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

第463章 聽四叔的話

衛覬的一番話,讓呂布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欣然答應了陳暮讓他攻打兗州的要求。

這其實也是衛覬準確的抓住了呂布的心理,讓他逐漸信服。

如果衛覬一上來就開門見山,陳述利弊,以呂布自覺舉世皆敵,十分小心謹慎的心態,必然不會輕易相信。

因此合適的做法,就是採取心理攻勢,先激怒呂布,讓他失去理智,放棄思考。

等到呂布暴怒之後,再大笑三聲,吸引張楊與呂布二人的注意力,然後一番慷慨說詞,以呂布的性命做要挾,讓他慌了神。

這個時候呂布必然會處於又驚又怒又惶恐不安的情緒,因爲他被衛覬點破了尷尬的處境,有些惱羞成怒,又渴望衛覬能夠在羣狼環伺中指點出一條生路出來。

此時衛覬再掏出呂布好友士孫瑞的一封信,繼續增加信任度,接着再陳述利弊,告訴呂布爲什麼朝廷要赦免他,爲什麼朝廷希望他攻打兗州,爲什麼劉備會放下他們之間的仇怨等等。

到了這一步,呂布最開始的心理防備,也會慢慢放下來。隨着衛覬的一系列舉動,信任度也會變得越來越高,最後達到完全信服,叩拜洛陽,願意歸順的地步。

可以說,呂布從剛見時的警惕,再到懷疑、相信,最後真心實意地歸順,衛覬都在一步步瓦解呂布的戒備,從內到外,將呂布成功說服。

如果陳暮知道這一切的話,恐怕也會由衷地佩服鍾繇和衛覬。佩服鍾繇是佩服他看人的眼光,能夠準確地找到這樣一個人。佩服衛覬,自然是佩服他環環相扣的心理戰術以及從容不迫的姿態。

因爲即便是陳暮親自過來,大概也就是這樣,不會做得比衛覬更好。甚至很有可能因當初曾經嘲諷過呂布的原因,呂布乾脆都不想聽他的話,直接將他煮殺。

那時就很尷尬。

所以衛覬可以說做到了一名優秀說客所能夠做到的極致,鍾繇也做到了知人善用,人盡其才,兩人都成功地完成了陳暮交代的戰略任務。

不然的話,要是鍾繇把蔣幹派過去,算盡蒼生智絕天下的陳子歸估計得當場氣死。

十一下旬,簌簌的大雪依舊在落。

河內郡,蕩陰縣。

呂布以打獵爲名,帶着自己的兩千多幷州騎兵,悄然出了蕩陰城,鐵蹄一路南下,捲動着風霜,消失在了茫茫風雪裡。

與此同時,幷州上黨郡的張楊,率領自己本部大軍一萬人馬,

自上黨東去,借道司隸的河內林慮縣,大搖大擺地從關羽駐守的朝歌縣經過。

張楊跟呂布爲刎頸之交,且呂布擊敗黑山軍,將他救出來,對他有救命之恩。又恰巧此時張楊的上黨郡也不是什麼好地方,城池殘破,田地荒蕪,百姓寥寥無幾。

因此聽到衛覬的一番勸說之後,本來就十分講義氣的張楊便立即響應呂布的號召,同樣是棄暗投明,奉洛陽爲主,兩人一起浩浩蕩蕩南下,殺奔黎陽。

其實不管是蕩陰縣,還是林慮縣,這兩個地方都是河內郡的屬縣。按理來說,呂布根本不可能在這附近駐防,也不可能殺到這個地方來。

但天下大亂,原來的州郡縣界限劃分,早就模糊不清,各方勢力也早已經犬牙交錯,混沌不明。

更何況這世上只有因地利而堅守,哪有因地界劃分而堅守的道理?

所以關羽退守朝歌,就是利用沾水與淇水兩條河流佈防,並不是在邊界駐兵對峙。

而朝歌的位置處於河內郡的東北面,北北方淇水河對岸,約有河內郡五分之一的地方被呂布佔領。

因此張楊與呂布的軍隊,都是從淇水經過。

如此一來,他們的行動路線不可避免地被關羽的斥候發現。

當斥候向關羽稟報的時候,他只穿着寶藍色錦緞棉褲,赤着上身,冰天雪地裡於庭院中耍弄着石鎖,一身大汗淋漓。

今年已經十六歲的關平則在另外一旁耍着小青龍刀,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倒也有幾分父親的風采。

對於兒子的教育,關羽一直放在心上。這些年將關平放在泰山學宮讀書,平日裡教授武藝,也都是學宮的教習,文化雖然有些拉垮,但武藝還是日有長進。

等到關平十四歲的時候,在學宮打遍無敵手,關羽便將他帶來洛陽,讓他跟在身邊,時常領他與冀州兵或者黑山軍廝殺,在戰場歷練。

最近雪也停了,練功卻不能停。父子倆就打掃了庭院,將積雪以及被積雪掩埋的枯葉掃入了塵埃裡,整日打熬練功。

斥候疾步走到拱門外的廊下,兩側守衛沒有阻攔,暢通無阻地進去,見到關羽,有些猶豫,但軍情緊急,他還是快步過去,單膝下跪道:“將軍,緊急軍情。”

“哦?”

關羽喘着粗氣,放下石鎖,拍了拍手,問道:“何事?”

斥候道:“隅中時分,淇水以北有大量騎兵奔騰而過,約有兩三千人,一路往東去了,到晌午日昳時分又有大量兵馬,自林慮而來,人數暫時不知,但很快就要抵達黑山。”

黑山屬於太行山的支脈,位於後世的安陽市、湯陰縣、鶴壁市一帶,有大量的山谷和莽莽羣山。

這裡也是張燕等黑山軍的發源地。

後來隨着洛陽與冀州的戰爭升級,黑山軍處於中間地帶,因而選擇北上進入了太行山深處發展,現在黑山一帶,基本是洛陽斥候與冀州斥候的交戰場所,兩方斥候時常出沒。

斥候之所以知道人數,是根據馬蹄印和馬糞數量推斷,這是經驗豐富的老斥候必會技能。而張楊是步兵,他們不敢靠近,所以人數沒法得知。

聽到斥候的話,關羽一邊拿着毛巾擦了擦身上的汗,一邊若有所思地回道:“哦,知道了。”

“將軍,要再探嗎?”

斥候問。

關羽搖搖頭:“不去管他,你先退下吧。”

“唯!”

斥候便退了出去。

一旁的關平忍不住好奇道:“父親,爲什麼這些兵馬我們不去管他?這蕩陰之地,似乎也只有呂布有騎兵吧。”

關羽將毛巾往旁邊架子上一扔,笑了笑:“嗯,是呂布的騎兵。”

“啊?”

關平一愣,立即緊張起來,握緊了青龍刀氣勢洶洶道:“父親,我現在就去找管亥叔叔和武安叔叔,讓他們召集兵馬。”

“回來。”

見到關平這愣頭青就要往外跑,關羽馬上厲聲喝止:“無需動用兵馬。”

關平被父親喊住,一時詫異:“父親,呂布的騎兵都已經到淇水了,過了河就是咱們朝歌,難道我們不該起大軍準備迎敵嗎?”

“爲什麼要迎敵?”

“可是他都已經起大軍準備來攻打朝歌了呀!”

“誰說呂布是來準備攻打朝歌?”

“難道不是嗎?”

“當然不是。”

“那他派那麼多騎兵出來做什麼?”

父子倆之間的對話,簡單而又充滿了循循善誘。

只是關平很不理解,呂布派出那麼多騎兵都已經靠近淇水,過了河就是朝歌,不來攻打,難道是去打獵的?

然而關羽也不解釋,只是淡然一笑:“你四叔前些日子給爲父送了封信。”

“四叔的信?”

關平一頭霧水,四叔的信關呂布什麼事?

“你四叔在信裡說,呂布可能會經過朝歌去洛陽,要我不要搭理他。”

“四叔怎麼知道呂布會經過朝歌?”

關平幾乎脫口而出。

如果沒記錯的話,四叔一直在青州,聽說今年下半年開始徵徐州了。

徐州離洛陽隔了千里,他怎麼知道千里之外的事情?

“你四叔呀。”

關羽眯起眼睛,擡起頭想起了那個曾經笑吟吟的少年,眼中露出一絲溫情,淡淡地笑道:“這天底下,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

“四叔真的這麼厲害嗎?”

關平瞪大了眼睛,滿臉不敢置信,這世上怎麼可能會有掐指一算,就能知道天下任何事情的人?

面對兒子的質疑,關羽沒有生氣,只是輕輕地撫摸了一下長子的腦袋,擡頭看着遠方的天空,微微一笑道:“平兒,再過兩年,我就送你去你四叔那,你自然就會知道他有多厲害。記住,要聽你四叔的話。”

“額。”

關平低下頭,表示明白,可還是有些不理解,問道:“什麼都聽嗎?”

“什麼都聽!”

關羽很肯定地點點頭:“就算是他讓你領兵攻打爲父,你也要聽。”

“爲什麼?”

關平驟然擡起頭,四叔如果讓他打父親,他憑什麼也要聽?

然而關羽眼神中迷離,遙望着青州的方向,平靜地道:“因爲這世上除了你的父親母親以外,就只有你大伯、三叔,還有你四叔不會害你。”

關羽望着青州的方向微微有些出神, 眼眸中彷彿看到了那年桃花盛開,兄弟四人把酒言歡的場景。

那一幕,總是那麼令人懷念。

看着父親似乎沉浸在過去的記憶裡,關平瞪大了眼睛。

在他印象中,父親總是那般嚴肅和不苟言笑。

可此時此刻,居然罕見地露出溫和的微笑,平和而又慈祥。

這一幕,竟是讓他覺得有些陌生。

這還是那個整日待他無比嚴厲的父親嗎?

那一瞬間,關平就感覺往日裡如一柄大刀般鋒芒畢露的父親,居然像是收刀入鞘,那般的祥和,那般的恬靜。

一切的一切,對於小小年紀的關平來說,都充滿了迷霧,十分不解。

可他唯一知道的是。

這世上。

或許也就是大伯三叔四叔,才能讓父親這般動容了吧。

(本章完)

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請假條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三章 得兗州第七十六章 火起請假條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請假條。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請假條第四章 冀州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三章 捨命拼殺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一十一章 茶藝
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八十章 用老張郃的計擊敗小張郃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請假條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三章 得兗州第七十六章 火起請假條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百二十九章 關門打狗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第七十六章 安居而天下息,一怒而諸侯懼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二十七章 智者交鋒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三十一章 始於桃園,終於桃園(大結局)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請假條。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四十五章 大方向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擊袁尚第二百五十八章 仲長統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請假條第四章 冀州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七十五章 吾才滿腹,袁本初竟不從之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一百四十五章 開閘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三十九章 晉升資本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十六章 陣斬蹋頓第四十九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三章 捨命拼殺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十四章 大戰閻行第一十一章 茶藝第一十一章 茶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