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揮兵南下

整整一夜,黃河北岸喊殺聲都沒有停止。

陳旭看着眼前被俘的袁將,不由厲聲問道:“袁譚哪裡去了?”

那袁將倒也硬氣,冷哼道:“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某又豈是怕死之人!”

陳旭聞言大怒,當即喝令刀斧手把那袁將斬首示衆。

隨後,陳旭多方打聽,才知道袁譚讓守將在北岸虛張聲勢,他卻是親率大軍不知所蹤。

“若吾所料不差,袁譚必定是想要從其他位置渡河。”

眼中閃過一道憂色,陳旭站在黃河北岸的城牆之上,遙望着廣袤無垠的田地,心中忽然一動。

“袁譚派人在黃河北岸虛張聲勢,他自己卻是消失不見。”

“如今我已經站在了冀州境內,不管袁譚有何陰謀,只要我開始攻打冀州,袁譚必定會現出原形。”

心中有了計較,陳旭當即下達命令,盡起東郡兵馬渡河,而後開始攻打冀州。

然而,這一次陳旭卻是失算了。

雖然黃河北岸守將,在出其不意之下,被關中軍所生擒,就連渡口被丟失了。

可冀州畢竟是袁氏大本營,被袁紹經營那麼長時間,守城官吏也都忠心耿耿。

駐紮在東郡的兵馬,也不過兩萬餘人,陳旭帶領這些兵馬攻打冀州,耗費了數日時間,才攻下了一座縣城,而且還傷亡慘重。

見到這幅情景,田豐當即出言諫道:“冀州乃是袁氏根基,想要攻克十分困難,主公只需佯攻即可。”

陳旭卻是說道:“率兵佯攻,又豈會讓袁譚領兵回返!”

田豐卻是笑道:“主公莫要忘了,還有公臺領兵相助,縱然無法攻克冀州,袁譚也不敢不救。”

陳旭思考許久,深以爲然,當即不再強攻城池,反而每日大聲吶喊,虛張聲勢,並且讓人敲響戰鼓。

卻說袁譚聽從許攸計策,準備繞道青州平原郡,而後從平原郡轉道濟南國,再進入泰山郡境內。

如此一來,陳旭佔據的黃河河段,對於袁譚根本造不成任何影響,只不過袁軍需要繞一個大圈子罷了。

那個時候,袁譚就可以出其不意,從泰山郡直接攻打濟北國。

袁譚一開始聽見這個計策,也是大驚失色,他並不認爲,曹操會讓自己從青州借道。

可許攸卻是信誓旦旦,告訴袁譚曹操一定會同意。

眼看許攸如此自信,袁譚就聽從了許攸計策,當即領兵悄悄奔赴青州,準備從平原郡繞道。

曹操得到消息以後,亦是驚訝莫名,可是思索了一陣,就毫不猶豫同意袁譚借道之事。

不過,曹操卻是暗暗對平原國相下達命令,要謹慎防備袁譚,不可令袁軍進城。

然而,袁軍剛剛進入平原境內,就得到了陳旭攻克黃河北岸渡口,正在攻打冀州的消息。

不僅如此,幷州牧陳宮也調遣了雁門郡、上黨郡兵馬,開始攻打常山國。

如今的冀州,可謂是遍地烽煙,北方袁尚正與沮授交戰,兩者殺得不亦樂乎。

西方有陳宮率領上將張遼、王延,領兵攻打常山國。

至於南方,還有陳旭親率大軍,攻打魏郡。

當袁譚得到這個消息以後,當即大驚失色,說道:“如今幽州、兗州都已經易主,我只剩下冀州以爲根基。”

“若冀州有失,孤再無立足之地矣。”

言畢,袁譚就要回軍救援冀州。

就在此時,許攸急忙出言勸諫:“主公萬萬不可此時退兵!”

袁譚聞言怒道:“汝阻攔我回軍救援冀州,是何居心?”

許攸急忙說道:“北方有公與在彼,三公子縱然可以逞兇一時,早晚亦會被公與所擒。”

“鄴城還有郭公則,荀友若,辛氏兄弟在彼,縱然陳文昭與陳公臺合力攻打冀州,依照他們的兵力,也休想有所斬獲。”

“畢竟,冀州乃是主公根基,先王在世的時候,就已經將冀州經營得宛若銅牆鐵壁。”

“主公此時回軍救援,根本沒有必要。”

“相反,若主公此時渡過黃河,從泰山郡殺奔兗州其餘郡縣,與曹孟德夾攻關中軍,必可獲得勝利。”

“若那陳文昭不知好歹,執意攻打冀州,主公甚至可以佔據東郡,而後斷其後路,來個甕中捉鱉。”

“主公若能生擒陳文昭,畢將威震天下,四方豪傑豈不紛紛來投?”

袁譚卻是怒道:“汝屢次三番獻計,都未能奏效,還讓孤如何信任與你?”

“冀州是吾根本,絕對不容有失,傳我軍令,剋日回軍救援,再敢勸諫者立斬不饒。”

袁譚的一番話,卻是讓許攸羞愧難當,掩面離開。

卻說陳旭正在黃河以北虛張聲勢,忽然聽說袁譚領兵回援,當即大喜過望。

他對着田豐說道:“先生神機妙算,這袁譚小兒果真露出了蹤跡。”

田豐捋了捋鬍鬚,笑着說道:“袁譚小兒終究還是缺乏魄力,若他此時不領兵回援,直接繞道泰山郡,而後攻入兗州境內,必可勢如劈竹收復失地。”

“如果再與曹孟德南北呼應,並且斷吾後路,則我軍危矣。”

陳旭哈哈大笑,道:“可惜袁譚終究不過一黃口孺子,所作所爲都被先生看得非常清楚。”

哪怕田豐一直非常沉穩,此時也不由面露得意之色。

“這次袁譚領兵回返,再想繞道攻入兗州,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只要主公將人口全部遷走,那個時候就可以集中兵力,與曹孟德決一死戰了,根本不用再像現在這樣畏首畏尾。”

陳旭微微頷首,隨後就聽從田豐意見,直接捨棄黃河北方渡口,然後率衆返回東郡。

當袁譚率領大軍返回之後,卻根本沒有看到一個關中兵,而那些被陳旭攻打的城池,也是穩如磐石,不由惱羞成怒。

直到此時,他才知道自己中計了,有些後悔當初沒有聽從許攸建議。

卻說曹操領兵攻打東平國,卻被龐德、趙雲聯手擋住,根本不得寸進,甚至於還被龐德突襲斬殺了兩員副將。

本來聽聞袁譚從平原借道,曹操還滿心歡喜,希望能夠與袁譚夾擊關中軍。

卻不想,很快又有消息傳來,陳文昭攻破黃河北岸渡口,派兵攻打冀州,袁譚懼怕冀州有失,領兵回援。

得到這個消息以後,曹操氣得臉色發白,甚至忍不住罵道:“真是豎子不足與謀!”

“冀州被袁氏經營這麼久,憑藉陳文昭手中那點兵力,又豈會掀起多大風浪,袁譚小兒卻是錯過了一次大好戰機。”

時間一點點過去,兗州人口被關中軍驅逐着,迅速往西部趕去,呂布終於也騰出了手。

如今,呂布佔據的郡城也成了一座空城,根本沒有必要再領兵駐守。

陳旭得到這個消息以後,當即大喜過望,就讓呂布率衆馳援東平國,與龐德、趙雲合兵一處。

卻說曹操猛攻東平國,奈何龐德、趙雲都是大將之才,他們死死守住寧陽縣城,使得曹操不得寸進。

呂布領兵過來馳援以後,關中軍更是士氣高昂,很多將領甚至想要主動出擊。

趙雲卻是說道:“都東平國境內百姓,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撤離,在這個時候,絕對不容有失。”

“故此,我等只需死守城池即可,主動出擊之事休要再提。”

事實上,東平國還在其他兩個郡城西部,境內百姓本來很早就已經撤離了。

只不過,東部郡縣的百姓離開以後,正好經過東平國。

在他們沒有離開東平國境內的時候,關中軍防守曹操的任務,就沒有徹底完成。

呂布雖然也很想出城作戰,奈何在過來之前,陳旭已經再三交代過,這次守城以趙雲爲主。

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呂布已經變得圓滑了許多,倒也沒有堅持己見。

而此時,陳旭卻是派遣張燕、賈詡駐守黃河南岸,他卻是親自率領大軍,前往東平國,準備與曹操交戰。

原來,陳宮集合太原郡、雁門郡、上黨郡兵力,直接攻入常山境內。

袁尚也在趁火打劫,想要趁機南下奪取冀州。

袁譚本來還在懊悔領兵回返之事,得到這個消息以後,就準備領兵北上驅逐陳宮,滅掉袁尚。

袁軍剛剛撤離,就有斥候報告袁譚,說到陳旭領兵南下之事。

許攸再次向袁譚獻計:“冀州局勢雖然看似混亂,問題始終不大,袁尚乃是無根浮萍,縱然暫時佔據幽州亦是不足爲懼。”

“此時陳文昭領兵南下,黃河南岸兵力空虛,關中軍以爲主公已經撤兵,我等若此時突然殺回,必定可以一舉渡過黃河。”

“只要能夠渡過黃河,就可以與曹孟德南北夾擊關中軍,必能將其擊敗,而後收復兗州。”

袁譚卻是搖頭道:“兗州人口已經快要被遷徙一空,縱然再次奪回了兗州,也不過是一座座空城罷了。”

“相反,冀州乃吾根本,絕對不容有失。”

袁譚遂不聽許攸之言,執意領兵北上平定叛亂。

許攸臉色十分複雜,在心中暗歎:“看不清天下局勢,分不明白緩急輕重,又不能善納忠言。”

“如此人物,又豈能在亂世之中立足?”

這個時候,許攸心中忽然充滿了失望之情。

……

我暈,章節名搞錯了,這個要等到週一編輯上班才能修改,內容沒有錯誤,不影響閱讀。

第363章 斬李暹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965章 一封信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77章 驚變第769章 吳懿第21章 相邀第85章 張角第637章 衝突第328章 龜兒子第461章 議事第263章 心憂第928章 拜將第145章 回馬槍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006章 家宴第235章 鮑信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1006章 家宴第102章 馬驚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551章 凱旋第948章 蘆葦蕩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339章 船毀第258章 吃嫩草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389章 殺貴妃第617章 讒言第214章 苦衷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304章 曹嵩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560章 反心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807章 勸降第224章 襲城第258章 吃嫩草第723章 小霸王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245章 大捷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30章 議事第17章 殺人第304章 曹嵩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659章 誣陷第811章 滅族第156章 伏兵第308章 換糧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92章 野炊第650章 九錫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65章 譁變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490章 狩獵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663章 遊行法第55章 假借天命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75章 輕視第378章 殺眭固第534章 憂慮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6章 虎嘯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765章 對峙第32章 賊兵來犯第763章 綠洲第43章 黃巾退兵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93章 心思第911章 勸諸葛第633章 郭淮
第363章 斬李暹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531章 驚天之言第965章 一封信第778章 投降與否第569章 龐德報恩第377章 驚變第769章 吳懿第21章 相邀第85章 張角第637章 衝突第328章 龜兒子第461章 議事第263章 心憂第928章 拜將第145章 回馬槍第442章 三大發明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006章 家宴第235章 鮑信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997章 陳宮去世第311章 名將樊稠第1006章 家宴第102章 馬驚第705章 田豐設計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693章 血染疆場第200章 謀奪幷州第551章 凱旋第948章 蘆葦蕩第556章 玉璽出土第979章 追殺孔明第339章 船毀第258章 吃嫩草第846章 斬將三十餘第389章 殺貴妃第617章 讒言第214章 苦衷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297章 典韋心機第182章 力戰而死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304章 曹嵩第707章 洪水滾滾第560章 反心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807章 勸降第224章 襲城第258章 吃嫩草第723章 小霸王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849章 虛位以待第590章 曹孫動向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409章 劉備中伏第245章 大捷第874章 二請諸葛亮第530章 議事第17章 殺人第304章 曹嵩第427章 遷徙人口第752章 高順來援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61章 重裝騎兵第659章 誣陷第811章 滅族第156章 伏兵第308章 換糧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492章 野炊第650章 九錫第300章 賈詡投陳第65章 譁變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490章 狩獵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663章 遊行法第55章 假借天命第419章 關羽顯威第75章 輕視第378章 殺眭固第534章 憂慮第346章 金蟬脫殼第741章 徐賢來援第6章 虎嘯第199章 諸侯討董第765章 對峙第32章 賊兵來犯第763章 綠洲第43章 黃巾退兵第870章 驪山腳下第359章 初戰告捷第193章 心思第911章 勸諸葛第633章 郭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