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凱旋

眼看大局已定,司馬懿就對劉備說道:“今日大破袁軍,使君可要備下酒席,好好犒勞將士們。”

劉備急忙說道:“一定,一定!”

此時劉備的心中卻是五味陳雜,本來打下陳留,又消滅了袁紹的援軍,應該是件非常高興的事情纔對。

然而司馬懿非凡的表現,卻讓劉備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直到此時,他才明白一個頂級謀士的重要性。

“仲達尚且只是大將軍麾下的後進晚輩,就已經有此鬼神莫測之能,若是換成那些最頂級的成名謀士,又會是怎樣的結果?”

想到這裡,劉備忽然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直到此時,他才深切感受到了關中的強大以及底蘊。

“我若有這等頂級謀士相助,再加上二弟、三弟之勇,天下雖大何處不能容身?”

劉備看着身旁的司馬懿,眼中忽然綻放出了極其熾熱的光芒。

感受到了劉備的眼光,司馬懿不由有些暗暗叫苦,對於劉備的心意,他又如何不知?只不過在司馬懿看來,劉備終究遜色自己主公一籌。

而且河東司馬氏深受陳旭之恩,文昭對於司馬懿亦是極其關照,從小就帶在身旁盡心竭力的培養。

可以說,若是沒有陳旭,在這個亂世之中,他們司馬氏也不知道會變成怎樣。最起碼前幾年的大饑荒,他們族中都很可能會有許多人餓死。

士爲知己者死,歷史上的司馬懿縱然心機深沉,現在也有了不少的改變。更何況,縱然他真的有心投奔劉備,卻也不敢做出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

漢代的風氣就是如此,不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君若視臣如草芥,對臣子言不聽計不從,哪怕臣子轉投他人亦是無人會說些什麼。

然而,若是臣子深受君主恩惠,卻擺脫君主另投他人的話,那麼這個人就將會遭受天下人的唾罵。

如此一來,不僅自己會名聲盡毀,甚至會讓家族跟着蒙羞。

世家雖然經常會把族中子弟分散開來,讓他們投奔幾個諸侯。然而他們在維護家族利益的同時,也講究忠義。

一旦族中兩人分投他人,日後縱然親兄弟相見,也絕對會爾虞我詐,爲了己方君主謀求利益。歷史上最著名的,莫過於諸葛亮、諸葛瑾兄弟了。

世家子弟一旦認主,除非己方君主敗亡的結局已經註定,很少有人會轉投他人;縱然己方君主敗亡結局已定,也有不少忠義之人,亦是願意與君主共同赴死。

而這些,就是世家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也正是因爲這樣,一個家族哪怕有好幾人分投幾方諸侯,那些諸侯纔不會因此而冷落這些世家子弟。

若是這些世家子弟相互串通,出賣自己的君主,就好似將自己的家族推入火坑。如此一來,日後不但沒人再敢用他們族中的子弟,也會爲自己在家族招來禍端。

司馬懿不動聲色的轉頭看向城下,在心中暗暗想到:“劉豫州雖然對我言聽計從,乃是一代雄主,吾卻也不可能再轉投他的麾下。”

廝殺仍在繼續,然而與其說是在廝殺,倒不如說是一方面的屠戮。三員袁軍大將授首,另外一人被大水衝跑,剩餘的袁軍羣龍無首,已經成了一盤散沙。

此時關羽也已經領兵殺至,他和張飛將剩餘的袁軍死死圍困在惠濟河南岸。有些會游泳袁軍待水勢稍緩,居然直接跳入河中往對岸游去。

“踏踏踏!”

然而他們剛剛上岸,就看見一員青年將領帶着人馬衝了過來,卻是關平早就埋伏在了惠濟河的北岸。

這一次,司馬懿是準備將袁軍一網打盡。

“降者不殺!”

關平大吼一聲,那些扔掉武器、脫下鎧甲的游泳過河的袁軍士卒,全都跪伏於地不再反抗。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關羽、張飛也都厲聲高呼,南岸被大河擋住去路的袁軍,也都紛紛扔下武器投降。

袁軍既然投降,剩餘的事情自然是押解俘虜,打掃戰場了。游泳過河的袁軍士卒也並不太多,關平處理完了這些人之後,就領着麾下人馬往下游趕去。

一直忙活了半天的時間,整個戰場才被打掃完畢。

現在是炎熱的夏季,不管是傷員還是實體,都要妥善處理才行。不然的話,傷員的傷口容易發炎加重傷情,屍體卻會帶來瘟疫。

劉備讓人備下酒席後,就親自出城前去迎接關羽、張飛,以及大勝而歸的劉軍士卒。

關羽看到劉備出迎,急忙拍馬上前說道:“兄長傷勢尚未完好,何必出來迎接我們?”

劉備卻是大笑兩聲,說道:“我的傷勢並無大礙,今日雲長、益德斬將奪旗,大破袁軍,爲兄又豈能不出城迎接?”

關羽急忙謙遜的說道:“這次大勝多虧了仲達運籌幄,不然的話我們想要取勝,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張飛亦是點頭說道:“纔開始看到他的時候,還覺得此人是個一無用處的小白臉,卻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大的本事。”

劉備卻是臉色一板,說道:“益德如何說話?”

張飛看了一眼旁邊的司馬懿,抓了抓腦袋,不好意思的傻笑了起來。

司馬懿卻絲毫不以爲意,他瞅了半天都沒看到關平,當即問道:“兩位將軍,阿平怎麼還沒有回來?”

張飛左右瞅了幾眼,說道:“俺那大侄子啊,現在正順着惠濟河捉拿那些,被大水沖走的袁軍呢。”

司馬懿鬆了一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我們還是先進入城中吧,想必兩位將軍廝殺半日,已經有些疲憊了。”

張飛急忙擺手說道:“不累,不累;像這樣打仗就算打個十天十夜,俺老張也不會覺得累。”

沒有再理會張飛,劉備領着凱旋的兵馬往城中趕去。

關羽走在路上,忍不住向司馬懿問道:“仲達,這水淹一計爲什麼不用在最開始,然後半渡擊之;反而要在大敗袁軍以後,才使用這條計策呢?”

劉備、張飛聞言,也都好奇看着司馬懿。他們都覺得,最後的水淹之計,反而有些畫蛇添足,沒什麼必要了。

第13章 火起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249章 匯合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237章 借貸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08章 絕路第378章 殺眭固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107章 身亡?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05章 約戰第759章 先登營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84章 水淹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12章 獻策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342章 斬郭汜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16章 挾持第606章 鴻門亭第371章 函谷關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1007章 託孤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513章 隱情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620章 追與逃第682章 不安第365章 攻城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229章 交易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6章 折辱第112章 騎兵第460章 大捷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39章 船毀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756章 碾壓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45章 回馬槍第186章 馬賊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08章 換糧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12章 太平道第686章 遭遇戰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663章 遊行法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247章 反攻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570章 離別第625章 殤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67章 不可敵第989章 刺客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507章 求助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823章 下馬威
第13章 火起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249章 匯合第653章 血濺大殿第964章 戰局驟變第237章 借貸第785章 背水一戰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878章 方攸論儒道第208章 絕路第378章 殺眭固第383章 呂布掛帥第616章 羌王宋建第900章 誅殺滿門第25章 災年糧價跌第958章 忽悠諸葛亮第833章 欲擒劉備第107章 身亡?第978章 聯軍崩潰第434章 鬥智鬥勇第805章 約戰第759章 先登營第934章 棄城突圍第665章 稷下晨報第131章 田豐認主第648章 瘋言封王第128章 火燒連營第84章 水淹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412章 獻策第430章 仲德獻策第561章 欲試文昭第342章 斬郭汜第910章 單騎入吳營第335章 連戰連捷第16章 挾持第606章 鴻門亭第371章 函谷關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1007章 託孤第431章 羣狼噬虎第783章 十日之約第513章 隱情第484章 畸形繁榮第869章 連橫東吳第620章 追與逃第682章 不安第365章 攻城第402章 風起雲涌第375章 形勢逆轉第229章 交易第579章 馬騰降陳第781章 連斬數將第56章 折辱第112章 騎兵第460章 大捷第545章 高幹戰死第339章 船毀第502章 孰對孰錯第920章 孔明之策第756章 碾壓第619章 關武請命第259章 黑雲壓城第145章 回馬槍第186章 馬賊第593章 程昱進諫第837章 女裝激陳政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939章 大破吳軍第936章 水淹虎牢關第308章 換糧第307章 怒斥田豐第12章 太平道第686章 遭遇戰第624章 鬥智鬥勇第663章 遊行法第303章 志才遺計第369章 糧草被劫第247章 反攻第656章 太學生運動第698章 適逢其會第417章 分兵追擊第465章 名將之殤第864章 孫策之死(上)第570章 離別第625章 殤第775章 請殺張任第881章 榮歸故里第166章 歷史真相第267章 不可敵第989章 刺客第398章 窮途末路第720章 蒲阪亂起第507章 求助第408章 張飛之怒第647章 裸衣罵公卿第508章 大開眼界第817章 建言稱帝第599章 周瑜勸諫第823章 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