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張角

洪水滾滾而下,正在過河的官兵,被巨大的恐懼籠罩。

他們拼命奔跑着,希望能在洪水下來之前,回到河岸之上。

但是,水流的速度也太快,洪水也來得太巧,正好趕到幾乎所有官兵都下到河裡,這段洪濤才狂奔而來。

“轟隆隆!”

洪水衝了過來,那些還來不及上到河岸的官兵,都被衝到了河中。

根據‘瓶頸效應’與‘木桶原理’,一條河段,越是淺灘,水流也就越快。這處淺灘水的流速本就很快,好在一開始水很淺,官兵們還勉強支撐得住。

現在,當大洪水衝了過來之時,這處淺灘的水流變得更急。哪怕那些會游泳的官兵,也無法在洪水的衝擊力下倖免。

驚魂未定的官兵,只剩下三分之一人馬,還有一部分過到了河對岸。

“殺!”

河對岸,一支黃巾軍吶喊着殺了過來。早已被洪水嚇住,丟盔棄甲的官兵,再加上逃跑一日,體力早已耗盡。他們如何是這支養精蓄銳黃巾軍的對手?

兩員黃巾軍大將,他們衝殺在最前面,縱橫馳騁,手下並無一合之敵。

他們正是陳旭與陳虎。

沒過多久,黃巾軍就將這些過河的官兵,殺得七零八落。毫無反抗意識的官兵,最後全都跪地投降。

尚且來不及過河的官兵,看着那些要麼被洪水沖走,要麼被對岸黃巾軍殺退的官兵,心中慶幸不已。

他們的慶幸並沒有維持多久,只見一杆‘張’字大旗,出現在衆人視野之中。數萬黃巾軍,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官兵們惶恐不安,見到自家主將也被洪水捲走,羣龍無首的官兵,吶了一聲喊,四散而逃。

河對岸的陳旭,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笑容。既然大局已定,他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他下令,讓黃巾軍順着河流向下,追殺那些會游泳的漏網之魚。

很多官兵都會游泳,只是猝不及防之下,被洪水捲走。若是等到水流稍緩的地方,他們可能就會游到岸上。

如今皇甫嵩即將北上,黃巾軍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力量,消滅官兵的有生力量。

現在每逃出一個官兵,日後對於黃巾軍,就多了一份威脅。時至今日,陳旭已經徹底把自己當做黃巾軍的一員。

他在這個時代,看到的黃巾軍,與歷史書上描寫的完全不一樣。這些黃巾軍雖然以宗教爲綱領,有時候顯得非常盲目。

但是,說到底,他們只是被逼造反的百姓,他們只是嚮往美好的生活罷了。

不管是面色黝黑,有些老實巴交的張樑,還是那位素未謀面的大賢良師,他們都讓陳旭從心底感到佩服。

這時的陳旭,才知道爲何盧植領兵攻打黃巾軍的時候,他雖然屢次獲得勝利,仍舊不敢大意。反而挖掘壕溝,製造攻城器械,準備打持久戰了。

如同張角這樣的人物,並不是能夠輕易解決的對手。

值得諷刺的是,盧植用了正確的戰術,反而使得宦官左豐,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畏敵不前,貽誤戰機。

歷史上,由於張角死的很早,而且一開始就遇到盧植這樣的名將,所以沒有什麼輝煌的戰績。就連之後與董卓交戰,屢戰屢勝之事,史書上都沒有詳細記載。

陳旭來到這個時代,可以說是親眼見證的董卓、以及這些官兵,在張角的謀劃下,慢慢走向敗亡。

可以說,無論是最開始使用‘暗度陳倉’之計,奇襲曲周、丘縣,斷掉官兵糧道。還是之後在威縣散播流言,圍三缺一,以及現在的水淹之計。

這些計策,一環扣一環,可以說用得天衣無縫。這樣的人物,若不是早早病死,黃巾軍的未來,真的難以預料。

不錯,之前威縣的三條流言,都是張角的計策。

第一條官兵會殺人就食的流言,是張角通過自己的推測,而後得出的結論。這條流言,無疑讓威縣百姓一開始就躁動不安。

第二條董卓棄城而逃的流言,是真正發生的事情,使得威縣官兵軍心浮動。

前兩條流言,都被證實了他的正確性。所以,當張角再次散播,皇甫嵩被官兵擊敗的流言之時。出於慣性,居然沒有人懷疑這條流言的真實性。

最後這條流言的出現,更是使得官兵心生絕望,爲黃巾軍實施之後的計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無論是他以宗教形式,盅惑民心,還是使用的這一系列的計策,都顯示出了張角有一雙能夠看透人心的眼睛。不得不說,張角對人心的把握,妙到巔峰。

陳旭初來乍到,尚未見到張角之時,就得到他截斷清水,水淹官兵的命令。所以,當時的陳旭,纔會在心中讚歎。

岸上戰鼓之聲隆隆,旁邊清河河水奔騰。

張角騎在馬上,立於大旗之下,看着大局已定的戰場,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段時間,他一直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驟然放鬆的張角,突然腦袋一暈,頓時感到天昏地暗,一下子栽倒在地上。

“大賢良師!”

“天公將軍!”

張角附近的親兵,見狀全部大驚失色,飛快圍了上去,聲嘶力竭地呼喊着。

黃巾軍的這場大勝,可謂是空前絕後。一時間,與廣宗相鄰的清河郡、魏郡、以及安平國,全部震動不已。

郡守們更是人心惶惶,生怕黃巾軍來犯。鉅鹿郡太守,更是心中恐懼。如今冀州官兵已經一戰而亡,廣宗與下曲陽的黃巾軍,一南一北對廮陶虎視眈眈。

若是黃巾軍南北夾攻,恐怕廮陶將難以保全。

就在這些人全都人心惶惶之時,剛剛獲得巨大勝利的黃巾軍,亦是愁雲慘淡。

不爲其他,只是因爲黃巾軍的支柱,自稱‘天公將軍’的張角病危。

可以說,被人們稱爲‘大賢良師’的張角,不僅是黃巾軍的最高統帥,更是整個黃巾軍的精神領袖。

毫不誇張的說,只要張角還在世一日,他無論到了哪裡,振臂一呼,都會有很多窮苦百姓響應他的號召。

張角不死,則黃巾難滅。

然而,這個巨人一樣的豐碑,被百萬黃巾所敬重的大賢良師,現在居然臥病在牀,昏迷不醒。

黃巾軍已經找了很多醫宮,他們都說張角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無力迴天。

雖然各路渠帥極力封鎖這個消息,張角病危之事,仍是在黃巾軍之中傳開。士卒們每日爲大賢良師祈禱,希望他能夠早點醒來。

廣宗位於漳河、清河之間,乃四郡之要衝,扼界橋之天險。這個地方戰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陳旭帶着他自己的部下巡視各地,直到現在,他還無法想象方纔所看到的一切。

方纔,他作爲一方渠帥,也有幸前去看望昏迷不醒的張角。那是一個面容枯槁,頭髮花白的老人,看起來已經將近六十歲。

更重的要的是,他從那個陌生而又熟悉的臉上,看到了一個人的身影。

陳旭剛來到這個世界之時,爲了獵虎離開陳家村。後來陳虎家被張其欺辱,陳虎母親一病不起。

當時來了一個太平教的仙長,爲陳虎母親治病。不錯,陳旭正是從昏迷的張角身上,看到了那個道人的影子。

但是令陳旭感覺猶疑不定的是,眼前的張角,頭髮花白,面色枯槁,顯得一臉老態。

而那時的道人,卻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子。他頭抹黃巾,一身道袍,臉色慈祥。猛一看來,頗有一番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派頭。

若非兩人長得實在太像,陳旭怎麼也不會把兩人聯繫在一起。

畢竟,若兩人是同一個人的話,僅僅過了兩年,又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別?

陳旭來到奔騰的清水河畔,看着河畔兩旁的白楊。往常那翠嫩欲滴的樹葉,如今已經開始暗暗發黃。

他只是在心中疑惑着,給陳虎治病的那個道人,究竟是不是張角?

想了半天,仍是沒有頭緒。他轉頭看向一直跟隨在自己身後的陳虎、陳靜,以及那些陳家村的子弟兵,心中閃過一絲溫柔。

“無論如何,我都要讓他們在這場戰爭中,能夠活下去!”

陳旭在心中暗暗想到。

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85章 無名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59章 殤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5章 買糧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254章 詐死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001章 怒火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805章 約戰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71章 函谷關第371章 函谷關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69章 程昱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4章 野心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77章 張裕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09章 刁難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53章 王延中箭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163章 洞房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291章 戰鼓響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565章 密謀第22章 不允盜請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286章 劍道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30章 郭嘉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342章 斬郭汜第2章 救人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446章 考覈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4章 國輔第263章 心憂第6章 虎嘯第59章 殤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264章 水淹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329章 虐呂布第773章 破劍閣第894章 決戰日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35章 得汝南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9章 王延之謀第892章 陷陣營第208章 絕路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68章 棺木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606章 鴻門亭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999章 刺殺第311章 名將樊稠
第690章 援軍斷後第736章 斷臂求生第285章 無名第184章 和連之死第480章 欣欣向榮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59章 殤第875章 孔明戲益德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15章 買糧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719章 風起隴西第254章 詐死第922章 兵棋推演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001章 怒火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805章 約戰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371章 函谷關第371章 函谷關第998章 典韋返鄉第69章 程昱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722章 流血漂櫓第80章 前途堪憂第64章 野心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277章 張裕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609章 刁難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575章 遊說閻圃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313章 兗州之變第905章 羣星隕落第53章 王延中箭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163章 洞房第420章 陽城易主第291章 戰鼓響第469章 欲擒故縱第565章 密謀第22章 不允盜請第970章 攻破薊縣第286章 劍道第883章 四方雲動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711章 蒲阪風波第230章 郭嘉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342章 斬郭汜第2章 救人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446章 考覈第643章 縱論天下第24章 國輔第263章 心憂第6章 虎嘯第59章 殤第555章 三月之約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120章 誓殺老賊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264章 水淹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454章 馬超逞兇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329章 虐呂布第773章 破劍閣第894章 決戰日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983章 梟雄隕落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868章 不足爲懼第501章 爲父觸法第435章 得汝南第750章 鐵壁將軍第39章 王延之謀第892章 陷陣營第208章 絕路第521章 塵埃落定第268章 棺木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954章 退兵函谷關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606章 鴻門亭第994章 覆滅在即第999章 刺殺第311章 名將樊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