 屢敗之將29 黑色的公元220年8 挾天子以令諸侯28 關羽之死14 過五關 斬六將9 孫策收三郡14 過五關 斬六將2 漢室宗親35 魏延之死33 三國第一大BOSS18 諸葛亮出山28 關羽之死29 黑色的公元220年24 二士爭功14 過五關 斬六將22 三國第一大噴子13 關羽降曹操4 十八路諸侯35 魏延之死4 十八路諸侯9 孫策收三郡1 三國前傳36 南魯黨爭6 劉備救徐州13 關羽降曹操14 過五關 斬六將26 漢中之戰37 九伐中原19 趙子龍單騎救主26 漢中之戰33 三國第一大BOSS27 斬龐德,擒于禁29 黑色的公元220年25 剿滅張魯34 伐伐伐魏35 魏延之死32 三國第一慘將10 三國第一王八殼28 關羽之死34 伐伐伐魏33 三國第一大BOSS28 關羽之死36 南魯黨爭31 三國第一不服16 屢敗之將9 孫策收三郡13 關羽降曹操12 袁術滅亡10 三國第一王八殼19 趙子龍單騎救主2 漢室宗親30 白帝城託孤20 華容道33 三國第一大BOSS34 伐伐伐魏12 袁術滅亡6 劉備救徐州15 官渡之戰12 袁術滅亡1 三國前傳9 孫策收三郡25 剿滅張魯35 魏延之死18 諸葛亮出山35 魏延之死35 魏延之死7 長安之亂22 三國第一大噴子22 三國第一大噴子12 袁術滅亡
33 三國第一大BOSS6 劉備救徐州19 趙子龍單騎救主14 過五關 斬六將24 二士爭功18 諸葛亮出山3 宦官亂政12 袁術滅亡23 荀彧之死31 三國第一不服37 九伐中原21 三國第一武將37 九伐中原17 北戰烏桓12 袁術滅亡21 三國第一武將21 三國第一武將10 三國第一王八殼5 美人計26 漢中之戰35 魏延之死32 三國第一慘將16 屢敗之將35 魏延之死12 袁術滅亡26 漢中之戰37 九伐中原31 三國第一不服16 屢敗之將29 黑色的公元220年8 挾天子以令諸侯28 關羽之死14 過五關 斬六將9 孫策收三郡14 過五關 斬六將2 漢室宗親35 魏延之死33 三國第一大BOSS18 諸葛亮出山28 關羽之死29 黑色的公元220年24 二士爭功14 過五關 斬六將22 三國第一大噴子13 關羽降曹操4 十八路諸侯35 魏延之死4 十八路諸侯9 孫策收三郡1 三國前傳36 南魯黨爭6 劉備救徐州13 關羽降曹操14 過五關 斬六將26 漢中之戰37 九伐中原19 趙子龍單騎救主26 漢中之戰33 三國第一大BOSS27 斬龐德,擒于禁29 黑色的公元220年25 剿滅張魯34 伐伐伐魏35 魏延之死32 三國第一慘將10 三國第一王八殼28 關羽之死34 伐伐伐魏33 三國第一大BOSS28 關羽之死36 南魯黨爭31 三國第一不服16 屢敗之將9 孫策收三郡13 關羽降曹操12 袁術滅亡10 三國第一王八殼19 趙子龍單騎救主2 漢室宗親30 白帝城託孤20 華容道33 三國第一大BOSS34 伐伐伐魏12 袁術滅亡6 劉備救徐州15 官渡之戰12 袁術滅亡1 三國前傳9 孫策收三郡25 剿滅張魯35 魏延之死18 諸葛亮出山35 魏延之死35 魏延之死7 長安之亂22 三國第一大噴子22 三國第一大噴子12 袁術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