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

search;

家中的一場風波,終於在陳父低聲下氣的道歉中平息。

兩漢時期,雖說因儒家思想的緣故,女子的社會地位普遍較低,但是作爲中國封建社會的初期,人們對女性的態度還是十分寬容的。

特別是在貧窮的普通家庭,《漢書?食貨志》記載:“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女不織,或受之寒”,可見漢代女性也是那個時代的主要勞動力。

因此,陳父向陳母道歉,倒也並非無稽之談。

見到陳父侷促不安的樣子,想到他平時對自己的好,陳母心中不由一軟,再加上她素來賢惠,丈夫既然如此唯唯諾諾,她也不會過分抓住不放。

站直身體,陳母正色說道:“君乃一家之主,妾妄自干涉君之決定,自是妾之過錯,然田地乃家族生存之根本,如何能夠輕易賣去?”

陳父看到陳母的臉色,就知道她原諒了自己,心中鬆了一口氣,點頭哈腰地說道:“小君所言極是,日後我定然絕口不提賣田之事。”

作爲一個男人,在家中這種表現,陳旭雖然在心中暗暗鄙視,但這人畢竟是疼愛他的叔父,他的鄙視也不敢在臉上顯露出來。

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已經解決,陳旭頓時感覺飢餓難耐,臉色亦是更加蒼白。

陳母細心,看到面如金紙的陳旭,連忙讓陳旭先到牀上休息,而後吩咐陳虎去殺雞。

陳旭卻不知道,爲了給他看病,陳虎家將報曉的公雞已經賣掉,只剩下一隻老母雞。如今老母雞被殺掉,陳虎家中除了幾畝田地,真的是一貧如洗了。

聽到要殺雞,陳旭的肚子不爭氣的叫了起來,但是融合了這個身體的記憶,讓他知道一隻老母雞,對於一個普通百姓家庭的重要性,當下連聲阻止。

“一隻雞而已,大郎莫要阻攔,養好你的身體要緊,等你以後出息了,給叔父買幾百只老母雞就行了。”

陳父此時徹底放下心來,板着一張臉,顯得頗爲嚴肅,開始在陳旭面前裝大方,顯擺長輩威嚴。

但他的話又讓人啼笑皆非,好像在他眼中,買上幾百只雞就算有出息了一般。

“噗嗤。”

陳母忍俊不禁,白了陳父一眼,當即出去幫忙殺雞。

等待的時間如此漫長,這具身體躺在牀上一個月,這些天每天只能以流食度日,醒來放鬆以後,頓時感覺飢腸轆轆。

殺好雞,陳虎便被陳母趕出了廚房,讓他進來陪着陳父、陳旭閒聊,只剩陳母一人在廚房張羅做飯。

陳母認爲,‘君子應當遠庖廚’,她雖說是一介農婦,但是她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有出息,所以不願陳虎在廚房幫忙做飯。

雖說在普通家庭之中沒有那麼多講究,但還是有很多家庭不願讓自家男子做飯,特別是對自己子孫期待較高的家庭,他們都想自己的子孫有所成就,不想因爲做飯的事,讓家中男子不‘君子’。

其實,‘君子遠庖廚’指的是一種不願殺生的心態,講究君子當仁義,需要遠離宰殺雞鴨的廚房。

但是普通百姓家哪裡懂那麼多?在他們眼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想要成爲君子,就不能到廚房做飯。至於讓陳虎殺雞已經相當於‘庖廚’之事,陳母卻渾然不知。

不多時,一鍋燉好的雞便端了上來,漢代的飲食相對於周時雖說大有改進,但是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飯菜的製作方法仍然十分簡單。

陳旭跪坐在案几前,感覺頗不習慣,前世的他就對古時的跪坐禮儀感到十分驚訝,但是入鄉隨俗,再加上這具身體的本能,跪坐倒並不是太難接受。

雞是用水煮的,加了少許鹽,一大碗熱騰騰的粟米,吃在口中也顯得頗爲粗糙。

陳旭看着陳父、陳母、陳虎三人,都是隻顧吃碗中的粟米,對於案几上的雞肉卻不聞不問。只有陳虎偶爾偷偷看幾眼案上的雞肉,然後吞了吞口水。

這個莽漢的一些小動作,自然逃不過陳旭的眼睛,他不禁爲陳虎的可愛感到好笑。

放下手中的碗筷,陳旭正色說道:“四人同案,案上有肉,只我一人食之,如何能夠下嚥?若叔父、叔母、阿虎不吃,旭絕不動箸。”

當下,陳旭昂然跪坐於案前,不再言語。

原來的陳旭義氣深重,但凡有人相求於他,只要力所能及,陳旭絕對會竭力相助。

更兼他爲人至孝,前些天他母親過世,陳旭就因悲傷過度而昏迷過去,這才讓後世的陳旭鳩佔鵲巢。

因此,陳旭在鄉間的名聲極好,很多人願意與他交往。

融合了這具身體的記憶,後世的陳旭彷彿在這個時代又經歷了十八年,不管是言語還是心性上,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眼看陳旭跪坐不動,陳母忙出言勸到:“大郎,你大病初癒,這隻雞本來就是給你補身體的,我們無災無病,如何能吃?”

陳父亦是相勸,只有陳虎眼巴巴地看着案上的雞肉。

陳旭也不答話,只是跪坐不語。

見勸說無效,陳母嘆息一聲,說道:“哎,大郎脾氣你們也知道,我們不吃,他絕不會獨食,大家還是一起吃吧。”

家中的女主人都發話了,陳虎自然不會客氣,笑嘻嘻地夾了一塊雞肉,放到陳父碗裡,然後又給陳母夾了一塊。

見到這一幕,陳旭並不驚訝,陳虎雖然貪吃,有時過年,甚至會厚着臉皮去搶小朋友的東西,但是卻十分孝順。

WWW¤Tтkā n¤C 〇

……

吃過飯後,休息了一會,陳旭感覺渾身上下充滿了力氣,心中驚異不已。躺在牀上一個月,只吃一頓飯就能恢復到這種程度,簡直不可思議。

而後陳旭帶着陳虎去了縣城裡面,他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賺錢的工作,好給家中改善生活。

從這具身體的記憶中得知,陳旭一家受到陳父太多的恩惠,這種恩惠直叫陳旭無以爲報,他現在只想掙點錢改善一下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庭。

濮陽位居兗州,乃東郡首府,這裡有衣着光鮮的達官貴人,也有衣不蔽體的平民百姓,路上車馬川流不息,顯現出一番病態的繁榮。

士族子弟頭戴高冠,腰懸佩劍,行走之間,龍行虎步。

偶爾還能看到個別頭戴綸巾,手拿羽扇的名士,過往之人都會尊敬的看着他們。

羽扇綸巾,並非是諸葛亮的專利。東漢時期,但凡名士,很多人都是這種打扮,這也代表着一種潮流。

突然之間,一位面色威嚴、氣度不凡的中年男子出現,路人們紛紛讓道,臉色崇敬地看着這人。

陳旭從記憶中得知,這人正是東郡太守橋瑁,他爲人正直、體恤百姓,再加上出身不凡,因此深得東郡百姓、士人愛戴。

然而,橋瑁雖是東郡太守,卻處處被人掣肘。

濮陽張家,乃是十常侍之一張恭的親戚,勢力極大,素來爲禍鄉里。

就連很多郡中官吏都投在張氏門下,每次張氏做出違法之事,就有官吏幫他們打掩護。

橋瑁雖然有心殺賊,卻無力迴天,這就使得他東郡太守的官職,有些名不副實。

上流人物之間的爭鬥,對於現在的陳旭而言,還是太過遙遠,現在的他只想找份工作。

然而,東漢末年流民極多,大戶人家招攏佃戶、蓄養家奴更是司空見慣,大多都不缺少人,更兼家奴忠心可靠,一般也不會對外招募人手。

陳旭與陳虎在市集上轉了半天,除了少數幾個商鋪招募賬房先生,並未找到其他工作。

但是作爲後世大學生的陳旭,卻不認識漢代的字,想要當賬房先生,卻是不成。

眼見天色漸晚,陳旭只好帶着陳虎出城,朝家中趕去。

至於賺錢之事,只能以後再說。

陳旭從來沒有一刻,擁有如此強烈學習的願望。他深知,在這個亂世,若不能識文習字,武藝再高,也只能做一個衝鋒陷陣的莽夫

“阿虎,我想讀書習字,不知可有方法?”

現在是光和五年,陳旭雖說對漢代的年號不太熟悉,但是作爲一個後世經常玩三國遊戲的宅男,也知道光和五年離亂世不遠,漢末黃巾起義、羣雄割據、豪傑並起的時代即將來臨。

他雖然有遠超這個時代幾千年的知識,但是這世的陳旭只是一介布衣,甚至不認識幾個大字。

在這個士族、豪強勢力極大的時代,以他的背景,想要揭竿而起、割據一方,無異於癡人說夢。

陳旭只希望能夠尋到一位明主,在其帳下混個一官半職,好讓陳氏一族在亂世中得到庇護。

撓了撓自己的後腦勺,陳虎面露難色。對於平民百姓而言,想要讀書習字,真如鏡花水月一般,很不真實。

“大兄,我們家中沒有書籍,也請不起先生,想要讀書習字真的非常困難。”

陳旭聞言不由嘆了一口氣,這個時代的書籍非常珍貴,只有一些大家族纔有藏書。

普通百姓讀不了書無法做官,士族、豪強卻人才輩出,長久下來,強、弱兩個階級的對比愈加明顯。

陳旭拍了拍陳虎的肩膀,突然豪氣的說道:“無妨,大兄我以後如果有出息了,一定收集很多書籍,讓咱家的每個孩子都能讀書習字。”小說最全,更新速度最快,請大家記得我們的網站:!如果忘記本站網址,可以百度一下:,即刻呈現!

第475章 逃脫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488章 博浪沙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55章 鬧事第786章 噩耗第1004章 病危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40章 被圍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719章 心憂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44章 叔侄第503章 傳統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14章 婚事(下)第90章 中意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530章 議事第560章 反心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51章 衣帶詔?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507章 求助第867章 美人殤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77章 奇襲丘縣第161章 斬赤龍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318章 魄力第18章 神勇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01章 詭異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28章 龜兒子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636章 無奈第779章 下戰書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4章 水淹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898章 試探第112章 騎兵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28章 返鄉第461章 議事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1章 欲擒故縱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47章 韓遂第503章 傳統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809章 屠殺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81章 董卓第24章 國輔第549章 水淹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91章 王延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2章 卜己之死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933章 狙擊戰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05章 罷兵第866章 孫權第250章 搶功第333章 投效第783章 十日之約
第475章 逃脫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488章 博浪沙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655章 鬧事第786章 噩耗第1004章 病危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240章 被圍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719章 心憂第483章 涼州劇變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843章 幷州戰局第844章 叔侄第503章 傳統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768章 劍閣城下第814章 婚事(下)第90章 中意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530章 議事第560章 反心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410章 冬日驚雷第351章 衣帶詔?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507章 求助第867章 美人殤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77章 奇襲丘縣第161章 斬赤龍第790章 望風而降第318章 魄力第18章 神勇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01章 詭異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328章 龜兒子第42章 卜己之死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636章 無奈第779章 下戰書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84章 水淹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898章 試探第112章 騎兵第772章 挾持吳懿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597章 落魄劉備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712章 徐庶登場第498章 各爲其主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28章 返鄉第461章 議事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125章 攻破廮陶第51章 欲擒故縱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447章 韓遂第503章 傳統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784章 尋找法正第886章 打回東郡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687章 進退維谷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819章 進封秦公第809章 屠殺第671章 殺入城中第81章 董卓第24章 國輔第549章 水淹第19章 名揚州郡第591章 王延第966章 君臣離心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546章 攻破陳留第42章 卜己之死第919章 雲長戰子義第941章 全殲、活捉第933章 狙擊戰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629章 烈火焚谷第413章 鬥智鬥勇第205章 罷兵第866章 孫權第250章 搶功第333章 投效第783章 十日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