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四面楚歌

漢中郡,南鄭城,漢寧王府之內,張魯麾下文武齊聚一堂,衆人的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

張魯雖然稱王十分倉促,然而王府修建的規模卻是絲毫不小,王府裡面盡顯奢華。當然,漢寧王府並不是新修建的府邸,而是由一個豪華府邸改建而來。

縱然府邸之內再怎麼富麗堂皇,府中衆人卻也沒有心思欣賞,每個人臉上都帶着淡淡的焦急,以及那麼一絲絲的恐懼。

閻圃這段時間每日熬夜,他的眼中現在已經佈滿了血絲。

“主公,劉璋起兵十五萬由廣漢郡出擊攻打沔陽;劉表出兵十萬,由荊州開始攻打上庸;陳文昭出兵百萬,屯兵漢中以北。”

“漢中地勢雖然險峻,卻也抵擋不住這麼多兵馬啊。”

其實三路諸侯攻打漢中的兵力,根本沒有那麼多,只不過是他們詐稱的罷了。

其中劉璋出兵八萬,詐稱十五萬;劉表出兵五萬,詐稱十萬;陳旭出兵六十萬,詐稱一百萬。

由於交通不便,漢中的偵查手段也並不十分高明,故此根本沒有摸清這三路諸侯的真實兵力。

張魯嚥了咽口水,嘶啞着嗓子說道:“陳文昭麾下兵馬真的有一百萬麼”

也怪不得張魯如此不堪了,百萬兵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整個漢中所有百姓加起來也不過一百萬左右罷了。

饒是如此,漢中也是整個大漢人口衆多,屈指可數的郡城了。

黃巾起義以前,整個漢中之地也只有不到三十萬左右的人口。若不是關中、涼州連年戰亂不休,不少百姓涌往漢中,這裡的人口根本不可能膨脹到一百萬。

現在整個涼州所有漢人加在一起,人口也不足四十萬。由此可以推測,如今漢中的百萬人口,有多麼恐怖了。

縱然張魯以五人抽一丁的徵兵方式,也最多隻能聚集二十萬人馬,又如何能夠與關中的百萬大軍相抗衡

現在張魯的心中非常恐慌,他已經後悔當初聽從楊松的建議,在漢中稱王了。

閻圃臉色十分凝重,說道:“劉璋、劉表這兩路兵馬,應該是虛張聲勢,麾下真實的數量,可能只有他們所報的一半。”

“然而,北方的關中兵卻是鋪天蓋地,不計其數,根本沒有辦法估量詳細人數。以我觀之,縱然沒有一百萬人馬,應該也不會少於五十萬。”

王府之內的衆人聞言,全都面如土色,心中懼怕不已。

張魯有些失魂落魄的說道:“這,這到底該如何是好”

荊州兵攻打上庸,因爲距離南鄭太過遙遠,張魯尚且並不擔心。然而益州兵攻打沔陽,張魯卻不得不派重兵把守。

因爲沔陽乃是南鄭西邊門戶,只要沔陽城破,益州軍就會立刻兵臨城下。

好在漢中地勢險峻,張魯曾經亦數次擊退益州軍,對於益州兵馬也並不是十分忌憚。

然而,現在張魯要面對的是三路強大的諸侯,需要分兵把守漢中。這樣一來,漢中的兵力就有些捉襟見肘了。

閻圃說道:“從北方攻打漢中的道路共有六條,陳文昭兵力衆多,若是分出六路大軍攻打漢中,情況會更加不妙。”

閻圃的擔心也並非沒有道理,雖說關中兵南下的六條道路都非常險峻,易守難攻。然而,哪怕陳旭兵分六路,每路仍舊有十萬人馬。

縱然這些道路再如何地勢險峻,沒有兩萬人馬也很難守住。如此一來,只是抵禦北方的陳旭就要十二萬人馬。

雖說漢中極限徵兵可以徵得二十萬人馬,可是以前張魯沒有料到這種情況,境內兵馬只有十萬之衆,這還包含了各個郡縣的郡國兵。

這樣算來,張魯能夠調動的兵馬也只有八萬左右。再除去抵擋劉璋、劉表的人馬,漢中能夠調集五萬兵馬防禦北方關中兵,都有些困難。

也就是說,憑藉漢中的一郡之地,無論如何都抵擋不住三路諸侯的圍攻。

張魯想到其中的關鍵,臉色當即變得煞白。

楊松見此情形,想起了臨走之前董芬的話,臉色有些變幻不定。

董芬也就是董昭的化名,他現在已經向楊松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向楊松承諾:只要楊松能夠勸說張魯投降大將軍陳旭,就可以保得漢中楊氏的榮華富貴。

不僅如此,張魯這個漢中之主也會得到大將軍的禮遇。

楊松當初聽聞三路諸侯攻打漢中的時候,每日都是心驚膽戰,得知了董昭的身份以後,他又如何不明白,自己已經中了董昭的圈套

可是現在漢中已經很難得以保全,若此時不趁機投降實力強大的陳旭,恐怕以後再無機會。

念及於此,楊松心中自然就有了計較,而後將董昭奉爲上賓。

此時楊松見衆人全都苦着一張臉,頓時上前說道:“如今三路大軍壓境,漢中已經難以保全,師君何不將關中獻於大將軍”

“大將軍出身太平道的黃巾軍,與師君的天師道頗有淵源。只要師君能夠獻城投降,相比大將軍也不會再爲難師君,反而會因爲那段香火情,保得師君一生富貴。”

楊松語音剛落,張魯麾下的文武全都面露意動之色。也許現在的漢中文武,投降陳旭纔是最好的選擇。

張魯聞言一怔,而後說道:“吾現在稱王,大將軍又豈肯放我一條活路”

楊松心中一喜,急忙說道:“今日大將軍使者已經來到我的府邸,告知與我,只要主公能夠除掉王爵獻城投降,必會得到大將軍優待。”

“若是使君不信,不妨現在就將關中使者召上來,仔細詢問一番。”

楊松說這話的時候得意洋洋,卻沒發現張魯、張衛、閻圃已經變了臉色。

關中的使者進入漢中沒有直接拜訪張魯,反而先去面見楊松。再加上之前,楊松一力建議張魯稱王,現在又勸諫張魯投降陳旭,卻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張衛猛然拔出腰中佩劍,指着楊松厲聲說道:“你這賊廝,莫非早與關中有勾結,想要將漢中賣與陳旭”

話畢,張衛就挺劍上前,準備殺掉楊松。

第358章 臨陣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67章 玉門關第111章 民心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94章 三策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65章 譁變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296章 生死戰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6章 挾持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46章 再議黃巾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44章 嫁禍第224章 襲城第7章 獵虎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201章 封官第18章 神勇第773章 破劍閣第29章 薦文昭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928章 拜將第57章 驚變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873章 勝者第1章 魂入漢末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488章 博浪沙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82章 挑選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9章 程昱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1008章 去世第224章 襲城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299章 大婚第254章 詐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72章 野炊第36章 賞賜風波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004章 病危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503章 傳統第468章 沙盜第342章 斬郭汜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3章 擊賊第161章 斬赤龍第727章 始末第11章 訛詐第570章 離別第500章 新法第22章 不允盜請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
第358章 臨陣第37章 戰利品私有第327章 風聲扯呼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850章 亂世知己第749章 一掃陰霾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009章 天下一統第567章 玉門關第111章 民心第330章 按律當斬第825章 巧舌戰羣儒第794章 三策第1002章 郭嘉請降第65章 譁變第968章 不好預感第136章 趙雲兄妹第912章 月英之死第296章 生死戰第641章 水鏡山莊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433章 袁紹舉動第374章 冰釋前嫌第133章 四方來投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512章 槐林結義第16章 挾持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46章 再議黃巾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929章 初戰周瑜第444章 嫁禍第224章 襲城第7章 獵虎第543章 反常舉動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635章 圖謀諸葛第150章 趙雲闖山第717章 文武雙全第201章 封官第18章 神勇第773章 破劍閣第29章 薦文昭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126章 以牙還牙第975章 周瑜被俘第928章 拜將第57章 驚變第725章 千鈞一髮第873章 勝者第1章 魂入漢末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488章 博浪沙第520章 判案根據第582章 挑選第174章 兵臨靈丘第980章 火燒山谷第815章 瘟疫風波第268章 欲劫糧草第891章 揮兵南下第69章 程昱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1008章 去世第224章 襲城第651章 朝中風波第605章 大才張既第598章 戰國翻版第299章 大婚第254章 詐死第130章 名將之殤第562章 黃權激劉表第748章 一掃陰霾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872章 野炊第36章 賞賜風波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1004章 病危第808章 馬超之死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888章 連克五郡第931章 諸將齊鬥第503章 傳統第468章 沙盜第342章 斬郭汜第162章 張玲心思第840章 背盟取江東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23章 擊賊第161章 斬赤龍第727章 始末第11章 訛詐第570章 離別第500章 新法第22章 不允盜請第987章 少年入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