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再審

解縣縣令爲人剛正不阿,關武明明犯下的乃是故意殺人罪,他絕不可能聽信徐晃的話,將其改成失手殺人罪。

徐晃沒有繼續說話,只是眼睛微眯,靜靜看着坐在高堂上面的解縣縣令。解縣縣令亦是絲毫不懼的與徐晃對視,眼神沒有一絲閃爍與退縮。

對視了一陣,徐晃忽然說道:“明廷可曾詳細調查過此案”

解縣縣令聞言,更是面露不愉之色,昂然說道:“吾既然身爲地方官吏,自然會秉公執法,不會放過一個罪犯,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

縣令的語氣有些激動,他覺得徐晃對他的質疑,乃是一種極大的侮辱。

徐晃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反而話鋒一轉,說道:“明廷可知,關羽將軍乃是主公極其看中的一員將領,主公對於雲長更是極力拉攏。”

“不然的話,我也不會離開蒲阪迅速趕來此地。重新審理這個案件,不是徐某的意思,可是主公的意思啊。”

解縣縣令心中一驚,眼中掙扎之色一閃而過,繼而堅定地說道:“吾記得主公頒佈新法的時候,就曾經說過:地方官吏執行律法,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人無信而不立,戰國時期商君徙木立信,這才使得百姓開始信任商君,信任商君頒佈的新法。”

“若是今日吾在此地,因爲主公的一番話,而違心胡亂宣判,沒有秉公執行律法。那麼,日後的法律如何還能貫徹實施下去”

“須知,有了一次特例,就好像黃河決堤一般,滾滾洪水將傾瀉而下,不可阻擋。官府法律必將失去威懾力,官府的信用百姓麼也不會再相信。”

說到這裡,縣令目光炯炯的看着徐晃,沉聲說道:“徐將軍可曉得,這種後果有多麼嚴重”

也許縣令說的有些重了,卻也並非沒有道理。

今日若是因爲陳旭的緣故,公然藐視律法,就好像千里之堤毀於蟻穴一樣,關中的新法很有可能因此慢慢失去效力。

徐晃聞言,在心中暗暗稱讚縣令的高風亮節。明面上他卻是微微一嘆,說道:“明廷可知關武爲何殺人”

解縣縣令說道:“鄭屠辱罵關武之父,關父本就身染重病,被人辱罵心中鬱郁難安,就此過世。”

“關武身爲人子,得知其父之死與鄭屠有關,這才憤而當街殺死鄭屠。”

徐晃繼續問道:“關武爲父殺人,可算得上是爲了孝道,是個孝子”

解縣縣令微微點頭,說道:“此人縱然殺人犯罪,倒也的確是因爲孝道。”

徐晃道:“既然如此,關武殺人也就是事出有因,雖然違法,卻也情有可原,明廷何不從輕發落”

縣令搖頭道:“孝道固然值得提倡,法律更是不容踐踏。關武既然故意殺人,自然要接受應有的懲罰。”

徐晃上前兩步,逼問道:“明廷真的不能網開一面”

縣令見徐晃居然如此咄咄逼人,當即勃然大怒,厲聲喝道:“莫說你只是一介武官,不能干涉內政。今日就算主公親至,吾也定會秉公處理,絕不徇私”

“連我親至,你也會秉公處理此事,可是真的嗎”

略帶不滿的聲音傳來,只見一直站在徐晃身後默默不語的陳旭,終於開始說話了。

徐晃見文昭主動暴露身份,當即來到他身旁說道:“主公,不是晃不盡力,而是明廷不肯鬆口,此事還需主公親自出面解決才行。”

眼前的一幕,嚇住了縣中所有的官吏。他們可以不搭理徐晃這個武官,卻不敢惹怒了陳旭這個關中之主。

縣令亦是大驚失色,他勉強穩了穩心神,這才降階而行,來到文昭身旁恭敬的說道:“閣下可有信物,能夠證實自己的身份”

縣令此舉,卻是讓其餘官吏更是面如土色。他們沒有想到,在徐晃已經承認眼前之人身份的時候,縣令居然還要驗明正身。

不得不說,解縣縣令果真是膽大包天。他難道以爲,徐晃居然膽敢拉出一個人,冒充關中之主

只不過,當文昭看到解縣縣令的表現以後,卻在心中暗暗讚歎。

“不卑不亢,秉公執法,態度嚴謹,魏徵此人絕對是一個能吏。巧合的是,他的名字居然與李世民手下的能臣魏徵一樣。”

心中對於魏徵雖然十分欣賞,文昭仍舊虎着一張臉,冷哼一聲,將自己的印綬遞了過去。

魏徵小心翼翼接過文昭遞過去的印綬,細細打量一陣,這才雙手將印綬奉還。只見他斂容正色,恭恭敬敬的向文昭行了一禮。

“解縣縣令魏徵,見過主公。”

得到了確認,其餘縣中官吏自然不敢怠慢,紛紛上前見禮。文昭擺了擺手,說道:“無須多禮。此次吾乃是受雲長所邀,爲了關武一事前來。”

縣令魏徵聞言,臉色變幻了一陣,這才咬牙說道:“主公,關武殺人觸犯法律,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才行。”

文昭看着仍舊堅持己見的縣令,心中對他的欣賞更加濃烈。他擺了擺手,說道:“這個案件,我只是希望你再重新審理一遍罷了,你不要多想。”

魏徵聞言,心中卻是有些不太相信,他暗暗想到:“主公的言下之意,莫非是想讓我重新審理的時候,不着痕跡的改變原判”

魏徵覺得,縱然陳旭乃是關中之主,也不大可能公然違背律法。只不過律法雖好,卻還需要人來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還能夠做些手腳。

這樣的話,既能夠維護法律的威嚴,又可以滿足陳旭爲關武脫罪的意願,可謂是一舉兩得。

想通了這些,魏徵仍舊臉色嚴肅。

他深吸了一口氣,當即下定了決心:“吾身爲地方官吏,自然應當秉公執法,縱然因此得罪主公而丟官罷職,也在所不惜。”

心中有了決定以後,魏徵的眼神頓時堅定了起來。

他對着縣衙內的差役說道:“此案將要重新審理,你們前去關家村召集證人,並且將關武帶到縣衙之中。”

文昭卻是說道:“證人都在外面,不必再去關家村浪費時間,直接把關武帶上來即可。”

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539章 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19章 心憂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188章 依附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317章 謀關中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25章 兩封信第580章 抉擇第989章 刺客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677章 拒絕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274章 安心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267章 不可敵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475章 逃脫第29章 薦文昭第601章 魯肅(下)第500章 新法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44章 嫁禍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689章 中伏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492章 野炊第247章 反攻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999章 刺殺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617章 讒言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91章 心憂第188章 依附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385章 鴻門宴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769章 吳懿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8章 典韋第210章 獻城第180章 劫營第620章 追與逃第245章 大捷第279章 水師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48章 東阿危急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385章 鴻門宴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27章 葫蘆谷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44章 嫁禍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285章 無名第492章 野炊第105章 吾命休矣
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676章 義釋嚴顏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935章 初戰虎牢第539章 戰!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19章 心憂第142章 山雨欲來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188章 依附第294章 呂布出手第317章 謀關中第969章 神兵天降第691章 火燒張任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525章 兩封信第580章 抉擇第989章 刺客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523章 遼東戰局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677章 拒絕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547章 斬淳于瓊第274章 安心第937章 一退再退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267章 不可敵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475章 逃脫第29章 薦文昭第601章 魯肅(下)第500章 新法第953章 交換俘虜第204章 張遼威武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683章 兵臨城下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94章 連失兩城第714章 合縱伐陳第444章 嫁禍第382章 名將之殤第689章 中伏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492章 野炊第247章 反攻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999章 刺殺第993章 痛失一臂第617章 讒言第315章 郭嘉之謀第491章 心憂第188章 依附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385章 鴻門宴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769章 吳懿第393章 起兵伐袁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8章 典韋第210章 獻城第180章 劫營第620章 追與逃第245章 大捷第279章 水師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835章 天佑巴郡第48章 東阿危急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385章 鴻門宴第517章 蛛絲馬跡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292章 湯陳逞威第627章 葫蘆谷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444章 嫁禍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285章 無名第492章 野炊第105章 吾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