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回 吾有大略

州碼頭,一支浩浩蕩蕩的大型船隊剛剛出發,目的地島之間的海島——濟州。

船隊已經漸漸遠去,陸仁剛纔一直在揮舞送別的手此刻也背到了身後。默不作聲的又望了大海數眼,陸仁忽然重重的嘆了一口氣轉回身來,而身旁的衆人在看到陸仁臉上的神情之後都忍不住想笑。這愁眉苦臉的表情,任誰都能一眼看出來現在的陸仁心情是極度的鬱悶。

泉州太守劉也在送行團中,聽到了陸仁的嘆息之後笑着問道:“主公爲何長嘆?可是有何心事使主公心中不快?”

“子陽,你這分明就是明知故問嘛!”

陸仁悶聲悶氣的咕噥了一句,又嘆了口氣才擡起頭向劉道:“我真沒想到會這樣……唉,花去那麼多的氣力,費去那麼多的周折,前前後後又經過了那麼多的事,好不容易能讓伯言離開吳候孫權,可是最後他還是不願留在我的身邊幫我,反到是選擇了要跟隨在孫郡主的身邊。你說我幾番辛苦幾番忙碌的,到底是在爲了誰啊?”

劉也實在是忍不住而笑出了聲來,笑過之後劉道:“主公如此設想也未免偏執了一些。其實主公雖對郡主說是讓她在濟州自立,但實際上孫郡主並濟州仍然是要依附於主公的,而陸伯言隨郡主同去濟州從旁相輔又與輔佐主公何異?且依之見,陸伯言去濟州纔是正得其所。”

“子陽你爲什麼會對伯言與郡主同去濟州一事這麼贊成?”

劉解釋道:“憑心而論。主公安排郡主去統領濟州確實是一着妙棋,既能使濟州得人鎮守與發展,又因路途遙遠、地處海外,可避開孫權的耳目。只是孫郡主雖然是女中豪傑,但卻偏重於武事,政略諸事非其所長。若是隻由郡主獨據濟州,只怕在經略上會有失偏頗,很可能會影響到主公地大計。今有陸伯言在郡主的身邊爲輔則無此憂矣,濟州那邊的事主公就不必去擔心什麼了。”

陸仁聽過劉的分析。歪着腦袋沉思了許久之後點頭道:“子陽所言確實在理,如果沒有一個合適而且有才幹的人在一旁勸諫郡主,只怕她真的會手裡有了點兵就……想起來打哪裡就去打哪裡。三韓和倭島是還很落後,可是濟州現在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充其量不過就是一個可以供我夷州商貿船隊躲風避雨的補給港罷了。要是不等羽翼豐滿就去搶攻三韓、倭島的地盤,搞不好就是在玩火自焚。不過子陽啊,老實說我還真有些放不下心來,你說郡主與伯言在濟州成了事之後。會不會刻意地去幫助江東孫權?再怎麼說郡主也是孫權的親妹妹,而伯言他……”

劉搖了搖頭:“依之見主公到不必爲此事擔心什麼。據秀主母所言,郡主在初被救至小漁村中養傷時,曾在無心中說出過吳候既然不以其爲妹。她亦無心再與吳候相見的話。試想一下,郡主依主公之計詐死脫身,實際上就與叛離江東孫氏無異。若不是下了狠心與吳候之間兄妹決裂。郡主又豈會如此?至於陸伯言嘛……他離開東吳本是迫於無奈。現在不留在主公的身邊,改爲去濟州輔助郡主。對他來說或許是一種兩全之計。”

“兩全之計?子陽你地意思是不是說,伯言不留在我的身邊,一是能避開我將來肯定會與孫權一戰時的心痛,二是……他把郡主當成孫氏支系而輔之?”

劉這時纔剛剛取出招牌大摺扇,聽到陸仁的話之後順手用扇子敲了幾下腦門道:“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實劉地意思到和陸仁有些出入,就是劉認爲陸遜在香香身上看到了太多與故去的陸蘭相似的地方,所以很可能喜歡上了香香。只是考慮到香香不肯嫁人的心性,選擇了默默地跟在香香的身邊,成爲一個守護者。至於具體到底如何,陸仁說不清,劉也說不清,甚至可能連陸遜自己也說不清。

陸仁甩了甩頭:“唉,算了,這些事暫時不去管他,反正他們這一去,濟州這顆棋子也算是盤中落定。子陽你過兩天還要帶一批軍需趕回泉州,這兩天你就在夷州休息一下吧。走,我們先去喝幾杯。”

在酒樓中坐定,三杯過後劉問道:“主公,有關於這濟州主公是不是還有別的考慮?記得之前主公對濟州並不是這麼在意地。”

陸仁晃了幾下酒杯,微微點頭道:“不錯,我是有別地考慮。本來在我地計劃裡,濟州暫時只是作爲方便北方貿易的一箇中轉站來使用,至於三韓和倭島……老實說,我本來都是想等風兒再大一些,可以自己領兵出征地時候交給他來征討的,當是給他的一種歷練。可是現在……子陽還記得上回趙雨在柴桑打探到的消息吧?”

劉道:“主公是指趙別駕打探到

曹公有意要主公遣子入侍的消息?”

“嗯!弈兒已經去了許久,到現在還沒回來,我怕這裡面會生出些難以預料的變故。子陽,你也在夷泉兩州呆了這麼多年,有些話我說出來你應該聽得懂。我重商利,然後以商利去益農,而農事得以穩固,這種做法其實與中原的地主豪強是正好相反的。他們是全盡農事,稍以商事爲輔而已。固然他們有些圈地自守的味道,但也與他們不像我有這麼廣闊的商路有關。在這種情況之下我與他們碰到一起,假以時日各地之利只怕會盡落我手,你認爲那些豪族真的會看不到這些或是任由我這樣下去嗎?”

劉道:“當然不會。天下之爭,說穿了不過就是爲了一個利字。”

陸仁笑道:“子陽。你跟了我幾年,似乎思想上也變了很多。記得最初的時候你也是隻重農事,輕視商利地。”

劉道:“能不變嗎?主公只不過有夷泉這兩州之地,但是藉助行商取利,早已是富可敵國。而這些財富若是僅以農事蠶桑,非數十年的積蓄之功不可得也。看到這些,再不自警自省的話也就未免太不識時宜了。”

陸仁道:“你的想法都變了,自然也會有其他的人跟着變。慢慢的那些豪族僅僅依靠農事地利而取得的利益就會變得微不足道,他們也就會漸漸的沒落下去而不值一提。手中能夠控制住的人丁也會越來越少。所以他們中間地一些代表性的人物一定會設法來對付我,甚至是除掉我,因爲把我除掉對他們來說就等於是斷絕了重商思想的源頭……哎,我說的這些你真地聽得懂嗎?”

劉搖搖扇子。頭也跟着搖:“主公所言,似懂非懂,朦朧中好像又有那麼一點的明白吧。”

陸仁猛抓頭皮,心說我和他解釋產業思想上的鬥爭幹什麼?說實話我自己都不怎麼懂來着。想了想幹脆換個方法來解釋:“子陽你飽讀史書。總該知道春秋戰國時的奴隸制與僱農制之爭吧?我或許就有些像強秦地商秧,用的方法雖然能使國家變富變強,但是肯定會讓舊式的貴族官吏漸漸失勢失利,所以我是他們想要除之而後快的人。”

劉點頭道:“這麼說地話到是明白不少。只是主公說的這些與濟州有何關係?”

陸仁道:“你知道我做事都會留條退路。與那些人的一斗我想是避不開地了。但能不能鬥得過我自己心裡也沒底。現在我在北方各郡已經安排下了那麼多地人,那麼多與往日不同地各類產業,萬一他們容不下而動手鏟除。有濟州在至少我也能有個暫時安置人員。避開與他們直接拼鬥的地方。實在不行。我就把濟州建成第二個夷州,用相對較近地路程與產業去賺光他們的利益。我還就真不相信。我販去那裡的優質東西他們會真的不買,或是他們又有膽子越海來攻佔濟州破壞我的產業。陸地上我也許拼不過他們,但是海戰他們還差得太遠!”

劉捋起了清須:“不錯,先立於不敗之地爲之上。”

陸仁喝了杯酒下肚,眼珠轉了轉想起一件事來:“子陽,此外還有一件事你記着。你一回泉州馬上派出細作趕去許都與城,我懷疑曹操現在已經開始在疏遠荀氏一族,因爲荀氏一族借曹操之力登入廟堂,到現在對朝政的把持可能已經超出了曹操的底線。如果我的這個推測是正確的話,荀文若現在就肯定不會像以前那樣深受曹操的信任,而曹操也肯定在扶持其他的家族,對荀氏一族開始打壓了。或許我有機會……”

劉剛剛端起來的酒杯掉落在地上,劉驚得瞪上了雙眼望定陸仁:“主公你……先是徐元直,然後是黃漢升,接着又是孫郡主與陸伯言,到現在主公你該不會是想對荀令君下手吧?前幾人還好說,各有各的軟處被主公抓住,可以荀令君的爲人……主公還是早些打消這個念頭爲上。如果是擔心奉孝故去後,曹公那裡只有荀令君能爲主公說上幾句話的話,到是能夠理解。主公不如設法去幫一幫荀令君,這樣也算是在自己幫自己。”

陸仁擺了擺手道:“幫不上的。以曹操的爲人,一但對誰動了疑心,那麼當事者只怕就難逃一死……也許我說得過火了些吧?總之別的你不用多管,照我說的去做就是了,反正派出細作打探消息是必不可少的事,大不了就是多花點錢而已。如果可以的話,我還真想讓你挑幾個絕對信得過的人埋伏到荀公的身邊去,將來只怕有大用。”

劉對陸仁的這種“神來之筆”也可說是司空見慣,按說都有點麻木了,可是這回的說出來的事情實在太大,劉真有些接受不了。怎麼說劉也在曹操的手下呆了那麼長時間,對荀彧的爲人十分了解,陸仁現在突然說

荀彧動點手腳,在劉看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公,主公發了話下來自然要做。而且就像陸仁說地那樣。只是多派些得力的細作,多花上一點錢而已,在整體大局上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並不是什麼錯誤的舉動,劉也就不再勸諫什麼,只當是陸仁在花錢買開心罷了。

二人又是幾杯下肚,陸仁忽然笑着打趣道:“哎,我也突然想通了。有伯言在濟州,香香郡主要是玩興一起。大可把諸般政事一股腦的全扔給伯言,自己跑來夷州遊玩。要麼找阿秀,要麼就找趙雨。對哦,她和趙雨可是閨中密友來着。”

劉也笑了笑。稍一沉思問道:“主公,我看趙別駕好像也在作出行的準備,是不是主公另有調令讓她出使何處?”

陸仁道:“是哦,我都忘了和你說了。過兩天她會和你一起去泉州。然後她從桂陽轉到荊襄,之後入川再轉行漢中,最後若是可行的話,我是想讓她去一趟西涼找一個人。這個人或許能幫我們打通之前沒能打通的西涼商路。”

“西涼商路?是馬氏還是韓氏?”

陸仁笑了笑沒有回答。因爲這件事他自己心裡還沒有底。不過要是不出什麼意外,趙雨這回只要見到該見的人再留下些話也就行了,真正的機會應該是在一年多以後。

“馬雲緣……據說是個美如天仙地女孩子。上次趙雨說馬MM只比她大一歲。這會兒也就二十四歲吧?不過馬超是大帥哥。這個妹妹肯定不會差。有機會還真想見上一面。要是能把她也塞到趙雲的身邊去就再好不過了。雲哥,咱可對得起你啊。誰讓你是我的偶像,又陰差陽錯的救過我地命呢?將來要是有什麼事,你要是能出面幫幫我就最好不過了。呵呵……”

他正在這裡胡思亂想,劉在對面問道:“主公,心中不明,你爲什麼一定要打通西涼商路?需知西涼乃塞外苦寒之地,又多有羌胡之患,人民貧脊,縱然打通商路也無甚利處。”

陸仁正了正神道:“子陽,你可知昔日漢武帝出兵西域是所爲何事?”

劉道:“祖上之威,又怎能不知?爲揚我大漢天威!”

陸仁笑了笑:“還有呢?”

劉皺了下眉頭,接着應答道:“爲了……汗血寶馬。”

“還有呢?”

劉搖頭。

陸仁又笑了笑,伸手爲劉滿上一杯酒道:“子陽,其實在我看來,武帝真正最大的心願,應該是想打通西域之後,貫通與極西之地大秦,也就是我和興霸常說的地中海羅馬帝國之間的絲綢之路。可惜地是武帝好大喜功,在一些事情上沒有把握好,這條絲綢之路也就沒能真正打通。現在我就是想用我的方法去試上一試,看看能不能打通這條商路。如果能夠打通,那就並不僅僅是我的商路,而是整個大漢的商路。換句話說,我是想爲大漢,爲華夏神州打通這條商路。而且有了這條商路,眼下那些圈地自守只取農利地情況,說不定也會因些而有所改變。種出來做出來的東西,當然是要賣到合適的地方纔值錢。很早地時候我聽貞提起過,在羅馬那裡我大漢絲綢是能夠換回等重地黃金地啊。”

劉微微點頭:“原來如此!興霸與我閒談時也曾提起過,如果是想從海路去羅馬太過遙遠,而且從海圖上來看,中間還有一個非洲增加了太多的航程。”

陸仁道:“我到是想等興霸在攻克交址之後再次派他出海,看看能不能在中東、阿拉伯一帶建起一個海運地立足點,再從那裡販運絲綢等物到羅馬去。不過嘛……”陸仁對這個時期中東地區的歷史根本就不瞭解,這個商貿點能不能建起來陸仁真的是一點底都沒有,再說蘇伊勢大運河還在千多年後呢!早些引發出中國版的大航海時代?過個幾十年再說吧。而且想用航海的方法去地中海,在非洲沿岸建立補給殖民點都得要好少的時間才行。現在的海運最遠能到中東一帶陸仁已經很知足了。

接下來的就是一些沒營養的話題了,劉甚至開玩笑的和陸仁談起了泉州的女子如何,徐庶又能不能搞定楊清之類的八卦。談着談着忽然有人來報,說是甄的今秋財計已經完成,請陸仁到甄府一敘。劉用嬉笑的眼光望了陸仁一眼,笑道:“主公請千萬要保重身體,先去也。”

陸仁瞪了劉一眼,起身準備離去。走到門口時陸仁轉回身來道:“子陽,船隊準備一完成你就馬上趕回泉州。有你坐鎮泉州,興霸和漢升才能安心去攻取交址……其餘的事我就不說什麼了。”“領命!”

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四回第22回 瓶子很羅嗦……第八十四回第66回 初入南蠻第118回 不是一般的背運!第4回 混亂第26回 牢中三日第九十一回第89回 禍兮?福兮?第203回 趙雨之險第148回 狼窩小宴(上)第6回 是非之爭第68回 欲去不能第15回 遠謀第57回 補給之所第48回 意外第6回 濮陽火場第一百九十五回第47回 不認命第27回 游龍出淵(下)第164回 下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二十五回第160回 有失有得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42回 謀事在人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135回 事初成第94回 各有所得第71回 陸仁尋計第65回 迴歸正途第十八回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76回 許都暗流(下)第四十六回三十七回準備第8回 長安之戰(中)第11回 借錢買糧第100回 男兒血性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中)第八十八回第177回 送別第1回 初到漢末第153回 行商賑災第129回 小莊來客第一回第164回 下第51回 不知所謂第232回 第二卷最終回(上)第23回 不一樣的前奏第六十四回第36回 酸啊!第27回 終收山蝠第221回 幾誤第53回 家庭會議第24回 三國英雄少不得吳候(下)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9回 曹公賜侍第111回 海上大戰(下)第37回 徐州煤礦第9回 曹公賜侍第81回 論勢第99回 又起一波第42回 謀事在人第1回 初到漢末第23回 治病救政第125回 迴歸第173回 戰後收徒第109回 隱憂第十八回第二百回第二百一十一回第31回 激!(下)第33回 重回許昌第18回 公事私情第161回 人力資源第221回 幾誤第72回 外援內助第13回 接納第60回 另置之地第70回 上第8回 盜版獻策第64回 錯綜複雜第138回 陸莊對?第231回 中第四十七回第二百零九回第20回 會師第3回 前兆第62回 夜靜沉思第171回 貨去人來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73回 深夜突圍(下)第193回 柔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65回 該伸手時就伸手第99回 隘口一戰第185回 將行
第166回 忽悠計劃一號第四回第22回 瓶子很羅嗦……第八十四回第66回 初入南蠻第118回 不是一般的背運!第4回 混亂第26回 牢中三日第九十一回第89回 禍兮?福兮?第203回 趙雨之險第148回 狼窩小宴(上)第6回 是非之爭第68回 欲去不能第15回 遠謀第57回 補給之所第48回 意外第6回 濮陽火場第一百九十五回第47回 不認命第27回 游龍出淵(下)第164回 下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二十五回第160回 有失有得第120回 既來則安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42回 謀事在人第7回 再獻一策(下)第135回 事初成第94回 各有所得第71回 陸仁尋計第65回 迴歸正途第十八回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76回 許都暗流(下)第四十六回三十七回準備第8回 長安之戰(中)第11回 借錢買糧第100回 男兒血性第22回 有喜亦有憂(中)第八十八回第177回 送別第1回 初到漢末第153回 行商賑災第129回 小莊來客第一回第164回 下第51回 不知所謂第232回 第二卷最終回(上)第23回 不一樣的前奏第六十四回第36回 酸啊!第27回 終收山蝠第221回 幾誤第53回 家庭會議第24回 三國英雄少不得吳候(下)第80回 摯友郭嘉(上)第9回 曹公賜侍第111回 海上大戰(下)第37回 徐州煤礦第9回 曹公賜侍第81回 論勢第99回 又起一波第42回 謀事在人第1回 初到漢末第23回 治病救政第125回 迴歸第173回 戰後收徒第109回 隱憂第十八回第二百回第二百一十一回第31回 激!(下)第33回 重回許昌第18回 公事私情第161回 人力資源第221回 幾誤第72回 外援內助第13回 接納第60回 另置之地第70回 上第8回 盜版獻策第64回 錯綜複雜第138回 陸莊對?第231回 中第四十七回第二百零九回第20回 會師第3回 前兆第62回 夜靜沉思第171回 貨去人來第61回 去者與來客第73回 深夜突圍(下)第193回 柔第121回 雜事一堆第65回 該伸手時就伸手第99回 隘口一戰第185回 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