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

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

沉默。

死一樣的沉默。

父子二人站在良成城頭,夜色中看不到沂水的波濤,只能依稀聽到水流的躍動聲,聲音很低,卻如同重錘般敲在二人心頭。

從陶謙宣佈了邀王羽南下,並有意以徐州相讓開始,陳家父子就開始多方奔走,策劃出了一波接一波的陰謀,試圖將王羽擋在徐州之外。

這些計謀不可謂不巧,執行者也不能說不得力,但無論先後,計謀一一落空,執行者也像是撲火的飛蛾一般,先後隕落。

不過,哪怕是收到曹豹在馬陵慘敗的消息的那一刻,陳登也未曾感到如此的絕望。

他不怕強大的敵人,他的千般巧計,都被王羽用強力碾壓,看起來似乎很悲慘,很無奈,但實際上卻沒什麼。不就是失敗嗎?當年高祖失敗了多少次?最後還不是利用一次毀約偷襲,就把不可一世的楚霸王給解決了?

他也不怕形勢不利,形勢再怎麼糟糕,只要能聚集起足夠的人,站在敵人的對立面,大勢遲早會得到扭轉。

但王羽突然改弦易張,在闕宣身上做起了文章,要將從前對豪強的嚴厲政策,修改成帶有懷柔傾向的,這就很棘手,很讓人絕望了。

徐州不是青州,地方上受戰亂的影響很小,大小世家都保全得很完整。陳登父子之所以敢向王羽發起挑戰,就是因爲他們有把握,就算王羽依靠軍勢彈壓了豪強的反抗,徐州的敵意也不會消弭。

王羽在的時候,也許問題不大,可只要他一走,徐州的遍地烽煙,就能讓他的繼任者焦頭爛額,首尾難顧!

如果配合得當,說不定徐州就會成爲強大的青州軍崩潰的開始。再強的軍隊,在舉世皆敵的環境中,戰鬥力也很難發揮出來。

陳登雖然不知道後世人推崇的全民戰爭,他卻無師自通的策劃出了這麼一場盛宴,等着王羽自己撞上來。

他先前的那些計謀,成功固然很好,不成功想必也能激起王羽的怒火,繼而大舉南下,大開殺戒,爲將來徐州的全面反抗留下伏筆。

誰曾想,王羽接二連三從他的殺局中死裡逃生,卻是毫不在意,不但沒有大舉南下,秋後算賬的意思,反而連闕宣都放過了。後者的進襲成了個笑話,兩邊現在打得火熱,闕宣的五千大軍不但沒能給王羽造成任何麻煩,看起來倒是成爲王羽的助力了。

這叫陳登如何不驚?

“他立了威,成了名,你我父子一番謀劃,看起來都是爲人作嫁了……”陳珪本來是很有名士風範的一個人,說話聲音不高,但極富韻味,聽起來節奏分明,然而此刻,他的嗓音卻變得晦澀黯啞,聽起來像是金屬摩擦一般。

“元龍啊,王羽對你的看重,應該是有幾分真心的,既然形勢至此,又有了保全家業的希望,不如……”

陳登心頭一跳,老父的意思很清楚,無非是對前景絕望,開始動搖了。高唐會盟的時候,父親就一度動搖過,想着至少讓自己去青州出仕,給陳家留下薪火。

但他陳元龍的志向就是振興家業,讓廣陵陳家成爲曾經的袁家那樣的天下名門!在青州新政當中,就算是改良後的這個,也看不到這樣的前景。

無私?不,人不利己,天誅地滅,無私只是虛僞的代名詞罷了。

人生在世,最榮耀的不就是光宗耀祖,福澤子孫嗎?王鵬舉他自己不在意這個,很噁心的立下了不稱帝的虛僞誓言,可他有什麼權力讓別人也和他一樣?

父親與青州對立的根本原因是爲了保全家業,而他陳元龍,更多的是看不上對方的虛僞和無恥!不稱帝?哼,天下怎麼可能有人不想坐那個至尊之位?

陳登本來也被王羽這一手搞得很絕望,可聽老父這麼一說,他不服輸的勁頭又被激發出來了。

“父親勿憂,王羽推行此策,未必會有意想之中的效果。他敕封的勳爵,純粹就是個空名。除了一個名義上的尊崇和安全保障之外,什麼都沒有,沒有刑不上大夫的承諾,沒有治理地方的權限,沒有舉孝廉、入仕途的便利,和普通的百姓沒有多大區別,還要分割家族……”

陳登嘴角輕動,滿懷不屑的冷笑道:“闕宣貪功冒進,自己拋棄了輜重,被敵人所趁,爲求活命,不得已相從。而徐州其他家族卻沒有切身之痛,只要下邳城還在前面頂着,就不用擔心衆人倒戈相從,頂多也就是意存觀望罷了。”

“之前數次設謀,雖然皆爲王羽所破,不過仔細想想,青州軍也非毫髮無傷。曹豹平庸之人也,若非父親相勸,他縱有怨氣,又豈敢向王羽舉刀?若是一萬丹陽卒盡歸王羽麾下,而不是經歷這樣一場大戰,徐州的形勢就真的難以逆轉了。”

陳珪想想也覺得有理,遲疑問道:“我兒以爲劉備一定守得住下邳?”

“下邳城高壕深,劉備吃過王羽很多次虧,這次也是異常謹慎,更兼關張陳到皆有萬夫不當之勇,有他在,至少短期內,不用擔心下邳的安全。”陳登越說語速越快:“先前答應幫他斡旋,只是隨口敷衍,現在看來,袁術那邊要狠下功夫才行。”

陳珪最喜歡長子的,就是這股子滿懷自信,充滿朝氣的氣勢,見陳登計議已定,便也不再說投降之類的喪氣話,叮囑道:“袁公路誌大才疏,色厲內荏,我兒此去壽春,當先示之以恭謹,然後極言徐州形勢之危,區區彭城,必不爲難。”

“孩兒知道了。”陳登恭敬回答,隨後又提醒道:“爲了確保萬全,還請父親遣人往江東走一趟,着張子布等人勸說孫策,陳兵江畔,防禦袁術突襲,如此,此行便萬無一失了。”

“我兒慮事果然周全,好,好!”陳珪捻鬚而笑,滿懷欣慰的送走了兒子。

……

劉備戰戰兢兢,陳家父子機關算計,殊不知此刻,王羽腦子裡壓根就沒他們的什麼事,他正煩着呢。

讓他煩惱的不是什麼軍國大事,但也不是可以隨意處之的小事,那天諸葛亮提醒了他,他那一日走得匆忙,連兒子的名字還沒起呢。

坦白說,爲人父這種感覺,在王羽來說是相當陌生的,前一世他沒這個條件和想法,這一世他還太年輕。

虛歲才十九就當了爹?在漢朝司空見慣,在後世卻可以上新聞了。蔡琰生產之前,王羽還沒覺得如何,只是在擔憂,在牽掛,可真正意識到初爲人父,他心裡多少是有些彆扭的。

所以,那天確認母子平安之後,他當機立斷的下令啓程,倒也未嘗都是因爲掛念陶謙或徐州的安危,只是找個藉口暫時冷靜冷靜罷了。

事情也確實如他所料,南下的這一個多月中,他就沒得過閒,一仗接一仗的打着,沒空也沒精力去想家裡的事。

諸葛亮多少有些不懷好意的提醒,倒是正中要害,王羽終於真切的意識到,自己已經是當爹的人了。

濃濃的眷戀涌上心頭。

對那個降生不久,前後只是倉促間看了一眼的新生兒,王羽尚沒有太大感覺,可告別時,初爲人母的蔡琰臉上閃爍着的慈愛和母性光輝,卻讓他久久難忘。

自己突然離開,琰兒嘴上什麼都沒說,但心裡肯定是不好受的吧?

王羽終於意識到,自己果然有很多不夠成熟的地方,對敵人心理的把握,遠比在身邊人身上下的功夫多。

想到這裡,他突然想家了,想盡早回去看看,可樹欲靜而風不止,劉備的突然出現,多少卻攪亂了他的計劃。對付劉備應該不難,問題是劉備若憑城死守,想速戰速決就很難了。

下邳和郯城是徐州兩個最大、最堅固的據點,城高壕深,無論是強攻還是圍困都很難。歷史上呂布、關羽都曾被圍在下邳,不過那是在廣陵陳家已經背離的情況下,只要有廣陵的支持,圍困下邳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至於說強攻……王羽對三國人物的記憶或許不算全面,但他對歷場大戰的過程都記得相對清楚。曹操攻下邳的時候,獻霹靂車的劉曄似乎已經在軍中了,可他還是拿下邳城沒什麼辦法。最後又是圍困,又是水攻,最後還收買了內應,這纔拿下呂布。

王羽不打算現在就攻打下邳,青州目前的戰略重點不應該放在徐州,而是儘快解決兗州的呂布,進而對付正在全力西進的曹操。

現在的劉備,還停留在鑽空子,撿便宜的層面上,與雄才大略的曹操壓根沒法比。

弘農眼下的戰局雖然陷入僵持,王羽也看不出曹操有什麼妙招,能一口氣吞掉董卓的西涼軍。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曹操若能成功,天下東西兩強爭鋒的格局便成,兩強之間爭出來的結果,會直接決定天下的歸屬。

變數,只可能產生在南北兩地,幽州的劉虞,江東的孫策,劉備根本排不上號。他即便在下邳站住了腳,也沒什麼用,因爲除非他拿下廣陵,否則他就沒有戰略縱深,等孫策全取江東,他就要陷入兩面受敵的窘境了。

所以,王羽不怎麼擔心劉備本身,他擔心的是因劉備引起的變數。思來想去間,不知不覺又是一個月過去,王羽等的變數終於來了。

不過,這個變數卻遠在他預料之外。

“皖城的喬公?”(。)

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二五六章 一戰而潰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第69章 豁然開朗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八百章 鬥智鬥力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第57章 拔劍即生死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
四四七章 驃騎名錄六七六章 好事多磨二七九章 義從易主一零二章 第一名將八三五章 好人不長命二二九章 遼東公孫度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六三七章 以快破巧二三六章 龍戰於洋四二一章 滅軍殺將八二一章 願者上鉤第78章 真假難辨六七七章 欲建奇功二一一章 明火暗箭第66章 激戰大河畔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二二四章 冀州兵鋒五九一章 爲戰而生七五六章 困獸猶鬥六六二章 擊胡之法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五三三章 各有特異九零三章 大戰之前五七二章 他是陶恭祖六八七章 釋疑解惑二五六章 一戰而潰五六六章 奇招迭出八二九章 事難兼顧八零二章 不祥的預感九六零章 全面崩潰九四七章 血冷心自寒四四六章 軍師鬥法七五四章 攻防兩強五六五章 成功誘敵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六三四章 伯符不服七三九章 引蛇出洞四五六章 一語破迷津四六四章 所謂王霸道四三八章 看誰人更多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第69章 豁然開朗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二八五章 徐庶定徐州六零四章 能者多勞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六三零章 江東二喬二二一章 青州方略二五三章 精準預測四五三章 欲靜風不止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八二六章 時代的湍流八六五章 江上首戰七零四章 殺手鐗對決二八六章 甲堅兵利七三八章 趙雲用謀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八百章 鬥智鬥力一六零章 選銳與籌謀三六九章 全民戰爭三四八章 劉備再弄巧七七五章 兩個消息第57章 拔劍即生死八二五章 定北諸事八九五章 臨陣部署四八零章 個性魯子敬七七七章 乘勝追擊八九二章 用心良苦八一九章 態度的轉變六九零章 公孫之危四三七章 始料未及九三六章 白陘奪口戰一九五章 計從何出四三五章 徐庶斬將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八一三章 公孫度認輸一四四章 滔天巨浪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二三三章 意欲何爲九三零章 計出更有惑二四九章 合縱連橫七六六章 心病難治四八一章 千頭萬緒五六七章 兇殘殺陣一四五章 鳳凰涅盤九七三章 天心難測三四二章 怒濤何洶涌七三四章 馬蹄樑慘案三零四章 更有一山高四七二章 煊赫軍威二五八章 王羽的兵諫五八四章 各有煩惱三零五章 戰守兩難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九三二章 陳到的請求五二九章 降卒歸心八八二章 墨門再現七二三章 郭嘉策謀七二八章 救援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