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歸順

龐統走到程玉面前對他說:“自古爲臣者,忠字當先。主公向來以仁義治天下,殺忠臣於國不祥,還請主公仔細思量。”

說完趁程玉不注意又相程玉身邊的管亥使了個眼色,管亥雖然不聰明,但也能理解到這麼淺顯的意思,於是也說話:“主公,黃將軍視死如歸,大有義士之風,殺之可惜,不如暫且饒過他,想必日後定會感激主公大德,而迷途知返的。”

程玉見已經有臺階,再不下怕沒有機會:“恩,言之有理,念你是個忠臣,今日且放過你,他日再被我捉到,定然不饒。來人,將黃將軍送出城去,任他去吧。”

黃忠雖然感激,但在他的心目中還是劉磐更重要一點,低着頭對程玉拱手一禮,什麼也沒有說,然後被士兵架了出去。

劉琦與劉磐逃出城去以後,一路不敢停歇,想回荊州,又怕路上遇到敵軍,乾脆奔長沙而去,希望在那裡重整旗鼓伺機而動,兩人剛到長沙,滿身是傷的黃忠也回來了,他們見黃忠傷成如此模樣,以爲黃忠是殺出來的,也沒有多問,只是讓黃忠安心養傷。然後四下派出探馬,打探程玉軍的消息。

哪知聽回來的消息讓劉琦大吃一驚。

原來劉表近日一直在爲程玉率軍南下而憂慮,又偶感風寒,一病不起。本來這幾天已經見好,突然間聽到江夏失守,劉琦生死不明,程玉已經率軍逆江而上的消息,又驚又怕,病症加劇,眼看要活不成了。

荊州城中的劉琮又有什麼主義,連忙與母親蔡夫人商量,蔡夫人卻也想不出什麼辦法,乾脆一封書信寫給前線的蔡瑁,讓他幫自己拿主意。

蔡瑁看到書信也是慌了手腳,將軍中的軍務交給自己的死黨副都督張允,然後輕騎兼程趕回了荊州。

等他到達荊州的時候,劉表已經油盡燈枯,聽說蔡瑁回來,命人將他與蒯氏兄弟請到自己的府中,拉着蔡瑁的手說:“德珪啊,我要不行了,琦兒又生死不知,荊州這裡的事情就交給你了。如果琦兒還沒有先我而去的話,就由他繼任荊州之主,要是他也不在了,你就好好的輔佐琮兒,你作爲長輩,一定要好好的照看他們啊。”

這也就算是劉表的託孤遺言,看着蔡瑁唯唯諾諾,劉表終於放心的閉上了眼睛。

他哪裡想的到,這邊他死還沒有幾天,蔡瑁就將蒯氏兄弟招集起來說:“子柔,異度,雖然當日景升言,要大公子繼承大業,但如今他生死未卜,敵人又大兵壓境,荊州不可一日無主,我看我們還是請二公子爲政吧。”

蒯良心存疑慮,尚未說話,蒯越是劉琮的人,此言正和心意,馬上說:“德珪之言甚是,二公子聰明孝順,本就是繼承大業的最佳人選,大哥,我看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我們共同奉二公子爲主吧。”

一見兄弟也這麼說,蒯良知是兩個人有默契,於是也只好點頭同意。他又哪裡知道,蔡瑁以將劉琮稱好分量,準備賣個好價錢。這邊劉琮剛接過印信,一回到府中,蔡瑁就跟了上來:“琮兒,如果敵人殺來了,你要怎麼辦?”

劉琮此時不過還是個孩子,哪裡又懂什麼,只是恭順的說:“這些事情自然是舅舅做主了。”

蔡瑁見四下無人,於是威脅利誘劉琮說:“琮兒,如今荊州已經丟失大半,徐州軍馬上就要到荊州城下,你和你哥哥誰先投降,誰才能做大官,我們乾脆搶先一步,做一個能管你哥哥的管,以後他就再也不敢對你說三道四,你看怎麼樣?”

其實他也不用費什麼脣舌,只要是他說的話,劉琮又怎麼能不聽,程玉軍馬尚未到達荊州城下,劉琮的降書已經先到程玉軍中。程玉不用看,就知道是蔡瑁的主意,不過自己的目的本就是迫降荊州,如今既然目的達到,也不必去計較到底是誰的主意。

又過了數日,徐州軍終於到了荊州城,蔡瑁與劉琮以及荊州的所有官員都迎接在城門之外,蔡瑁爲了博得程玉的歡心,特別讓劉琮效子嬰故事,素車白馬,白綾繫頸,手捧兵符印信跪在路邊投降。

不過是一個孩子而以,程玉又怎麼忍心,見到這個情形,馬上將劉琮攙扶起來,將脖子上的白綾也去掉,對他說:“抗拒朝廷是你父親的事,如今他已經故去,就不用再追究了,你奉州縣歸朝廷,本是有功的事情,又何必作出這副樣子呢?我一定會向朝廷表彰你的功勞,你的功名富貴,一定會超過你的父親。”

陪在劉琮身後的蔡夫人聽到程玉的話,也是千恩萬謝,受降儀式過後,程玉帶領人馬進駐荊州,自此,荊州的劉表勢力也告敗亡。

第2節 反計第8節 求賢第10節 施恩第1節 準備第2節 冤情第9節 惺惺第8節 復仇第5節 醒悟第10節 先兆第9節 背城第4節 求醫第4節 脫險第六節第7節 波動第6節 義釋第4節 危機第十四節第6節 失地第10節 施恩第9節 惺惺第7節 溫侯第4節 糜竺第6節 換箭第7節 溫侯第9節 刺客第2節 規劃第7節 平叛第9節 挑戰第1節 誤中第5節 訪賢第1節 軍師第1節 誤中第4節 誘敵第2節 得逞第9節 選擇第10節 棄城第2節 錦盒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0節 定策第9節 子龍第2節 妙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2節 錦盒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2節 說第4節 大戰第3節 壽辰第2節 擺陣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失敗第3節 追殺第2節 煉丹原料第6節 反撲第4節 決鬥第7節 凱旋第5節 離間第6節 拒降第4節 冒進第6節 樓班清明第2節 說第1節 擁立第2節 撞車第6節 樓班第3節 反擊第6節 拒降第1節 試探第9節 說客第10節 雙敗第7節 堅持第四節第4節 求醫第6節 義釋第5節 破城第2節 兩難第6節 虛兵第十四節第7節 結拜第1節 賣主第2節 冤情第2節 魏延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7節 遊擊第9節 攻防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7節 報復第6節 北寇第7節 退兵第3節 擇第8節 結親第十八節第9節 通行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3節 別離第8節 陰謀第7節 奪城第7節 分歧
第2節 反計第8節 求賢第10節 施恩第1節 準備第2節 冤情第9節 惺惺第8節 復仇第5節 醒悟第10節 先兆第9節 背城第4節 求醫第4節 脫險第六節第7節 波動第6節 義釋第4節 危機第十四節第6節 失地第10節 施恩第9節 惺惺第7節 溫侯第4節 糜竺第6節 換箭第7節 溫侯第9節 刺客第2節 規劃第7節 平叛第9節 挑戰第1節 誤中第5節 訪賢第1節 軍師第1節 誤中第4節 誘敵第2節 得逞第9節 選擇第10節 棄城第2節 錦盒第2節 聯軍各分心第10節 定策第9節 子龍第2節 妙才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2節 錦盒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2節 說第4節 大戰第3節 壽辰第2節 擺陣第3節 偷營險中伏第1節 失敗第3節 追殺第2節 煉丹原料第6節 反撲第4節 決鬥第7節 凱旋第5節 離間第6節 拒降第4節 冒進第6節 樓班清明第2節 說第1節 擁立第2節 撞車第6節 樓班第3節 反擊第6節 拒降第1節 試探第9節 說客第10節 雙敗第7節 堅持第四節第4節 求醫第6節 義釋第5節 破城第2節 兩難第6節 虛兵第十四節第7節 結拜第1節 賣主第2節 冤情第2節 魏延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7節 遊擊第9節 攻防第3節 劫糧各逞智第3節 新帝賜九錫第7節 報復第6節 北寇第7節 退兵第3節 擇第8節 結親第十八節第9節 通行第4節 大戰南蠻兵第3節 別離第8節 陰謀第7節 奪城第7節 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