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受挫

劉琦雖然以前沒有聽到過黃忠的大名,但他可是熟知自己這個兄弟的脾氣,以前在荊州也有過幾個名氣比較大的武將,都受到了劉磐的挑戰,其中一部分被劉磐打個頭破血流,有些乾脆就不敢應戰,不過不管是怎麼樣的人,都是以遭受劉磐的羞辱爲結局。算起來受他挑戰的人,只有一個文聘佔了一點上風,過後劉磐還一直不服氣,總想找個機會再比一場,至於蔡瑁——以劉磐的話說是不屑於與這樣的人動手。

這個能受到劉磐推崇的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只見這人從面相上來看,約有四五十歲,但已經滿頭白髮,就連鬚眉也看不到多少黑色在裡面。瓜子臉,由於消瘦,顴骨非常高,眼窩也有些下陷,一臉忠正之氣,身量高挑越有八尺,腰下配劍,背後斜背箭壺與一張雕弓。威風凜凜,果然是大將之器。

看到有這樣英武的人助陣,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危險,於是劉琦也就同意了兄弟的請求,讓他帶領本部人馬出戰,自己也率領軍兵到城頭爲劉磐助陣。

張郃高覽沒有想到敵軍閉門不出好幾天,今天竟然主動來叫陣,大開營門,排開陣勢出來迎戰。

劉磐見有敵軍出來,挺槍就要上前,身邊的黃忠卻拉住了他:“公子何必如此心急呢?敵人尚不知強弱如何,不如讓我這個老傢伙去打個頭陣,試試斤兩,如果鬥不過敵人的話,公子再去也不遲。”

劉磐聽的嘿嘿直笑:“老哥哥,你別耍我了,如果你打頭陣,哪會剩下敵人給我,就算有你打不過的人我不是也白給嗎?還請你在後面給我觀陣好了,如果敵人厲害,你再去吧。”

說完這話,雙腳一磕馬腹,戰馬直衝陣前,面對徐州軍喊到:“呔,你們聽好了,我是荊州劉磐,有哪個不怕死的過來,讓小爺我活動一下筋骨。”

其實劉磐並不是什麼粗魯的人,不過陣前就是要說狂話,才能挑動敵人的火氣,讓對方出現失誤,如此說當然無不可。

果然,張郃聽了這話有點生氣,對高覽說:“賢弟你先爲我壓陣,待我去殺了這個狂徒。”

高覽也是不許:“大哥,雖然我已經殺過兩員敵將,但武藝都是太差,如今這人這麼狂,說不定也能有點本事,還是讓兄弟過去過過癮吧。何況你是三軍主帥,怎麼可以打頭陣呢?”

說完話,也不理張郃到底有什麼反應,也縱馬殺到了陣前:“敵將休要猖狂,看我高覽的本領。”

兩個人的對話部分到此結束,剩下的節目——開片,不過劉磐手下也真不含糊,與高覽戰了三十餘合還沒有分出勝負,不過他的那點狂傲之心已經收起。

比起來,高覽的武藝不較號稱荊州第一的文聘差,文聘可能會給自己面子,但敵人就不會有任何地方客氣了,一個不小心,把命留在這裡可不合算。

又打了十餘合,差距已經體現出來,劉磐漸漸落如下風。黃忠在荊州住了十餘年,唯一一個朋友就是劉磐,怎麼能看他吃虧,拍馬舞刀就殺到陣前替下劉磐。劉磐知道自己這個老哥哥的性格也是很高傲的,只有退回本陣,替黃忠觀戰。

黃忠一到戰場,情勢馬上逆轉了過來,本來高覽武藝就比他差一截,他又是以逸待勞,幾個照面下來,就讓高覽處於劣勢。

兩面都有各自的預備隊,張郃一見兄弟不敵敵將,也上前助陣,兩個人雙戰黃忠。黃忠毫無懼色,抖擻精神,越戰越勇,兩個人都無法佔上一點便宜,打了一陣,劉磐也殺了上來,張郃見勝敵無望,再打下去反而容易吃虧,乾脆給高覽使了個眼色,兩個一起退了下來。

劉磐揮軍攻擊了一陣,但徐州軍向來臨危不亂,何況沒有什麼危險的局勢,劉磐雖不能勝,但已經戰敗敵軍大將,也就心滿意足帶領兵馬退回江夏。

張高二將退會營中以後,也是多少有點鬱悶,高覽說:“大哥,想不到江夏這裡還會有如此猛將,卻不知爲何當日沒有隨蔡瑁進犯淮南,我看硬拼不是什麼辦法,以你我二人的功夫想勝他都需要一點時間,還是想個辦法出來吧。”

張郃也心有同感:“賢弟此言甚是,我正有此感覺,明日愚兄出戰,看能不能勝過此人。”

次日早上,張郃高覽二人早早起身,正欲點兵出戰,卻有士兵回報,營外敵軍正在叫陣,爲首的正是黃忠,兩人一聽,想不到敵人也急,正好命令兵馬開門迎戰。

見到張郃來到陣前,黃忠就欲上前交戰,卻被張郃喝住:“且慢,對面的武將,你我昨日雖然戰了一場,卻還沒有通過名姓,我乃是河北張郃。”

黃忠見敵人既然問起,也只能回答:“我乃南陽黃忠,既以知我姓名,還是在兵刃上見真章吧,你身後的人爲何不一起過來?”

張郃迎上前去:“對付你,我一人足矣。”

第3節 密謀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2節 魏延第十節第6節 反擊第10節 內訌第1節 失敗第5節 二劫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10節 漁人第6節 人才契子第6節 交涉第6節 交涉第8節 恢復第2節 談和第5節 混亂第8節 家事第2節 亂戰第10節 定策第6節 義釋第10節 比武第5節 張燕第十三節第5節 離間第4節 轉變第2節 異軍突起第10節 奇兵第1節 許攸第2節 擺陣第7節 起兵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8節 威名第8節 悔悟第1節 內應第6章 內應第2節 爭論第3節 理念第5節 連陣逞威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2節 得逞第1節 騎戰第10節 擔憂第5節 庭戰第5章 抉擇第1節 歸降第7節 分歧第1節 投軍第10節 合兵第3節 鬥志第5節 初戰第3節 二馬第1節 擁立第6節 派系第5節 虎將第9節 貂嬋第5節 破城第2節 規劃第6節 舞劍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6節 孔融第4節 雙雄第10節 聯姻第7節 醫聖第10節 叛亂第8節 指路第9節 詐城第4節 登位第9節 攻防第2節 爭論第8節 機謀第4節 戰備第10節 異心第6節 俘虜第7節 劫營第8節 空城第4節 登位第2節 中伏第4節 雙雄第8節 結親第9節 通行第6節 交涉第10節 治療第7節 反間第8節 結親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5節 初戰第6節 玉璽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6節 換箭第9節 二喬第10節 虎癡第3節 身世第10節 比武第10節 棄城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3節 脫殼第1節 內應第4節 脫險第3節 疑心生暗鬼
第3節 密謀第2節 火燒益州軍第2節 魏延第十節第6節 反擊第10節 內訌第1節 失敗第5節 二劫第2節 計賺夏侯淵第10節 漁人第6節 人才契子第6節 交涉第6節 交涉第8節 恢復第2節 談和第5節 混亂第8節 家事第2節 亂戰第10節 定策第6節 義釋第10節 比武第5節 張燕第十三節第5節 離間第4節 轉變第2節 異軍突起第10節 奇兵第1節 許攸第2節 擺陣第7節 起兵第4節 前途視曹公第8節 威名第8節 悔悟第1節 內應第6章 內應第2節 爭論第3節 理念第5節 連陣逞威第4節 背箭破敵陣第2節 得逞第1節 騎戰第10節 擔憂第5節 庭戰第5章 抉擇第1節 歸降第7節 分歧第1節 投軍第10節 合兵第3節 鬥志第5節 初戰第3節 二馬第1節 擁立第6節 派系第5節 虎將第9節 貂嬋第5節 破城第2節 規劃第6節 舞劍第2節 奇計襲洛陽第6節 孔融第4節 雙雄第10節 聯姻第7節 醫聖第10節 叛亂第8節 指路第9節 詐城第4節 登位第9節 攻防第2節 爭論第8節 機謀第4節 戰備第10節 異心第6節 俘虜第7節 劫營第8節 空城第4節 登位第2節 中伏第4節 雙雄第8節 結親第9節 通行第6節 交涉第10節 治療第7節 反間第8節 結親第2節 水火皆無情第5節 初戰第6節 玉璽第1節 子龍斷舊恩第6節 換箭第9節 二喬第10節 虎癡第3節 身世第10節 比武第10節 棄城第1節 借勢收蠻兵第3節 脫殼第1節 內應第4節 脫險第3節 疑心生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