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

八七九章 涉水攻關

謀略可以影響,乃至左右戰局的走向,但戰爭中永恆的主題依然是勇氣和鐵血。

開元三年元月十八,在排除了大雪帶來的干擾後,王羽親自督師,移兵西進,向虎牢關展開了猛攻。無獨有偶,一直在中牟一帶徘徊不前的曹操軍主力也驟然發力,急速向虎牢關東南方向的故市城挺進。

開戰之後,兩軍主力從未有哪一刻如此接近,很多人都將其視爲了大決戰的序幕。

“前!”隨着太史慈的一聲號令,數千名身披重甲的戰士衝向前方,在距離河岸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上停下,用巨盾豎起了一道木牆。木牆後,數千名身披輕甲或無甲的輔兵推來四十幾輛弩車,用牛馬拉開弓弦,將近丈長短的弩箭搭上了弩牀。

垂隴城與虎牢關雖然只有三十里的距離,但中間卻有滎水阻隔。即便拋去親緣關係這層因素,夏侯敦也是曹軍上將,自然不會不好好利用這項便利。

整體防線就是以虎牢關爲依託,滎水爲屏障所設立的,最前面的幾座營砦,邊緣距離河水只有不到五十步。儘管滎水並不如何湍急,但依然對青州兵馬造成了極大的妨礙,不排除這幾座營砦的干擾,大軍渡河後根本沒辦法在岸上立足。

眼下春汛正急,河面上風很大,在二百步左右的距離上,普通弓弩根本無法給對方製造麻煩,青州軍理所當然的祭出了自己的攻堅利器。

“風!”滔滔水聲很快就被弩箭破空帶來的呼嘯聲所掩蓋,連頭頂上的天光都暗了一瞬。

攻擊不可謂不聲勢浩大,但收效卻是寥寥。那幾座營砦的柵欄都是特殊加固過的。用的都是碗口粗的木樁,打進地下的部分足有兩尺多長。即使面對射程高達千步的強弩,防禦力依然十分可靠。

“奪!奪!奪!”曹軍上下都知道強弩的厲害。看到強弩發威,並不逞強,一個個早早就縮到了圍欄後面,一時間只聞利矢入木聲,卻沒聽見幾聲慘呼。

“前!”太史慈並不氣餒,大聲重複着之前的號令。

數千盾手拔起巨盾,與弩車一道,隆隆踏步向前,沉凝得好像一個山一般巨人緩緩逼近。營砦中的守軍雖有堅固的營牆可以憑依,但依然覺得胸口發悶,心口亂跳,幾乎透不過氣來。

即便如此,還是有數百人從營牆後探出頭來,向河對岸觀望,手中都緊緊握着上了弦的弓弩,嚴陣以待。

滎水不是什麼大江大河,水面最寬處。也只有三十幾步,以青州軍的人力,搭建浮橋是很容易的。但虎牢關的位置雖然重要,附近卻沒有地勢可以憑藉。滎水再怎麼不夠險要,也是一道防線,不利用可不行。

夏侯敦不打算和青州軍拼遠程。他只想利用滎水防線支撐得久一點。

“架弩……”

“風!”

太史慈並沒有急於架設浮橋渡河,而是在一百五十步。百步,八十步。最後在五十步的距離上,分別指揮弩車隊進行了四輪齊射。到了五十步的時候,曹軍的營牆終於出現了缺口,即便加固過,在弩車這種超強的殺器面前,還遠稱不上堅不可摧。

精鋼爲鋒、熟鐵爲羽的巨箭斬破了木樁,切豆腐般切開盾牆後的石甲或鐵甲,將盾、甲連同它們的主人一同釘在了地面上,一口氣收割了近百條生命

聽到對岸響起了淒厲的慘呼聲,太史慈微微鬆了口氣,旋即眉頭又緊皺起來。

強弩雖然還有效用,但效力卻被削弱了不少,想像在封丘時一樣,摧枯拉朽的攻陷虎牢關是不大可能了。今天這場攻擊雖然還是以試探性爲主,可若是能有更好的結果,太史慈又豈會願意只投石問路?

“難怪主公一直不肯出全力攻虎牢關呢,曹操這廝果然不好對付,秋天時滎陽這邊還沒什麼動靜呢,也不知道他怎麼就不聲不響的搞出了這麼多花樣……”看着對面森嚴的防禦設施,太史慈磨了磨牙。

曹軍的戰力比青州軍遜了一籌,但相對於從前面對過的那些敵人來說,表現堪稱強勁至極,特別是韌性。

普通的軍隊面對牀弩時,只要見識過牀弩的威力,士氣肯定是要大跌的。類似眼下的曹軍這樣,連依爲干城的營牆都被打破了十來個缺口,營中的士兵卻沒有潰散,連一絲混亂的跡象都看不到,後面的盾手直接就衝上去了,層層疊疊的,轉眼間就將缺口給堵上了。

這樣的敵人,又有如此充分的準備,想要速戰速決根本就不可能啊!

“架浮橋,某親自去會會曹營羣英!”太史慈毫不拖泥帶水,直接下令。

他做事沒長性,偏偏能力又很全面,到現在都沒有固定的位置。這樣的大戰之中,讓這樣一員猛將閒置實在太過浪費資源了,王羽想了又想,乾脆把他當做了自己的替身,專門去做那些自己如今已經不方便出面的事,比如親臨一線什麼的。

太史慈對此倒是很滿意,生怕一個不小心搞砸了。現在看到強弩壓制有餘,破壞不足,他當然不會就這麼幹看着。

數千輔兵一口飲盡碗中的烈酒,然後扔下碗,扛着木板、竹竿和繩索搶在大軍之前跳進了冰冷的河水裡。

雖然已是春天,但天氣卻遠談不上暖和,冰冷的河水足以在半個時辰內殺死一個成年壯丁,半柱香不到時間,輔兵們就被凍得嘴脣發紫,手腳上也漸漸沒了力氣,卻沒有人放棄,所有人都咬着牙在堅持,浮橋一尺尺地向對岸伸展,轉眼間就過了河心!

面對牀弩的攢射,曹軍表現得很淡定,但這次他們卻坐不住了。一直探頭探腦的弓箭手們開始發威,探頭看了一眼,估算過距離後,將手中的箭矢拋射出去,落向河心。

一個人倒進了河水裡,被浪頭輕輕一卷,泛起一圈紅色漣漪後即消失不見。緊接着是第二個,第三個,手中除了木材之外沒有任何武器的工匠和輔兵們無處閃避,眼睜睜地看着箭矢一根接一根的飛落而至,冰雹般將身邊的人砸倒。

“大漢驃騎軍……”身處冰冷的河水之中,頭上有羽箭落下,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絕望的處境嗎?若換成普通的民壯,早就亂成一團了,但被染成紅色的河水之中傳出的,卻是昂揚的吶喊!

“討賊安天下!”一人起頭,衆人相和,滾滾聲浪一下子就壓倒了箭矢破空聲,浮橋的進度不但沒有變慢,反而更快了幾分。

王羽想要推行的理念,在新政的運作之中,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所有人。青州的輔兵不是那些不情不願,被人用刀架在脖子上,從家裡硬拉出來的平民,而是認可了新政中的某種理念,或是無條件的擁護自己的主君,自發報名參軍之人。

在強烈的信念的驅策下,這點危險根本算不了什麼,何況,他們本來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吶喊聲未絕,滎水東岸的牀弩陣地上,嗡嗡的弩絃聲再次奏鳴出聲,弩矢帶着復仇的氣息,瘋狂的撲向百多步外的營寨!

太史慈沒等着看戰果,只是任憑弩兵們重新給牀弩絞弦上箭,揮手向前一指,數千弓箭手潮水般從弩車陣列後面涌出,緊貼着河岸擺下陣勢,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齊射!

漫天的箭矢遮得日月無光,上萬人同時發出的喊殺聲震得地動山搖!

曹軍並不示弱,令旗招動處,以百計的弓弩手紛紛現身出來,毫不畏懼的與對岸的青州軍發動對射。

戰事驟然激烈起來,漫天都是飛來飛去的箭矢,最密集的地方,甚至會有相向飛行的箭矢彼此對撞,雙雙落在河灘上,或是河水之中。壯烈處,和將它們拋入空中的主人並無二致,都有着一往無前的氣勢,都懷着與敵攜亡的決心。

長矢當空,風聲蕭瑟,血如蓮花般綻開,生命如殘荷般凋落。

“不能讓輔兵們一直犧牲,兒郎們,隨某來,一起殺上去!”太史慈的率衆衝鋒,在弓箭手激烈而壯烈的對決上又添了一把火,整個戰局就這麼突如其來,卻又自然而然的進入了最激烈的環節。

太史慈發動的時候,浮橋距離對岸還有十幾步遠。曹軍的弓箭手人數較少,打擊的對象也不是以對岸的弓箭手爲主,而是對鋪橋的輔兵進行重點殺傷。

青州的輔兵雖然勇氣十足,卻沒辦法克服人數的減少,和因寒冷而帶來的體力下降帶來的困難,所以對射開始後,浮橋的進度是變慢了的。

太史慈統帶的大軍還沒有完全適應他的風格,但他身邊的親衛們卻都很清楚,知道自家將軍打算直接跳過去,大夥自然不能落後。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太史將軍那樣的身手,但這滎水本來也不是很深,輔兵們能在河中搭橋,自己這些精銳親衛還怕被河水溼了戰靴不成?

漫天羽箭的彈壓之下,一道道身影騰空而起,將戰火燃燒到了滎水西岸!

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第49章 破軍有白馬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第68章 下次長進點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第82章 靈帝秘寶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100章 烽煙處處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第3章 偏向虎山行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四百章 河北終戰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第91章 兵臨城下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99章 河東劇變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五百章 坑王之王
二二五章 田豐治政八五六章 荊襄之變五九六章 裝備換命六零六章 江淮變局五一九章 聯姻之議三四零章 疾風蕭蕭鳴第49章 破軍有白馬四零七章 計從何出五九八章 摸石過河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九五四章 追悔莫及七二一章 強突猛進七五七章 全線血戰三三九章 不戰屈曹操八五四章 侯府家宴八二三章 新品發佈會三二一章 且戰且退五八五章 馬陵之戰七四四章 錦囊妙計八四六章 驃騎耀武四七三章 得勢不饒人八四三章 班師會雙雄第68章 下次長進點六零七章 舊日之約第82章 靈帝秘寶一六五章 二次會盟八八九章 淮南軍潰滅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九零一章 五成勝算九六九章 孫策兵敗八二二章 震驚不已二五四章 狹路相逢六八四章 運籌千里外六七零章 得失之間第24章 相識莫恨晚七一零章 神醫華佗五四六章 政通人和五三六章 廣開言路八二七章 妙筆陳琳五三一章 比武招親第4章 月黑殺人夜一九四章 周邊不寧二八九章 再興兵戈第100章 烽煙處處五二三章 脣槍舌劍二一二章 小天師張寧六四五章 不正當關係六九一章 王羽北上二六七章 碧血染黃沙八二四章 宏偉格局五八九章 一支穿雲箭七三六章 胡人的掙扎二二零章 田豐來訪四六七章 以剛克柔七四一章 不滅的傳說四九九章 知己之敵一四三章 故技重施二六六章 先登對白馬二二八章 後院失火五二七章 再生變數第3章 偏向虎山行四五零章 人才儲備七八五章 家書和秘辛一二六章 仁勇雙全二二三章 曹操的困境三七九章 隔河相對峙二零八章 曲終殺機現一三零章 誰是大英雄五二六章 靜中有動三四五章 追悔莫及四百章 河北終戰二九七章 相交貴相知第91章 兵臨城下一七零章 風雲變幻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六二四章 一日定徐州六六零章 一路碾壓六二九章 江東十三騎五一一章 無名英雄二三七章 海上羣狼四五七章 繁忙除夕夜七九四章 泰山崩色不變第99章 河東劇變四五四章 天命所歸七八二章 遼東故事二零三章 輕騎騷擾戰六四九章 虎女亦有謀四六五章 高唐會盟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七五五章 如牆而進六一六章 都在行險五九四章 四面吳歌五四八章 潛龍在淵五四一章 只重實惠五六八章 幕前幕後七三二章 漢軍威武三一六章 陣前相見三四七章 環環相扣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五百章 坑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