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一百一十三回 至北海城

青州接襄的兩大勢力曹操、袁紹兩軍皆不征討呂布,青州難得處在發展的最佳時機中。

陳翎攜諸葛瑾騎馬護送主母嚴氏、夫人貂蟬一行,沿着征戰之道前進着。

現在青州內黃巾全部歸附呂布,陳翎才能如此這樣放心大膽的趕路。

一路無話,至北海城下時,已快進入初平四年十一月份。

天氣開始寒冷起來,陳翎仰望着天空,心中默默想到,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過第二年了,想到在另外一個世界的家人,心中隱隱作痛,很想見他們一面啊。

可如此詭異的穿越事情,怎麼能夠隨心所欲?

陳翎哀嘆,無他法可想,只能默默祝福家人,以及逐漸淡去的各位叔伯親友,你們一切安好嗎?

遠遠北海城顯露出來,它像一隻遠古巨獸匍匐着,它的兩隻前爪釘在地上,仿似要將大地掘起。

陳翎笑了,北海是屬於那種有甕城的中型城池,它的護城河雖然不甚寬闊,但很好的與甕城結合起來,形成了攻防一體的防禦體系。在戰鬥中,可以在敵軍進攻時,給予阻擊,令其不能架設器械前進靠近城牆下。

轉首及遠,看着原處荒涼的平原,陳翎心中開始琢磨起來,是否可以趁着這個時間,重新開荒,以待來年播種?

小麥是很好的農作物,可惜在秋收之後就該播種下去,然後等待來年即可收穫。但主公呂布征討青州一戰,主觀上是想奪取青州爲己有,客觀上因戰爭,這一片土地荒廢了,卻是耽擱了小麥的播種。

再想想其他的,一時間真不到還有什麼東西可供種植。

土豆還在大洋彼岸生長着,想要種植這種作物,琅邪的戰船還得繼續更新換代,要有更大、更強勁的動力才能到達那裡。不然的話,只能繞圈過去,那真是苦不堪言,想想都遍體生寒。

想到此處,念及軍中缺少糧食這一嚴峻形勢,就算有種子,也只能供食用,不能種下,陳翎只得收回眼光,專注於進城中。

呂布領銜着一羣文武站在城門下,畫戟不在手中,只有依舊豔紅的戰袍披在身上。侍衛鮮衣怒馬,全身整齊,雙目炯炯有神,目視前方。

陳翎感慨着對諸葛瑾笑言道:“子瑜,你是不知,這是我第一次被人迎接入城。”

諸葛瑾正在打量溫侯呂布,聽得陳翎話語,愣了一下,問道:“子儀,何以出此感嘆?”

陳翎解釋道:“當初在相城之時,主母、夫人從河北歸來,我陪同主公迎接之;再一次,琅邪莒縣,我迎從徐州回來的主公,”陳翎笑了下繼續說道:“這一次,總算輪到我了,雖然是藉着主母、夫人的榮光,不過我不在意。”

諸葛瑾大笑之,說道:“來日方長,以子儀之能,將來定會有機會再次被人迎入城中的。”諸葛瑾心中原本存在的一絲隔閡之感,在與陳翎的笑談中,消失不見了。

諸葛瑾心中默默想着,陳翎雖年在己下,但所經所歷,皆非自己能比,這或許就是戰爭歷練之後的結果罷。

呂布站在前面,側面是呂玲綺,身後是陳宮、張遼、許褚、管亥等人,此時見數百人護衛的車輛停了下來,呂布上前一步,攙扶下嚴氏,呂玲綺早已跪拜在地,帶着歡喜叫道:“阿母!”

嚴氏向呂布福了下,轉過身就垂下淚來,哭道:“我可憐的嬌兒,你怎就這麼…”話不曾說完,早已語不成聲,抱着呂玲綺痛哭起來。

呂布一時尷尬萬分,雖然知道嚴氏疼愛女兒,可當着這麼多臣佐的面,如此做,有失禮儀。

只作未見,呂布反身將貂蟬扶下車來,轉身欲喚哭成一團的嚴氏、呂玲綺母女倆,陳翎上前一揖,口稱道:“主公。”

呂布把扶着貂蟬的手臂,向陳翎點頭,說道:“琅邪一事,我已知之,非你之錯,若某在,同樣如此爲之!”呂布張目間,威勢非常,陳翎感其情甚誠,心中不知爲何好受

了一些,將言又止。這時呂布覷見諸葛瑾在陳翎身側,便問道:“諸葛瑾,陽都諸葛子瑜?”

諸葛瑾剛纔爲呂布氣勢所奪,一時間竟未曾過來見禮。現在呂布攜貂蟬就站在面前,被其見問,乃上前一步,拱手道:“拜見主公!”

呂布看諸葛瑾身形修長,其臉又那般,心中忽起玩笑之意,問道:“既然是許汜、子儀兩人共同所薦,子瑜,可願爲某之長史?”

長史乃是將軍,太守的文佐,職權甚重,更何況此時呂布之言,乃問詢是否願意就任府中長史,這是將諸葛瑾當做自己人看待。

諸葛瑾一怔言道:“臣下恐才識淺薄,不堪此重任。”哪裡有這般任職的?諸葛瑾心中暗暗腹誹,陳宮、陳翎兩人一爲別駕、一爲治中,諸葛瑾料想中,自己至多也就是別駕從事、或治中從事,那會是親近之人才能擔當的長史?

呂布呵呵笑道:“你爲臣,我爲君,如何處之,你自己思量罷。”

諸葛瑾哈哈一笑,又嘆了一聲,言道:“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瑾受之,只是有愧矣。”如此主公,有趣,有趣!

在呂布與諸葛瑾交談中,陳翎向其後的陳宮拱手,道聲“公臺兄,有勞了!”

陳宮一揖還之,笑道:“子儀至,我無憂也。”

陳翎哭笑不得,轉身不理陳宮,繼續前走一步,向已經貴爲武將之首的張遼言道:“文遠,多日不見,安康否?”

張遼年輕的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接着便消失不見,抱拳沉聲道:“子儀,多承掛念,遼現在能開弓,能騎馬,區區小傷,不足掛齒。”

騎射乃是六藝之一,張遼如此說話,不顯其勇武,實表統兵作戰之能。陳翎喜之,上前把扶住張遼,說道:“文遠,我看…”將要出口的話,總算收回來了,看着張遼憋紅着的臉,陳翎鎮靜說道:“我看,不如得閒之時,你我比試一番如何?”

排在張遼之後的管亥、許褚等人不知陳翎與張遼之間有過一次對話,全部說出來的話,有損張遼威儀。

張遼趕緊點頭,心中已然怕急,若是陳翎再胡說八道下去,不知道許褚等人會如何看待自己。

看着管亥健碩的身材,有猛士之態,陳翎僅僅拱手見禮而過。陳翎心中暗道,管亥、徐和你倆竟敢不回我信?哼哼,很好很好!

來到許褚面前,雖然時過境遷,但友情裂痕還在,思緒着周泰、陳震兩人現在不知是否到了遼東?陳翎拱手一禮,許褚抱拳恭賀道:“治中…”拖着長音,許褚的大眼中,明明顯出了怒焰。陳翎心中暗歎,說道:“仲康…”說完,轉向下一個。

接下來的是呂岱、徐盛、廖化三人,雖然都是名將,但在此刻,陳翎無心多語,同樣見禮而過。

居末尾的是徐和,徐和此人身形瘦弱,不似武將,可誰會想到此人竟然能夠戰廖化而勝出?

陳翎心中充滿了黃巾軍中果然藏龍臥虎的感嘆,若不是張角無能,怎會連累此等人物在歷史上竟然只留下淡淡一筆?

此時不宜談論過多,陳翎見過衆人之後,便等主公呂布處理好嚴氏、呂玲綺母女之間的私事之後,進入城中。

在步入城中之時,身後孫翊追了過去,跟在陳翎旁邊。

而呂玲綺身旁多了一個嬰兒肥的小使女,宜霜。

道路兩旁商鋪蕭條,毫無人氣,一條通向府衙的道路倒是整潔寬敞。打量着侍立在道路兩旁的侍衛,一個個臉色激動,彷如見着主公呂布,主母嚴氏是自己天大的幸事。

他們崇敬呂布,所以能戰無不勝;他們崇拜呂布,所以能攻無不克。

看着在前緩步行進中的溫侯呂布,陳翎實在有太多感慨。

若不是自己的出現,現在的呂布還在哪裡?

一時間,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都有,就是沒有後悔之意。

絕世武將當如此,豈能任由曹操那種奸雄

,使詐計陰謀,令魏續、宋憲、侯成三人反叛,綁縛其主,死在白門樓下?

並駕齊驅的陳宮見之,開口言道:“剛纔見你之時,便覺着你有些不同,現在聽得你嘆氣之聲,足證這一段時日,琅邪政務的確艱難,竟然令子儀你改了性情。”

陳翎沉默了一陣,纔在孫翊好奇的目光中,向陳宮說道:“艱難與否,現在都不重要了,公臺兄,軍務如此,政事如何?”

見陳翎避而不談琅邪事,陳宮心中暗歎一聲,答道:“出征青州之前,我聞你向主公進分封制,主公這一段時日,的確在考慮此事。”

陳宮說着,正色言道:“子儀,可還記得吳楚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之亂:在漢景帝三年,吳王濞爲主謀,發起了這次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闢光、淄川王賢、膠西王印、膠東王雄渠。

這是發生在本朝的事情,陳翎若是說不知,陳宮肯定會鄙視非常,唾沫四濺的教訓起陳翎來,然後陳翎只能唾面自乾了。

陳翎點頭,以示自己知曉。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諸呂當權以及漢文帝劉恆繼統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啓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

王國勢力強大的局面,是漢高祖劉邦時形成的。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

漢五年劉邦稱帝后,共有異姓王七人。他陸續消滅了除去長沙王吳芮以外的六人。他認爲秦祚短促是由於秦不分封子弟的緣故,所以在異姓王的故土分封自己的兄弟子侄九人爲王,即同姓九王。高祖並與羣臣共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接下來的事情很簡單,高祖駕崩後,呂后掌權,她又分封了一些呂姓子弟。劉姓、呂姓,以及皇帝圍繞着權柄而戰,數次戰爭後,始有《推恩令》出現,結束如此混亂的戰爭局面。

陳宮接着說道:“子儀,你既然已知此事後果如何,爲何還向主公提及?”

陳翎深深埋下頭,接着擡起來向着陳宮說道:“主公雖取青州在手,但觀望周邊,西有曹操,北有袁紹,若不能出奇策,何以戰而勝之?”

陳翎繼續解釋說道:“此時之境與當初高祖皇帝何曾相似,眼下才是最重要的,將來如何,我已經顧不上了…”

陳翎哀嘆的模樣,陳宮心有慼慼然,同時也嘆了聲,說道:“就算如此,主公能有高祖氣度麼?在有前車之鑑的情況下,主公他會如何抉擇?”

陳翎奇之,問道:“公臺兄,爲何此次你竟然不阻我?”

陳宮苦笑,說道:“還能如何,你這一獻制,無論如何是爲解當前困境,麻煩在後,而非當前。”

陳翎呵呵一笑,說道:“公臺兄,若是我說能解後面叛亂之源,你會怎麼說?”

陳宮哈哈一笑,說道:“你比晁錯如何?《言兵事疏》、《賢良對策》可曾讀過?”

陳翎復呵呵一笑,俯耳低語數句,陳宮臉色反覆變換,最後惶惶恐恐,長嘆一聲道:“子儀大才,只是如此一來…”

陳翎道:“相比朝代更迭,此乃是萬世之基,今後無憂矣。”

陳翎接着說道:“不過此時言之過早,不宜廣爲人知,將來我若能得善終,會留遺計,以報主公知遇之恩。”

陳宮瞧着陳翎年輕的臉龐,哈哈大笑起來。

陳翎不覺得的好笑,正色道:“此事事關重大,還望公臺兄代爲保密。”

陳宮答道:“這個自然,不過你此策雖好,但其中似有缺陷,子儀爲何不提及?”

陳翎說道:“世間並無萬全法,都是拾缺補漏且行且完備。人有男女,獸有雌雄,天有白天、黑夜之分,氣有陰陽之別,公臺兄,世間無假之真,亦無真之假,安能求一物完美無瑕毫無缺陷哉?”

(本章完)

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堅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一十二回 甘寧攻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
正文_第五百一十六回 大戰正酣正文_第五百九十四回 趙雲劫營正文_第一百一十一回 青州治中正文_第一百一十四回 探明底細正文_第四百四十回 兵出青州正文_第四百六十二回 少主駕到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三百八十回 內政內事正文_第二百六十六回 攻守相易正文_第一百八十回 議取幽州正文_第九十一回 呂布神威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五百八十七回 英傑出仕正文_第六百一十九回 詐降之計正文_第二百一十回 平定幽州正文_第六百七十一回 一個夢想正文_第二十一回 賺城汝陰正文_第二百九十二回 抹書間遂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五百零六回 性公有難正文_第三百八十九回 遁回幷州正文_第四百八十五回 兵圍襄陽正文_第四百八十六回 銅錢交易正文_第四百四十五回 雙壁失一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六百二十回 泰始二年正文_第四百四十九回 伏兵盡出正文_第三百八十一回 肅清內賊正文_第三百七十五回 相拒城堅正文_第二百三十回 姻緣際會正文_第五百七十五回 生死離別正文_第三百九十六回 曲折轉進正文_第六百一十二回 甘寧攻城正文_第一百八十九回 昌平一戰正文_第二百一十四回 天下奇兵正文_第五百七十二回 受封王爵正文_第四百二十七回 小沛難守正文_第二百一十三回 天下大變正文_第六百三十五回 人患不均正文_第三百八十五回 冥冥之中正文_第九回 虎癡許褚正文_第一百三十七回 東平陵郡正文_第二百二十一回 鉅鹿一戰正文_第一百九十四回 攻城略地正文_第二百八十六回 禍起蕭牆正文_第四百八十八回 孔明之謀正文_第三十七回 許褚一諾正文_第六百三十三回 後有追兵正文_第五百六十七回 周泰陷陣正文_第一百七十回 極智窮思正文_第六百四十六回 風行雷動正文_第三百一十八回 決戰之始正文_第二十二回 打造兵刃正文_第一百六十三回 玄之又玄正文_第三百七十六回 孰忠孰奸正文_第五百九十五回 暗藏殺機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十二回 目的何在正文_第九十五回 對陣決殺正文_第五百九十九回 黃蓋退兵正文_第三百七十一回 代天行道正文_第一百六十一回 奇峰突起正文_第五十三回 斷髮明志正文_第七十二回 偶遇華佗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二百二十三回 混亂之戰正文_第四百三十九回 事有突變正文_第一百六十二回 晉升將軍正文_第二十七回 東郡陳宮正文_第三百一十回 陣法之秘正文_第四十二回 曹操攻城正文_第二百三十八回 花落誰家正文_第六百八十七回 亦師亦友正文_第五百四十七回 攻取永安正文_第二百九十回 一門三傑正文_第一百六十六回 出征河北正文_第一百五十二回 活擒高覽正文_第六百二十四回 兵分兩路正文_第二百四十七回 鬼神之論正文_第二百六十三回 真定亂戰正文_第二回 呂布之志正文_第一百六十四回 天下局勢正文_第一百八十六回 邊塞豪傑正文_第二百八十二回 誰在祈禱正文_第五十七回 獨戰三英正文_第一百一十回 諸葛子瑜正文_第六百零六回 周瑜撤軍正文_第三百七十四回 談天說地正文_第七十九回 押解糧草正文_第一百零二回 徵借糧草正文_第九十四回 太史子義正文_第六十二回 陳宮來投正文_第六百六十二回 定軍山落正文_第五百八十二回 周瑜襲營正文_第五百七十回 萬事俱備正文_第一百二十七回 大封羣臣正文_第六百八十六回 夜襲敵營正文_第一百七十五回 開城者誰正文_第一百五十一回 灘塗之戰正文_第十一回 玉璽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