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自然課

“三國之謀伐 ()”查找最新章節!

陳暮當然沒打算一口氣開始教化學物理。

那是以後的事情。

現在要做的,僅僅只是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而已。

如果能在四十歲之前統一天下,八十歲之前造出蒸汽機,就笑掉大牙吧。

畢竟陳暮只知道一點蒸汽機的理論知識,具體如何製造一概不知,靠他徒手擼工業革命,那不現實。

人家歐洲從十五世紀開始,無數優秀人才,發展了兩百多年才完成的事情,他怎麼做到?

所以他要做的事情,可不是攀什麼科技樹,真的是在教數學。

上午給孩子們教完加減乘除,下午又給大班的教一模一樣的內容,先得把阿拉伯數字普及給孩子們才行。

阿拉伯數字對於數學的意義全世界都知道,只要把文化知識傳遞下去,那麼一百年後,兩百年後,總有天才能靠着數學帶動起其它學科。

按照陳暮的備課,前面幾節課教基礎的阿拉伯數字,然後再教乘法口訣。

實際上先秦戰國時代就有乘法口訣,在《荀子》《戰國策》《淮南子》裡就有記載,但這份口訣十分零散,並不成套。

而且當時的口訣內容也不一樣,不同書籍裡記載的順序也不同,雜亂無章,沒有人進行統一整理。

陳暮要做就是把乘法口訣系統化,進行整理後再教給學生。

這段課程就用了半個月。

也許有人說,學生不都是神童嗎?爲什麼背個乘法口訣還要這麼久?

然而大家還記不記得整個小學六年的學習內容?

六年全都在學加減乘除,正負數和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一知識,就可以知道教小學生讀書並不輕鬆。

孩子年紀小容易忘事,今天教了明天就忘。

雖然有諸葛亮陳羣陸議崔林這幾個尖子生,但其他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想統一教學進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像這樣的大課教學,學生有好有壞,有優等生有差等生並不奇怪。

像鄭玄手底下有上千弟子,真正優秀的,其實也就那麼寥寥幾人而已。

“今天爲大家介紹一位新同學。”

陳暮走入教室,身後跟着一個俏丫頭,學生們好奇地打量。

丫頭緊緊拉着哥哥的手,怯生生地看着這羣同齡人。

“這是我的妹妹陳鳳,今年八歲,比你們要大一點,阿鳳,你就坐陳紹旁邊。”

陳暮指着最後一個空位,這樣每排四人,剛好三排十二個人湊齊了。

陳鳳一步三回頭地走過去,無比拘束地跪坐下來。

好在大哥在,倒也不覺得害怕。

只是剛到一個陌生環境,還沒有熟悉,總會覺得心裡不自在。

看着陳鳳落座,陳暮纔開始說道:“阿鳳年紀雖然比你們大一點,但以前沒讀過書,以後有什麼不懂的,大家還是要多多幫助她,知道嗎?”

“知道了。”

衆人異口同聲回答。

之所以把陳鳳接過來讀書,當然是陳暮這個院長給的便利。

自己倒是先讀了鴻都門學,又拜大儒爲師,如今學識不能說特別淵博,但水平也不算差,混個名士應該問題不大,自然不能讓自己的家人還目不識丁。

陳志今年已經十四歲,按道理來說已經過了泰山書院的入學年齡,可他的基礎實在太差,沒法去泰山學宮,只能去大班跟着小學生們讀書。

陳鳳今年八歲,剛好在小班讀一年,明年就能升大班。

在漢朝,雖然女子地位不能說高,但也絕沒有到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地步。

漢朝四大才女,班婕妤,卓文君,班昭,蔡文姬,都是響噹噹名垂千古的人物,即便是晉朝,也還有個謝道韞。

“好了,今天我們就不上數學課,我帶你們出去,學習一下自然知識。”

陳暮拍拍手:“大家起來吧,跟我去外面。”

學生們老老實實起來跟着出去。

小時候的自然課什麼內容?

無外乎每人發個放大鏡,帶着大家在學校的花壇裡兜兜轉轉,看看蟲子看看樹葉。

陳暮記得自己小時候有一個惡趣味,就是用放大鏡燒螞蟻。

雖然有點變態殺人狂的意思,但還好他不縱火,三歲以後就沒有尿牀。

學生們一個個小胳膊小腿,在書院的婢女與奴僕的看管下,跟着陳暮來到了外面的草地上。

遠處平原綠油油一片,漢朝種植粟跟麥,小麥是冬天種植,春天收割。而粟是春天種植,秋天收割。

現在正是粟谷成長的季節,徐徐春風撫動,粟穗隨風搖曳,帶來絲絲清爽。

“今天我要教大家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天地大道。”

陳暮招呼着大家過來,坐在草地上。

“師君,什麼是天地大道?”

瘦小的陸議一臉茫然。

他的年紀最小,只有四歲,雖然也表現出了聰穎,他的學習進度和七歲的陳紹差不多。

但畢竟小,對於這樣蘊含了一絲哲學的話語,一點都不明白。

“天地大道,就是自然運行的規律。”

陳暮閉上眼睛,說道:“大家閉眼,細細感悟,能體會到什麼?”

“風在吹我的頭髮。”

孔儉說。

“陽光照在我的臉上,暖暖的。”

陳忠說。

“我感覺心裡很安靜。”

這是諸葛亮的回答。

“安靜是對的,風和陽光也是對的。”

陳暮笑着說道:“那你們應該靜下心來,開始思考一些問題,你們能想到什麼問題。”

孔儉說:“爲什麼這世上有風?”

“孟子曰: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這風,是不是就是孟子說的天地間浩然之氣?”

陳紹的祖父是“潁川四長”之一的陳寔,家學淵博,提出了奇思妙想。

“孟子說的浩然正氣,乃是讀書人心中的仁義標準,它是勇氣,是信念,是意志,卻不是風。”

陳暮否認了陳紹的說法。

諸葛亮問道:“那師君知道風從何而來嗎?”

陳暮點點頭:“我知道,但我不會告訴你們,如果對某件東西好奇,不如你們自己去追尋,提前知道了答案,反而失去了鑽研的心。”

之所以要否認浩然之氣就是風,是因爲這在儒家當中已經有答案,有解釋。如果在這方面不否認,反而會讓學生走歪路,讓他們真的以爲浩然之氣就是風,那就是在告訴他們錯誤的方向。

老師這個職業,填鴨式教育,直接了當地告訴學生答案,肯定不好。但想做一個引導學生,讓學生能提起興趣的好老師,也沒那麼容易,首先就是不能讓他們走錯才行。

聽到陳暮知道世間的風是怎麼來的,學生們都很好奇,一個個纏着陳暮想要他解答。

但陳暮卻並沒有告訴他們,只是笑道:“好了,如果你們以後能鑽研出一點風是如何來的理論,那我就告訴你們全部答案,下一個問題,除了風以外,你們還想到了什麼?”

陳忠說道:“師君,我想知道這世上爲什麼會有日月。”

“好問題。”

陳暮心道這小子適合當個天文學家。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是怎麼知道的天文學?

這得益於一個動畫片,《藍貓淘氣三千問》。

包括宇宙起源,恐龍起源,像這樣的益智動畫片,對於孩子科普幫助相當大。

可惜現在陳暮可沒法跟他們解釋宇宙大爆炸,也沒法說地球月球太陽。

畢竟如今地平說深入人心,現在提出地圓說,一無法證明,二則是他沒有影響力,很難獲得支持者。

漢朝文字獄極少,總共也就那麼一兩件,都是罵了皇帝才導致的禍事。

而大儒學術之間的爭端也偶有發生,比如鄭玄與另外一位大儒何休就發生過論戰,但也鬧不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所以陳暮只要不去罵皇帝,無論提出什麼學術理論,肯定是沒有生命危險。

但問題在於他得證明自己的理論,除非現在就發明一個天文望遠鏡,不然沒人會信他的話。

因此聽到陳忠的問題,陳暮也只能搖搖頭道:“這雖然是個好問題,可我沒法解答。”

陳忠問道:“師君也不知道嗎?”

“師君知道。”

“那爲什麼不能解答?”

“因爲師君說的話,沒人會信。”

“我信。”

諸葛亮昂起腦袋,水汪汪的大眼睛撲閃撲閃。

陳暮笑了起來,摸摸他的腦袋:“你信也沒用,要證明才行。師君只能證明世間的風,卻證明不了日月,以後還得你們努力啊。”

其實要證明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拿三顆球來證明太陽、月亮與地球的關係,通過自轉公轉證明白天黑夜。

但這種證明方式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還是過於天方夜譚,信的人估計寥寥無幾,還是以後再說吧。

陳暮從草地上站起來,拍拍屁股,將草屑打落,伸了個懶腰道:“今天是個好天氣,帶你們下田,教你們一點實用的知識。”

衆人爬起來,黃琦問道:“師君,什麼知識?”

“種地。”

“種地?”

學生們互相看看,一臉茫然。

這幫小孩裡家世背景最差的諸葛亮都是郡丞家庭,一輩子不用擔心吃喝,對農田當然沒有什麼概念。

陳暮笑了笑:“民以食爲天,你們嘴裡的每一粒糧食怎麼來的,怎麼進入的你們身體裡,都得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你們現在不知道,以後也要學,就當是提前體驗一下。”

Wшw ☢ttκΛ n ☢¢ 〇

“我見過耶耶下田,耶耶說,粟谷就是在田裡長出來的。”

陳紹的父親陳洽雖然在潁川是個地主級別,但也親自下田幹活,陳紹還有這樣的印象。

陳暮笑着點點頭對他表示讚許。

就跟漢朝的儒生都是提劍殺人的硬漢一樣,漢朝的有錢人和士人,也都不是五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廢物。

哪怕他們現在出身在有錢人家,小時候不幹活,長大了以後,依舊要學習。

漢朝的皇帝也都要親自下地,更何況士人百姓?

一行人來到田地邊,有農夫在田間忙碌,粟苗雖然種下去,但粟比水稻嫩,種下去之後也得時常照料,不能有絲毫鬆懈。

農夫們挑着糞便在追肥,遠看的時候風吹粟浪,到了田邊才知道,哪有什麼粟谷香,全是糞臭。

但沒辦法,糞便是古代最主要的田地肥料,粟苗在成長期最需要糞便追肥,對於水反而沒有什麼太大需求。

爲什麼湖邊沼澤地的田地最好,被人追捧?

因爲湖邊和沼澤地適合養雞鴨,而且有大量的動物棲息,花鳥魚蟲拉的糞便造成湖邊附近的田地肥力最好,幾乎不用追肥。

學生們一個個苦着臉,捂着口鼻,表情十分難受。

反倒是現在穿了紅色絲綢小襖的陳鳳一點都沒覺得不適,神情輕鬆,如魚得水。

“老大人。”

陳暮帶着學生們向一位挑着糞走來的老者行去。

老者連忙放下糞桶行禮:“刺史。”

如今陳暮在齊國威望很高,平定宗賊豪強,把握權力,上至各路官員,下到販夫走卒,無一不知道他。

“今天我要教學生下田地,老大人可能教我?”

陳暮問道。

他其實也沒下過地,穿越過來的時候生了場病,修養好了後身體就變得孱弱了許多。

據弟弟陳志說,他原來可是父母的好幫手,七歲就跟着父母下地幹活,農務嫺熟,是家裡頂樑柱。

穿越過來後由於沒有繼承原身體主人的記憶,就只能藉口說忘了不少事情,轉而養病,找村裡的族老借書看。

所以現在確實不怎麼會種地。

老者忙道:“刺史折煞老朽了,刺史的學生都是千金之軀,怎麼能下地做農事呢?”

陳暮笑道:“農事乃國家根本,若連農事都不知道,又怎麼能讀得好書呢,老大人莫再推辭,教他們一些簡單的知識就行。”

“這......唯。”

老者只能應是,一邊擼起袖子,將糞桶擡到田邊,一邊對衆人說道:“粟一般在季春到仲夏時節播種,但在這之前,因爲田地的肥力不夠,還得爲田增肥。特別是到季夏與孟秋這二月,是追肥的最佳時間,因爲到了中秋就熟了,若是不增肥,產量就少。”

學生們聽得似懂非懂。

“就跟人需要吃飯才能長大一樣,粟苗也要吸收地裡的地力才能生長。”

陳暮諄諄善誘道:“人的糧食是怎麼來的呢?是我們種地來的。那麼地下的地力又是怎麼來的呢?就是靠糞便蘊育的,所以大家不要嫌棄糞便骯髒,我們吃的糧食,就是靠糞便裡的殘餘物質,催促粟苗生長而來。”

看着學生們慢慢明白的樣子,陳暮心裡其實在想,可惜化肥需要輕工業水平才能合成,不然如果有化肥,那爭霸天下估計在幾年之內就能完成。

畢竟漢末之所以大亂,天災人禍導致糧食不足也是個問題。

如果能提高青州糧食產量,就能吸引大量人口,如果青州有一千萬人,那吊打北方,統一天下就不是夢了。

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二十章 儒生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二十章 儒生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五十章 鬥將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請假條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二章 活着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四十章 表功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八十章 倉庫第三章 盧植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
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二十章 儒生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二十章 儒生第四十七章 進城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三章 得兗州第一百八十五 將計就計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六十九章 農業規劃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六章 漢末羣雄之猛虎孫文臺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五十章 鬥將第七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請假條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七十四章 亂世一鍋粥(2)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一百零四章 章武七年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二十三章 董賊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十五章 陳暮之謀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八十八章 戰略得失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二章 劉備登基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二章 活着第四十一章 田豐之計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四十章 表功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八十章 倉庫第三章 盧植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