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逼宮

董卓死去以後,他的麾下沒有一個,能夠將整個西涼軍,都整合在一起的強勢人物。

若是牛輔未死,憑藉他在西涼軍中的威望,以及身爲董卓女婿的這個身份,還有可能將一盤散沙的西涼軍,團結在一起。

然而,牛輔的死亡,卻是讓西涼軍這些驕兵悍將,徹底分裂。

以前有着朝廷的威脅,這些人尚且團結一致。等到他們攻陷長安以後,就一定會開始爭權奪利。

想到了這裡,李儒的臉上,就出現了微出可查的憂色。

現在的西涼軍,哪怕團結一致,也很難長久。若是一盤散沙,遲早會步入董卓的後塵。

心中雖然這樣想,但是李儒的臉上,卻是沒有絲毫表現出來。

他洗漱完畢以後,重新穿上了青衫、帶上了高冠,又變成了往日那個,充滿智慧的文士。

這個時候,李傕早已接到手下的報告,急忙來到屋外,等候着李儒洗漱完畢。

如今的西涼軍中,兵強將勇,卻是非常缺乏謀士。賈詡雖然智謀出衆,卻不會盡心竭力的幫助李傕等人。

當初王允清算董卓餘黨,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賈詡亦是董卓黨羽,爲了自身的性命,才向他們獻上了一條計策。

賈詡當時對李傕等人說:“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衆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衆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爲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

李傕等人聽到賈詡的計策,這才決定率兵反叛,攻打長安。正是爲此,大漢的魏延纔再次遭到狠狠的踐踏。

可以說,這是賈詡出道以來,所獻上的第一條計策。他獻這條計策的初衷,也只是爲了能夠活命。

殊不知,正是因爲這條計策,卻將大漢推入的絕境。經受董卓、李傕等人的連續禍害,天下諸侯,對於漢室再也沒有了敬畏之心。

這一次,因爲李傕等人使用了賈詡的計策,纔有了今日劍履上殿,威逼天子的輝煌。

賈詡自己,也算得上是一鳴驚人了。

在此之後,李傕等人非常看重賈詡,欲封其爲侯,賈詡卻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

李傕等人見賈詡堅決不受,又讓賈詡爲尚書僕射,賈詡說:“尚書僕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

於是李傕等人改拜賈詡爲尚書,掌管選拔人才。

賈詡對於李傕等人所封的官職,一再推遲,這不禁使得李傕等人對他非常忌憚,認爲賈詡沒有真心爲他們謀劃。

李傕等人攻破長安的時候,縱兵擄掠,使得吏民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

太常種佛、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人被殺。李傕等人殺的可都是名滿天下的名士,如此行事,甚至比當初的董卓,還要肆無忌憚。

他們的殺戮,已經將自己,完全逼到了天下士族的對立面。這種情況之下,根本不會有名士前來相助他們。

所以現在,李傕等人迫切的需要一個智謀過人之輩,全力爲他們謀劃。而李儒的出現,無疑讓李傕看到了曙光。

董卓能夠從西涼的一介武夫,變成把持朝政的太師。其中的一切,與李儒一次又一次地獻計脫不開關係。

況且李儒不像賈詡那樣,還有着退路。可以說,李儒的身上,已經完全打上了奸賊、董卓爪牙的標籤。

不管是他爲董卓做下的那些事,還是他曾經鳩殺少帝劉辯。都使得李儒身上,揹負了滿身的罪孽。

可以說,天下雖大,除了李傕他們這裡,卻是完全沒有了李儒的容身之地。

所以李傕面對李儒的時候,並不會像對賈詡那樣,心中帶着深深地戒備。

李儒伸了一個懶腰,走出門外,看到正待立於門口的李傕,心中一驚。

他急忙大步向前,對着李傕行禮道:“儒,見過將軍”

李儒能夠成爲,董卓這種人手下的謀士,可見他並不像其他的文士那般,故作清高。

李儒的爲人準則,跟賈詡有點像。他們兩人,都不會輕易得罪人。所以,李儒在西涼軍中的人緣非常好。

李傕看到此人果真是李儒,當即欣喜若狂。他急忙上前,扶住李儒說道:“不曾想,文優還能夠逃過李肅那廝的毒手。”

“如今我西涼軍中,正缺乏像文優這樣的智謀之士。不知文優可願與我等,一同圖謀大事”

李儒雖然並不看好,李傕等人的未來。但是目前情形,他卻不能拒絕李傕。於是他便開口說道:“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李傕聞言,更是大喜過望。

熱若是能有李儒這個,西涼軍中的第一謀士,幫他出謀劃策。用不了多久,他李傕就能夠徹底壓服郭汜等人,獨霸整個西涼軍。

自從攻破長安,沒有了死亡的威脅以後,李傕的心中,就已經開始不安分起來。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響起:“軍師,軍師,你還活着,真是天佑我西涼軍”

李傕舉目望去,才發現郭汜、張濟、樊稠、賈詡等人攜手而至。李傕雖然心中不悅,他卻也知曉,現在衆人只能同心協力,纔可以活命。

所以李傕的臉上,仍舊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樣。

見到幾人過來,李儒自然是還是上前,與他們一一見禮。待來到賈詡身旁的時候,他才深深地看了賈詡一眼。

整個西涼軍中,沒有一人,比李儒更加明白賈詡的才能。

只是賈詡此人,對於名利並不熱衷,一直喜歡韜光養晦。所以哪怕他曾經,數次向董卓推薦賈詡,董卓都因爲賈詡的名望不夠,而沒有重用他。

而賈詡,亦是樂得清閒。

對於李儒的迴歸,李傕等人自然是大擺宴席,爲他接風洗塵。

酒過三巡,李傕拍着胸脯說道:“軍師有着曠世才華,等到明日,我就往陛下那裡,爲你索要官職。”

李儒卻是搖頭道:“某以往鳩殺少帝,恐怕陛下不會赦免我的罪過。”

李傕卻是大包大攬的說道:“軍師休要擔心,明日我劍履上殿,想必那個傀儡皇帝,也不敢不從。”

李儒聞言,心中更是憂慮無比。

現在西涼軍的勢力,完全比不上董卓在世的時候。但是李傕等人,卻沒有吸取董卓身死的教訓,仍舊這樣飛揚跋扈。

如此行事,必定不得善終。

想到這裡,他看了下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詡,不由對他的明哲保身之舉,感到深深地敬佩。

賈詡推遲李傕等人的任命,正是不想與他們牽扯過甚。哪怕日後李傕等人身死,他也能夠與其撇開關係。

“李傕等人並非明主,他們也不像太師那樣,對我有知遇之恩。我還是早做謀劃,離開長安這個是非之地爲好。”

第二日一大早,李傕、郭汜等人,就帶着李儒進入皇宮,要讓獻帝加封李儒爲侍中。

侍中乃是皇帝的近臣,自西漢以來,侍中的職權就越來越大。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爲事實上的宰相。

由此可見,爲了拉攏李儒,李傕等人下了多少心思。

卻不想,獻帝看到李儒以後,頓時怒氣勃發的說道:“儒前爲弘農王郎中令,迫殺我兄,誠宜加罪。”

獻帝的話,非常明確的拒絕了李傕的要求。

並且他話語之中,還有着非常強烈的暗示:當初李儒爲弘農王郎中令,就殺死了弘農王。若是讓他身爲自己的近臣,日後他劉協,豈不也會死於李儒手中

李儒卻是跪在地上,說道:“董卓所爲,非儒本意,不可罰無辜也,還請陛下明鑑。”

奈何對於李儒這個,膽敢鳩殺少帝劉辯的人,劉協心中忌憚不已。所以,哪怕他十分畏懼李傕等人,亦是寸步不讓,拒絕了李傕的要求。

對於跪在地上的李儒,漢獻帝亦是絲毫不爲所動。

李傕這段時間,作威作福慣了,看到獻帝居然敢拒絕自己的要求,頓時怒火中燒。

他們然拔出腰中的佩劍,厲聲說道:“陛下,某前日得到這口寶劍,今日就請陛下一觀。”

話畢,他拿着手中的利劍,臉上帶着猙獰的笑容,就逼向了漢獻帝。

漢獻帝見狀,小臉嚇得蒼白無比。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現在對李傕等人還有用,根本不相信李傕膽敢弒君。

所以他梗着脖子,昂頭說道:“李儒殺我兄長,其罪難恕,又怎能擔任侍中的職位”

“朕念及他當時被董卓逼迫,饒恕他以往的過失可以。但是想要給他封官,此事休得再提”

李儒聽到獻帝的話,當即心中一喜。他急忙以額叩地,口中高呼:“如此,儒謝過陛下”

而後他站起身來,上前拉住怒氣勃發的李傕,說道:“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將軍的佩劍,飽飲敵人鮮血。如此兇器,又豈能衝撞了陛下”

李傕的臉上仍舊帶着怒色,說道:“可是”

李儒打斷他的話,灑然一笑,說道:“能夠得到陛下的寬恕,我已經感到很高興了,又豈敢奢望其他”

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101章 詭異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437章 離間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762章 迷路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2章 太平道第57章 驚變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928章 拜將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591章 王延第85章 張角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62章 陷陣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51章 祭奠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78章 殺眭固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814章 婚事(下)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265章 驚變第611章 三問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11章 歸心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62章 孤膽英雄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497章 衝突第15章 買糧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395章 困境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37章 絕路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600章 魯肅(上)第32章 賊兵來犯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365章 攻城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989章 刺客第345章 面聖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12章 張揚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981章 殞命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640章 聆聽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277章 張裕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350章 怒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437章 離間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25章 敗逃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549章 水淹第494章 關平第50章 東阿對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280章 司馬懿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51章 祭奠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180章 劫營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34章 雛鷹起飛
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101章 詭異第995章 袁譚人頭第577章 楊氏滅族第437章 離間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762章 迷路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12章 太平道第57章 驚變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928章 拜將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591章 王延第85章 張角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62章 陷陣第139章 盧植掌兵第403章 民心所歸第251章 祭奠第168章 改良馬具第378章 殺眭固第253章 初平三年第814章 婚事(下)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23章 出兵關中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265章 驚變第611章 三問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211章 歸心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62章 孤膽英雄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926章 大戰將啓第1000章 天旋地轉第497章 衝突第15章 買糧第895章 大破曹軍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860章 陳政定夷越第392章 劉備告密第395章 困境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202章 展示實力第337章 絕路第115章 抓走再說第600章 魯肅(上)第32章 賊兵來犯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882章 袁紹身死第776章 罵暈鄧賢第365章 攻城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532章 爭論不休第915章 袁尚滅亡第341章 驚天陰謀第989章 刺客第345章 面聖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212章 張揚第407章 兩軍對陣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584章 天使駕到第981章 殞命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640章 聆聽第624章 奮死一博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277章 張裕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350章 怒第533章 欲滅袁紹第913章 衝冠爲紅顏第675章 欲殺嚴顏第437章 離間第887章 腹背受敵第123章 圍困信都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325章 敗逃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549章 水淹第494章 關平第50章 東阿對第553章 公孫瓚死第280章 司馬懿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745章 小貓返鄉第251章 祭奠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180章 劫營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343章 臨陣機變第334章 雛鷹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