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

南陽郡,博望縣。

陳暮大軍抵達之後,這裡已經是一座空城。

不過說是空城也不準確,因爲城中還有大量百姓,連一個逃難的人都沒有。

多年仁政以及輿論宣傳,劉備和陳暮的名聲非常好,百姓奔走相告,說朝廷大軍前來收復南陽,百姓們無比夾道歡迎,喜迎王師。

對於天下百姓來說,誰當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四處流竄的強盜,打家劫舍,殺人不眨眼的兵匪來打擾他們的生活。

歷史上哪怕曹操屠城這樣,除了數十萬徐州和江淮新野人口逃難以外,也沒見多少百姓拖家帶口逃離曹操的治下。

陳暮命令陳羣爲博望令,讓諸葛亮等人協助他安撫百姓、治理地方,並且派出軍隊剿滅了附近山匪,提高了治安,又派人前往堵陽、雉縣、魯陽、卷城等周圍城池,穩定各縣情況。

而在這段時間,張郃的先鋒軍已經渡過淯水,順利奪取了西鄂縣,然後繼續進軍,抵達了博望西南約三十里,宛城東北方向約二十里的夕陽聚鄉,與張繡軍相持。

西鄂縣與博望縣隔河相望,陳暮派一萬精兵在此地駐紮,而宛城便在淯水以北,北面就是夕陽鄉和西鄂縣,整個地圖上來看,從淯水西面進攻最好。

不過陳暮並沒有把所有軍隊派去河對岸,而是兩路攻勢,一路由武安國統領,位於西鄂縣,另外一路由自己統領,位於淯水東岸南就鄉。

這樣就相當於一個很常規的鉗形攻勢,兩萬人從兩路襲擊宛城。一旦張繡選擇出城作戰,就會被陷入兩面包夾之勢當中。

打仗其實並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有的時候本身就只需要堂堂正正地打,利用士兵士氣、合適的戰術規劃、正確的進攻路線,除非人數差距過大,否則很多時候,陰謀詭計反而會顯得有些多餘。

在處理了兵力部署以及安撫地方的工作之後,陳暮就把重心放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博望縣的縣衙府邸之中,朝廷的公文以及軍情司的情報幾乎同時送達,擺在了他桌案上。

陳暮翻看完公文,臉上露出笑意,正在向他彙報工作的陳羣好奇道:“什麼事情讓師君如此高興?”

“孫堅上書朝廷,說劉表找他媾和聯盟,

一起叛亂朝廷。他本想嚴詞拒絕,還請求與朝廷一同對荊州用兵,但他兒子身邊有個謀士叫魯肅,勸他答應劉表,以此來麻痹劉表,讓劉表欣然掀起叛亂,從而使朝廷佔據大義。”

將手中的公文放在了桌案上,陳暮笑着說道:“孫文臺還是有些天真了,他兒子野心勃勃,身邊有魯肅周瑜等人,恐怕此舉未必是爲了麻痹劉表。”

陳羣思索道:“師君的意思是,孫策志在江東?”

“還能是什麼呢?”

陳暮說道:“劉表在江夏布軍數萬,之前就曾經計劃攻取江東。當時曹操已經把袁術打得幾乎山窮水盡,結果呂布東逃去了徐州,佔了曹操的淮北,曹操不得已回去救援,才讓袁術逃出生天,黃祖被迫退兵。但江夏軍一直想順江而下奪取揚州,劉表恐怕賊心不死。”

“我一直很好奇,劉表好像一直沒怎麼對外用過兵,他爲什麼會想襲取江東呢?”

陳羣詫異。

劉表的風評其實在當時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荊州一直沒怎麼對外征戰過,所以一直以來給人營造出一種和平的景象,使得很多中原受戰亂影響的百姓紛紛逃到荊州。

陳暮笑道:“劉表確實沒什麼銳意進取的想法,但袁術是叛逆,江東就是無主之地,一塊肥肉在你身邊,想不想拿?”

“這倒也是。”

陳羣點點頭,再沒有銳意進取的意思,飯都餵你嘴裡了,就張個口的事情,總歸不是什麼難事。

事實上劉表在歷史上對稱霸好像確實沒什麼想法,但實際上並不是他不想,而是實力不允許。他帶甲十多萬,看上去好像很強,但十多萬大軍基本跟烏合之衆沒什麼區別。

中原大戰的時候,幾次跟曹操於南陽的戰爭中皆被打敗,鎩羽而歸,就連自己的部將鄧濟都被俘虜,根本沒有能力北上中原。

然後劉表又想進攻益州,趁着劉焉死的時候,派人去策反了益州一些將領,出兵想襲取西川。結果被劉璋的東州兵給打了回來,圖謀益州的想法又失敗。

後來又想東進揚州,當時孫策也跟他一樣的想法,試圖奪取江東做基業,二人在豫章等地交戰,結果劉表派出去的大將黃祖被孫策打得找不着北,不僅損兵折將兩萬,就連黃祖的妻子兒女都被俘虜,可謂是血虧到姥姥家。

最後還想染指交州,在朝廷沒有派交州刺史來之前,劉表自己派了個交州刺史叫賴恭的人去,同時還派了另外一個手下吳巨,結果吳巨和賴恭自己人和自己人打了起來,吳巨有野心,趕走了賴恭,在交州稱王稱霸,天高皇帝遠,再沒有搭理過劉表。

所以實際上並不是劉表不想搞點事出來,而是除了當時鳥不拉屎的交州以外,劉表不管是北面東面還是西面,他都打不進去。麾下空有十多萬大軍,跟擺設沒什麼區別,最終只能困守在荊州,哪裡都去不得。

而現在跟歷史上又有不同,歷史上劉表東面進攻計劃被孫策打回去。現在揚州則是天下公認的逆賊袁術佔據,袁術人心皆失,原本十多萬大軍散了個七七八八,只有一兩萬人困守丹陽。

包括如今的豫章等地都變成了無主之地,劉表即便再傻,也知道要趁着其它勢力還沒有介入江東的時候趁機把揚州奪下,所以哪怕前線吃緊,也不想把黃祖調回來。

陳暮繼續說道:“孫文臺那邊還是挺有意思的,豫州牧對朝廷忠心耿耿,結果出了個野心勃勃的兒子,看樣子袁術離死應該也不遠了。”

陳羣沉吟道:“恐怕不止孫策對江東虎視眈眈,曹操也在圖謀江東。孫策的謀士讓孫文臺假意與劉表結盟,其實就是想讓朝廷與劉表開戰,這樣他們就能夠放出手腳來對江東用兵,不需要忌憚江夏水軍東去,師君,可有辦法破招?”

“有啊。”

陳暮笑了起來:“挺簡單的一件事。”

“哦?”

陳羣忙問道:“請師君教我。”

陳暮點撥道:“有時候不要用自己的位置去看待問題,得學會站在高點去看問題。這麼多年來,孫堅的表現我還是看在眼裡,至少確實像一個忠臣,但他怎麼想,誰也不知道。不過以他的功勳,多年爲國效力,恐怕也值得一個九卿之位。”

陳羣睜大了眼睛:“師君的意思是......讓孫堅以九卿之位調去洛陽?”

“上個月衛尉因病辭官,九卿還缺着一位呢。”

陳暮笑了笑。

谷餿把孫堅調去洛陽,去,朝廷大忠臣,以此要挾孫策。不去,那就是逆賊,派兵討伐,正好沒借口收拾河南孫曹。

孫堅是承認朝廷的,他去了的話,大不了孫策繼續領着豫州嘛。孫策如果把江東打下來,看似強大,將來朝廷對他一番表彰,然後封他個什麼將軍,往北邊調。

孫策不來,好傢伙,叛逆朝廷,不顧父親死活,人心軍心皆失。

要知道,孫家軍當中,孫堅纔是主心骨,四大老將全聽他的,孫策頂多算是後起之秀,一旦孫策敢反叛,看四大老將是聽孫策的還是孫堅的?

所以把孫堅調去洛陽,就是一記對付孫家的殺招。

不管孫堅來還是不來,都會落入朝廷的陷阱裡。甚至將來孫策要是真的反叛,未嘗不能派孫堅親自前往討伐,只需要不給孫堅兵權就行,到時候挾持着孫堅往陣前一站,孫家軍估計當時就得投降大半。

www▲Tтkǎ n▲¢〇

而且這個招數將來還能對付曹操,曹操肯定不會來,不來就是叛逆,朝廷就有藉口對兗州用兵。所以有的時候佔據這種大義看似沒用,但用起來其實很爽,難怪曹操喜歡這麼幹。

陳羣一臉佩服地看着陳暮,自己的師君果然從未令自己失望過。有的時候從自己視角去看待問題,容易出現侷限性。但換一個角度,思路就總能令人清晰。

彙報完工作之後,陳羣就離開了縣衙,出去處理縣務。陳暮等他走後,纔拿起了軍情司送來的情報掃視了一下,然後將公文燒燬。

“孫文臺還是對朝廷有忠心的,老曹的話,還是按捺不住蓬勃的野心呀。”

陳暮嘆息了一聲。

情報的內容很簡單,曹操也向朝廷上表了一封公文,言稱也是與劉表假結盟,但實際上卻正在厲兵秣馬,大量的軍隊聚集於廣陵,恐怕是跟孫策存了同樣的心思,想趁着朝廷與劉表開戰的機會,奪取江東。

孫策和曹操幾乎都把劉表給賣了,這倒在意料之中。

不過孫堅在公文裡說了,希望朝廷允許他帶人馬前來南陽,與劉表軍匯合,假意來援助劉表,實際上卻是偷襲劉表軍隊。

這纔是忠臣的做法嘛。

而曹操和孫策卻屬於是陽奉陰違,嘴上喊喊口號,真正的目的卻是另外一塊地盤,甚至互相之間還覬覦着對方的人口土地,只是苦於大家實力差不多,害怕內訌導致朝廷坐收漁翁之利才一直不敢開戰。

從這一點上來看,二人都是一類人。

只是恰恰這一點讓陳暮覺得可惜,老曹已經陷入瞭如此大困局的情況下,依舊對稱霸念念不忘,看來這些年自己還是沒有下死手,也許是該給他一次慘痛的教訓,纔會明白什麼叫大勢所趨。

陳暮摸着下巴思索着,這次進取南陽,便是要把這個戰略要地提前拿到手。等劉備從幽州回來,就可以正式對荊州以及河南等地用兵。

孫家這邊可以利用孫堅來達到目的,曹操那邊,或許也只有強行開戰這一條途徑了。

.......

.......

徐州下邳國下邳縣,縣衙府邸。

衆人正在開會商議。

曹操的日子現在很不好過,最關鍵的是他到現在都找不到什麼出路。

孫家至少還能去江東,可他東南西北,全都被人包圍。

所以曹操與郭嘉戲志才程昱陳宮等謀士左思右想,多番商議之後,認爲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跟孫堅搶揚州!

但搶揚州就意味着兩家開始翻臉,然而現在兩家實力相差不大,兵馬都在四五萬左右。

一旦開戰,誰都沒有把握戰勝得了對方,因此兩邊遲遲不敢打起來。

最重要的是,當時劉備雖然正在與袁紹爭奪北方,可不管是劉備還是袁紹,對於孫曹來說都是龐然大物,一旦孫曹開戰,很容易讓袁劉坐山觀虎鬥。

因此基於種種原因,孫曹只能一直保持着聯合的態度,繼續對呂布和袁術用兵,雙方都想把徐州和揚州奪下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經過多年努力,他們至少成功了一半。

孫策佔據了廬江和九江,曹操拿了下邳和廣陵,雙方都各取了徐州與揚州的一部分。只是徐州另外一部分被劉備霸佔,曹操不敢惹,只能窺視揚州。

之前他們彼此保持着剋制,因爲不止是對方在對揚州虎視眈眈,荊州的劉表同樣覬覦這塊膏腴之地,所以孫曹都不敢第一個去。

誰第一個出兵,就得遭到袁術的拼死反抗。另外兩方趁着一方被袁術拖住,馬上出兵佔據揚州,到時候就成了打工仔,因此在這樣三方勢力角逐之下,袁術居然逆天改命,歷史上於199年死去, 活到了200年。

只是現在也差不多到了尾聲,因爲孫曹劉都得到了情報。最近一段時間,心高氣傲的袁術似乎無法接受自己居然只能龜縮在丹陽的命運,每日吐血,跟他那哥哥袁紹一樣,病倒了。

袁術病倒,他的軍隊就成了一盤散沙。整個江東除了一些地方上的世家豪強割據勢力以外,居然沒有一個大諸侯,自然成爲了一塊孫曹劉覬覦的肥肉。

而恰好在這個時候,劉表送來了一個好機會。他居然試圖聯盟孫曹一起對抗朝廷,孫策曹操果斷把劉表賣掉,開始對江東用兵。

此時此刻,曹操環視廳內衆人,朗聲道:“諸位,袁術垂危,江東眼看就要無主,這是我們的大好時機。孫家小兒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揚州過於偏遠,但我們也絕不能讓孫家得到,此戰,便是要一舉消滅袁術與孫氏!諸君,請奮戰之!”

“唯!”

諸將怒吼道。

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請假條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請假條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
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請假條第二十五章 一聖一龍一虎一狐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四十二章 野王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百零一章 淶水之戰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請假條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六十三章 玄甲重騎第八章 一吼之威第七十一章 沈亭之戰(3)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陽許子遠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嗎?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五十二章 月涼如水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五十一章 青州諸子家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十四章 世間無二此般人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第一十一章 董太后重病第一百七十七章 養兵日,用兵一時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四十八章 南方先亂第一十六章 世界級帝國的開始第四十二章 讓大漢武德,再次充沛!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二十三章 身不由己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二十八章 船老闆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九十六章 袁術.....不用死了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六十四章 張讓之死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七十八章 官軍下來戰書,約我等明日決戰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一百六十二章 許攸偷家,荀彧守家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七十章 長安城下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五十八章 趙雲雨夜入禹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六章 剛而犯上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九十章 主動出擊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請假條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