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試探

張飛見敵將殺至近前,也沒空說什麼,挺矛奔高覽就刺,高覽哪知厲害,不躲不閃,雙手託刀往外就磕,哪知兵刃相交卻只是自己兩手發麻,連三寸都沒有磕出去,仍然向着自己的軟肋刺來。

還好一個武將的素質讓他反應靈敏,極力扭身,幾乎由馬上掉下,饒是如此,還是感覺腰間一涼,兩馬交錯而過,高覽才坐正身軀,低頭一看,還好只是劃破了衣甲。

見自己沒有受傷,他這才放下心,嚇過以後一放鬆,一身冷汗觫的冒出,手腳也有點痠軟。但他一回頭見大哥還在與敵將搏殺,也只能咬緊牙關又迎了上去。

張飛只以戰鬥爲樂,以一敵二毫無懼色,高覽因剛吃了一驚,手下略有含糊,幫的忙與拖累的一樣多,但張飛也難以佔到什麼便宜。身邊的徐州兵見主將戰敵人不下,哪裡有什麼考慮,一涌而上,將張飛圍在當中,卻是徒增死傷。

片刻,廖化又和幾員偏將轉了回來,對張飛高喊一聲:“三將軍不要再打了,快撤吧。”

殺了這一陣,張飛也過夠了癮,撥馬就走。這些士兵又哪裡攔的住他,張郃追了幾步,廖化那裡取出弓箭奔他就射,卻偏在一邊。

張郃一見,大呼一聲:“敵將無禮!”也將自己的弓箭取下,覷準廖化的面門就射。

廖化見對面羽箭飛來,慌忙閃躲,羽箭搽盔而過,知道敵人厲害,伏在馬上就跑。

張郃受了提示,又搭上另外一隻鵰翎奔張飛後心而去。有偏將看到,喊了一聲:“三將軍小心!”

張飛一轉頭,已經看見羽箭的蹤影,大喝一聲,聲如霹靂,揮起一矛,正抽在箭桿之上,羽箭滴溜溜的滾落到草叢中去了。

不少士兵被這一聲大喝,嚇的停住了腳步,卻阻住了自己人的步伐,後面又響起鑼聲,張郃這才收住腳步,不再追趕。

卻說張飛敗回營中,向劉備孔明請罪,孔明聽到敵人早有防範,忙說:“三將軍不必自責,此仗乃是我小看了敵軍,與三將軍無關。我們再想他策在陣前擊敗敵軍。”

郭嘉擊潰了張飛的伏兵,料想不會再有什麼危險,也帶領兵馬趕到了壽春,張遼聽說過郭嘉的聲名,對這樣一個智囊來幫助自己,也感到放心許多,又聽說剛剛擊敗劉備的伏兵,在城內擺下酒宴爲郭嘉接風。

酒過三巡,張遼卻絕口不再喝,張郃因爲對方是本家,格外親近,見張遼不再動酒,問道:“文遠爲何不喝?”

張遼一拱手:“末將身負城防重任,不敢怠慢,只得失禮,待擊敗敵軍以後,再與諸位痛飲。”

衆人見張遼忠於職守,只有欽佩,哪裡會生氣,於是不再勉強。張遼又隨便吃了點東西,就告辭上城巡視去了。

荊州軍已經進攻過壽春多次,都沒有什麼結果,知道如果不能擊敗敵軍幾次,恐怕壽春是沒有那麼容易攻下,當晚也沒有什麼行動。

此日,增兵添將的壽春城乾脆主動出擊,試探劉備軍的虛實,除了武將以外,郭嘉也跟在軍中。

兵馬剛剛在對方營外扎住陣腳,一聲炮響,敵軍也打開營門,在外面列開陣勢。郭嘉仔細觀看,劉備軍雖未經過多少訓練,但也已經井井有條,隱隱之中,也包含着陣勢在裡面。

郭嘉點了點頭,諸葛亮卻是有些本領,如此的軍馬比徐州和曹操也不遑多讓。

兩陣對圓,一員武將由劉軍中殺出,綠袍黃馬,赤面長鬚,手提青龍偃月刀,正是關羽。

高覽縱馬迎了上去,兩邊通過姓名,殺在一起。高覽經過昨日一陣,已經盡去輕視之心,但饒是如此,卻也難在關羽手中討得好去,二三十個回合已經盡落下風。程軍中也有一員紅臉武將舞刀衝了出去,接下關羽,卻是魏延,戰了數十個回合,也佔不到便宜,張遼親自上陣,還是這個結果。

後面的諸葛亮令旗一揮,前軍人馬往來交錯,推進了上去,郭嘉認識,乃是騰蛇之陣。

雖然對方陣容嚴整,郭嘉卻嘆了一口氣,對方尚在遠處就已經如此拘泥於陣法,可見諸葛亮爲人是很保守的,雖有才學卻難以有什麼奇謀,也指揮自己的前軍迎了上去。

兩軍纏鬥在一起,卻都沒有什麼太明顯的優勢,兵力上又差不多,殺了一陣,各自鳴金撤回本寨。這一仗本就是個探虛實,現在對對手的情況已經稍有了解,剩下的就看兩個軍師的個人發揮了。

第5節 醒悟第6節 俘虜第5節 夜襲第1節 歸降第10節 擔憂第6節 反撲第3節 比武(2)第1節 刺殺第1節 投軍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假假真真第10節 敵城第9節 約戰第10節 義父第3節 鬥志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節 叛亂第二節第3節 理念第4節 北顧第5節 處罰第8節 再會第4節 誘敵第1節 賣主第七節第5節 破城第4節 師兄第6節 反擊第4節 大戰第6節 破敵第6節 生天第4節 請求第10節 謹慎第3節 反戈第1節 刺殺第2節 巨星隕落第2節 魏延第9節 攻防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十三節第7節 奪城第5節 異狀第4節 鬼狐復活第10節 衝擊第8節 救人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9節 避禍第10章 城牆第6節 破敵第十二節第1節 誘敵第十九節第9節 山口第7節 堅持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3節 追殺第5節 異狀第5節 求和第4節 轉變第2節 亂戰第4節 冒進第6節 自焚第4節 轉變第6節 逃敵第10節 合兵第10節 比武第2節 爭論第3節 說服第9節 子龍第7節 反間第3節 刺殺(二)第4節 試探第1節 誤中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5節 啓示第3節 血詔第6節 失地第3節 脫殼第9節 二喬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0節 義父第7節 平叛第10節 內應第3節 管亥第5節 殉城第2節 背叛第9節 刺客第7節 波動第6節 失地第3節 援助第8節 迴心第十八節第5節 戰果第1節 準備第5節 啓示第10節 義父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2節 擺陣
第5節 醒悟第6節 俘虜第5節 夜襲第1節 歸降第10節 擔憂第6節 反撲第3節 比武(2)第1節 刺殺第1節 投軍第3節 親者變仇敵第1節 決戰的序曲第1節 假假真真第10節 敵城第9節 約戰第10節 義父第3節 鬥志第3節 銅雀五虎將第1節 叛亂第二節第3節 理念第4節 北顧第5節 處罰第8節 再會第4節 誘敵第1節 賣主第七節第5節 破城第4節 師兄第6節 反擊第4節 大戰第6節 破敵第6節 生天第4節 請求第10節 謹慎第3節 反戈第1節 刺殺第2節 巨星隕落第2節 魏延第9節 攻防第2節 幾人歡喜憂第2節 英雄各擅場第十三節第7節 奪城第5節 異狀第4節 鬼狐復活第10節 衝擊第8節 救人第4節 深宅喪忠魂第9節 避禍第10章 城牆第6節 破敵第十二節第1節 誘敵第十九節第9節 山口第7節 堅持第1節 蜀中說客至第3節 追殺第5節 異狀第5節 求和第4節 轉變第2節 亂戰第4節 冒進第6節 自焚第4節 轉變第6節 逃敵第10節 合兵第10節 比武第2節 爭論第3節 說服第9節 子龍第7節 反間第3節 刺殺(二)第4節 試探第1節 誤中第4節 各逞心中機第5節 啓示第3節 血詔第6節 失地第3節 脫殼第9節 二喬第1節 兵困石頭城第10節 義父第7節 平叛第10節 內應第3節 管亥第5節 殉城第2節 背叛第9節 刺客第7節 波動第6節 失地第3節 援助第8節 迴心第十八節第5節 戰果第1節 準備第5節 啓示第10節 義父第3節 大興三路兵第2節 擺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