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往來博弈

收到此事之時,曹植正與楊修商討着剿滅庚氏之事,聽罷禁衛的回報,曹植看向楊修,不冷不熱的問道。

曹植爲什麼如此神情,楊修自然是知道的,禁衛之前稟告之時,楊修也是在曹植身側,句句聽得真實,潁川如今的情形,已然不是庚氏與司馬家一家之事了,而是不知道多少當朝的朝臣牽扯進去,曹植如此相問,自然是想要楊修說一說自己的情形,若是連楊修都和那潁川之地的勢力有了勾連,這件事可就難辦了。

楊修聞言,連忙拱手便拜,口中懇切言道:“主公明鑑,如今一看潁川之地雖形勢十分之複雜,但修可保證自己與那些勢力之間絕無關聯,縱然潁川之地有上百勢力躲在暗中,其中也絕無修所支撐之人,主公若是想要對那些潁川之地的用兵,修自當全力支持主公!”

憑藉着多年來對楊修的瞭解,曹植篤定楊修此時所言的確應是真話,楊修多半在潁川之地並無甚躲在暗中的勢力與其勾連,將朝堂之上那些個資歷深厚之人在自己的頭腦之中過了一遍之後,幾個面孔浮現在了曹植的心中,他知道,能夠敢於與潁川的那些勢力勾結在一處之人,定然在自己腦中的那數人之中,此時,他正在掂量以自己如今對於魏國朝堂的掌控,若是當真這些人之中的一個或是數個都與潁川之事有所勾連,他是否有膽量將這些勢力全部都從魏國的版圖之上抹去。

思慮良久之後,曹植的眼中現出了一抹狠辣的神色,楊修一看,便知曹植心中已然是有了決斷。

果然,正當楊修心中暗自慶幸的時候,曹植開口道:“我堂堂魏國境內重地,竟成了如此魚龍混雜之所,這些勢力既然樂於躲在暗處,那便定然是有些不能的見天日的原由,長久如此之下,定會釀成大禍,今日既然由這個庚氏引出這些勢力,那便將其一併抹殺便罷!”

楊修之所以暗自慶幸,是因爲自從其發覺了這潁川之地有不少隱藏在暗中的勢力之時,頓時聯想到自己年少剛剛投奔曹植之時,自己的父親也是意欲將一位於洛陽附近的望族介紹給自己相識,但那時的楊修何其高傲,壓根就看不上那些所謂的望族,故而拒不前往,因爲此事還與自己的父親大吵了一架,此時想來,當時身爲太尉的楊彪之所以千方百計的讓楊修去接觸那個所謂的望族,多半也是因爲其在暗中有着不少自己的勢力,結合今日之事,楊修十分慶幸自己當日的選擇。

“主公既然有此想法,而主公親自執行此事又是多有不便,便交由修來執行此事,定然讓我魏國潁川之地歸於平靜!”

楊修知道,此時正是他在曹植面前重拾自信的大好時機,由於此事牽扯到的朝中官員定然不少,並且個個都會是位高權重之輩,一旦這次行動交給其他將領來執行,走漏了風聲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此時能夠讓曹植絲毫不懷疑的信任之人,只有楊修。

楊修也是知道,自己若是將此事做好,不但能夠獲取曹植的信任,還能夠將那定然與司馬家聯繫不淺的庚氏徹底抹殺,至於因爲抹殺掉其他的那些隱藏在暗處的勢力而得罪朝中官員,楊修卻是從未放在心上,因爲他那桀驁的性情,魏國朝堂之上與他交好的人還當真是不多,並且這些人也多半是因爲看到了楊修是曹植極爲信任之人才與其交好,真正志趣相投的朋友,聊勝於無。

“德祖能有此心,我心甚慰,但此事不可操之過急,當先對隱藏在潁川的那些勢力的實力與他們之間的關係調查一番,我等需得以最少的兵力,最快的速度解決此事,不然一旦消息傳到了鄴城之中,變數也就多了。”

“修只等主公吩咐!”聽得曹植如此說來,楊修便知此事多半是落在了他的身上,連忙又是表起了決心。

這邊曹植與楊修定下了計策,遠在成都的劉封與周瑜也是收到了消息,庚氏將曹植所派遣之人向其他勢力上引誘的事,被一直潛伏在暗處默默觀察潁川情形的影衛盡皆看在眼中,這樣的消息,影衛自然是要第一時間告知劉封,而此時,劉封已然得知了潁川的變化,並且將周瑜召至了自己的府中。

“既然潁川有此變化,想來是那司馬懿得知了自己與庚氏之間的關係暴露之事,並且多半察覺到了曹植對庚氏的調查,狗急跳牆之下,只能用了這欲蓋彌彰之計,將那些與庚氏一般隱藏在暗處的勢力全部都故意暴露給了曹植,想要藉此沖淡自己與庚氏在此事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聽潁川之地的變化,周瑜便猜出了大概,向劉封分析道。

周瑜所言,與劉封之前自己腦中所想不謀而合。按照他們最初的設想,最完美的結局自然就是曹植只是發覺了司馬懿與庚氏之間的關係,並且藉此機會讓司馬懿在朝堂之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但司馬懿發覺此事,也是劉封和周瑜無法控制之事,如今司馬懿已經採取了他自己的方法,劉封知道,若是此事自己再不從中採取一些措施,很可能就會被司馬懿以這樣法不責衆的方式逃過一劫,如此費勁周章只是讓一些隱藏在潁川之地的勢力消息,可不是劉封與周瑜真正想要的結果。

“公瑾之言甚是,按照影衛所報,既然發現了那諸多勢力之後曹植所遣之人並沒有停止對這些勢力的暗中調查,那麼曹植便極有可能對這些勢力動手,將暗中的勢力藉由這一次時機完全剷除,如何能將司馬懿與庚氏的作用放大,便成了我等必須達到的目的。”

周瑜聽聞劉封之言,略微思考了片刻之後答道:“曹植總不會因爲此事便親自率軍前往潁川,故而此事定然有人代爲執行,楊修此人,怕還是要用上一用。”

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6章 先鋒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60章 危情初現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293章 醒來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100章 終歸來第87章 真真假假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8章 脫離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64章 垂釣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3章 歸心第30章 追擊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16章 先鋒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121章 逼降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529章 神秘的書信第407章 渾水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69章 江中蛟龍第176章 拔寨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8章 兵甲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終有一別第253章 觀虎鬥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4章 賜字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137章 凱旋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337章 後手第43章 探虛實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72章 暫且離去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298章 密謀第360章 抱佛腳第73章 論斷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23章 山窮水盡第376章 僵局第97章 萬事俱備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57章 半日之緣第293章 醒來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21章 以退爲進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514章 親自爲餌
第384章 成全諸葛亮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6章 先鋒第553章 司馬懿駕臨第60章 危情初現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270章 事與願違第293章 醒來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100章 終歸來第87章 真真假假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329章 雙管齊下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8章 脫離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76章 良將賢臣第364章 垂釣第116章 達成協議第204章 化解危局(第一更)第33章 歸心第30章 追擊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16章 先鋒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505章 視死如歸第219章 搶先一步(第二更)第121章 逼降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529章 神秘的書信第407章 渾水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46章 曹植的動作第69章 江中蛟龍第176章 拔寨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454章 做出取捨第456章 股掌之間第8章 兵甲第131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終有一別第253章 觀虎鬥第327章 另一個消息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199章 意料之外(第二更)第284章 公瑾之禍第4章 賜字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137章 凱旋第264章 上庸之變第420章 孰輕孰重第267章 坐看雲起第402章 呈上奏摺第386章:皆大歡喜的結局第417章 名正言順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337章 後手第43章 探虛實第183章 分秒必爭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72章 暫且離去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80章 龍潭虎穴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298章 密謀第360章 抱佛腳第73章 論斷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319章 分羹無望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23章 山窮水盡第376章 僵局第97章 萬事俱備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398章 緊鑼密鼓第144章 收入囊中第191章 動作頻頻第57章 半日之緣第293章 醒來第325章 一統南中第127章 難題浮現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156章 暗度陳倉第551章 重量級的疑兵第21章 以退爲進第560章 兵臨潼關第559章 張郃慘敗第232章 潛入城中(第二更)第514章 親自爲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