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一語道天機

“羽兒……”王匡的聲音顯得很虛弱,應該是剛剛醒轉。

“父親!”王羽上前一步,心裡有些掙扎。

以目前的情況,最節省時間的辦法,是把王匡糊弄住,趁機將權力抓在手上,徹底架空他。王匡的執念太重,雖然值得尊敬,但對軍隊來說卻很致命。

這場大戰的結局,別人不知道,王羽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盟軍畏縮不前,只有幾個積極分子努力蹦躂了一陣子,這幾人無不損兵折將,傷筋動骨。王匡最慘,全軍覆沒,一蹶不振;曹操也遭遇了慘敗,不過他曹家的家底厚,很快就恢復了元氣;還有先敗後勝的孫堅……

最後,董卓悠閒自在的挾裹洛陽百姓退到了關中;盟軍則吃光了軍糧,一鬨而散,散場前,還進行了幾場火併……

王羽從中得出的經驗和教訓就是,太積極肯定不行,太消極一樣不行。

積極作戰會有損失,但同樣也會揚名天下,曹操、孫堅就是明證,只要不把老本輸進去,就能撈取足夠的政治資本!消極處事,只會白走一趟。

不過,積極雖好,過度就容易撐着,王匡就是積極過度的範例。

架空王匡的辦法雖省事,但王羽卻不想用,倒不是他突然婆媽起來了,只是隨着瞭解的加深,他身體裡的父子親情開始復甦,他不想惡意欺騙這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王匡顫巍巍的探出手臂,抓住了王羽的手,溫聲問道:“羽兒,你沒受傷吧?”

那一瞬間,王羽只覺心裡有什麼東西破開了似的,彷彿堅冰開裂,然後一股暖流順着裂縫,直入心田……

罷了!王羽在心中暗歎一聲,自己不是後世那個鐵血煞神了,把一切都當成任務的習慣應該改改纔對,至少,對自家人應當如此。

對老爹,不一定要用心計騙,用真心哄也未嘗不可。

“父親,孩兒沒事,幸虧文則指點得法,接應得力,孩兒僥倖得脫,全身而退。”

“以後千萬不要再冒這種險了……”王匡心有餘悸的說着,然後又擡頭望了眼于禁,想着誇獎、勉勵對方几句,結果一打眼就是一陣恍惚:做爲這種驚天行動的助手,此人未免太普通了一點。

“文則所長在於行軍佈陣,尤其在安營立寨方面,頗有獨到之處。”王羽替于禁解釋道。

王羽把于禁留在中軍帳,並不是爲了示親近,提高好感度,而是要有所安排。有人才不能用,那是昏聵之主的特徵,王羽雖沒當過領袖,但見得卻不少,對用人之道也不陌生。

將功勞分給於禁倒是小事了。這個功勞純粹是虛名,多個人分,不會減弱什麼,反而會增強真實度。這樣一來,想越級提拔于禁,也有理由了。

“哦?”王匡微微一怔。

一般來說,稱讚武將,都要稱讚對方的武勇,謀臣智者則是稱讚運籌帷幄,明見萬里什麼的。說人擅長安營立寨,跟罵人沒用差不多。

不過王羽說的認真,于禁臉上更有得遇明主的激動之色,王匡算是被搞迷糊了。難怪這倆人能配合默契,確實一個比一個更怪。

王匡無暇去思考這些旁枝末節,反正兒子想要提拔心腹,也不是什麼壞事,反正兒子頓悟後,展現出來的勇武,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所能想象的範疇,只要再秉承着跟自己一樣的信念,就把兵權交出來又如何?

而且,現在最關鍵的是軍情。

“羽兒啊,接下來就交給你了……”王匡謂然長嘆一聲:“本家的兵馬由你統御,郡兵,就拜託方都尉了。你與方都尉商量着安排……退兵罷。”

一聲長嘆中,飽含着不盡的失望與憂傷,聽得方悅大喜過望,王羽驚詫莫名。

“末將遵令!”

“父親……您怎麼?”

“人力有時而盡,很多事不是有決心就行的,這兩天,我想了很多……”

王羽的冒險,給了王匡極大的觸動,他認爲是自己的執着,逼得兒子鋌而走險。儘管王羽的變化,整體上是件好事,但王匡也意識到了,勇氣過度的兒子,同樣不是他樂於見到的,因爲他會擔心,擔心到牽腸掛肚,寢食難安。

再說,王匡只是救國心切,也不是真的瘋了。

現實情況擺在這裡,失去了韓浩的援助,單憑現有的力量,別說進攻,連自保都難。

與其把兵馬都白白葬送掉,還不如暫退待機。王匡對諸侯聯軍還心存幻想,指望着其他幾路兵馬大舉進攻,讓董卓首尾難顧呢。

王匡的突然轉變,把王羽給晾在這兒了。

王羽心生感嘆:人心,果然是最難預估的,尤其是夾雜了親情在裡面。

這方面是他的弱項,因爲他前世沒體驗過這個,他是孤兒,只有孤兒才最適合特工這個職業。

親情,對前世的他來說,只是可以用來評估人質重要程度的依據……

眼見老爹一臉頹喪,方悅歡欣鼓舞,蔡老則鬆了口氣的樣子,王羽突然笑了:沒關係,雖然沒想到是這麼個局面,不過,自己爲了糊弄老爹,也是有所準備的,現在只要稍作變更,照樣好用。

“父親,您想放棄勤王大業嗎?”

王匡一愣,隨後,臉色的愁苦之色更濃重了。

方悅見狀,急忙出言打岔:“王公子,王使君重病不起,對軍隊士氣的影響很大,莫不如暫忍一時之辱,靜待良機,再圖捲土重來。”

一邊說,他心裡也是暗暗叫苦:好容易老的鬆口了,小的卻又咬着不放,這父子倆分明就是俺老方的災星哇!

“有心迴天,無力殺賊!”王匡仰天悲呼:“羽兒你甘冒奇險,卻也功虧一簣,天不亡董賊,爲之奈何啊!”

方悅聞言差點沒笑出聲來,他扭過頭,眨着牛眼,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羽,雖沒出聲,但意思卻表達出來了:小子,剛纔把俺說的一愣一愣的,很牛是吧?現在,你敢不敢把剛纔那套東西說給你爹聽?

王羽不搭理這劣貨,他知道對方不敢告密,萬一把王匡氣個好歹的,或是牛脾氣重發,方悅就徹底抓瞎了。

“父親差矣。”

王羽朗聲道:“董卓是國賊不假,但若只有他一人,爲禍焉能如此之烈?輔佐他的西涼諸將,一樣爲惡不淺。西涼軍本就殘暴,董賊若在,尚能有所約束,董賊若去,誰能擔保這些人會做出什麼事來?父親,聖駕就在洛陽,萬一……”

“噝!”王匡和蔡老同時倒抽了一口冷氣。

方悅一張嘴張得老大,娘咧,一樣的話,還能這麼說?效果則完全相反?似乎是怎麼說怎麼有理啊!到底是自己太笨,還是王公子太精明?

有的放矢,說服工作就是這麼簡單。

危言聳聽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王羽接下來要做的是,爆料!

“孩兒之所以冒險,因爲我軍正面臨巨大的危險。而危險的來由,就要從董賊對河內軍的看法,與父親的戰略說起……”

王羽一揚手,將事先準備好的輿圖攤開,抖擻精神講解道:

“盟津與河陽,一東一西,與洛陽隔河相望,父親與韓浩分駐兩地,看似互爲犄角,意在牽制。然則,父親一直主張渡河攻取河陰。河陰、河陽相去極近,黃河冰封后,幾如毗鄰,即便擊退了河陰的西涼軍,頂多也只是將戰線向前推移,獲取一場勝利……”

王羽稍一停頓,好讓幾個聽衆有時間消化前面說的內容,然後繼續道:

“好處僅此而已,壞處卻是拉長了戰線,犄角呼應之勢蕩然無存,要麼孤注一擲的攻向洛陽,要麼退回河陽,回到原點,否則就只能只有坐等西涼軍圍攻一途。父親並非不知兵之人,爲何會行此不智之舉?”

“你說爲何?”王匡的聲音微微發顫,方悅和那蔡姓老者也都是身子前傾,顯得極爲關注。

“因爲攻下河陰後,還有第三個策略可選……”王羽指鋒如劍,點在某個山水交匯的所在,“擇選精銳,西南而向,奇襲函谷關,切斷董卓的補給線和退路,防止董賊西逃!”

有那麼一瞬間,整個中軍帳變得鴉雀無聲,良久……

“呵!”王匡吐氣有聲,緊繃的身體,一下子變得軟綿綿的。

“噝!”方、蔡二人則是倒抽了一口冷氣。

蔡老不能置信的看着老友,無法想象老友竟然制訂出這麼瘋狂的計劃,截斷了董卓的後路,西涼軍不拼命纔怪呢!

方悅已經有些麻木,對王家父子徹底不報有希望了,心裡只有兩個字反覆出現:瘋了,都瘋了!

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詩裡說的就是函谷關。

秦漢的函谷關同名不同地,秦朝的函谷關緊靠黃河,在後世的三門峽一帶;漢代的函谷關,同樣依山傍河而建,不過傍的卻是谷水,在新安一帶,與洛陽、河陰相距不過百里。

“洛陽乃是四戰之地,地勢平坦,四通八達,最是易攻難守不過。而董賊的根基盡在西涼,桓、靈以來,西涼羌胡屢屢反亂,久治難平,董賊豈能不慮?與其冒着老巢被襲的風險,在洛陽與諸侯鏖戰不休,還不如及早撤出險地,效先秦故例,擁關中而觀諸侯自相殘殺。”

王羽繼續解釋道。先知者的優勢,加上對戰機的敏銳嗅覺,河內之戰中,雙方的戰略佈局和構思,被王羽完美的詮釋了出來。

“父親的戰略,在旁人看來不可思議,但對董賊來說,卻是正中要害,他豈能不憂?故而他將河內軍視爲了最大的威脅,調遣嫡系主力來攻,以確保後路無虞。所以,即便韓浩與父親同心同德,河內軍面臨的處境依然不會好轉,只會招來更多的敵人而已。”

然後,他話鋒一轉:“不過,風險向來與機遇並存,奇襲函谷,過於弄險,非到萬一,實不可取,然則,只要我軍屯兵河岸,便如一把利劍懸在董賊頭上,使其不敢輕動。如果再考慮到割耳之仇……”

王羽朗聲笑道:“父親,只要我軍不遠遁,就能牽制西涼軍大量兵力,若是尋到戰機,說不定還能……”

“不可,萬萬不可!”見王匡連連點頭,大爲意動,方悅急了。

他倒也沒想到什麼新的反對理由,等到王羽微笑着看過來的時候,他更是一頭大汗。不過,此人也是堅韌的性子,並不就此氣餒,反而咬咬牙,打算死撐了。

“俺說不過你,別說俺,就算汝南的許子將來了,也未必說得過你……”

“方都尉,你是在誇我嗎?”

шωш● Tтkan● ¢ ○

方悅梗着脖子嚷嚷道:“當然不是,俺的意思是,俺不跟你說了,反正就是不能不撤兵,俺不能眼睜睜看着弟兄們送死!”

想了想,大概覺得自己胡攪蠻纏有點說不過去,這貨又補充了兩句:“俺是武人,安命立身靠的是手中槍,腰中劍!不跟你比口舌之利,那是書生的玩意……呃,蔡中郎,俺可不是在說您……”

“手中槍?”王羽莞爾一笑,用象是討論晚上吃什麼菜的語氣說道:“那要是我勝了你手中槍,你是不是就聽我的?”

“……”方悅一愣,隨即大喜,他一拍大腿,甲片一陣亂響:“中!就這麼着!你輸了可不要賴賬!你也得聽俺的。”這人粗中有細,想的還挺周全。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王羽笑着揮手,方悅無師自通的舉掌相擊,立約爲戰。

清脆的擊掌聲中,王羽滿懷信心的笑了,離最初的目標,只差最後一步了。

————

衝榜的時間到了,各種拜求,求會員點,求推薦票,求收藏,如果喜歡本書,支持小魚,就請大家登陸一下,點擊一下吧,拜託了。

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第24章 相識莫恨晚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64章 公平一戰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第7章 一諾千金重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第31章 誰人不識君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五百章 坑王之王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第2章 揚眉劍出鞘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第14章 槍出猛虎嘯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
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六一四章 兵不厭詐三二二章 敗戰之軍四八四章 東征之議三三五章 青州羽林軍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七四六章 黑雲壓城九五六章 鐵騎踏陣第42章 世事皆洞明五五二章 新漢開元八四二章 決戰之期三一三章 迎而戰之一六九章 往事秘辛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三零六章 水落石出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九五二章 趙雲弄巧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二九零章 龍湊之戰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四二八章 權術與公心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第16章 復仇誰當先一二七章 複雜的形勢第24章 相識莫恨晚六三六章 回馬一槍九四二章 進退失據七八三章 拍案驚奇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六三二章 場上場下九二一章 撲朔迷離第64章 公平一戰五九七章 求和與契機一五二章 求仁得仁六六一章 亂起亂平三零七章 情報戰精要九六七章 奇兵突出第7章 一諾千金重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五一零章 迴歸正朔二九三章 徐晃戰麴義六四七章 直取中宮九零五章 決戰時刻五一四章 孟津之變第18章 泰山小霸王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第31章 誰人不識君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四八五章 派系與權術第96章 一戰定河東七五二章 鼓作破陣鳴五百章 坑王之王六六七章 海闊天空四八三章 設立商業司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第32章 大義是爲名一九一章 各有奇謀七三七章 徒勞的伏擊七一七章 冰上激戰五二二章 一紙勝萬言一三一章 荊襄震動五一二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世事皆洞明四六零章 社會大分工七一三章 夜襲與破襲五零五章 變陣與勝算六三一章 千載傳承三九五章 袁紹的後招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三零三章 戰不約期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九零四章 定計破敵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九一零章 雨戰之密二六零章 尋他千百度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第2章 揚眉劍出鞘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二七二章 擊破大戟士七七一章 戰後構想七九五章 禍福難料四四三章 一語破天機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六七五章 無極甄氏第14章 槍出猛虎嘯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九三一章 終極戰略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第56章 聯營劍弩張二八四章 輿論體系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五六零章 暗影浮動九二四章 片言定乾坤七零二章 巨馬水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