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

“三國之謀伐 ()”

兗州,濟陰郡,定陶。

四月中旬入夏,陽光正好,城外田園中的農夫正在地裡賣力地幹活。

夏風拂過道路,吹過桑田,枝椏搖動作響。

在曹操的治理之下,如今兗州也算是一片勃勃生機,在氣象上比數年前好了不知多少。

縣城府邸當中,曹氏居所後院,花草葳蕤,假山林立,院中有池塘,荷花綻放,幾條鯉魚在荷葉下游弋。

曹操從後院自己位於亭閣的書房裡走出來,剛好看到長子曹昂從前院過來站在後院門口處。

因爲曹嵩沒有死,導致曹操並沒有屠戮徐州,同時他也沒有把豫州拿下,自然就沒法征討張繡,這樣兩個親人都俱在。

前些年曹嵩去了青州躲避災禍,後來兗州安穩,又回來投奔兒子,居住在陳留郡。結果前年還是病死了。

畢竟也已經年近七十,能活到這個歲數也不容易。只不過曹嵩的病死,讓曹操十分憂愁。

因爲按照制度來說,父母病逝,官員不管官職大小都要罷官回家丁憂守孝。

好在郭嘉獻計,賄賂了一些朝中官員,讓這些官員在朝中爲他說話,說天下四方未定,兗州必須要有人鎮守,否則容易被袁術之流趁虛而入。

劉虞覺得有理,因而曹操雖然幾次上書說要請辭回家爲父親守孝,卻仍然被天子奪情起復,墨絰從戎,並沒有被罷官。

曹嵩沒有死之前,曹操四處征戰,無暇照顧家屬,次子曹丕,三子曹彰,四子曹植等人還年幼,就一直在陳留的祖父身邊寄養,等曹嵩病死之後,又接回曹操身邊教育。

至於曹昂,因年歲較大,便一直跟着曹操,自二十歲舉孝廉之後,于軍中擔任小吏,如今又被曹操任命爲定陶令,居住在府外,每日處理政務。

見他此時過來,曹操笑着說道:“子修,今日怎麼有空來府邸看我了,剛好你兩個弟弟還跟我說要找你學騎馬射箭呢。”

曹昂爲人老成十分嚴肅,見曹操提起曹丕曹彰,便認真說道:“我來府中是向父親稟報今年耕作事宜,如果父親讓我帶兩位弟弟去騎馬射箭的話,我待會叫上安民帶他們去便是。”

曹丕曹彰從他們六歲開始,曹操就讓他們讀書識字,八歲就讓他們騎馬射箭,但他們更喜歡和曹昂曹安民一起,因爲他們比較寵愛弟弟,不會像曹操那樣嚴厲。

“騎馬射箭的事情以後再說,今日既然有公務,那你隨我去書房說吧。”

聽到是正經公務,曹操便招招手,示意他進來。

曹昂卻搖頭認真道:“還是去前院,後院有女眷不太方便。”

見他這麼認真,曹操點點頭:“那便去前院廳堂。”

曹昂親生母親死得早,是他的正妻丁氏養大,情同母子,跟卞夫人也沒什麼矛盾,且還是他的長子,出入後院也沒什麼。

不過曹昂懂禮節,知分寸,長大搬出府邸之後,就恪守本份,連去探望丁夫人或者帶弟弟出去進入後院的時候,也要向曹操請示,從未有過逾越規矩。

雖然這樣有些循規蹈矩,但如此恭順謹慎的長子有誰不喜歡呢?

也難怪曹丕稱帝后曾說,如果曹昂和曹衝還在世的話,皇帝這個位置根本輪不到他來坐。

二人到了前廳,曹昂就向曹操彙報了今年的耕作事宜。

曹操聽得頻頻點頭。

已經到了四月,再過一個多月就是麥熟之時,整個春耕接近尾聲,曹昂的工作能力一直不錯,即便是在整個兗州,也屬於靠前的層次,讓曹操非常滿意。

彙報完工作之後,

曹操就對曹昂說道:“待會就先在家中吃過飯,午後你再帶你兩個兄弟出去打獵,讓他們勤加練習一下騎射吧。”

“唯!”

曹昂領命,正準備說他去叫堂弟曹安民一起過來。

這時門外匆匆進來郭嘉。

郭嘉有事向曹操彙報,見曹昂在,便沒有開口,曹昂識趣地告退。

“子修坐下吧。”

曹操制止他離開,又對郭嘉說道:“奉孝,子修已經長大了,該參加軍機要事了。”

郭嘉這才稟報道:“明公,袁紹於界橋大敗,三路兵馬被劉備逐個擊破,現在據說往西逃遁,跑到邯鄲去了。”

“什麼時候的事!”

曹操臉色微變,沒有想到袁紹敗得如此之快,他還以爲怎麼樣也該打個一年半載呢。

“三日前。”

“可知袁紹損失如何?”

郭嘉答道:“損失不小,郭圖部與袁尚部幾乎全軍覆沒,他本部人馬也僅有一兩萬潰兵逃回去,我估摸着此戰最少得損失七八萬人。”

曹操皺着眉頭道:“袁本初什麼時候變得如此無能了,開戰才三個月就被打得大敗。”

“前方來的消息說,袁紹兵分三路,直取界橋劉備營寨,結果劉備軍大舉出動,先破袁尚,再滅郭圖,最後擊敗袁紹。”

郭嘉思索道:“好一個逐個擊破,又好一個兵分三路。”

曹操瞭解袁紹爲人,雖然知道他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但這種慘敗還是令人匪夷所思,不由納悶道:“袁紹再蠢也該明白,在兵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分兵襲擊乃是兵家大忌,他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如果袁紹以爲劉玄德兵少呢?”

“怎麼說?”

“明公還記得前些日子濮陽那邊來信,青州水師逆流而上的事情嗎?”

郭嘉反問。

曹操點點頭:“自然記得。”

郭嘉說道:“當時我還以爲青州連水師都派上去,倒還真是打算不留餘地,現在看來,恐怕水師是用來迷惑袁紹的手段,讓他以爲青州在進攻魏橋。”

曹操想起了前幾日送來的公文,說是青州軍足有三四萬人在猛攻魏橋,當時曹操還在納悶青州哪來的這麼多士兵。

聽郭嘉這麼一分析,這水師完全就是來湊人數的。

拿水軍冒充陸軍。

這種打法,也就陳子歸敢用得出來。

因爲水師日常訓練都是在船上,大河大海里,不似陸軍那樣終日廝殺,戰鬥力基本都是在水性、操持船舶以及遠程武器上,近身搏鬥能力比之陸軍有限得很。

用水師在陸地上去拼,確實是一種冒險行爲,這樣很可能讓好不容易訓練出來的水軍團滅。

得知劉備居然這麼幹,曹操倒也佩服道:“那青州水師劉備陳暮花費了數年功夫,耗費錢財不計其數,若是我,肯定當作寶貝,等留着平定江南之用,沒想到他們居然敢用水師上岸作戰,令人意想不到呀。”

郭嘉道:“陳子歸就是喜歡用這種令人意想不到的計策,他們作戰間,探子遍佈四野,我們的探子連進入冀州都困難,卻是錯過了機會,若是早知道的話,我們必然提醒袁紹。”

青州和冀州之間的戰爭跟赤壁之戰比起來也小不了多少,都是二十萬以上的大規模戰爭,雙方野外斥候探馬無數,兗州斥候探馬別說查探消息,靠近都難。

因此他們的消息具有滯後性,往往都是雙方大戰之後過了幾天才能得知情報,導致他們很難在暗中做些什麼事情。

不過曹操並不氣餒,轉頭問道:“袁本初無大礙吧。”

郭嘉搖搖頭:“只能說死不了,界橋大敗之後,據說嘔血半鬥,被部將救了回去,昏迷兩日才醒過來。”

“沒死就行。”

曹操略微慶幸道:“雖然損失不小,然他在魏郡猶有十萬大軍,想必還能抵抗一段時間。”

郭嘉緩緩點頭:“邯鄲和鄴城都是大城,河北富庶,袁紹糧草雖然毀於一炬,底蘊猶在,仗着城高糧多,守個一兩年倒是沒問題,就是最終的結果,還是難逃敗亡一途呀。”

曹操搖頭道:“總歸要比現在就敗亡好一些。”

“我倒寧願他現在敗亡。”

郭嘉苦笑。

曹操納悶道:“爲何?”

郭嘉說道:“如今天子當政,天子不崩,袁紹薨的話,劉備就難以圖謀冀州。到時候天子必然會派人擔任冀州牧,防止劉備坐大。但現在袁紹不死,我就怕這一切都是陳子歸之計。”

“你的意思是?”

“圍困袁紹數載,待天子駕崩,便順勢以河北還未收復,天下還未定的名義,推舉劉玄德爲帝!”

“劉玄德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曹操愕然。

之前說過,劉虞稱帝沒問題,因爲他是劉秀的直系後裔。

可劉備如果稱帝,那問題就很大了。

東漢和西漢已經割裂開,東漢的皇室必須是劉秀的子孫,這是鐵律。

劉備想上位,難如登天。

包括歷史上三國的時候,也是在曹丕篡漢,東漢已經徹底滅亡之後,劉備才稱帝的。

他相當於重新開國,史稱季漢。他只是如光武帝一樣延續大漢,而不是繼承了劉秀的東漢,所以才合法。

但現在繼承皇位,那就屬於繼承劉秀的政權,屬於非法。除非他廢掉劉虞,把洛陽的公卿也廢掉,自己重新再開一次國,那就另當別論。

只是那樣的話,就如同王莽一樣,很有可能陷入罵名當中,因此劉備不會那麼做而已。

然而郭嘉苦笑道:“明公想想,如果劉虞此時忽然死了,河北未定,朝廷上下兵權都握在劉備和關羽手裡,以藉口如伯安公那般,先行天子之事,等河北收復之後再傳位,登基爲帝再說。只要登了天子,劉備會下來嗎?”

曹操目光微微凝聚,仔細想想,以他對陳暮的瞭解,那人還真有可能這麼做,先蓋棺定論,讓劉備登基再說,至於所謂禪讓給劉秀後裔的事情,以後總有解決辦法。

最簡單的操作,那自然是在收復河北的過程當中,沒有想到袁紹如此殘暴,居然將章帝子嗣全部“剪除”掉。

沒有了章帝子嗣這個障礙,他繼續保留帝位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想到這裡,曹操臉色陰沉下來,對郭嘉說道:“奉孝,你以爲,我們應該如何是好?”

“他們這樣規模的戰爭,我們至少目前來說很難插手進去。”

郭嘉緩緩說道:“靜觀其變吧。”

“子修,你說呢?”

曹操忽然看向自己的長子曹昂,曹昂在一旁只是聽,沒有插半句嘴,顯現出極好的修養。

聽到父親突然讓自己答話,曹昂沉聲道:“父親,現在情況不明,袁公雖敗,樹卻未倒,他與劉公之間,依舊還存在無數可能,過早下結論恐怕爲時尚早,我也覺得先觀望一陣,靜觀其變再說。”

“嗯。”

曹操點點頭。

其實他最希望的是兩敗俱傷。

但這種局面目前看來已經是奢望,所以也只能先看看再說。

畢竟正如郭嘉說的那樣,人家都已經幾十萬規模的大型戰爭,而他現在兗州全部兵馬也不過五六萬人,還不如人家一個零頭,什麼事情都做不了,那自然也只能看着。

“呂布那邊如何了?”

曹操又問。

自己前幾年一直對呂布窮追猛打,奈何呂布如打不死的蟑螂一樣,四處頑強作戰,跑到了徐州之後,佔據了廣陵下邳等地。

前年年末, 發生了谷陽之戰。袁術與呂布聯軍,被他與孫策聯盟打得大敗而歸。

呂布也丟了下邳,龜縮廣陵。

無奈廣陵有淮水天險,加上那廝佔了占城稻的便宜,明明是自己好不容易從青州弄來的占城稻,結果讓呂布摘了桃子,讓廣陵水稻一季雙熟,糧食產量大增。

如此有天險又有糧草的情況下,呂布招兵買馬,增添了幾分實力,勉勉強強抵擋住了曹軍進攻。

曹操不可能一直待在前線,因此讓戲志才程昱和夏侯惇夏侯淵等人屯兵下邳一帶,與呂布形成對峙,同時又派陳宮曹仁等南下九江,表面上說是支援孫策,共擊袁術,實際上是害怕孫策吞併江東,派人來掣肘。

曹操也知道不可能一次性就把整個豫州徐州揚州等南方之地吞併,所以打算步步蠶食,先取沛國下邳等地,再圖謀廣陵與江東,只要這些地方到手,未來也不是沒有機會與劉備抗衡。

郭嘉說道:“呂布採取全面防守姿態,元讓那邊難以有所作爲。”

“意料之中吧。”

曹操點點頭,又問了一些問題。

郭嘉都一一作答,包括軍隊裡的事以及自己領地的一些事情。

兩人聊着聊着,已經接近中午,曹操便喊他們吃飯。

幾乎就在他們準備動身去吃飯的時候,外面的士兵忽然進來了,對曹操說道:“明公,有人求見。”

“是何人啊?”

曹操問。

親衛答道:“他說他是南陽許子遠。”

“誰?”

曹操以爲自己聽錯了。

“他說他叫,南陽許子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八十五章 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九章 羅市賊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九章 壽誕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五十章 鬥將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十六章 都是內鬼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八十五章 炮!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十章 南陽之戰(2)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九章 羅市賊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六十章 孫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分三路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八十二章 抓住你了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四十六章 小細節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二百零六章 感情牌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十四章 反間計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九章 壽誕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一百零一章 取漢中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三十六章 劉焉進宮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三十九章鍾繇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第三十七章 成了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五十章 鬥將第一百零八章 微服私訪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四十五章 陶恭祖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