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

呂布叛逃去兗州,偷襲了曹操。

對於袁紹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樂意見到這個局面。

畢竟他之前就十分忌憚呂布,還曾經想要除掉他,要不是還有洛陽威脅在,不好明着來,恐怕早就不是刺殺那麼簡單。

現在能夠送走這個瘟神,袁紹自然滿心歡喜。

當今天下格局,南方混亂不堪,各方勢力傾軋,北方三足鼎立,關中如同養蠱,連益州都不得安寧。

劉璋不愧爲守門之犬,在這種大爭之世,各路英雄豪傑爭奪天下的時候,居然因爲無法調節父親留下的嫡系“東州兵”與益州本土豪強派系的鬥爭,而陷入內亂。

這要是換成中原任何一個諸侯,估計都得笑掉大牙。

只是沒辦法,益州實在太偏遠。如果是放在中原地區,這麼大一塊肥肉,估計早被各路諸侯吞得連渣都不剩下。

如今中原地區,各路諸侯混戰,幾乎成了片怪物房,北方實力最強,南方地區稍弱,關中次之,益州最差,以劉璋的能力,就這樣吧,安安心心當條守門犬。

而兗州之地位於河南,呂布雖然不是什麼雄主,但他的武力確實屬於BUG級別,趁着曹操東征陶謙,佔領了大半個兗州,奪得了一片棲身之所。

黃河南岸,由上到下,從左到右,洛陽朝廷、呂布、孫堅、曹操、劉表、袁術、劉繇,這些還只是大勢力,稍小的勢力數不盡數。

南方那些宗賊豪強不說,就連黃巾餘孽以及各路流寇,少則成百上千,多則數萬,攻城略地,完全是一片戰爭泥潭。

兗州最幸運的地方是位於河南最北面,不至於跑去江東汝南打生打死,但這恰恰也是它的不幸。

後世有一句話離天堂太遠,離美麗國太近,就可以形容現在的兗州。

作爲河南地區最北的位置,兗州離冀州太近了,離青州也太近了,北方稍微一點風吹草動,就會波及到這裡,特別是東郡,幾乎已經是戰爭的前線。

爲此,就跟歷史上曹操在得到兗州之後,馬上將都城遷到地盤的中心潁川許都一樣,呂布也將州牧府遷移到了濟陰定陶。

濟陰西面是陳留,北面是東郡,東面是山陽,南面是樑國,屬於兗州腹地,周圍好歹有一些緩衝地。

不過相比於歷史上已經被曹操屠得滿目瘡痍的徐州,現在的兗州可比徐州好得多,曹操好歹也治理了幾年,再加上陳留、濟陰等地一直還算穩定,至少在地盤上,呂布稍稍富裕一些。

濟陰,定陶。

在城門口造冊登記之後。

一輛馬車自北面而來,緩緩地駛入城內。

由於最近馬上要到雨季,河南地區經常會下雨,所以這是一輛帶了棚頂的棧車。

棧車只有士人才可以乘坐,左右兩側有一個小窗子,掛有窗簾。

劉惠好奇地掀開簾子往外看,就看到呂布治下的定陶居然還算繁華,

城內外來往百姓不少,倒是能見到難得的安寧。

馬車緩緩地在州牧府邸附近停下,劉惠下了馬車,身邊有十多個護衛,他身上揣着袁紹的書信以及一些證明身份的公文,但卻並沒有第一時間進入州牧府,而是找了個飯店坐下。

飯店並不大,因爲不是吃飯時間,客人很少,僅僅只有兩桌。劉惠一行人都帶着刀劍,一看就是行走江湖的狠角色,不過周圍百姓卻對他們絲毫沒有懼怕。

在兗州,再狠的人能狠過呂布?

店家見有大生意上門,連忙走過去,彎着腰詢問道:“尊客要些什麼?”

劉惠吩咐隨從將刀劍收好,佔了兩桌,跪坐在桌案邊上,輕笑一聲:“有些什麼好菜好酒就上一些。”

店家高興道:“好嘞,馬上到。”

說罷就去後廚,吩咐廚子開始做十多人的飯菜。

等他出來的時候,劉惠又叫住他:“店家,過來一下,有些事問你。”

最近兗州稍微穩定了許多,但到底比不得十多年前的光景,飯店生意都不怎麼樣,店家閒着也是閒着,就過來伺候大主顧,點頭哈腰道:“尊客還有什麼吩咐?”

“我是從北面過來的商人,來南面看看貨物行情,順便瞧瞧哪些地方穩定好做生意。”

劉惠用早就準備好的說辭解釋道:“聽說兗州這兩年打仗,我還擔心南邊會很亂,怎麼今日進城,看着似乎治理不錯,想問問兗州各地,都是如此嗎?”

聽到這句話,店家稍稍打量了他一下。

劉惠操的是幽州口音,他是中山國人,就在幽州邊上,從口音上來說,就能令人多信服幾分。

而且他來的時候坐的是棧車,這種車除了士子會坐以外,商人們也會常常用來當做運送貨物的貨車,符合商人的身份。

再看穿着打扮,略顯普通,也沒有什麼綾羅綢緞,不過身上帶有刀劍,扈從一個個也十分兇悍。在這亂世當中商賈低調行商,財不露富,似乎也能對得上號。

最近幾個月兗州在嚴厲打擊間諜,從城門口進來的時候,都要登記造冊。官府的人也時常叮囑城內店家,小心有人打探消息,不許他們隨意透露。

店家想了想,打定主意若是這些人問城中軍營、糧倉位置什麼的,守口如瓶,若真只是商人,應該也不會問這些問題。

開門做生意,迎南送北,什麼人見得多了,多留個心眼不算壞事。

想到這裡,店家開口說道:“去歲呂使君來了之後,除了山陽那邊偶爾會打仗以外,濟陰倒是沒有再發生過什麼戰事,兗州位於中原中樞要道,南來北往都會來這裡歇腳,看着人多些,倒也是平常的事情。”

劉惠“哦”了一句,又問道:“我在北面的時候,聽說呂使君曾經劫掠過冀州一些郡縣百姓的事情,兗州這邊......”

“尊客切莫多說。”

店家連忙擺手道:“呂使君來兗州之後,有李太守坐鎮中央,各類政務也不算苛刻,稅亦不高,哪有什麼劫掠百姓,都是謠言罷了。”

李太守?

劉惠馬上抓住了關鍵詞,立即問道:“這位李太守是何方人也?”

店家搖搖頭:“不知道,只知是關中人士,被呂使君闢爲濟陰郡守,瞧着挺年輕的,不過政務很熟稔,來往商業,勸課農桑,濟陰現在局勢能夠穩定下來,多虧了他,聽說呂使君對李郡守十分信任,大權都交在他手裡。”

“哦?”

劉惠默默將這位李郡守記在心裡,就不再多言語。

吃了飯,從店鋪裡出來後,劉惠四處閒逛,不時找人攀談,言談間並未詢問軍事秘密,而是瞭解濟陰那位李太守的情況。

因爲這些並不算禁忌,在花了一些錢後,劉惠很快就掌握到了一些他想要的東西,因而快過晌午,問清楚太守府的位置之後,就準備過去。

隨從蒼頭納悶道:“不去州牧府了嗎?”

“不去了。”

劉惠搖搖頭。

“哦。”

蒼頭也就沒有多問,他是袁紹派來保護劉惠的,不是出使的使臣,具體事務還是得靠劉惠來處理。

而就在劉惠滿城打聽這位李太守情況的時候,此時此刻,濟陰郡守府邸之中,“李太守”正在端詳着一封書信,細細研讀裡面的內容。

這位“李太守”相貌堂堂,儀表不俗,如果有認識他的人在這裡的話,就會知道,這人正是衛覬。

衛覬出自河東衛氏,是大家族出身,又曾經擔任過朝廷官員,如果直接在呂布帳下出仕,曹操難免會懷疑有人用計將呂布引入兗州背刺他,到時候告到劉虞那邊,鍾繇不好收場。

因此他化名李衛,現在擔任濟陰太守,名義上掌管濟陰,實際上是呂布的軍師參謀。

衛覬手裡的這封信,正是來源於鍾繇。

由於他原來是鍾繇的屬官,而鍾繇聽令於陳暮,所以陳暮不能明着指揮衛覬,只能通過鍾繇來傳達指令。

雖然麻煩了點,但朝廷關係錯綜複雜,袁家門生故吏;曹家的親朋好友;就連呂布都有三五知交。有時候不該露面的時候,還是謹慎小心一些得好。

“引呂布攻徐州......”

看着手裡的這封信,衛覬陷入了沉思。

鍾繇居然希望他能夠影響呂布,讓呂布去攻打徐州,特別是徐州北面的東海國與琅琊國。

如果沒記錯的話,去年青州就已經南下佔領了這二郡,呂布要是去打的話,豈不是就會得罪劉備?

以劉備的實力,呂布恐怕招架不住吧。

難道元常兄是希望呂布覆滅?

衛覬細細思索,猜不透裡面是什麼含義。

這種大戰略上的交鋒,爾虞我詐,他又如何得知呢?

不過既然是鍾繇的命令,衛覬自然也就只能服從,想了想,該如何能讓呂布去打徐州呢?

其實讓他去也不難,呂布跟曹操已經是死敵,雙方勢同水火,決戰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呂布恐怕沒那麼大膽子去打東海國和琅琊國,那邊是劉備的地盤,除非呂布想跟袁紹結盟,跟劉備拼個魚死網破。

“使君,門外有人求見。”

就在此時,廳堂外走進來一名郡守府下人,拱手向衛覬說道。

衛覬皺起眉頭:“何人?”

“沒說,只是送來了一張謁帖。”

下人雙手把謁帖舉起來,低下頭往前面遞。

衛覬眼角的餘光瞥到那下人袖子裡鼓囊囊的,輕笑一聲,也沒計較,把謁帖接過來看了眼。

袁紹的使者?

好傢伙。

真是缺什麼就來什麼。

衛覬腦中靈光閃爍,頓時明白了緣由。

原來青州那邊已經算到了袁紹要和呂布結盟,所以這是打算將計就計?

衛覬在心裡想着。

其實衛覬並不是陳暮的人,或者說,包括呂布哪怕是歸順了朝廷,也不是陳暮的人。

因爲在他們心裡,劉備和自己的身份是一樣的,都是忠心於朝廷的臣子。

就好像哪怕曹操挾持了漢獻帝,滿朝上下依舊有很多忠漢的老臣一樣,他們還滿懷希望地想着曹操能做個忠臣,能幫助漢獻帝恢復江山。

只是歷史上的那批漢朝老臣信任錯了人,以至於後來曹操幾次大清洗,最後如願以償地幫助曹丕上位。

而現在的洛陽朝廷,自然是沒有信錯人的,劉備現在確實是洛陽朝廷的好臣子。

所以實際上衛覬其實並不命令於陳暮,他只是聽命於朝廷而已,什麼樣的方式對朝廷有利,他就怎麼去做。

現在就是如此。

鍾繇傳來讓衛覬影響呂布攻打徐州的命令,眨眼間袁紹的使者就來了,豈不是說明朝廷已經知道了袁紹的想法,想要聯合呂布搞事?

這要不是將計就計,那就鬼來了。

想到這裡,衛覬安心了許多,馬上對下人說道:“讓他進來。”

“唯。”

下人竊喜,連忙出去傳達命令。

過了片刻,劉惠走進來,看到了廳內高坐的衛覬,拱手一禮道:“中山劉子惠,見過府君。”

“請坐。”

衛覬向下手右側席子伸手,漢朝以右爲尊,坐在主人的右手邊是表示很大的尊敬。

等劉惠坐下之後,衛覬就又笑着說道:“尊使膽子倒是大,我主爲兗州牧,尊朝廷爲上,又曾與袁本初有隙,你還敢來,就不怕我把你送去朝廷嗎?”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昔日楚王派申舟出使齊國,路過宋國時,被宋國人伏殺,因而惹怒楚王,投袂而起,將宋國包圍一年,城內‘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可謂慘絕人寰。”

劉惠淡定地道:“呂使君是聰明人,他原本也是冀州大將,雖脫離冀州,但也應該知道冀州帶甲百萬,相信他不會因小而失大。”

其實衛覬想反駁的話,有很多話可以說,比如現在冀州被劉備公孫瓚包圍,自身難保之類。不過他知道不能太落使者面子,所以故作沉默,表示默認。

過了片刻,衛覬才說道:“尊使來我兗州,是有何事呀?”

劉惠微微一笑,拱手一禮:“如今呂使君滯在兗州,龍困之地,不能一展拳腳,我正是來助呂使君一臂之力爾。”

“哦?”

衛覬又道:“願聞其詳。”

劉惠馬上慷慨陳詞,對他說道:“呂使君與曹操爲死敵,曹操仰仗劉備,引爲盟友,若北方戰事穩定,它日青州軍南下,聯合曹操,呂使君危在旦夕。如今只有聯合我冀州,一齊消滅曹操,方纔有出路。”

衛覬擺擺手道:“我們也想消滅曹操,然而曹操實力不容小覷,又有青州爲援,難以攻滅。”

“所以這就是我來的目的。”

劉惠淡淡一笑,說道:“我此次南下,不僅要聯合呂使君,還會聯合袁公路,袁公路與我主爲兄弟,兄弟二人一南一北,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如此冀州兵馬南下,揚州兵馬北上,夾擊曹操。屆時兗州徐州之地盡歸呂使君,豈不比被困在這濟陰要強上許多?”

聯合袁術?

衛覬心裡頓時一緊,原來袁紹在打這個主意。

袁術雖然被周圍的諸多小勢力拖住了手腳,但實力猶存,爲淮南最大的霸主,如果他與呂布聯合攻打曹操,曹操的確很危險。

到時候青州肯定會南下出兵相助,袁紹那邊壓力驟減,光靠一個公孫瓚,恐怕難以拖住袁紹。

要不要破壞他們的計劃?

衛覬想到了自己的身份——朝廷派來的臥底。

呂布雖然表面上歸順於朝廷,但衛覬很清楚他的本性,見利忘義,反覆無常。

現在袁紹許諾他兗州和徐州,以呂布的性格,很大概率會同意。

如果自己想要破壞這個計劃,就要殺掉這羣使者。

想到這裡,衛覬眼中露出一絲殺機。

但很快,這絲殺機就蕩然無存,他想起了鍾繇送過來的信。

他怕的是朝廷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甚至已經明白袁紹想要聯合呂布和袁術。

如果自己冒然行動,會破壞朝廷的計劃。

因此衛覬一時有些陷入兩難。

片刻後,他決定想辦法拖一拖,於是說道:“這是件大好事,只是呂使君現在並不在濟陰,尊使等幾日,我派人去前線向使君通稟如何?”

劉惠並不知道衛覬是朝廷的人,他之所以先找衛覬,是因爲他知道衛覬可以影響到呂布。

他怕的是呂布對袁紹還心有怨恨,如果自己一個人勸說,不一定勸得動,唯有找到呂布的心腹一起勸說,纔有把握成功。

見到衛覬似乎鬆了口,有同意的意思,劉惠也鬆了口氣,拍了拍手。

一個人抱着一箇中等大小的箱子進來,打開一看,竟是一箱金銀珠寶,粗略看去,怕是得值好幾百萬錢。

“這是給府君的一點小小心意,若是聯盟之事能成的話,惠另有禮物送上。”

劉惠笑着說道。

衛覬眼皮子跳動,沒想到袁紹還這麼捨得下血本,不過他好歹出身大族,這點錢還是不放在眼裡,因此假裝露出了一絲貪婪的神色,便淡淡地說道:“尊使有心了,若是有回信,我必第一時間通知尊使。”

“那我便不久留了。”

劉惠站起身,說道:“這幾日我就住在城內館驛中,靜等府君消息。”

“好。”

衛覬親自送他出去,等劉惠一行人離開,他就馬上回到府內,寫好信,安排親信快馬加鞭趕往洛陽。

從定陶到洛陽去有六百里路,騎馬狂奔送信,一個來回也得四五天。

不過有一點好的地方在於,黃河有一條支流,叫做鴻溝,從鴻溝又流出一條支流,叫做濟水,如果坐船的話,回來可比去快得多。

因此只是三日,衛覬就收到了洛陽的回信。

上面只有四個字。

“答應聯盟。”

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八章 回京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四章 冀州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八十五章 炮!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章 孫策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
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三十七章 放眼未來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四十六章 第一步,逼反曹操第八章 回京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三十二章 關羽的眼鏡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五十三章 厚臉皮的袁術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六十六章 黨人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一十一章 招募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誘餌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八十五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四章 冀州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一百三十章 青史一筆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三十二章 清君側第八十五章 炮!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六十章 孫策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八十八章 攔個張郃折磨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十章 他在想什麼?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