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

四三四章 民兵戰法

山賊的血勇之氣很足,組織性卻也很差。戲志才也知道自己算不上名將,也沒在陣型上動什麼腦筋,只是擺了個最基本的衝軛陣。

三萬大軍依照左、中、右、後四個方位排出了一個“十”字。中軍突前,兩翼分開。後軍作爲預備隊,時刻準備衝上前在關鍵時刻給敵軍以致命一擊。

這是個中規中矩的陣型,談不上有什麼特殊效果,但無論是行軍還是交戰,都能將方方面面都照顧到。

“前軍穩住,左右兩翼斜向上前,切斷他們!”緊張感驅除了戲志才身體的不適感,高聲向臧霸做出提示。

臧霸也是沙場宿將了,雖然也是第一次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會戰,多少有些手忙腳亂,但有了戲志才的提示,他的將令卻也不慢。

“嗚嗚……嗚嗚!”傳令兵舉起號角,鼓力吹出陣陣長鳴,旗手也甩開了膀子,將大旗搖得虎虎生風。戰鼓隨之而動,如春雷般炸響,滾動在天地之間,泰山賊的鬥志轉瞬間便提到了最高。

“十”字形大陣緩緩向前移動。即將與對方相接的前軍經歷了最初的混亂後,很快恢復了鎮定。一直以羽箭向敵軍招呼,卻收不到什麼戰果的左右兩軍丟下獵弓,提起兵器,呈剪刀狀,慢慢向前迫近。

另一面,青州民兵大軍的衝勢很猛,但效果卻很糟糕。在衝擊過程中,鋒矢陣的兩條側翼已經徹底脫離,彷彿一支做工太差,到達目標前,尾羽就已經盡數脫落殆盡。箭桿也搖搖欲墜的劣質箭矢。

然而,就是這麼一支隊伍,爆發出來的鬥志卻全然不在泰山羣寇之下。

隊列雖然在衝鋒中瓦解,但衝勢卻始終沒有絲毫減弱,無論是依然衝在最前方的箭頭。還是中途掉隊的兩翼及後軍,自始而終都保持着甚爲決絕的衝擊勢頭。

陣型可以亂,但決死一戰的決心不會變!

對此,泰山羣寇有人爲之心驚,歷來謹慎的臧霸就皺起了眉頭;有人大聲嘲諷謾罵,認爲民兵不知死活。孫觀、尹禮揮舞着大刀,倒是很有激勵鬥志的效果;陰險狡詐如昌豨,則是一臉沉思,戲志才知道,對方正在思考的,應該和自己差不多。

民兵鬥志高漲。除了保衛家園的信念之外,更重要的無疑是主將的身先士卒,徐庶的將旗一直處在最前沿。

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環境的感染,所以主將的身先士卒,對烏合之衆來說,通常有着極佳的激勵效果。

徐將軍都衝到最前方了,誰的命還能比他金貴?

好日子一共還沒過上幾天。家園要是沒了,大家怎麼活?家中的老小怎麼活?

衝上去拼了,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衝上去拼了,死也不能讓強盜的髒腳踏進家園,對着家中的老小亮出刀子!

當整個軍陣的核心都抱上必死之志的時候,其他人也迅速忘記了恐懼。頭頂上還有羽箭在飛舞,死亡就在身邊,就在前面。昔日的鄰里或袍澤一個接一個倒下,跑動中的人卻瘋了一般,根本不想做任何停頓。

最終。兩軍結結實實的撞在了一起。

剎那之間,山賊前軍便如遭受重錘的岩石般,碎掉了厚厚一層,‘十’字大陣上面那一橫,幾乎徹底被削平了。

而銳利如刀的鋒矢陣列也立刻變鈍。前排勇士衝鋒速度驟然下降,後排的民兵卻因爲跑動的慣性繼續壓上來,或者將擋在路上的賊兵捅翻。或者被武藝高強的府兵將士砍倒。

層層疊疊的屍體倒下,地面上很快就淌滿了紅色的泥漿。

交戰雙方卻沒有一方退縮,前仆後繼,不死不休。這是勇氣與意志的較量,這是男人之間尊嚴的較量。雙方各有各的的信念,無謂高尚還是卑劣,最終都只能靠着手中的刀槍來證明。

地形的效果慢慢開始顯現,藉助着腳下土地的坡度,武藝和裝備都不如對手的民兵居然與山賊們殺了個旗鼓相當。前方的弟兄不斷倒下,後方的弟兄如同潮水般涌上前,一浪緊緊跟着一浪。

鋒利的戰刀砍在單薄的麻布衣衫上,瞬間切開一條半尺多長的口子。在體力即將崩潰的剎那,滿手老繭的漢子們卻忍痛從敵人的屍體上拔出短刃,狠狠地捅進對手的小腹。

兩個人同時摔倒,卻仍然不肯罷休,彼此擁抱着在血泊中翻滾,撕打。直到其中一方完全無法再動作,另外一方纔停止攻擊,倒在對方的屍體旁,大笑着合上雙眼。

雪花陸陸續續飄落下來,蓋住地面上的屍體,殷紅。而那濃重的殷紅色卻不願被掩蓋,用自己的不甘熔化了白雪。絲絲白氣,條條而起,一縷縷殷紅匯聚成股,成溪,成河,蜿蜒着順着山坡流下。

這是人世間最淒涼的場面,也是人世間最壯烈的場面。生命在最後時刻匯成一曲絕唱,任何樂器無法奏鳴,任何曲調無法比擬。

戰鬥在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泰山衆寇多半都被慘烈的戰鬥所吸引,只有戲志才還保持着旁觀者的冷靜,他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了。

眼前這路民兵的表現,實在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諸侯軍中也有精銳和雜兵之分,然而,漢朝的軍制雖然敗壞,深厚的基礎卻還在發揮作用,即便是雜兵,也是由裝備較差,訓練度較弱的郡兵組成。

而所謂民兵,在諸侯的軍中是不存在的,唯一能加以對比的,唯有黃巾軍,可即便是黃巾軍,他們的戰力也實在不堪一提。

無論是曾經存在過的,還是依然還在的,在人數相近的情況下,沒有哪路黃巾軍能和官軍發起對攻。唯一的例外只有張角的黃巾力士,但他們的攻勢往往也持續不了太長時間。而且還必須得張角親臨才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這句名言放在黃巾身上再適合不過。只要官軍能頂住前半刻鐘,接下來,他們自己的就會喪失堅持下去的耐心。他們毫無章法,毫無節奏。甚至自己將自己的隊伍衝亂。屆時只要把握住攻守之間的轉折點,便能輕鬆收穫豐碩的戰果。

當然,泰山賊比不上諸侯們的精銳部隊,但比起郡兵,卻也不算差了。畢竟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曾經是豪強們的私兵。在中平年間鎮壓黃巾的戰鬥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使得黃巾的亂勢始終被控制在青州,卻無法向近鄰的琅琊及徐州滲透。

戲志才已經想明白了,青州的民兵本來就是被收編的黃巾軍,儘管不是最精銳的那部分。但這些人多半也是上過陣,見過血,甚至殺過人的。所以,他們的表現比普通的百姓強很多,甚至比新兵還要強。

可問題不在這裡,在眼下正在與泰山賊對攻的這支民兵身上,以往的經驗都無法應用。

雖然他們的隊形依舊凌亂。但攻勢的節奏卻把握得很好,呈現出了明顯的疊浪,一浪接着一浪,此起彼伏,不知疲倦,不知畏懼,不是徹底擊垮敵人,就是自己粉身碎骨。

在波峰浪頂,有面猩紅色的戰旗特別顯眼。所有的攻勢幾乎都是從那面戰旗下發起,所有的掉隊。或沒掉隊的民兵也在努力地向那面戰旗靠近。

從兵家角度來說,那面戰旗既是陣鋒,又起到了陣眼的作用。只要它一刻不倒,民兵們的攻擊便決不停頓!

徐庶!

戲志才眼中厲芒連閃,他知道。不能再讓敵人肆無忌憚的囂張下去了。雖然看到的只有萬人左右的民兵,但青州收編的黃巾足有百萬之衆,就算其中的青壯只有二十萬,徐庶短期內能集結起來的更少於此,那也是很恐怖的一個數字。

陣列而戰沒什麼可怕的,可萬一泰山賊的前軍被鑿穿,伏兵或者正趕來助戰的民兵四面攻來,那,今天的勝負可就難以預料了。

“仲臺將軍,請你帶人去拔了那杆戰旗,擒賊先擒王。昌將軍,你統領後軍向前壓,頂在前軍身後。敢越過你的戰旗者,無論敵我,殺無赦!”戲志才當即立斷,不能讓這仗打成消耗戰或者爛仗,必須採取果斷措施,將泰山賊寇的優勢發揮出來。

臧霸軍的士兵,個人武藝是遠超民兵的,之所以在陣列戰中壓不倒民兵,一是因爲賊兵不擅長這個,同時也是因爲青州民兵的組織性比賊兵強很多。

陣型雖然在奔襲的途中就垮了,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對方垮而不散。掉隊的民兵自發的集結起來,中心往往是一些身體有殘疾,或是年齡明顯過大的人。

臧霸等人對此視而不見,但戲志才卻不會,他對青州的瞭解甚至不在王羽幕府的中低級官員之下,很快就反應過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在平定青州之後,青州軍有過一次裁軍行動,軍中的傷殘士兵和老兵都退了伍,在地方上做起了亭長。包括曹操身邊的多數幕僚在內,關注青州動向的人,都沒把這當回事,只是認爲,這是王羽安撫軍心的手段而已。但戲志才一直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青州的田土很多,王羽給這些退伍兵的養老土地,完全可以讓他們做個富家翁了,何必又多次一舉的讓他們充任亭長呢?

現在他明白了,這是王羽爲了長遠之計作安排呢。

這些老兵個人戰力的確不行了,但行伍經驗和眼光卻都在,平時做亭長,在民間可以累積相當高的威望出來。一旦需要組織民兵作戰,這些人就能將一盤散沙的民兵,凝成一個個小團,然後在主將的調遣下,發揮出遠超己身的力量!

想破局,最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破壞敵軍的指揮中樞!

,!

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一二五章 暗中較技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100章 烽煙處處八百章 鬥智鬥力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六百章 誰坑了誰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第32章 大義是爲名第17章 夫戰,勇氣也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第81章 月夜私會第77章 一石千層浪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第1章 英雄無覓處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
七九三章 強弩風暴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四一九章 追亡逐北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二四八章 何如輔英主四零五章 一口吞下二七四章 十蕩十決二七八章 孰勝孰敗九三八章 可進豈言退六零八章 錯綜複雜一二五章 暗中較技三五八章 打破僵局六八八章 意外的大捷第15章 權柄終在握三八八章 英雄無悔九五七章 烽煙正濃二二二章 攀龍附鳳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一六四章 傳檄天下一二九章 豈不憚艱險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六零二章 工藝與海外七四八章 旌旗所向第100章 烽煙處處八百章 鬥智鬥力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三四四章 兩全之策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三一八章 局外局內九五一章 龍戰於野四七一章 轅門射戟四三六章 一沾即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四五九章 追悔亦難及三一七章 永不退避第47章 千軍共一呼一九六章 大風起兮九一九章 追亡逐北七六五章 大戰之後六三五章 輕敵與苦戰第29章 寧枉亦勿縱八三三章 亦步亦趨六四四章 等着你回來三一二章 王羽來了九六三章 天下一局棋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第55章 禍端起蕭牆二五五章 奪橋先鋒戰一三四章 越境北上三四一章 逆流亦可前二二六章 宛洛之變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二零六章 清平世界一三五章 天下矚目第23章 何事不得歸五七三章 扮豬吃虎三三一章 臨危誰不亂四八八章 誰願送死六九七章 猛虎搏狼四七零章 驚天豪賭第87章 一入白波谷二六二章 界橋之戰四一二章 愈演愈烈二九二章 無雙騎射八六七章 敲山震虎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一二八章 羣雄退避九二九章 風冷心亦寒六九四章 當仁不讓六百章 誰坑了誰一零三章 臨別贈禮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第32章 大義是爲名第17章 夫戰,勇氣也六二二章 拂曉朔風悲七七六章 何去何從第81章 月夜私會第77章 一石千層浪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四零三章 曾經的戰法五一三章 奇異少年五八三章 天下一盤棋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八零八章 都傻眼了二零七章 戰歌嘹亮三七零章 全面發動第1章 英雄無覓處四六九章 防區之爭八三一章 花開兩朵七八七章 壓迫式戰法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三二四章 忠言與陰謀六二六章 孫策的挑戰九四零章 煙攻如天助九七二章 席捲勢成八零一章 許攸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