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

左馮翊,陽陵,長陵一帶,散落着大量的西涼軍隊。

跟東面灞橋戰場的徐榮軍不同,現在這些軍隊都得不到赦免,朝廷下詔書命令他們解散隊伍,一時間人心惶惶,所有人都惴惴不安。

三月初,閻忠按照陳暮的指示回到了長安,找到了武威姑臧老鄉王方,在他的帶領下,先找到了賈詡。

賈詡現在並不是李傕郭汜的手下,而是早前被董卓封爲討虜校尉,跟隨牛輔。

後來牛輔與朱儁戰於安邑,當時牛輔是派李傕郭汜賈詡三人出征,結果被朱儁的十多萬大軍殺得大敗,賈詡也被解職回長安。

等到牛輔兵敗於左馮翊,被張飛斬殺之後,董卓又重新啓用賈詡,爲折衝校尉,現在正在王方的軍中。

看賈詡一直擔任的官職就知道,別看是個校尉,實際上就是雜號校尉,地位很低。

不過別人不知道賈詡的才華,閻忠卻一清二楚。

早在二十年前,那個時候閻忠三十餘歲,爲西涼名士。賈詡也不過是初生牛犢,二十歲出頭。

那時兩人初一見面,閻忠就認爲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可見閻忠眼光不錯。

而現在當今之天下大勢,閻忠也打算找賈詡聊一聊,聽聽他的意見。

長陵,王方軍營之中。

賈詡這個時候正愁眉苦臉,雙手籠在袖子裡,坐在自己的軍帳中冥思苦想。

外面士兵來報,說道:“校尉,王校尉來了。”

“嗯,請他進來。”

賈詡點點頭,涼州軍內部又有派系區分,武威姑臧人勢力尤其大。

可現在牛輔李蒙慘死,董越被俘,段煨過於多疑不可信,胡軫大權旁落,姑臧人的勢力大幅度削弱,賈詡已經沒有依靠,就只能依仗王方的兵馬。

王方帶着閻忠進來。

當賈詡看到已經年過五十,笑眯眯的閻忠時,站起來又驚又喜道:“誠漢先生,

你沒有事?”

“文和惜命,我更惜命,見太師慘死,怎麼可能會不逃呢。”

閻忠笑了笑。

其實不止是他,李儒也跑了,投靠了李傕,現在正在李傕帳下。

賈詡忙道:“快請坐。”

二人坐下。

士兵端來酒水。

賈詡又給他們倒上酒。

王方說道:“誠漢先生,你爲太師謀主,能夠逃出來真是太好了,如今長安形勢不明,我等也不敢貿然輕動,還得需要你指一條明路才行。”

閻忠端起酒杯,緩緩說道:“不急,我此番前來,便是想找你們來商討一下,我涼州人之將來,應何去何從。”

“還請誠漢先生指明。”

王方說道。

閻忠卻看向賈詡,輕抿一口酒,微笑道:“文和,你來說說吧。”

賈詡沉吟道:“此時長安態度不明,我等絕不能輕動。但我在你們來之前,我也已經想過,此時此刻,若什麼都不做,必爲魚肉任人宰割,所以一定要聯合起所有力量,先抱團在一起,再做計較。”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嗯。”

閻忠滿意地點點頭,說道:“你繼續。”

受了閻忠的鼓勵,賈詡便又道:“然而如今兵力最多的李傕郭汜二人態度琢磨不透,如果我是朝廷決策者,必然會選擇拉攏他們。所以我們應當繼續以姑臧爲號召,先將同鄉聚攏起來,以圖自保,由誠漢先生統一指揮,方能保全我等性命。”

這傢伙還是跟以前一樣貪生怕死呀。

閻忠心裡跟明鏡似的。

現在他們不知道朝廷的態度,也不知道李傕郭汜他們會怎麼選擇,關東軍又在虎視眈眈。

董卓死之後,沒有了一個統一指揮,長安周邊西涼軍兵馬各自爲政,散亂一團,沒有了一個整體,很容易就被各個擊破。

所以在趨於自保的情況下,賈詡認爲,應當先以姑臧人爲核心,自己組建一個小圈子,來形成自保的力量。

這在現在混亂的局勢之中,確實是一個既保守又非常聰明的辦法。

至少抱團取暖,有了力量,再等待局勢而行動。

最主要的是賈詡並不是以西涼人爲號召抱團,而是以武威姑臧人的身份號召抱團。

一來這樣不容易成爲一個太大的目標,而遭到針對。

二來人一多,反而容易亂,以同鄉的身份聚集,才更加方便行事。

畢竟之前也說過,漢朝兩大特色,一個同鄉,一個同族。

如果能夠把武威姑臧人的軍隊聚攏起來,也許不會特別強,但自保肯定是綽綽有餘。

所以閻忠讚許地道:“文和之言,確實是老成之見。”

王方便說道:“那我們是不是要派人去聯繫胡將軍與段將軍?”

“不可。”

賈詡搖搖頭道:“胡文才與段忠明正在與關東軍對峙,他們不能輕動,只能找別人。”

“誰?”

“樑興與張橫。”

“他們?”

“嗯。”

“那我即可派人去。”

王方急匆匆地出去。

樑興與張橫是當初董卓招募的關中豪強之一,現在駐兵在右扶風。

但他們二人卻也是武威姑臧人,加上王方,每人都有幾千兵馬,合兵有一萬多人,勉勉強強可以自保。

等王方走後,閻忠才笑眯眯地看着賈詡,沒有說話。

賈詡被他盯地有些發毛,不明所以,但他還是沉得住氣,閻忠不說話,他也不說話。

兩個人跪坐在帳內,喝了一會兒酒,過了片刻,賈詡還是忍不住問道:“誠漢先生,難道詡之言,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沒有,很對。”

閻忠稱讚道:“胡軫兵少,又不如徐榮軍事能力,且位置尷尬,拉攏毫無意義。段煨爲人多疑,地位不低,我們叫他來,必然恐我們奪他兵權,所以也不行。只有樑興張橫這些人兵少又急需要抱團,且地位不高,容易服從我們的命令。”

胡軫段煨雖是姑臧人,但官職是五官中郎將,且還是最早跟隨董卓的人,資歷很高。

所以讓他們過來聽從閻忠的指揮調度,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反而要是真的把他們叫過來,甚至可能會引狼入室,生出禍端,將王方樑興張橫這些人的兵權給奪了,生出內訌,那就是件天大的壞事。

而王方樑興張橫這些人高低不過是校尉,閻忠則是董卓的謀主,在西涼人中威望很高,隱隱是武威姑臧人的領頭羊,王方樑興張橫這些人來,因爲兵少職位低,纔會服從他的調派。

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賈詡也確實是一個洞悉人心的高手,能夠根據每個人的性格差異與地位差異,思考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聽到閻忠的贊同,賈詡這才放心下來,他還以爲自己算漏了什麼東西,便嘆氣道:“我這樣做,也只是爲圖自保而已。聽說長安那邊下令讓關東軍繼續進攻我等,這說明長安對我們的態度恐怕不會太好,如果關東軍真的進攻的話,我們恐怕只能從右扶風逃回西涼去了。”

“逃回西涼?”

閻忠冷笑一聲:“你不會覺得回西涼,跟韓遂馬騰那幫人攪和在一起,會有個光明的未來吧?”

“那又能怎麼辦?”

賈詡苦笑道:“前狼後虎,可謂絕境之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聽到賈詡的話,閻忠又開始佩服起陳暮來。

閻忠自己也自詡爲一個聰明人,賈詡就不用多說,同樣也是個聰明人,能夠看透局勢,找到一條最佳的出路。

然而陳暮此人,卻像是生而知之一樣,像是什麼都知道。

別人走一步算一步,那是因爲局勢不明朗,需要等到事情清晰,對於自身所處的環境有所掌控之後,才能做下一步的判斷。

而陳暮卻一步算十步,在派他來之前,就好像已經知道了長安那邊的打算,言之鑿鑿地告訴他自己要做什麼,接下來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這樣的人,真的很可怕。

想到這裡,閻忠眯起了眼睛,說道:“文和,你對當今天下之大勢,如何看待?”

天下大勢?

賈詡臉色嚴肅起來,摸索着下巴,古怪地看着閻忠。

在西涼軍生死存亡的關口,問我天下大勢?

如今最緊要的,難道不是生存嗎?

莫非?

想到閻忠向來老奸巨猾,賈詡試探道:“誠漢先生的意思是?”

“我是問你,方今之天下,還是大漢的天下嗎?”

閻忠語不驚人死不休。

賈詡稍加思索,緩緩道:“依先生之意,莫非是末世將至?”

“不錯。”

閻忠點點頭,正欲繼續說下去,忽然驚醒過來,看着賈詡嗤笑道:“文和啊文和,差點被你帶進溝裡去了。是我在問你,結果變成了你問我了。”

賈詡的小心思被戳穿,臉皮卻是極厚地說道:“詡才疏學淺,又怎麼能比得上先生呢?”

這小子賊得很呀。

閻忠眯起眼睛,心裡冷笑。

賈詡這廝真是謹慎得離譜,不見兔子不撒鷹。

無論怎麼問,都裝聾作啞當糊塗人。

陳暮說得沒錯,這種人要想從他嘴裡聽到兩句真話,得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才行。

而就在閻忠心裡思考的時候,賈詡也在思索。

閻忠忽然問起他天下大勢,在明知眼下不是過問天下大勢的時候,是生死存亡的時候,還這麼問,不是本末倒置了嗎?

莫非是他根本不擔心眼下的生死,因爲他已經提前找好了下家?

那麼他的下家能是誰呢?

王允?

不可能,那個傢伙可不是什麼良善之輩。

劉備嗎?

聽說劉備嫉惡如仇,與西涼軍打生打死好幾年了,不太可能會接納西涼人。

莫非是荊州南陽的劉表?

從長安過武關倒確實能去南陽,不過劉表這人自詡清流,現在正和袁術打得水深火熱,閻忠想要逃離長安,劉表不可能有兵力來接應他。

剩下的,似乎就只有韓遂馬騰,或者劉焉這些人了。

只不過這些人也都不是什麼好人,如果孤身一人前去投奔,一者不會被重用,二者可能會被謀害。

難道閻忠是打算帶着王方他們一起去?

頃刻間。

賈詡在自己腦海裡便已經思索了無數種可能。

但他絕對沒有想到,劉備或許不會接納他們,可在劉備之下,還有另外一個心思深沉之人,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經對閻忠拋出了橄欖枝。

爲了今天的計策,而早早埋下了伏筆。

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六章 馬鈞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請假條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九章 規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章 奇襲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十七章 荀攸完結感言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
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二十九章 辱人父母者,殺之!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六章 馬鈞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請假條第六十七章 塞北雁門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九章 規劃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百一十八章 開端第五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五十七章 巫蠱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二十六章 試探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四十章 奇襲第七十一章 開會第四十三章 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聽郭圖的話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三十九章 公孫瓚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二百五十章 袁紹死了?第一十七章 荀攸完結感言第一十八章 忍一手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章武一十二年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七十二章 沈亭之戰(完)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