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

董卓呂布表演完父子情深的戲碼之後,朝議又繼續進行。

其實誰都知道,這只是在演戲而已。

雙方互相給對方一個臺階下,總不至於繼續這麼僵持下去,面子上誰都不好看。

然而董卓肯定做夢都想不到,呂布根本不是想給自己一個臺階,讓自己繼續得到重用,而是想找機會將他殺死。

所以出發點不同,造成的結果自然也不同。

趁着這個歡天喜地的場景,董卓立馬宣佈今年要徵兵十萬,以呂布爲主將,配合徐榮段煨胡軫李傕郭汜等人,討伐關東軍。

董卓現在也不好受,手下五大中郎將,董越在函谷關被關東軍俘虜慘死,牛輔被張飛設計擊敗死於亂軍之中。

如今手底下能打的,也就只剩下徐榮和段煨,徐榮在渭橋防備關羽,李傕郭汜則領了牛輔舊部,約四萬多人在左馮翊抵擋臧霸,段煨在掫城與孫堅相扛,胡軫在高陵抵擋王朗的襲擊。

所以把呂布推出去,其實也是無奈之選,不然的話,要是再沒有新的軍隊,新的將領擔當大任,兵力對比上落入了下風,那他們一輩子都沒法把關東軍趕出關中去。

議事結束之後,董卓宣佈散朝。在一衆西涼軍親衛的保護下,握着呂布的手,兩人有說有笑地一起出了未央殿。

殿外停着馬車。

在呂布的攙扶下,董卓肥胖的身軀上到了馬車上,這才緩緩向着北掖門的方向駛去。

在他的身後,是一衆三公九卿,目光森然,慢吞吞地跟在董卓馬車後方。

呂布疾步奔行,目光瞄準了放在宮門口的方天畫戟與佩劍。

董卓渾然不覺,車隊片刻就抵達了宮門口。

“董卓老兒受死!”

幾乎是在馬車即將穿過宮門的一剎那,守衛在宮門邊上的十多個宿衛,驟然持戟向着董卓刺去。

爲首之人,正是李肅。

李肅的長戟刺在董卓身上,

發出激烈的金屬碰撞聲音。

鋒利的戟尖刺穿了衣服,原來董卓在朝服裡面,居然又穿了鎧甲。

忽如其來的暴動讓人不知所措,一時間現場亂作一團,很快董卓的西涼軍與李肅的幷州兵戰在了一起。

“吾兒奉先何在!”

面對此景,董卓嚇了一跳,但他很快反應過來,抓住了李肅的戟杆,讓他再難以繼續行刺,同時大聲呼救。

“義父莫慌,我來也。”

呂布三步並作兩步到宮門前取到了自己的方天畫戟,龍行虎步一般來到馬車邊,手中大戟,勢如奔雷般刺去。

然而讓董卓駭然的是,那戟根本不是刺向李肅,而是對準他的脖子刺來。

“呂布你!”

董卓力氣很大,擡起李肅的戟想要去擋,嘴中正要痛罵呂布。

可下一秒,脖子劇烈疼痛涌來,已經讓他說不出話。

呂布發現自己一戟未中,竟是抽出佩劍,依舊是對準了董卓沒有覆甲的脖子。

一道銀光閃爍,血流如注。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靜止,李肅有些緊張,握着戟倒退幾步,呆呆地看着董卓。

董卓鬆開了握戟的手,瞪大了眼睛,左手捂着血不斷涌現的脖子,右手抓向呂布,臉色不斷變幻。

一開始目光充滿了兇厲,恨不得要吃呂布的肉,喝呂布的血,眼神裡滿是暴戾與憤怒。

但像是能夠感覺到生命正在快速流失,目光逐漸柔和,到了最後變成了哀求。

想說點什麼,可是嘴巴微張,卻說不出話來。

也許他是想求呂布救他。

也許是想託付後事。

可誰也不知道董卓已經要說什麼了。

他巨大的身軀轟然砸落,從車裡掉到了宮門口的地上。

遠處的太師府主簿田景看到這一幕,連忙奔來,撲向董卓,側身俯下貼耳過去探聽。

董卓用最後的力氣,只說了這兩個字,然後瞪着眼睛,一動也不動了。

王允疾步過來,一直到親眼見到董卓的屍體,這才鬆了一口氣,對周圍還處於愕然狀況的西涼軍說道:“董卓已死,誰想跟他陪葬?”

衆人互相對視,左右看看,片刻後,從第一個人開始跪下高呼“願爲司徒效力”開始,第二個,第三個,以及無數個。

爲什麼王允最終選在宮門口動手?

因爲皇宮到處都是西涼軍,包括巡邏站崗的衛士,在未央宮執勤的執金吾。

不說宮內不準攜帶武器,就算可以帶,單憑他們十多個人,即便在未央殿內殺了董卓,殿內殿外的上百名西涼軍士兵,也足夠將他們全部擊殺,而且對天子還造成威脅。

在宮門口就不一樣。

李肅等人是穿了衛士的衣服混進來的,宮門口的宿衛軍不多,而且宮門不大,董卓的護衛不方便擁擠在一起,更容易刺殺。

“董卓終於死了。”

“可喜可賀,王司徒爲國家除了一大害呀。”

“如今我等應當趕快出城,聯絡關東軍,將董卓舊部全部招降或者除去。”

馬日磾種拂楊彪劉虞等公卿過來見了董卓屍體,個個拍手稱快,讚揚王允對國家做的巨大貢獻,又認爲應該立即叫忠於朝廷的關東軍進城。

然而王允卻淡淡地說道:“關東軍正與董卓舊部在城外對峙,恐怕難以進城。我看不如先封鎖城門,派人去眉塢夷滅董卓三族,以亂董卓舊部之軍心,再讓關東軍去將他們全部殲滅,然後命關東軍自行退兵即可。”

“什麼?”

楊彪大驚失色道:“司徒這是何意?莫非是想讓關東軍與董卓舊部拼個兩敗俱傷?”

馬日磾也皺起眉頭:“董卓雖噁心累累,可他族中上有九十歲老母,下有三歲幼女,屠戮一族,有些過了吧。不如只誅殺董旻董璜等首惡即可,毋要連累無辜。”

田景悲傷道:“太師在臨死之前,只說了母與白二字,心中顯然是惦念着母親與孫女,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司徒何必趕盡殺絕呢?”

“哼!”

王允冷哼一聲道:“你這逆賊,還敢爲董卓說話,奉先,殺了他!”

呂布咧嘴一笑,直接單手扼住田景的脖子,硬生生將他起來。

田景瞪大了眼睛,兩腿在空中踢踹,想說話卻又說不出來,片刻就被呂布活生生給扼死。

看到這一幕,衆人都覺得王允十分殘暴。

即便是向來忠厚的宗正劉虞也說道:“司徒,千錯萬錯,合該董卓一人錯爾。田景並無過錯,爲何殺他?”

楊彪也很不高興,微帶着怒意說道:“王子師,你即便要阻撓關東軍進城,也該先去城外招降了董卓舊部再說。怎麼能讓天子下詔書直接命令關東軍與董卓舊部相殺?”

王允冷笑道:“這是在測試關東軍是否忠誠,若他們連董卓舊部都不能除去,那天子還要他們做什麼?且劉玄德佔據青州,兵強馬壯,冀州又有僞帝,我讓他們退兵去平定冀州,又有何錯?爾等毋須多言,我意已決。”

“王允你!”

楊彪這才明白過來,王允的根本目的,就是除掉董卓以後自己獨攬大權。

什麼測驗關東軍?

就是讓關東軍去與城外的董卓舊部拼個你死我活,等兩邊兩敗俱傷的時候,再讓呂布領冀州兵馬去收拾殘局。

到時候朝廷大權,就徹底掌控在了他王允手裡。

畢竟關東軍可是有那麼多軍隊,如果他們進城,那天子被誰掌控,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也許有人說,王允的考慮似乎也不是沒有道理,要是天子被關東軍掌控,又出來一個董卓怎麼辦?

然而楊彪劉虞等人又不是第一天認識劉備,劉備此人素來忠誠,又爲宗室,即便掌握大權,那也必然是像周公霍光那樣的中興臣子。

你王允一無軍隊,二無威望,憑什麼想學周公霍光?

“嗯?”

王允森然地目光看向楊彪:“太常似乎有異議?”

一旁的呂布放下田景的屍體,握戟站在了王允身邊,顯然早就已經被王允策反,忠誠於他。

“你.......”

楊彪的臉色發黑,正要說點什麼。

馬日磾劉虞等人連忙將他勸住,強行拉了回去。

而王允的目光中卻透露出了殺機。

現在朝廷公卿之中,猶以楊彪威望最高,四世三公,弘農楊氏。

他王允做司徒,還是巴結董卓而來。

雖然他可以說是忍辱負重,但董卓死後,論資歷論威望,都該是楊彪掌控大局。

再不濟,也該是馬日磾或者劉虞,輪不到他王允。

所以王允在這一瞬間,已經動了殺心。

歷史上,他可就因爲蔡邕的一聲嘆息,就把蔡邕給殺了,現在楊彪要是敢放關東軍進城,阻撓他掌控大權, 他也絕對不會手軟。

只是礙於董卓舊部和西涼軍都在城外,如果他將滿朝公卿全部殺了,激起關東軍羣情激憤,聯手與董卓舊部一起攻入城內,反倒是件壞事。

因此這一刻,王允決定先忍一忍。

待他的驅狼吞虎之計成功,讓關東軍與董卓舊部打個你死我活,他徹底掌控局面的時候,再做計較不遲。

想到這裡,王允漠然地看着被劉虞等人拉走的楊彪,心中冷笑了一聲,對身邊人道:“傳我命令,夷滅董卓三族。至於董卓老賊,點上天燈,在屍油燒盡之前,不準燈滅!”

“唯......”

周圍人被王允的殘暴嚇到了,一個個戰戰兢兢。

王允握着呂布的手,一同往皇宮的方向而去。

他一邊走,一邊大笑道:“奉先,從今日起,這天下,就是你我之天下了,哈哈哈哈哈!”

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十七章 荀攸請假條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七十章 出兵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五章 定策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一十七章 分贓請假條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
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八十五章 壁虎斷尾第八十三章 再次失蹤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十七章 荀攸請假條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七十章 出兵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第四十四章 帝崩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五章 定策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八十二章 屠城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六十九章 沈亭之戰(1)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六十七章 不打了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一十七章 分贓請假條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零六章 大宋的智慧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百三十四章 雛鷹起飛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十三章 與空氣鬥智鬥勇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峙期與南方再亂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五章 白狼山之戰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二百五十七章 朝堂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