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玉璽出土

劉備聽說陳旭待秋季糧草成熟以後,就會出兵相助。雖然他心中仍舊有些疑慮,劉備最終還是決定相信此事。

他聽從了司馬懿的建議,一面開始在黃河南岸佈防。另一方面,卻是將兗州被打下來郡縣裡面的百姓,全都遷徙到了豫州。

雖然強行使得百姓遷徙,對於劉備的名聲有所影響。然而劉備卻也知道,亂世之中人口的重要性。

豫州正是因爲屢次遭受戰禍,大量百姓流入關中,才使得劉備這個豫州牧有些名不副實。假如豫州人口能有一百多萬,劉備也就可以徵召更多的軍隊了。

故此,當初聽到司馬懿的建議之後,哪怕劉備知道如此行事,會對自己名聲有所損害,他還是接受了這個建議。

大量百姓往南遷徙,其餘的很多地方都被司馬懿派人焚燬一空。他現在還記得臨走之前,賈詡對他說的話。

“你此次前去劉豫州麾下的首要目的,就是幫劉備拖住袁軍,而後堅壁清野,盡最大的努力消耗袁軍的士氣、糧草輜重。”

“其次,若是有可能的話,儘量讓劉備做些有損名聲的事情。劉玄德所仰仗者,不過名聲罷了。若是他連這也失去,此人必將一無所有,不足爲慮。”

正是謹記了賈詡的教導,司馬懿才勸說劉備強行遷徙百姓南下。如此一來,既能夠使得劉備名聲上有所污點,也可以堅壁清野消耗袁紹的糧草、輜重。

而且兗州的三郡之地變成一片空城,也就相當於袁紹間接失去了三郡之地。縱然他之後再次攻陷了這些郡縣,所得到的也不過是個空殼子罷了。

司馬懿這條釜底抽薪的計策,不可謂不惡毒。

然而,這場本來只是意外的戰爭,卻與歷史上的官渡之戰,有了極其相似的走向。

劉備聽從了司馬懿的建議,在白馬隔着黃河與袁紹相持。袁紹下令築起箭塔,連日向劉備營寨射箭,使劉備軍心動搖。

隨後,司馬懿讓人打造投石機,大破袁紹弓弩兵,使劉備在黃河南岸得到據守之地。

袁紹無法攻克白馬,只得分兵去攻擊另外一個渡口延津。不想關羽驍勇異常,連敗袁紹手下大將,死死守住了袁軍南下的道路。

饒是如此,袁紹仍舊仗着手下兵多將廣,強攻這兩座城池,想要大軍全面渡過黃河。劉備兵少,在袁紹的強攻之下,守城越來越困難。

這一日,劉備臉色焦急的來到司馬懿身旁,說道:“仲達,我軍本來就兵少,如今分兵把守黃河以南的渡口,在袁軍的猛攻之下,卻是快要堅持不住了。”

司馬懿聞言,不慌不忙的問道:“百姓們遷徙的進度如何了?”

劉備說道:“百姓們已經全都遷徙到了豫州,後面卻該如何是好?”

司馬懿眼中綻放出了璀璨的光芒,說道:“放棄整個兗州,死守豫州!”

……

卻說董昭帶着典滿等人,來到了南鄭之後,打聽到了楊松的住處,當即買通門口的守衛,前去給楊松送禮。

楊家乃是漢中的名門望族,楊氏之中有五人都在張魯手下擔任要職。其中楊松在張魯麾下擔任謀士。

楊松雖然也是士人,卻十分貪財,見利忘義,爲人所不齒,董昭此次的目的正是此人。

楊府之中,楊松看着桌子上面的金銀珠寶,以及各種稀罕玩意兒,當即有些愛不釋手,喜不自勝。連帶一旁改名換姓的董昭,也得到了楊松的喜愛。

董昭如今改名董芬,自稱乃是一個大商人,此次前來漢中只是爲了躲避戰禍。他聽聞楊氏在漢中勢力龐大以後,這才獻上金銀珠寶給楊松,希望能夠得到他的庇護。

有董昭送來的這些東西,他自然很容易就取得了楊松的信任。

這一日,董昭又帶了一些貴重的東西前來送給楊松,忽然有人前來報告,說在有百姓在南鄭的南方樹林中挖出了一塊玉璽。

由於這些人都是天師教的信徒,故此挖到玉璽之後根本沒有將其貪墨,反而送到了張魯那裡。張魯得到玉璽之後不敢怠慢,就急忙召集麾下文武前來議事。

楊松聞言亦是心中一驚,就要換好衣服前去張魯那裡議事。

董昭眼珠一轉,急忙上前說道:“先生,此時可正是你博取師君信任,飛黃騰達的最好時機啊。”

張魯乃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教祖張陵之孫。天師教又稱爲五斗米道,故此張魯也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

張魯在漢中一帶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

他採取寬惠的政策統治漢中,又以五斗米道蠱惑人心,分發糧食。故此,無論是境內的百姓還是夷民,都極其擁戴張魯。

張魯麾下的文武,很多都直接稱呼他爲‘師君’。

楊松聽見董昭的話以後,就急忙問道:“此話怎講?”

董昭說道:“先生試想一下,漢中百姓歸心,對於師君極其擁戴。如今正逢亂世,卻又正好於南鄭南部挖掘出了玉璽,這是否預示了什麼?”

楊松雖然是張魯的謀士,胸中卻沒有多少才華,對於董昭如此明顯的暗示,仍舊感到有些不明不白。

好在他還知道不恥下問,當即問道:“預示了什麼?”

董昭在心中暗罵了一聲草包,外面卻是滿臉堆笑的說道:“南鄭之中有個‘南’字,又是在城池南方的樹林中挖出玉璽,這不是預表着師君可以‘南面稱孤’麼?”

好在楊松也知道‘南面稱孤’的典故,當即眼睛一亮,說道:“莫不是讓師君稱帝?”

董昭在心中哀嘆一聲,只得說道:“如今天子尚在,稱帝豈非取死之道?想那袁公路實力如此強勁,稱帝仍舊免不了敗亡,何況師君乎?”

“相反,若是師君仗着百姓歸心,漢中四方天險阻敵,稱王卻是沒有絲毫問題。先生一家都深得師君器重,若師君稱王,先生的地位豈不會跟着水漲船高?”

楊松聞言大喜過望,就迫不及待的前去勸說張魯稱王。

第241章 殺意第601章 魯肅(下)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91章 入敵營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33章 狙擊戰第170章 比武第769章 吳懿第769章 吳懿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350章 怒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273章 甘寧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769章 詭異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663章 遊行法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63章 綠洲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8章 矛盾論第145章 回馬槍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09章 報仇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65章 驚變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287章 厚葬之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580章 抉擇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87章 臨江仙第269章 止戈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26章 易首邀酬第475章 逃脫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00章 魯肅(上)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488章 博浪沙第264章 水淹第318章 魄力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5章 買糧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61章 相爭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110章 議事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456章 中伏第377章 驚變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3章 擊賊第90章 中意第365章 攻城第617章 讒言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05章 罷兵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194章 陷陣營第296章 生死戰第542章 子午谷第724章 武關之戰
第241章 殺意第601章 魯肅(下)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594章 豫州劇變第909章 空前勝利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791章 入敵營第848章 連斬兩將第933章 狙擊戰第170章 比武第769章 吳懿第769章 吳懿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350章 怒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273章 甘寧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769章 詭異第334章 雛鷹起飛第663章 遊行法第761章 黃沙漫天第652章 扒光衣服第763章 綠洲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549章 幕後之手第862章 一請諸葛亮第88章 矛盾論第145章 回馬槍第930章 郭嘉謀呂布第109章 報仇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265章 驚變第228章 脣槍舌戰第287章 厚葬之第189章 處置俘虜第580章 抉擇第631章 違抗軍令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87章 臨江仙第269章 止戈第257章 欲殺呂布第191章 名將來投第26章 易首邀酬第475章 逃脫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963章 聯軍窘境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600章 魯肅(上)第1003章 曹氏覆滅第901章 張任之怒第488章 博浪沙第264章 水淹第318章 魄力第416章 大破袁軍第153章 再添豪傑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908章 巨大犧牲第443章 張遼中伏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173章 趙雲統兵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306章 陳宮離去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612章 涼州急報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15章 買糧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261章 相爭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110章 議事第829章 武關城下第456章 中伏第377章 驚變第649章 以進爲退第859章 班師回朝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23章 擊賊第90章 中意第365章 攻城第617章 讒言第946章 各有算計第499章 當街殺人第642章 徐庶擇主第632章 宋建之死第205章 罷兵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194章 陷陣營第296章 生死戰第542章 子午谷第724章 武關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