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大戰將啓

“鄧艾,鄧艾,鄧艾。”

鄧範低聲呢喃了幾遍,忽然起身向陳旭躬身作揖。

“艾,艾,謝主公賜名。”

陳旭聞言,饒有興致的盯着鄧艾,問道:“你如何看穿我的身份?”

鄧艾答道:“在,在太學之內,觀主公與典將軍身形,我,我就已經就所懷疑,只,只是不敢確認。”

“出了太學之後,見,見許多精壯男子圍攏過來,眼神戒備,更加重了我的懷疑。”

“方,方纔與主公交談,艾,艾試探再三,終於確定主公身份。”

對於鄧艾能夠猜到自己身份,陳旭並沒有太過驚訝。

相反,假如鄧艾沒能猜測出來,纔會讓陳旭感到不可思議,畢竟他也並沒有刻意隱藏。

陳旭捋了捋鬍鬚,看着鄧艾說道:“你是一位可造之材,是否願意待在我的身旁,擔任親兵職位?”

鄧艾聞言大喜,急忙跪在地上說道:“固,固,固所願也,不,不,不敢請耳!”

“哈哈哈,好,那你以後就不用在太學之中學習,跟在我身旁自然有人教你兵法、韜略、武藝。”

“艾,艾多謝,多謝主公栽培。”

陳旭聽見鄧艾的話,不由感覺好笑,故意調侃道:“你開口必言‘艾、艾’,

這個世界到底有幾個鄧艾啊。”

鄧艾才思敏捷,當即答道:“所,所謂‘鳳兮鳳兮’,還,還是隻有一鳳而已。”

典韋聽到這裡,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得到鄧艾以後,陳旭就每日將其帶在身旁,好生栽培,幾乎有問必答。

不僅如此,陳旭還讓人將鄧艾老母接到長安,專門賞賜給了鄧艾一座府邸,讓許多人羨慕不已。

所有人都知道,自家主公喜歡提拔年輕人。

只要被他看中,就會帶在身旁充當親兵,等歷練一陣子後,必會委以重用。

趙雲、高順、徐晃、郝昭、典滿、關平、吳迅都是如此。

可以預料,鄧艾前途將會十分遠大,日後再也沒有人敢嘲笑鄧艾口吃。反而與其刻意交好。

時間飛速流逝,冬天已經過去,又過了半年時間。

這一日,陳旭正帶着典韋、鄧艾,在外面散心,鄧艾每到一處,看到適合安營紮寨的位置,都會點評一番。

鄧艾有些見識雖然顯得比較稚嫩,可是在這他這個年齡,也是難能可貴了。

陳旭對於鄧艾,可是有着很高的期待,一直不厭其煩、不遺餘力的栽培鄧艾。

“這個位置,雖然依山傍水,易守難攻,非常適合安營紮寨。”

“只不過地勢顯得比較低矮,如今沒有到漲水的時節,河水尚且並不洶涌。”

“然而,如果到了汛期,河水就會猛漲,假如敵軍在上游將堤壩掘開,在此紮營定會全軍覆沒。”

鄧艾冷汗淋漓,急忙拿出本子將此事記載下來。

“還有,此地通往外面只有一條路,距離營寨十里地位置有一片山林,草木叢生。”

“假如敵軍先使出誘敵之計,再於山林之中設下伏兵,待大軍追擊之時放火燒林,卻該如何是好?”

鄧艾臉色肅然,將陳旭每一句話都記了下來。

陳旭仍舊侃侃而談,將自己經驗,毫不保留的傳授出去。

“縱然敵軍不放火燒林,也可以在山林以南五里位置,將那段狹小的山路完全堵死。”

“如此一來,把營寨紮在這裡,豈不成了甕中之鱉?”

鄧艾聽得冷汗淋漓,臉色也有些發白,陳旭怕打擊他的信心,又有好言安慰了一陣。

隨後,陳旭在心中暗暗想到:“沒有經歷戰事與歷練,終究只能紙上談兵,鄧艾日後的路還有很長。”

“踏踏踏!”

忽然之間,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

“主公,幽州傳來緊急軍情!”

陳旭聞言心中一凜,急忙問道:“幽州發生了什麼事情?”

信使下了戰馬,答道:“去年冬季,烏桓人由於補給不足,只能撤回老巢。”

“不曾想,袁譚任命諸葛亮爲主帥,居然敢在冬季孤軍深入,直接殺向了烏桓人聚集地。”

“烏桓人根本沒有想到,袁軍居然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攻擊,烏桓人一潰千里,袁軍追殺半年,烏桓單于蹋頓,以及烏桓大人丘力居等人,盡被張郃斬殺。”

“十數萬烏桓人,被袁軍屠戮一空,隨後諸葛亮將烏桓境內漢民,全都遷往幽州西部。”

“諸葛亮一戰滅烏桓,袁譚對其敬重有加,屢次邀請諸葛亮留在冀州爲官,都被拒絕。”

陳旭聞言駭然失色,喃喃自語道:“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

並非陳旭不相信,諸葛亮有一戰滅掉烏桓的能力,畢竟歷史上郭嘉能夠做到,諸葛亮也能做到。

只不過,諸葛亮居然將烏桓人屠戮一空,這完全推翻了陳旭,對於諸葛亮的認知。

雖然歷史上,諸葛亮七擒孟獲這件事情可能乃是虛構,可諸葛亮對於異族,實行的也是安撫政策。

只是現在,諸葛亮的行形象,卻讓陳旭感到無比陌生。

“怎會如此?”

對於諸葛亮的突然轉變,陳旭甚至感覺有些迷茫。

鄧艾思索了一陣,卻是開口說道:“烏,烏桓領地冬天極度寒冷,又,又處於極北之地,中間還有荒漠橫亙。”

“諸葛亮在冬季發動突襲,烏桓人肯定毫無防備,縱然一戰被滅也並非沒有可能。”

鄧艾還想當然的以爲,自家主公是爲烏桓人被滅感到震驚,並不知曉陳旭的心思。

陳旭搖了搖頭,道:“我覺得不可置信,乃是因爲諸葛亮將烏桓人屠戮一空,而並未突發奇兵攻打烏桓人。”

鄧艾有些奇怪的說道:“將烏桓人屠戮一空,不是非常正常麼,主公爲何覺得不可思議?”

陳旭聞言,卻是一愣。

對啊,袁軍擊敗烏桓,而後將其屠戮一空,如果換成了陳旭自己,也會如此行事。

現在諸侯爭霸,根本沒有餘力安撫烏桓人,若不將其屠戮一空,終究還是會釀成大禍。

更何況,諸葛亮此次前往冀州,肯定是爲了說動袁譚出兵攻打關中。

既然如此,諸葛亮就必須以雷霆手段,儘快解決袁譚的後顧之憂,才能聯合所有諸侯力量。

想到這裡,陳旭才恍然大悟,當即對着衆人說道:“儘快趕回長安,召集關中文武議事,一場大戰恐怕不可避免。”

“只不過,諸葛亮這一次,卻是幫助大漢做了一件好事,最起碼北方的異族又少了一支。”

現在距離上次大戰,已經過去了三年時間。

三年以來,那些投降陳政的荊州降卒,也已經全部歸心,益州經過大徵兵以後,實力較之以往還要強盛很多。

那些從兗州遷徙來的百姓,也都被陳羣安撫了下來,適應了關中的生活。

不僅如此,關中、幷州都再次徵兵,陳旭境內總兵力,已經達到了恐怖的五十萬,對於後勤也是一種沉重的壓力。

只不過,這五十萬大軍的戰鬥力,較之以往卻是不可同日而語。

饒是如此,如果能夠將這麼多兵力全部集結,發動一次滅國之戰,絕對能讓目標駭然失色。

陳旭毫不懷疑,根本沒有哪個諸侯,能夠抵擋住關中的五十萬大軍。

然而,這也只是一個奢望罷了。

陳旭四面環敵,很多地方都要駐紮重兵,真正能夠集結的軍隊,也不過三十萬左右。

時間緩緩流逝,戰爭的陰雲也籠罩在陳旭頭上。

他心中明瞭,也許不知道什麼時候,諸侯就會聯合來犯。

更爲重要的是,陳旭沒有辦法猜到,諸侯究竟是準備以何種方式進攻,又準備從哪裡開始進攻。

畢竟,現在沒有衛星,交通也非常不便,諸侯閉關鎖國,已經完全斷絕了與關中的聯繫。

現在想要獲得諸侯境內的情報,較之以往已經難上了不知多少。

可是陳旭也沒有其他辦法,只能讓士卒以及諸將嚴陣以待,防備隨時可能爆發的戰爭。

轉眼之間,又過了半年,諸侯仍舊沒有絲毫動向,只不過關中對於諸侯境內的滲透,變得越發困難起來。

秦王府。

陳沫來到府內,說道:“伯父,現在的諸侯,已經完全封鎖了與關中的交流,想要獲取諸侯動向非常困難。”

“只不過,卻能發現諸侯與幷州、關中、益州交界處,有大量軍隊集結。”

“恐怕諸侯已經在籌備,聯合來犯事宜了。”

陳旭聽到這裡,卻是眉頭緊皺。

他揹着雙手,在屋內來回走動着,心中隱隱感覺有些不安。

情報的閉塞,根本不能讓陳旭對於諸侯動向,有着精準的判斷。

雖說陳旭完全可以肯定,諸侯定會聯合來犯,但是究竟會是分兵攻打,還是合兵一處,他都並不能確定。

甚至於,就連諸侯主攻的方向,陳旭也是無從估量。

“召集關中文武,商議大事。”

陳旭下達了命令,沒過多久,衆人就已經來到了秦王府邸。

“見過主公。”

衆人施禮完畢,陳旭直截了當的說道:“諸侯動向詭異,我雖然屢次派遣細作前去探查,都是杳無音訊。”

“諸位以爲,諸侯下一步將會如何動作?”

田豐率先問道:“難道諸侯的動向,一點都探查不到麼?”

李儒答道:“根據斥候報告,益州與荊州邊境,聚集了許多荊州軍,每日都是喊殺之聲震天。”

“除此之外,東吳也將大軍集結到了潁川,曹軍屯兵陳留,袁譚屯兵魏郡,虎視眈眈。”

程昱問道:“情報是否準確?”

李儒道:“依照旌旗以及炊煙來看,應該不會有錯。”

陳旭聽到這裡,卻是皺起了眉頭,說道:“諸侯以這種方法聯合來犯,已經失敗過了幾次。”

“難道他們還沒有吸取教訓,或者是諸侯認爲,這次能夠成功?”

也無怪乎陳旭感覺疑惑了。

諸侯擺出的姿態,幾乎與以前戰術完全相當,這幾個地方,也是陳旭謹慎防備的戰略要地。

假如諸侯像以前那樣,繼續按照這種戰術攻打關中,很有可能會重蹈失敗的覆轍。

陳旭並不相信,諸葛亮以及諸侯的謀士,不會看不清這點。

田豐沉吟半晌,卻是笑着說道:“其實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被諸侯的軍隊動向迷惑,只需要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考慮應當如何進攻即可。”

“元皓且試言之。”

田豐捋了捋鬍鬚,道:“前面幾次諸侯來犯的結果,已經可以確定,諸侯兵力分散來攻,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

“更何況,那諸葛孔明如此大費周折,幾乎花費三半年時間遊走於諸侯之間,又豈會是如此簡單?”

“若吾所料不差,假如諸侯此次興兵來犯,定然會將兵力全都聚集在一起。”

“如此,諸侯纔有勝利的可能,而這種方法,也是他們唯一有希望取得勝利的條件。”

“諸侯,絕對沒有第二種選擇。”

其餘謀士聽到這裡,都是微微頷首。

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種地步,憑藉如今關中的實力,諸侯想要分散來攻,失敗已經可以預料。

他們只有聚集全部力量,來一次正面決戰,方纔有勝利的可能。

陳旭眉頭舒展開來,說道:“元皓言下之意,也就是說,那些聚集在邊境的兵馬,乃是疑兵?”

田豐肯定的說道:“八九不離十。”

陳旭輕輕捋着鬍鬚,仔細思量許久,這才說道:“假如諸侯將兵力結集在一起,哪怕關中現在獲得消息很難,這麼大動靜,恐怕也隱瞞不了多久吧。”

田豐道:“他們只需要,讓主公疑惑一點時間就可以了,根本不會奢望一直瞞過關中耳目。”

說到這裡,田豐臉色凝重的道:“這一次,可能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硬仗。”

“想要獲得戰爭的勝利,除了比拼雙方實力以外,再也沒有其他僥倖,主公必須有這個心理準備。”

陳羣卻是忽然說道:“假如諸侯兵力集結,爲了減少後勤,必定會從豫州或者兗州發動進攻。”

“只有這樣,才能減輕諸侯的後勤壓力。”

陳羣專攻內政,對於這些自然非常敏感,假如諸侯聯軍來攻,無論是從幷州、還是益州發動攻擊,都不太現實。

他們只能折中,從豫州或者兗州進攻。

陳旭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就準備迎戰吧。”

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235章 鮑信第1006章 家宴第458章 大逆轉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72章 少年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81章 往事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46章 考覈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779章 釋放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192章 比試第251章 祭奠第258章 吃嫩草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57章 鬥陣(下)第773章 破劍閣第487章 臨江仙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27章 始末第928章 拜將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70章 報仇第364章 赦令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894章 決戰日第291章 戰鼓響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02章 錦囊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89章 疑惑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385章 鴻門宴第763章 綠洲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1001章 怒火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288章 欲殺人第399章 密信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8章 矛盾論第362章 陷陣第488章 博浪沙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6章 虎嘯第274章 安心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44章 一病不起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2章 離去第14章 請罪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05章 求情第305章 謀劃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13章 鄧芝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510章 切磋第289章 疑惑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385章 鴻門宴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771章 捉鄧賢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192章 比試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73章 破劍閣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607章 新豐見聞
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438章 潁川陳氏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141章 軍營騷亂第235章 鮑信第1006章 家宴第458章 大逆轉第129章 東風乍起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272章 少年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281章 往事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46章 考覈第942章 水戰將起第779章 釋放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192章 比試第251章 祭奠第258章 吃嫩草第716章 昔日孩童第957章 鬥陣(下)第773章 破劍閣第487章 臨江仙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727章 始末第928章 拜將第697章 文昭入蜀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914章 三請諸葛亮第839章 張繡襲襄陽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796章 復仇之始第70章 報仇第364章 赦令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894章 決戰日第291章 戰鼓響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02章 錦囊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289章 疑惑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385章 鴻門宴第763章 綠洲第154章 轉眼半年第1001章 怒火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288章 欲殺人第399章 密信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715章 大戰開幕第152章 田豐激將第754章 天下無雙第436章 僞造書信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60章 欲殺文昭第88章 矛盾論第362章 陷陣第488章 博浪沙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6章 虎嘯第274章 安心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44章 一病不起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2章 離去第14章 請罪第439章 祭天祈雨第505章 求情第305章 謀劃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713章 鄧芝第401章 調虎離山第510章 切磋第289章 疑惑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385章 鴻門宴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18章 詭異舉動第771章 捉鄧賢第421章 攻心爲上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192章 比試第122章 自亂陣腳第557章 南面稱王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773章 破劍閣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607章 新豐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