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

陳暮知道,張河肯定能找到荀和,這毋庸置疑。因爲漢代的貨物運輸實在太好追蹤了一點。三百萬錢不是個小數目,如果用牛車拉,需要二十多車,就算一部分換成等價物品,最少也要十多車。

這些車輛進出入城市,都要登記在冊。內城外城每天都有大量公牙巡邏,各里坊也有坊丁巡檢,還有城門尉士兵駐崗,稍微一問,就知道車輛去了哪。

但陳暮不信張河從士人們嘴裡問出來的消息百分百是真話。

他要是荀和,當聽說張讓已經派人出來追查侯栩以及那批東西的下落時,一定不可能放真消息出來。

比如侯栩給出了交易時間和交易地點在某時某處,那麼陳暮就會進行篡改。

畢竟車輛去了哪裡可以查,可越往城外走,就越不好查線索。到時候打時間差就行,提前把車輛運出去,再放出假消息,必然能轉移敵人視線,拖延時間。

所以從一開始陳暮就沒有去考慮荀和那條線,而是盯在了馬汾身上。因爲他很清楚,他的目的不是荀和,是侯栩。

侯栩要走,只有陸路和水陸兩條線。

如今天下水系資料,都記錄在班固所著的《漢書·地理志》裡,至於後來享譽盛名的《水經注》,還得等三百多年。

《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雖不詳細,但已經能讓人腦海中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

在隋唐京杭大運河開通之前,北方船運一直不發達。

究其原因,就是因爲北方的水系大多是由西向東,一路流經豫州冀州兩地,再流入渤海或者黃海,幾乎很少有由北向南的河流,即便少數幾條支流,也頂多到淮水,還是得東去。

這意味着在漢朝的北方走水路,其實走不了多遠,也不如陸路快。而且走水路目標太大,沿途很容易被發現,陳暮是不信侯栩會真的打算走水路。

通過胡平那邊的反饋,也的確證明了他的猜想,那批人拉着駑馬,一路沿着陽渠往東去,靠近了鴻池。

夏秋交際之時正是草木旺盛之際,鴻池邊蓬蒿如海,蘆葦蕩深如叢林。

彭岑的人與胡平一路跟隨,最終發現他們在鴻池北岸將駑馬套上了馬車。遠遠的看到這一幕,陳暮說道:“去把他們抓起來,記得留活口。”

胡平早就想大展身手,拱手說道:“唯!”

一旁的彭岑立功心切,也道:“陳司馬,我要不要也去?”

“都去吧。”

陳暮點點頭,人多點穩一些。

對方大概有十多個人,自己這邊加上軍中帶出來的護衛和彭岑的人,多達四五十,應該可以搞定。

胡平與彭岑帶着人手隱藏於鴻池邊的蘆葦蕩裡,緩緩靠近。

等到了河灘岸邊,離着約不到數丈距離的時候,胡平驟然拔刀,默不作聲地衝了出去。

身後數名軍中悍勇之士與數十名依附於張河的遊俠兒同時殺了出來。

“不好,有埋伏。”

那邊的人大駭,慌忙丟下馬車逃竄。

戰鬥結束得很快,十多個人被殺了幾個,餘下地都被抓了起來。

這個時候,侯栩正順江而下。

洛陽南城的雒水自西向東流淌,而洛陽的護城河就是從雒水、瀍水、澗水等河流截取,到城東就會匯入鴻池,鴻池繼續向東,最後又流入雒水。

所以侯栩從雒水乘船順水漂流的話,就會抵達鴻池下游,兩條河流交匯在一起,根本不需要特意去其它地方。

陳暮猜得沒錯,侯栩的確沒有打算硬走水路。

在北方走水路妄圖逃避追捕,就跟在海里試圖靠游泳去躲避鯊魚的追擊一樣愚蠢。

所以侯栩的撤退路線也做了兩手準備,第一手就是安排那一二百餘黃巾士兵與他們的家屬乘坐船隻離開,第二手則是安排自己的家屬和少量心腹走陸路南下。

這麼做的原因也很簡單,走水路的那一批人可以吸引朝廷的視線,畢竟他們也沒有大型樓船,只找了些漁舟小船,光船隻就得二十多艘,浩浩蕩蕩那麼多人,沿途還得經過許多城鎮州郡縣,想不引起人關注都難。

而等到走水路的那批人吸引了朝廷注意力之後,侯栩就可以帶着數十心腹,走陸路避開官道,不走縣城,專走鄉野小路,這樣既能保證安全,又能完美地躲過朝廷的追捕,可謂一舉兩得。

完成了交易,侯栩意氣風發,他知道張讓的人也在找他。可做內應這麼多年,侯栩明白,自己能活下來,靠的都是一份小心和一份謹慎。

連與他有過接洽的黨人勢力都沒有抓住他,侯栩並不覺得就憑張讓手底下那羣酒囊飯袋能把他帶回去。

雒水滾滾流淌,數十艘小舟緩緩靠近了鴻池東岸。

這裡是他與手下約定的地方。

走水路的這批黃巾都不是傻子,不會白白看着侯栩帶着錢離開。

所以侯栩必須有個託詞,他借假要去接弟弟家屬的名義,會讓自己的弟弟帶着一部分佈帛金銀等方便攜帶的財產與數十心腹在岸邊等待。

五匹駑馬是用來拉馬車用的,五匹戰馬則是用來給幾名心腹做武力用,沿途保護他們的生命安全。

等自己的弟弟帶着錢財和自己的家人離開之後,他就與這批黃巾帶着不宜攜帶的銅錢繼續順河南下,再找個地方脫身,如此一來,順利擺脫了累贅,並且完成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

有了一個大部隊做掩護,他就不信朝廷還能抓到他。

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陳暮。

陳暮追蹤的方式獨特,不管你計謀再深,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捏住了你的逃跑路線,就可以以逸待勞,把人找到。

侯栩靠近江邊,遠處停了數輛馬車,隱約能看到十餘人影。

“奇怪。”

看到這一幕,侯栩納悶。

自己過來了,家人怎麼還待在馬車裡?

而且看自己手下那羣人的樣子,似乎隱隱有些不對勁。

大部分的人低着頭,看不清楚臉,只有站在前面的幾個心腹臉色蒼白,神情變幻。

不對!

侯栩立即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對身後的人大喊道:“走!”

船隻止住了靠岸的趨勢,衆人不知所措,但侯栩是司隸黃巾僅次於馬元義的大頭領,有很高的威望,因此在他下令之後,初期些許騷亂,馬上止住,準備調轉船頭離開。

但在此時,河岸的蘆葦蕩裡傳出了一個聲音:“侯先生,看看他是誰?”

侯栩轉過身去,瞧見蘆葦蕩裡鑽出數十人影,一狐眼的白麪儒生負手而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在儒生身邊,有人扼住了一個少年的喉嚨,不遠處還有一對母女,同樣被人控制住。

這是侯栩的妻子女兒。

侯栩在算計荀和,荀和在算計陳暮,而陳暮,則早早地抓住了侯栩的小尾巴。

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請假條。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七十章 等人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二章 反間計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九章 陌上桑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章 反間計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請假條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六章 定徐州(1)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四十章 表功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
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四十五章 長社城下第五十七章 歸降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一百四十章 大河對峙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請假條。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七十章 等人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二章 反間計第七十九章 無敵的神威少將軍跑了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九章 陌上桑第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九十七章 漢口水戰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零七章 賣兒賣女第二章 反間計第五十章 傳國玉璽與守墓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五十九章 內部壓力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請假條第一十二章 滅爸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六章 定徐州(1)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三十八章 敲三下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七十九章 徐榮的部署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四十章 表功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