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義釋嚴顏

卻說劉闢大怒,拔出腰中佩劍就要上前殺掉嚴顏,忽然一道雄渾的聲音傳了進來:“劉將軍手下留情”

劉闢擡頭觀看,才發現說話之人乃是徐晃,他正急匆匆往這邊走了過來。

對於徐晃的才能,劉闢早心服口服,此時他雖然怒火中燒,仍舊沒敢再繼續上前殺掉嚴顏。

饒是將利劍收鞘,劉闢仍舊憤憤不平的說道:“此人不過一敗軍之將,也敢如此張狂。而且這廝放冷箭射殺了龔都,若不殺此人,難泄吾心頭之恨。”

徐晃急忙安慰劉闢道:“戰場之上各爲其主,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應該懷恨在心。此次龔都將軍戰死沙場,吾身爲主帥難辭其咎。”

“待主公領兵到來之時,吾定會向主公請罪。”

“至於老將嚴顏,卻是巴蜀名將,威名遠播。更兼其人乃忠義之士,貿然殺之恐無益處啊。”

劉闢也不是那種不知好歹之人,可是想到龔都死於此人之手以後,他都恨不能生食嚴顏之肉。

恨恨看了嚴顏一眼,劉闢厲聲高呼:“今日若非徐將軍一力保你,吾定要將汝千刀萬剮”

話畢,他再也不願看到嚴顏,直接領着自己親兵走出牢房。

目送劉闢離開以後,徐晃這才恭恭敬敬向嚴顏作了一揖,說道:“龔都與劉闢將軍相交於患難中,兩人一起在豫州帶領黃巾起義,一起北上投奔吾主。”

“這麼多年以來,他們相攜而進,雖非兄弟,猶勝兄弟。龔都戰死沙場,劉闢將軍心中怨恨難平,此乃人之常情是也。”

“還請老將軍,莫要將方纔之事放在心上。”

嚴顏凝視着這個設計大敗自己的將領,看着他一臉真誠、穩重,哪裡還有當初在江州城下,那種急切的樣子

嚴顏雖然性情剛烈,乃是忠義之人,卻也並非不知好歹之輩。

他看見徐晃對自己執禮甚恭,也收起了臉上怒色,說道:“吾乃領軍將領,又豈會不知劉闢將軍之心情。”

“倘若親如兄弟的袍澤戰死沙場,還沒有絲毫反應,未免也太過冷血無情。”

說這話的時候,嚴顏無比豁達,根本沒有方纔怒氣勃發的樣子。

徐晃見嚴顏態度轉變,心中當即大喜過望,再次作揖行禮道:“老將軍高義,晃敬佩不已。”

嚴顏卻是肅然說道:“敗軍之將,如何當得起徐將軍如此重禮”

徐晃臉色一正,昂首挺胸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又豈能以勝負論英雄嚴將軍爲巴蜀名將,聲威隆重,巴蜀軍民誰人不知將軍之名”

“吾雖爲關中將領,對於將軍之名卻早已如雷貫耳,前番冒無奈犯將軍虎威,時至今日猶自心中難安。”

細細打量了徐晃一陣,嚴顏忽然嘆道:“心思縝密,進退有度,勝而不驕,徐將軍果然無愧於關中名將之稱啊。”

徐晃卻是說道:“嚴將軍謬讚矣,關中名將如雲,似徐晃之人車載斗量,不計其數。”

“若論衝鋒陷陣,斬將奪旗,關中諸將何人能敵奉先、國輔若論長驅直入,奔襲千里,何人能敵常山趙子龍”

“除此之外,張文遠將軍運籌帷幄,膽氣無雙,天下少有人及;甘興霸將軍統領水軍,縱橫河道,所向披靡。”

“高嚴正之陷陣營,攻必克,戰必勝,天下精銳莫過於此;王君閣乃守城將軍,抵禦外敵,堅守城池,寸步不退。”

“徐晃蒙主公不棄,才得委以重任,若論自身才能,又豈能與關中名將相提並論”

聽着徐晃一個個介紹關中大將,嚴顏臉色也越來越嚴肅,他雖然並不認爲徐晃才能,果真要弱於以上那些人。

可是這些關中將領,幾乎每一人都曾經立下赫赫戰功,威名遠播;徐晃如此評價他們,倒也並非太過誇大其詞。

強行按耐住內心深處的震驚,嚴顏忍不住出聲嘆道:“關中豪傑何其多也,大將軍得到這些人輔佐,怪不得能夠成就今日之大勢”

徐晃卻是搖頭說道:“嚴將軍此言差矣,並非主公因我等成事,而是我等因主公而揚名。若非主公對我等提拔重用,善於用人,可能我們現在還都是無名之輩吧。”

“似我等出身不好者,除了主公這等胸襟之人,又有哪路諸侯會重用我們”

可以說,以上諸將除了呂布,幾乎都是被文昭提拔於微末之中。

正如徐晃所言,若是沒有文昭這個伯樂,縱然他們都是千里馬,又如何能夠展露自己的價值與才華

講到這裡,徐晃滿臉崇敬的說道:“關中諸將雖然戰功赫赫,可是真要選出關中第一將出來,此人非主公莫屬。”

徐晃忍不住提高了自己聲音,激昂的說道:“主公起於微末,從東郡開始抵禦黃巾,直到後來帶着已經失敗的黃巾軍轉戰千里,屢破官兵精銳,斬殺皇甫嵩,而以弱冠之齡名揚天下。”

“後又北擊烏桓,兩徵鮮卑,屢破羌人;取關中,奪漢中,敗袁術,退馬騰、韓遂,破袁紹。”

“這些戰役之中,每一場主公都身先士卒,運籌帷幄,從無敗績。此等名將,縱韓信在世,恐怕亦不過如此。”

徐晃情緒顯得有些激動,文昭這個年齡還比他小的男人,不僅是徐晃主公,更是他的偶像。

每當提起文昭經歷的時候,徐晃都忍不住露出了崇敬的神色。

徐晃時常捫心自問,若是自己站在文昭的境地,面對那些強大敵人,能夠獲得如此輝煌戰績麼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正是因爲如此,徐晃這個關中大將,越加敬佩自己主公,將文昭當成了追趕目標。

嚴顏聆聽着徐晃的訴說,居然也對那位素昧平生的陳文昭,產生了一絲好奇心理。

說完之後,徐晃才感覺自己情緒有些激動了,當即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他真誠的看着嚴顏,說道:“吾主寬懷仁慈,雄才大略,求賢若渴,將軍若肯納降定會得到重用,豈不好過在劉璋麾下效命”

嚴顏只是沉默不語。

徐晃再次說道:“無論將軍願否納降,日後你都可以隨意在江州城中走動,吾絕不限制將軍人身自由。”

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446章 考覈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507章 求助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357章 蛻變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156章 伏兵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72章 劫營第738章 再戰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289章 疑惑第2章 救人第15章 買糧第237章 借貸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43章 黃巾退兵第620章 追與逃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03章 孫尚香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72章 爭功第485章 家事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539章 戰!第6章 虎嘯第373章 王承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87章 厚葬之第674章 秦宓死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81章 追殺第982章 子殺父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08章 出巡第376章 奇蹟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805章 約戰第981章 殞命第101章 詭異第185章 高順第242章 出塞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66章 孫權第113章 渡河第30章 缺糧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227章 來使第276章 名士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87章 圍殺第747章 快來了第364章 赦令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17章 交談第751章 叛徒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496章 家宴第81章 董卓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640章 聆聽第885章 內亂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682章 不安第185章 高順
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24章 唯纔是舉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446章 考覈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507章 求助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357章 蛻變第669章 固若金湯第658章 據理力爭第156章 伏兵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852章 陣前鬥將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472章 劫營第738章 再戰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289章 疑惑第2章 救人第15章 買糧第237章 借貸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183章 返回東岸第527章 亂世男子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31章 嚇退龐統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43章 黃巾退兵第620章 追與逃第986章 鄧艾據遼東第971章 逢紀身死第603章 孫尚香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72章 爭功第485章 家事第98章 黃巾不死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539章 戰!第6章 虎嘯第373章 王承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87章 厚葬之第674章 秦宓死第685章 披荊斬棘第684章 拋磚引玉第518章 抽絲剝繭第787章 劍指涼州第181章 追殺第982章 子殺父第621章 膽大包天第508章 出巡第376章 奇蹟第842章 孫策退兵第793章 法正獻策第445章 太學招生第805章 約戰第981章 殞命第101章 詭異第185章 高順第242章 出塞第830章 夜襲白帝城第866章 孫權第113章 渡河第30章 缺糧第679章 該當何罪第227章 來使第276章 名士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387章 圍殺第747章 快來了第364章 赦令第452章 楊定之謀第117章 交談第751章 叛徒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496章 家宴第81章 董卓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340章 見過將軍第640章 聆聽第885章 內亂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682章 不安第185章 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