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六百七十七回 五丈原前

五日後至五丈原,五丈原是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死而後已的地方。

還在渭水尋覓諸葛亮與司馬懿不曾交戰的地方之時,一馬自營中來,到陳翎身前翻身下地,稟報言道:“大人,有敵出現了!”

哦了一聲,陳翎不緊不慢的問道:“是曹操帳下何人?曹仁?夏侯惇?”

此人搖頭,向着侍立在側的趙雲、周泰等人望了一眼,回稟言道:“不是中原人,是西涼外族的軍卒!”

拿在手中輕輕揮着的羽扇掉落在地,陳翎不敢置信的問道:“來敵是何人?”

“是…”此人滿面無奈之情,吃吃哎哎着說道:“蛾遮塞、迷當、俄何燒戈、伐同、滇吾、鄰戴…”

前面所說的人中,陳翎只有一個聽說過其他的都沒有聽過,那一個就是俄何燒戈,還有徹裡吉、越吉、雅丹等,此人沒有報上來。

“多少兵馬?現今在何處?”在陳翎身側的周泰不等陳翎開口,便代其問道。

“不清楚…”還是搖頭,此人解釋着說道:“其實這些異族人馬還在雍縣集聚,於此處的官吏姜敘上報過來,由此高將軍遣小人過來告知大人。”

緣由漢中一戰,首功爲魏延、馬岱兩人取了去,高順依然爲前部先鋒大將,不過待來到這五丈原之後,陳翎執意要在此停留片刻,是故大軍全部聚集在此。

旁人不明所以中,趙雲自然知曉陳翎這是爲何,因此他亦一起跟隨了過來,時至如今,趙雲都沒有親身見上諸葛亮一眼,在遙想那一番場景之時,他對即將到來的兩人見面也分外期待,趙雲他想着在這個已經走到歧路上的時代,諸葛亮會有何不同。

一直沉浸於此的趙雲,同時聽得此人的呈報,稍一沉吟,他便開口說道:“此等俱是隴西羌氐將領,其他不足慮,但若是任由他們攻城拔寨一路攻至漢中左近,塗炭生靈,劫持婦幼而去的話,…”

說到這裡,趙雲望向陳翎,看他如何計議。

陳翎也在想着此事,不同於趙雲,對於今年結束戰事陳翎實在太過渴望了一些,若是在此出兵攻雍縣,討伐羌氐兩族,非是一日就能竟功。拖延時

久,在歲末不能擊敗這一路大軍,趕不到長安去尚且不必說,心中一直擔憂着的大災若是此時發生,自己如之奈何?

左右一顧,除去高順父子,亦師亦友的趙雲之外,自己所有的帳下將校幾乎都在側,成宜、魏延、郝昭、馬岱、審配、劉賢、陳橫、夏侯恩、成公英九員大將。

嗯,劉賢、陳橫兩人陳翎自動濾過,不予考慮,成宜、成公英兩人本是西涼大將,由他倆人率一路偏師可以抵擋一陣,待自己將曹操…

不行,還稍差一些,念起魏延、馬岱兩人的兵卒都是一些新丁,陳翎遂在沉思之後,這般開口言道:“文長、伯瞻,…”

見魏延、馬岱兩人出列上前抱拳聽令,陳翎微微點頭之後,又轉向成宜、成公英兩將,接着說道:“成氏雙雄,汝倆人也曾是這西涼之地的豪傑,應該不懼羌氐之禍罷?”

成宜、成公英亦各個上前一步,向着陳翎抱拳言道:“羌氐只是匹夫之勇,完全不識中原廣大。”相視了一眼,再言道:“只要大人給予糧餉重金,不用出兵就能讓他們這些蠻夷之族相互廝殺,不爲大人心頭之患也。”

成宜、成公英兩人所言甚得陳翎之心,在片刻間,幾乎懷疑似乎只需遣兩人前往,就能蕩平這路賊兵。

不過心中持重,陳翎還是在點了一下頭之後,向着魏延、馬岱等這幾人說道:“以文長大將,汝等三人爲副將,討伐這一路兵馬,糧草金銀我自會命漢中之孝起爲汝等籌措齊全,不必擔心。”

聽得陳翎這話,魏延、馬岱兩人臉上俱有喜色,攜同成宜、成公英兩將向着陳翎一禮,稱諾下去準備出兵事宜去了。

此刻魏延、馬岱兩人的兵馬幾乎全部是新卒,人數也止在數千間,用這些兵馬去征討長安,遠不如留在此地截殺羌氐來得爽快。

長安一戰,說的好聽一些,是決定天下大勢的一戰,說的難聽一些,就是陛下滅漢統一天下前的一戰。

這樣的戰事,若是沒有參加的確略有遺憾,但假若是身爲偏將去攻伐,比之爲一路大軍之主帥,兩者之間的尊崇地位,所取得戰功,不可以道里計。

看着魏延並三

人而去,陳翎默默無語,再次眺望了一下這五丈原,見實在無處可以讓自己觀賞,乃回頭言道:“回去罷!”

轉身間,覷得來稟報的使者還在側,便說道:“回去告知你家將軍,即刻發兵長安,我要趕在歲末攻下劉氏帝都!”

三日後,經武功,進扶風槐裡,長安就已經遙遙在望了。

長安是是第一座被稱爲“京”的都城,也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周文王時就定都於此,築設豐京,武王即位後再建鎬京,合稱豐鎬,西安簡稱“鎬”,即源於此。漢高祖五年置長安縣,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興建長樂宮,高祖七年營建未央宮,同年國都由櫟陽遷移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名長安城,取意“長治久安”。

秦末漢初,長安其地時爲秦都咸陽的一個鄉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長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稱爲“長安”。

漢初,高祖劉邦下詔,相國蕭何主持營造都城長安,開啓了漢帝國的宏大基業。

劉邦擊敗項羽之後,婁敬建議定都關中,但羣臣大多是從東方而來,紛紛反對。

劉邦徵詢張良,張良說道:“東周雖然比秦晉兩世好,但雒邑城郭僅數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擊。反觀關中有函谷關、隴蜀的沃野千里,南邊有巴蜀的富庶,北邊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並向東方牽制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運京師,當東方有變,就可以順流而下。正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的沒錯。”

於是劉邦決意定都長安,並拜婁敬爲郎中,賜劉姓。

漢高帝五年置長安縣,高帝七年,定都於此。

劉邦開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爲長樂宮。

高祖七年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爲長安城。

惠帝元年至五年間,建造城牆。

漢武帝設京兆尹治理長安,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並在城西擴充了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

(本章完)

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來歸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
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三百四十八回 離京赴任正文_第三百六十四回 建安四年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三百一十四回 濮陽城下正文_第二百六十回 誰是敵手正文_第二百五十二回 奸雄曹操正文_第二十六回 安營下寨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五百四十一回 千鈞一髮正文_第三百六十回 弄巧成拙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五百八十六回 應者雲集正文_第一百零七回 攻入北海正文_第二百二十七回 家人來歸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一百六十五回 戰事轉進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六百零五回 張遼敗退正文_第五百七十一回 我欲爲王正文_第一百五十八回 智略制敵正文_第五十八回 亂世之象正文_第四百五十九回 大將之名正文_第四百四十三回 一則趣事正文_第五百零九回 縱敵之過正文_第八十七回 城外埋伏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六百三十六回 趙雲殺陣正文_第一百九十五回 出征在即正文_第四百五十一回 在劫難逃正文_第六百三十二回 取捨兩難正文_第十四回 蝸居小縣正文_第五百六十三回 一縱一放正文_第二百五十六回 郭嘉定策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六百四十四回 赤壁之年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四百零二回 生死大戰正文_第四百六十九回 有人來訪正文_第五百六十八回 陣中拼殺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四百二十八回 賺取城池正文_第六百六十八回 攻戰不息正文_第四百二十三回 天下縞素正文_第六百零二回 一壺濁酒正文_第一百一十六回 篡改經典正文_第二百零二回 鏖戰柳城正文_第七十一回 下邳瘟疫正文_第三百一十一回 開戰啓始正文_第一百八十三回 刺史逢紀正文_第二百六十一回 陣法之爭正文_第十六回 約法三章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四百一十六回 南蠻國主正文_第四百三十六回 家有三小正文_第一百一十九回 雕版印刷正文_第六百二十八回 郝昭獻計正文_第五百回 大將陣亡正文_第五百四十六回 劉備退兵正文_第九十回 管亥逞威正文_第三百六十九回 究其原因正文_第四百九十二回 相敘戰前正文_第三百五十四回 殿中議事正文_第一百七十三回 城中軼事正文_第一百二十回 拋磚引玉正文_第七十七回 先鋒張遼正文_第五百五十二回 離間之計正文_第一百五十七回 呂布軍至正文_第五百五十回 張達賺城正文_第二百七十四回 大將管亥正文_第一百八十二回 邊塞胡人正文_第二百七十五回 龍戰虎鬥正文_第二百七十一回 籠城而戰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三十一回 許褚破門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八十四回 呂岱出戰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四百九十六回 張郃敗了正文_第六十四回 陳宮說曹正文_第一百零九回 海上遇險正文_第五百四十八回 居永安縣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八回 以假論真正文_第三百一十三回 毒士賈詡正文_第八十二回 平壽之戰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二百三十九回 迴轉平原正文_第六十一回 彭城攻防正文_第三百五十二回 招攬名士正文_第七十回 徐盛入仕正文_第五百七十七回 張任死節正文_第六百一十八回 程普闖營正文_第六百六十三回 陽平關前正文_第八十六回 呂岱搏命正文_第六百六十一回 招降納附正文_第五百零四回 援軍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