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舞陽君跟何進其實沒什麼感情,在出賣何進這一點上,幾乎沒有任何心理負擔。

究其原因,是因爲舞陽君是何進的後媽,她是何進老爹何真的續絃妻。

還有何苗,何苗是舞陽君與前夫生的兒子,被舞陽君帶進何家,改姓了何。

所以舞陽君與何真,是兩個重組家庭,雙方各帶了一個孩子進來,何真帶了何進,舞陽君帶了何苗。

至於後面的何皇后與張讓養子張奉娶的何氏妻,自然就是舞陽君後來與何真生的兩個女兒。

因此何苗跟何皇后關係,就是同母異父。何進與何皇后的關係,則是同父異母。

雖然在法理上,何進也是舞陽君的兒子。但再怎麼樣,舞陽君肯定是更心疼親生子,所以偏向何苗與兩個女兒,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張奉娶了舞陽君另外一個女兒,那麼張讓跟舞陽君就是親家。女人哪懂什麼國家大事,他就知道,何進要對親家不利。

一旦張讓被弄死,那自己另外一個女兒,已經嫁給張奉的何氏該怎麼辦?

所以舞陽君爲什麼告密,就很好理解。

當天夜裡,舞陽君就以去找何太后的名義入宮,而何苗跟着她同去,舞陽君去找何太后,何苗卻偷偷去了永巷。

永巷在漢初就是皇宮宦官與宮女居住的地方,到漢武之後,慢慢變成冷宮。到了東漢,又恢復成宦官宮女居住之所,只是大宦官一般住在宮外,這裡是無權無勢的小宦官居住之地。

比如宦者呂強、吳伉、丁肅、徐衍、郭耽、李巡、趙祐等人,都是《後漢書》裡被稱爲清忠的好宦官,平日住永巷,不爭名奪利,最後被袁紹帶人入宮全殺了。

如今宮外風聲鶴唳,大將軍府天天嚷嚷着要誅殺宦官,張讓等常侍已經一個月不敢出皇宮,只能暫時居住在永巷內,整日謹小慎微,深居簡出。

何苗來到永巷,讓小黃門去找張讓,張讓這個時候還沒有睡,聽聞何苗來,連忙請他進來。

“張公,禍事了。”

何苗一進去,

就竹筒倒豆一般,急切說道:“豫州叛軍被我兄派出的說客說服,投降了他,如今袁本初率領數萬精兵已到洛陽外,我兄與幕僚方纔商議,明日就領兵進宮,誅殺張公等人。”

“什麼?此話當真?”

張讓大驚失色,自己這段時間都這麼低調了,何進還是不肯放過自己嗎?

何苗勸道:“是我與母親親耳聽到,張公,母親讓我來告訴你,儘快逃命去吧。明日風波在即,我不宜久留宮中,就先告辭。”

“我知道了。”

張讓失魂落魄地送走何苗,一屁股坐回席子上,眉宇間愁容滿面。

怎麼辦。

哪怕自己如此卑躬屈膝,巧言討好,何進還是不放過自己。

就不能給一條活路嗎?

何必趕盡殺絕呢?

張讓擡起頭,絕望地看着天花板。

嘎吱一聲,門悄無聲息地打開,王鈞緩緩走入張讓的屋內。

“張公。”

王鈞戴着巧士冠,將手籠在袖子裡,輕聲踱步來到張讓身邊,彎下腰低聲道:“我剛見有人從你房間出來,發生了何事?”

“相衡!”

張讓陡然睜大了眼睛,彷彿抓住了救命稻草,慌亂從地上爬起來:“快,快去找陳子歸想辦法。”

王鈞平靜道:“張公莫急,什麼事情你先說。”

“何進,何進要殺我們。”

張讓就把事情一五一十說了一遍,最後又道:“相衡,我現在該如何是好。逃嗎?可逃到哪裡去。我一個人跑了,潁川的宗族怎麼辦?何進明日就要動手,我即便逃回潁川老家,過幾日大軍就會殺到,我根本不可能帶着族人逃跑。”

張讓面容悲慼,其實他還有一點沒有說,那就是即便他跑回潁川,說不定宗族的族人見他失勢,就把他殺了想何進求饒,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張讓根本不敢去想逃跑的事。

王鈞心裡一驚,暗道一聲陳子歸真是料事如神,居然連這些事情都已經猜測到,真是厲害,面上卻不急不緩道:“張公莫怕,陳子歸早就猜到了這一點。”

“真的?”

張讓驚訝無比,真的假的?陳子歸有這麼神嗎?

王鈞點點頭:“陳子歸跟我說過,大將軍若想把持朝政,當王莽樑冀那樣的權臣,太皇太后與我等常侍是最大的阻礙,所以他一定會向我等動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陳子歸還說,大將軍想第一個除掉的,就是蹇碩與太皇太后,太皇太后是先皇生母,握有大義名分。蹇碩則掌握禁軍兵權,是他唯二忌憚。”

“等蹇碩與太皇太后一被除掉,那一個對象,就是我等,所以子歸才讓你不要對蹇碩動手,也要幫助太皇太后。”

聽到王鈞的話,張讓心中咯噔一聲,想起了當初陳暮曾經跟自己說過的話。

那時候張讓確實有想法出賣蹇碩,換取一條性命。

而陳暮不僅反對,還讓自己想辦法幫太皇太后增加權勢,讓自己依仗太皇太后與蹇碩的兵權。

現在看來,這一切確實早在陳暮的預料之中,早已經猜到何進的打算。

何屠夫此人,果真不是善與之輩,自己常侍等人已經如此搖尾乞憐,向他祈求一條生路,卻沒想到何進如此狠心,還是想要他們的命。

想到這裡,張讓忙道:“既然陳子歸早已經預料,那肯定有辦法,快說。”

王鈞目光之中透露出一絲兇厲,手裡比劃了一下,低聲道:“子歸說,爲今之計,只有一條路可以選。”

“什麼路?”

“先下手爲強!”

“你是說?”

“不錯。”

王鈞冷聲道:“大將軍誓要我等性命,那也怪不得我等,不是他死,就是我們亡。”

張讓也不是個什麼良善之輩,聽到王鈞的話,目光逐漸鎮定起來。

之前只是被消息震驚到,有些六神無主,現在冷靜之後,張讓也是惡狠狠道:“不錯,何進要殺我等,我輩豈能洗頸就戮,坐而待死。相衡,子歸有沒有說如何先下手爲強?”

王鈞說道:“大將軍要屠殺我等常侍,包括趙忠郭勝等人一個他都沒想放過。所以子歸說,這一次我等衆人必須團結一心,一起去找太后求情,讓太后召大將軍進宮,等他入宮之後,以刀兵擒殺之。”

張讓思索道:“此法怕是行不通,上次蹇碩冒失,何進已心生警惕。這一次何進絕不會入宮來,恐怕下次見到他的時候,就是他帶兵入宮,將我等梟首之時。”

歷史上何進爲什麼會被宦官輕而易舉幹掉?

因爲何進除掉了蹇碩,掌握了所有禁軍,內宮禁衛全都是他的人,所以宦官就以何太后的名義讓他進宮,何進不疑有他,直接就去了,結果被張讓等常侍帶着幾個心腹一擁而上,將他砍死。

現在蹇碩沒有死,何進又不傻,怎麼可能會上當。

王鈞笑道:“陳子歸也是這般說的,所以他說,必須要讓蹇碩交出兵權。明日我等先去找何太后哭訴,讓蹇碩將禁衛虎符交出,再跪在嘉德門口向大將軍請罪。如果能夠說動何太后,大將軍應當不會那麼快率兵入宮,到時候大將軍見虎符已經交出,必然不再忌憚,欣然入宮,我等到時候便可安排人手伏殺。”

“交出虎符嗎?”

張讓思索片刻,點點頭:“此計雖險,但卻是死中求生的無奈之舉。陳子歸估計也沒有別的辦法,我等也只能如此了,趁現在還未太晚,我們趕緊去找趙忠蹇碩他們一起來議事。”

“好。”

兩人急匆匆出門,去找其他常侍議事。

過了片刻,常侍們聚齊,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王鈞、蹇碩等人聚攏而來,在永巷的一處偏殿集合。

張讓還沒開口說話,郭勝就愁眉苦臉,哭喪着說道:“諸位,大事不好了。”

“何事?”

趙忠不明就裡。

郭勝絕望道:“我剛纔服侍太后,舞陽君忽然入宮,二人聊了一會兒,我偷聽到明日大將軍就會帶兵進宮,將我等全部誅殺,這可如何是好。”

張讓王鈞對視一眼,都能看對方眼裡的喜色。

郭勝是何家同鄉,當初何太后能夠入宮,還是多虧了郭勝的幫助。

可以說這羣常侍裡,與何家關係最好的不是兒子娶了何家女人的張讓,也不是曾經做過大長秋,服侍過何太后的趙忠,而是何進的同鄉郭勝。

既然郭勝都開口說了此話,那這件事情就確實無疑,他們也不用再廢口舌來說服衆人。

聽到郭勝的話,諸多常侍一個個面如死灰,失魂落魄。

任何一個人聽到自己死期將至的時候,都不會有什麼好神情,特別是他們誰也不想死。

蹇碩冷笑一聲:“之前我就說過,大將軍狼子野心,眼裡必不會容下我等,現在好了吧。之前一個個上去阿諛奉承,結果人家根本就沒把我們當人看,不過彘犬而已。”

衆人互相對視,郭勝與趙忠一臉尷尬。

在出賣蹇碩這件事上,他們倆人不遺餘力,要不是張讓堅決反對,也許蹇碩早就死了。

張讓咳嗽一聲,環顧一圈說道:“諸位,我等常侍往日雖有小隙,但在外人看來,俱爲一體,不可分割。如今大將軍要趕盡殺絕,我等便是同一條船上之人,船覆則大家一起死,爲今之計,只能死中求生,尋一條出路。”

趙忠忙道:“是何出路?”

“大將軍要我等死,逃肯定是逃不了,我等衆人都已年老體衰,又無強健體魄,出城要不了一日,就會被追兵搜捕。如今天下又亂,能走多遠?因此我等不能逃,必須與大將軍魚死網破。”

張讓緩緩說道。

他與趙忠是資格最老的宦官,還是桓帝時期就入宮,當初桓帝誅殺樑冀,趙忠就參與在其中,兩人都年近五十,想跑也跑不了多遠。

趙忠問道:“如何魚死網破?”

張讓看了眼衆人,低聲道:“若想活,我們就必須去求太后,讓太后幫我們拖延時間。”

“明日我就派人去把我兒媳何氏,以及舞陽君請進宮,讓他們向太后求情,我等也都跪在太后面前,苦苦哀求。”

“再讓蹇碩交出兵符,麻痹何屠夫,到時再向太后祈求,說願向何屠夫跪地請罪,如此一來,太后定然召何進入宮,到時我等埋伏兵馬,將他殺死,則盡活矣。”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場面一時間有些沉默。

過了片刻,王鈞漠然說道:“諸位要想清楚,何進可是要帶兵入宮屠殺我等,連郭常侍都不會放過,想着出賣張公換取性命,可能嗎?還不如早下決定,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郭勝可是何進的同鄉加恩人,連他都得死,更何況其他人,就算出賣了張讓,結局也不一定有多好。

想到這裡,衆人如夢初醒,連忙說道:“好,那就按張公的意思辦。”

張讓與王鈞對視一眼,不着痕跡地點點頭。

事情到這裡,至少成功了一半。

也許有人問,兵權都交出去了,十常侍哪來的兵馬?

然而宦官的黨羽很多,手中的力量也不少。

比如趙忠的弟弟趙延就是城門校尉,手中握有一定兵權。

除此之外,張讓趙忠他們這樣的大宦官家中看家護院的衛士也不少,所以人手根本不是問題。

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把何進騙進宮裡,僅此而已。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24章 魚死網破)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章 反間計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請假條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請假條第六章 馬鈞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請假條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請假條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
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二章 反間計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二百八十二章 傳位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二百一十三章 連環擊與火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一百一十四章 泰山夜話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八十三章 計中計中計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請假條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二十八章 曹姥姥進青州園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請假條第六章 馬鈞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二百零九章 弓手陣地向右移二里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請假條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請假條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十九章 戰爭機器運轉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