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

經過二十多年的漫長髮展,泰山學宮的學術氛圍已經到了非常好的地步。

陳暮提倡實踐主義。

學宮最著名的口號就是——實踐出真理。

因此你可以在學宮任何一個場所,任何一間教室與大家討論學術有關的話題。

但理論知識要化爲實踐,而不僅僅在於你提出一個假想。想要大家都承認你的理論設想沒有問題,你得拿出實踐成果。

再不濟,也得有可行的實踐方案。

所以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之下,實用主義和科學主義的思想啓蒙就漸漸流行, 被世人遵循爲唯一真理。

而且不僅僅在於科研學術,這種態度也影響到了詩詞歌賦書法繪畫等藝術。

現在學宮就流行兩大主流流派的繪畫技術。

一派是水墨畫。

另外一派則是油畫。

其實嚴格來上,水墨畫屬於後來居上。

是這些年左伯紙宣紙等紙業發展起來之後,纔出現的一種畫派。

而油畫則已經傳承千年之久,在周代就已經出現,主要服務於宮廷和貴族, 如周王室的亭臺樓閣建築,王室與諸侯的棺槨器具等。

那時的繪畫也主要以漆畫、油畫爲主,甚至在後世我國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陶瓷上, 都已經有彩色油繪。

因此並不是說油畫在我國沒有發展,當然也不是說拿傳承已久硬往西方油畫上碰瓷。

而是表明確實我國早有油畫的存在,只不過我國的畫技藝術並不注重寫實風格,因此最早的油畫僅僅是用來做記錄,一直到晉朝畫技才變成藝術。

原本如果沒有實用主義和寫實主義的流行,大漢最近這些年興起的繪畫藝術,或許就如同晉唐時期的畫技和書法一樣,以寫意爲主。

但在主流價值觀影響下,油畫這門古老的繪畫技術再次被人們拾起,

成爲了如今繪畫藝術的寫實派風格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前年青州泰山學宮向洛陽皇宮展示去年一整年學宮的最新發明時,那極具真實的油畫技術,就被劉備註意到。

主要也是因爲這個年代沒有照相機, 更沒有攝影機。

油畫的產生打出的口號就是貴在真實,在一個崇拜祖先的時代,百姓富裕之後, 想把先祖的畫像留下來進行祭祀,本身就是一件充滿時代風格的事情, 屬於趨勢。

因此油畫也逐漸流行。

段煨是中將,屬於二十將軍當前排比較靠前的鎮西將軍,他的資歷比較差,是早年董卓舊部。但功勞不小,收復關中,平定西涼,以這功勳,若不是資歷問題,九虎當中必有一席之地。

他跟劉備沒什麼太大感情,甚至都沒怎麼見過面。

然而畢竟是大漢地位較高的一名中將,再加上這些年劉備送走了不少老臣,段煨的陡然離世,亦是讓他感慨萬分。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就不得不考慮自己已經年近五旬,也許壽歲不久,身後之事。

首先是進行大授勳和大封爵。

於章武九年年末,確定了授勳與封爵名單,這些名錄將於章武十年年初, 泰山封禪時一同頒佈。

其次命令將作監於西園修築桃園殿。

原本是劉備是打算修四聖殿,被關羽張飛陳暮勸阻, 最終作罷。

整個桃園殿處於林木森森的西園當中, 四周種植大量桃樹,引渠水流入園中,外圍建有牆垣,裡間有祭祀用的廣場。

桃園殿裡面又分爲內殿和外殿兩層,外殿有左右文武廟,將來劉備死後,跟隨他的開國大臣們分文武排列,懸掛畫像以及建立雕塑,供將來子孫後代祭祀使用。

這種情況被稱之爲配享太廟。

至於內殿。

自然是劉備關羽張飛陳暮四兄弟的私人祭祀區域,目前按照劉備的設想是暫時懸掛四張畫像,雕塑內容的話,他還沒有想好。

等到章武九年年底,桃園殿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修築,大量雕塑家和青州最好的油畫家也被選入宮廷。

在西方世界,雕塑家和畫家往往被稱爲藝術家,社會地位比較高,能出入上流社會。

然而在東方古代社會,雕塑師和畫師地位很低,當時被稱爲工匠,不被世人看重,因此兩者肩負的社會責任也不同。

等到陳暮於泰山學宮解放思想,將藝術這個概念提出來,並且大力推崇之後,雕塑師、畫師、詩人、家、書法家等藝術從業者地位漸高,成爲藝術家。

而且不同於後世很多畫畫和搞雕塑的都快餓死,這個年代由於缺乏留存手段,人們更希望能夠留下自己的模樣供子孫後代祭祀以及瞻仰。

所以大家在慢慢接受了雕塑與油畫這門藝術後,也樂於花錢去使用這門技術。

反正現在國家富裕,民間經濟也發達了起來。

有錢的就選擇雕塑,沒錢的也可以選擇油畫。即便是現在這兩門藝術還處於小衆階段,總歸是有它的用處,至少雕塑藝術在園林和建築業當中,永不會過時。

章武九年十一月初六,洛陽下起了大雪,千里邙山化作一條銀龍,窸窸窣窣的雪花紛飛,將世間裹着一片亮麗的雪白色。

玉堂殿內溫暖如春,從早上起,劉備關羽張飛陳暮四人就開始忙碌起來,精心打扮自己。

按照劉備的意思,在授勳的時候,要進行功勞分級。

最高級別的特等功臣不僅會授予大漢帝國勳章,還有勳爵、功爵、封爵、散階等等獎賞。

至少像關羽張飛陳暮,除了帝國勳章以外,勳爵爲正一品大柱國,正一品榮祿大夫,功爵爲通侯,封爵爲公爵,還有軍銜是大將。

功勞分級是個得罪人的活,因此交由內閣以及三公九卿共同排序。

最後列出名單來,由劉備批示,哪怕分級時有些令人不滿,因爲是集體決定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而在開國特等功臣以及一級功臣當中,這些人將享受畫像以及雕塑,配享太廟。

第一批名錄裡。

特等功臣只有三個,關羽張飛陳暮。

本來按照資歷和功勳來說,典韋應該也能排進去。

不說別的,單說他那一身傷疤,亂軍當中爲救劉備多次受創,就足以列入其中。

但典韋自己推辭掉了。

於是典韋位列武官一級功臣之首,封從一品上柱國,從一品光祿大夫,功爵爲關內侯,封爵爲侯爵,軍銜爲上將。

文官一級功臣之首爲沮授,從一品上柱國,從一品光祿大夫,關內侯,侯爵,軍銜爲上將。

按理來說,文官應該沒有軍爵。

但沮授他們這些人在軍隊裡面也有職務,是爲大將軍軍師,屬於參謀部成員,因此同樣應該也有軍隊授銜。

而軍師級別要比主將低一級,所以往往大將軍軍師授銜上將,上將軍軍師授銜中將,依此類推。

目前整個第一批用於泰山封禪的授勳名錄當中只有七個人。

關羽、張飛、陳暮、典韋、沮授、張遼、荀彧。

本來按照資歷來說,太史慈應該也有姓名,因爲他與典韋屬於前後腳。

典韋是在黃巾之亂加入,於公元184年中旬,就跟劉關張結義前後時間只有不過三四個月的時間。

而太史慈是在劉備討伐黃巾之後的擔任濟南相時加入,與典韋也就差了三四個月的時間。

奈何太史慈前中期被陳暮用來當跑腿的,參與的戰爭不多,資歷是夠,功勞不足,導致沒辦法入選名單。

至於張遼。

他資歷其實比不過太史慈,但他功勞實在太大。

與袁紹之戰,陣斬淳于瓊,陣斬高覽,白狼山之戰陣斬蹋頓,北上攻打鮮卑,驅除西部鮮卑三千里,燕然勒石。

所以威名赫赫之下,張遼若是不入選第一批名單當中,恐怕萬勝軍的將士們也不會服氣。

不過諸多功臣們也不急。

因爲誰都知道這只是第一批名單,以後第二批第三批都會陸陸續續補進。

以太史慈的資歷和功勳,即便不是第二批名單當中的榜首,至少也是前三,所以沒有入選第一批名錄他也不惱。

在確定了第一批名單之後,劉備就立即命令雕塑師和畫師緊鑼密鼓地開始爲名單雕塑和繪畫。

其實原本第一批名單是有十多個人的,像太史慈、牽招、高順、臧霸、田豐、荀攸、趙雲、黃忠等人資歷和功勞都不算差,乃是討董之前就加入,至少應該在名單裡。

但不管是雕塑還是繪畫都是個技術活,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人員太多的話,即便是技藝最好的藝術家也不可能迅速完成任務。

因此只好先確定功勞最大的幾人名單,將來再依次排序。

而且名錄裡其實也有一些明明功勞很大,卻沒辦法加入其中的功臣,比如早已經去世的閻忠。

作爲最佳臥底,閻忠一直以來是陳暮心中最好的無名英雄。

可是無名英雄見不得光。

所以也沒辦法,只能將一些功勳補償給閻忠的子嗣。

以至於當時不少人納悶,爲何一個青州隱居的隱士,加入劉備陣營沒幾年就病逝的人,爲何子嗣會得到如此多殊榮?

卻不知道他的名字無人知曉,他的功績與世長存,即便是在整個軍情司當中,閻忠的影響力也很大。

還有一位像侯栩,也是軍情司的建立者之一,卻也只能隱藏在黑暗裡,見不得光。

不過這些都只是題外話。

目前第一批名錄是爲了給泰山封禪做準備。

封禪結束之後,給其餘功臣畫像以及做雕塑的事情,也會繼續去做。

所以這項工作會持續很久。

劉備關羽張飛陳暮四人這些日子,每天的工作就是站着不動。

穿上威嚴的衣服,做好姿勢,給畫師和雕塑師當模特。

今日繼續站着。

他們並沒有穿龍袍或者官服。

劉備穿着一件灰色絲綢長袍,肩膀兩側有云肩,下領處用紅線繡了祥雲,領口扎着兩條紅色長巾,兩臂露出白色絲綢長衣,用護臂紮緊,頭頂長冠,腰上懸着雙股劍。

關羽則穿着綠色長袍,雲肩也是綠色,腳上蹬着黑色絳絲履,長鬚飄飄,青龍偃月刀豎握着站在劉備的左後方,僅次於一個身位。

張飛則是穿着一件黑色絲綢長袍,披了件淡黃色坎肩,絡腮鬍如針般耀眼,手中丈八蛇矛倒握,站在劉備右後方。

在張飛右手邊就是陳暮,一身藍青色儒服,腰間掛着學子劍,下頜山羊鬚,手中拿着羽扇。

四個人站直而立,一動不動。

他們面前是一個三十多歲的畫師以及一位五十多歲的雕塑師。

雕塑師往往都是由雕塑工匠而來,帶了兩個徒弟在旁邊當助手。畫師則不同,因爲油畫是最近十年才興起的東西,所以真正以這門技術當職業的人較少,畫師比較年輕。

每天四個人在處理公務之後,都要抽出約一個時辰的時間來給雕塑師和畫師當模特,今天已經是第十八天。

雕塑師早就做完了,他是先用黃泥塑造模型,然後每天四人觀察神態,進行局部微調,一直等到調整到完美的地步,最後就燒製成雕塑,鑄造成銅像。

其實在華夏古代之所以沒有雕塑師這個職業,主要也是因爲人形態的雕塑陶俑往往都是陪葬品,不吉利。

而如今思想改革,人形雕塑被大漢丞相提出可以拿來紀念功勳人物。

因此雕塑師這個職業也站了起來。

大約過了一個半小時,那畫家長舒一口氣,放下手中的畫筆,向劉備拱手說道:“陛下,丞相,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小人畫好了。”

“哦?終於好了?”

四人總算是能夠活動活動筋骨,聽聞此話,連忙過來觀看。

那畫布非常大,用三個架子支着,橫着長有三丈,也就六米都長,寬有接近四米,背景是一個高臺之上,四人挺拔而立,面貌威嚴,栩栩如生。

“不錯,一模一樣。”

劉備誇讚道。

陳暮笑道:“油畫注重寫實,更容易畫出真實樣貌來。不過你這光影沒有處理好呀,人物沒有陰影層次,少了幾分藝術感。”

畫師只覺得毛骨悚然,一身冷汗,連忙跪下道:“不愧是丞相,小人對光影已經研究了數年,奈何此技藝非同一般,小人摸索數年也不過是略懂一些皮毛,因而畫時不敢追加光影,怕出了差錯。”

陳暮擺擺手道:“無妨,起來吧。油畫雖然在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但作爲畫技亦是這些年纔出來,你們都算是前人,畫技不精也正常,以後努力摸索,爲後人鋪路就是。”

“多謝丞相。”

畫師擦了擦汗站起身,沒有想到丞相就連油畫當中的光影都知道。

殊不知陳暮當年在美利堅讀過研,在華爾街上過班,由於不少客戶喜歡收藏油畫雕塑等藝術品,爲了拉近與客戶的關係,他也要對這些東西有一定的品鑑能力。

所以一眼就看出來這畫師所畫的畫像幾乎沒有光影處理效果,人物缺少層次,在後世即便是一名普通美術生都比這個要強。

不過也沒辦法。

油畫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藝術形勢,這名畫師已經是青州油畫學派當中的佼佼者,逐漸發現了畫中光影層次。但因爲是給天子畫畫,怕出了差錯毀於一旦,所以寧願什麼都不做也不願意犯錯。

沒有添加光影效果,也是人之常情。

只能希望等將來他們對光影研究更上一層樓的時候,能畫出更好的人物肖像畫來,以增強人物神態以及人物藝術感,爲後人留下他們珍貴無比的模樣肖像。

看了那油畫,又看旁邊那雕塑。

雕塑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雕塑師會自己用木雕刻出模樣,回去再用石雕,最後再用銅雕。

幾個人就看到雕塑師手中的約一寸高的木雕已經是惟妙惟肖,只是因爲沒有塗上顏料而導致人物表情神態有些失神。

簡單來說就是缺少了靈魂和氣質,沒有那一抹威嚴。

但技術還是很好,等將來上色,製造成陶俑以及銅像的時候,應該會有一定差異。

四兄弟看了都很滿意。

除了四人合畫以外,每個人還有單獨的畫像。

另外還有統一合像。

大大小小要畫十幾張,包括張遼典韋沮授荀彧等人在內,這些天都要當模特。

一直到了章武九年十二月底,這些畫才徹底畫完。

章武十年,也就是公元210年。

整個大漢的新年是在一片歡天喜地當中度過的,洛陽城中開始燃燒煙花炮竹,城內大小商鋪熱鬧非凡。

從年初劉備於祖廟當中祭祀了漢朝歷代皇帝之後,全朝廷就開始爲泰山封禪做準備。

封禪這件事也是個大工程,秦始皇時候比較簡單一點,到漢武帝時期工程量就開始增加, 要修建大量的新建築,還有各種儀式。

等到光武帝時期,封禪就更加盛大。

史料記載,光武帝率羣臣至奉高,遣派役夫1500餘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十五日開始齋戒,二十二日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

從最開始秦始皇路過泰山,刻石記功。到漢武帝封禪泰山,修築祭壇,禱告上蒼。再到光武帝時期修整山道,壘砌石土,工程量一個比一個大。

到了劉備這裡同樣也不能小,先派人從去年開始就在泰山修整道路,在山頂建造祭壇。

從今年年初準備出發,大小官員數百人,再加上隨行護衛,總人數上萬,一路浩浩蕩蕩,沿途各州郡縣盛迎,灑水淨街,抽調民夫修整道路,不僅耽誤了運河工程,還給百姓增加負擔。

一直到章武十年一月二十一日,劉備抵達了泰山腳下。

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四十章 表功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十章 B計劃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請假條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六十九章 大漢上將軍討逆先鋒孫文臺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六十五章 我有一策救玄德第一十九章 老底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一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七十三章 呂布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六十九章 你的背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五十八章 魚死網破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五十四章 鬥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三十三章 一世人,四兄弟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七十五章 盟主他爹來了第四十章 表功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七十七章 大澤鄉之戰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六十六章 鮮卑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五十七章 第二次中原大戰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十章 B計劃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三十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三十一章 陳暮辭職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二十二章 朝議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十九章 底褲都被看穿了第一十七章 騎兵的作用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請假條第八十三章 斷其一臂第二十七章 青州十年往事第二百章 江山易老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