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求情

來到縣衙之內,關羽一直靜靜看着縣令的審判,根本沒有絲毫插嘴的意思。

他完全沒有想到,關中新的律法居然會如此詳細,也沒有想到關武的判刑會是這樣。眼見關武好像要做出選擇,他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阿武且慢選擇”關羽上前一步,沉聲說道,“你可要想清楚了,參軍縱然有了洗脫罪名的希望,更大的可能卻是戰死沙場。”

“須知,若是按照關中新律法,縱然你在戰場上面奮勇殺敵,也至少要斬首十五級,才能脫去罪名。”

“某久經沙場,知道普通士卒恐怕一生之中,都沒有辦法斬首十五級。”

對關羽自己來講,這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然而並非所有人都是關羽。

斬首十五級看似不多,然而對於普通士卒來講,這幾乎是個完全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戰場之上極其殘酷,每場戰事下來,能夠活着回來已經非常不錯。若是能夠斬首兩級,也是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想要殺敵更多,除了遇到那種不堪一擊的垃圾軍隊,否則絕對是無比困難。

斬首十五級,也就代表了關武大約要經歷七八場戰事,每場都要有所斬獲,還要活着回來才行。

事實上,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哪怕是軍中勁卒,也不敢保證自己每次上戰場,都能夠斬首兩級,更不能保證自己總是能夠活下去。

故此,看到關武似乎有些意動,關羽當即出言阻止。他可不希望看到,這個非常對自己脾氣的少年,爲此丟掉了性命。

解縣縣令看着那個紅臉大漢居然敢擾亂公堂,當即厲聲喝道:“汝乃何人,安敢在公堂之上大聲喧譁,干擾犯人選擇”

縱然眼前之人乃是小小縣令,然而關羽見他審理案子不偏不倚,看起來頗爲公正,卻也不願故意爲難他。

關羽向縣令作了一揖,說道:“吾乃劉豫州麾下大將,關羽關雲長是也,現任軍司馬職位。此次隨大將軍返回京城,順便回鄉省親。”

縣令聽聞關羽自報身份,當即降階行禮道:“原來是關將軍,下官有禮了。”

此人乃是六百石的縣令,相比起俸祿千石的軍司馬,在官職上還是低了一些。當然,解縣縣令乃是文官,關羽乃是武官,更不是關中將領。

依照常理而言,哪怕是六百石的縣令,見到軍司馬也不用如此。

然而,如今正逢亂世,武將的地位被大大提高。關羽身爲劉備麾下軍司馬,卻不是解縣縣令能夠相提並論的。

更重要的是,關羽方纔借了大將軍陳旭的勢,說自己隨陳旭一同返京。

也許解縣縣令對於劉備這個諸侯,可以不怎麼搭理。然而他在關中任職,卻不得不在意自己的主公。故此,他纔會如此對待關羽。

關羽說道:“此子乃是某家鄉鄰,更是遠房侄兒。他雖然犯下殺人重罪,卻也事出有因,不知明廷可否從寬處置”

解縣縣令聞言,當即臉色一變,厲聲說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吾身爲地方官吏,自然應當按照國家律法,凡事秉公辦理。”

說到這裡,解縣縣令再次坐回上面,高聲喝道:“縱然汝乃主公麾下大將,爲殺人犯求情吾亦不會同意,更何況汝只是劉豫州麾下將領”

“吾敬重將軍乃劉豫州麾下將領,又與主公相識,這才高看將軍一眼。若將軍想讓某因私廢公,罔顧國法,卻反而會讓吾小覷將軍矣。”

“此事還望將軍休要再提”

話畢,他不再搭理關羽,反而盯着關武說道:“犯人關武,可曾想好是服兵役,還是服徭役”

關羽見縣令如此,雖然心中惱怒,卻也更加敬佩此人。

他沒有當場發作,只是暗暗想道:“縱然關某不願欠下大將軍人情,看來此次也要爲了阿武,前往大將軍處求情了。”

關武見關羽的求情沒有起到作用,心中多少有些失望。好在他當初既然敢當街殺人,就已經考慮到了後果。

關武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某願服兵役”

解縣縣令聞言,當即讓人寫下了文書,讓關武前去簽字畫押。

隨後,他就暫時將關武押入大牢,而後把寫着關武罪行、審判的文書,派人星夜兼程往郡中送去。

關於殺人的案件,並非小事一樁,自然要有郡中官吏過目纔對。而且關武選擇了服兵役,還要有上面的官吏負責,做出最終決定,到底讓關武在哪裡服兵役。

這件事情一來一回,至少也要十日之久。

這堂會審,因爲前因後果非常清楚,根本沒有耗費許多時間。由此也可以看出,文昭治下官吏的執法效率,究竟有多麼驚人。

關羽父子前往牢中探望了關武,關羽自然對他安撫再三:“阿武休要驚慌,待吾回了家中,就快馬加鞭趕往蒲阪,向大將軍奏明此事,定要爲你減刑。”

關武心中頗爲感動,卻也不願過分麻煩關羽,就開口說道:“此事若是太過困難,叔父還是不用麻煩了。”

“某既然殺人犯法,服兵役自然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未曾有所冤屈。”

然而,關武越是這麼說,關羽就越下定決心要爲他開託。辭別了關武,父子兩人就往家中趕去。

在回去的路上,關平沉默良久,這才緩緩說道:“阿翁,縱然你與大將軍有所交情,然而涉及官府律法,此事恐怕也不好處理吧”

關羽卻有些不在乎的說道:“阿平可能並不知曉,大將軍年輕之時,也曾好遊俠、喜好結交四方豪傑。當初有惡霸欺凌大將軍家人,大將軍亦是憤而殺人,而後逃逸。”

“由此看來,大將軍與爲父以及阿武,乃是一種人。他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定然會給阿武網開一面。”

說到底,依照關羽如今的道德觀念,仍舊覺得爲父報仇殺人無罪。也許不僅是他,許許多多的漢代人氏,都抱有這種想法。

關平聞言,心中雖然有些沒底,卻也沒有再說什麼。

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492章 野炊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28章 安置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80章 司馬懿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95章 皇甫嵩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477章 反目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503章 傳統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49章 匯合第816章 天子崩第1001章 怒火第144章 鬥將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96章 家宴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488章 博浪沙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376章 奇蹟第389章 殺貴妃第109章 報仇第813章 婚事(上)第988章 三俊傑第261章 相爭第64章 野心第984章 楊樹下第740章 戰畢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008章 去世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650章 九錫第513章 隱情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608章 盜竊案第56章 折辱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96章 家宴第899章 解惑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233章 斬將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75章 出巡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79章 下戰書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551章 凱旋第779章 釋放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32章 賊兵來犯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114章 田豐第551章 凱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93章 以死脅迫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193章 心思第746章 離別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800章 繼承第16章 挾持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1章 勸說第585章 戰略轉移
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492章 野炊第574章 欲襲南鄭第528章 安置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344章 追殺李傕第280章 司馬懿第739章 文丑受死第820章 龐統之謀第95章 皇甫嵩第654章 再殺一人第477章 反目第781章 慘烈廝殺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503章 傳統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249章 匯合第816章 天子崩第1001章 怒火第144章 鬥將第657章 問計司馬懿第991章 接見姜維第496章 家宴第757章 針尖麥芒第614章 閻行欲降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818章 冊立新君第506章 太學改革第471章 黃河對峙第396章 閻象設計第876章 死士入荊州第951章 困獸猶鬥第482章 羌人報復第488章 博浪沙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376章 奇蹟第389章 殺貴妃第109章 報仇第813章 婚事(上)第988章 三俊傑第261章 相爭第64章 野心第984章 楊樹下第740章 戰畢第634章 雖死無憾第1008章 去世第336章 李儒獻策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650章 九錫第513章 隱情第692章 將計就計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608章 盜竊案第56章 折辱第45章 東武陽名士第496章 家宴第899章 解惑第735章 雁門郡內第853章 正面廝殺第233章 斬將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667章 秦宓獻計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75章 出巡第282章 圖謀陳旭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177章 人間煉獄第522章 文昭論法第798章 神兵天降第938章 奇襲函谷關第660章 以死相諫第779章 下戰書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812章 轉瞬三年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709章 益州之亂第551章 凱旋第779章 釋放第428章 天下形勢第32章 賊兵來犯第792章 田豐投劉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114章 田豐第551章 凱旋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93章 以死脅迫第46章 再議黃巾第734章 另類陳宮第193章 心思第746章 離別第312章 義釋韓遂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800章 繼承第16章 挾持第400章 殺妻爲食第71章 勸說第585章 戰略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