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董卓兵敗

平元年九月,冀州。

初秋時節,凌厲的朔風呼嘯而來,像是要席捲四海八荒,大地一片蒼莽。

寬闊的曲陽城高有丈,巍峨樹立在平原之上,遠方連綿的野草在風搖曳,捲動着冰冷的肅殺之氣。

城池之外,曠野大地盡頭有一條淡淡的黑線在蠕動,地面彷彿在震動,數萬大軍烏壓壓一片,緩緩前行,浩浩蕩蕩,無數旌旗招展,宛如一朵恐怖的黑雲向着曲陽壓來。

董卓騎在馬上,神色冷漠而又充滿了暴戾,眼眸之殺氣四溢,惡狠狠地盯着遠處的城池,像是如同一條餓狼般要將它吞下。

這將是他最後的一次進攻,因爲他聽說朝廷已經不耐煩,皇甫嵩馬上就要過來接替他的位置。

以勝軍之將被替換和敗軍之將被替換是兩個概念。

盧植現在還被關押着,要不是皇甫嵩替他上書求情,沒準早就被朝廷問斬了。

從六月末決定出發來曲陽,到九月初已經有兩個多月,張寶聚攏鉅鹿河間等地黃巾十餘萬人,據城而守,他的西涼鐵騎幾乎無用武之地。

而原本盧植留下的軍隊則戰意極差,攻城之時,經常是稍有傷亡就自行潰敗,讓董卓吃盡苦頭。

這一次他決不允許士兵再撤退!

“攻城!”

董卓兇厲地掃了眼自己後方的步兵方陣,的寶劍高舉,放聲尖嘯。

最前排的士兵推着用來抵擋箭矢的衝車和木幔緩緩向前,成羣結隊的步兵跟在後面,等待雲梯架好。

曲陽城樓上箭矢如雨般灑落,釘在了衝車和木幔上方的擋板上,發出咚咚咚沉悶的聲音。

士兵推着一列列井闌、扛着一架架雲梯躲在衝車與木幔之後,靠近城牆,雲梯快速架好,數萬大軍如滾滾洪流,捲起驚濤駭浪,向着城牆轟鳴拍去。

無數箭支嗖嗖嗖地如雨點般砸下,雲梯架到了城牆上,井闌上的官軍弓也同時向城裡射箭,壓制敵人的火力。刀盾舉着盾牌,在各營基層軍官的指揮下,如螞蟻般向上攀登。

董卓舉劍督戰,

高喊道:“第一個上城牆者,賞百金,後撤者,斬!”

連綿悠長的號角齊鳴,戰鼓轟隆隆的作響,在他的身邊千西涼鐵騎如影隨形,靜靜地列於陣後,他們全身覆蓋着黑色甲冑,彷彿來自地獄的幽魂,冷漠地注視着眼前的一切。

城牆上滾石檑木砸下,大袋大袋的石灰粉傾倒,木盾可以抵擋箭支,卻擋不住滾石檑木和石灰,頃刻間就有數百人被砸落,很多人的眼睛裡不慎落入石灰粉,頓時感覺到眼睛火辣辣地疼痛,慘叫一聲從雲梯上跌落下去。

箭鏃聲、喊殺聲、哀嚎聲、慘叫聲不絕於耳。有些士兵看到這一幕肝膽俱裂,不敢再攀爬雲梯,還有些士兵只敢躲在後面吶喊助威,衝車撞在城門上,發出巨大的響聲,城門卻穩如泰山,紋絲不動。

在黃巾的反擊,往城牆上衝的士兵成排成排地倒下,足有數里長的城牆上,箭矢亂飛,血花迸濺,官軍人頭攢動,依附着大型攻城器械,緩慢地向城牆攀爬。

可黃巾的人實在太多了,城牆上不斷探出一丈長的長矛向下刺,各種重物不要錢似地往下扔,除了井闌上的弓能反擊以外,很多官軍甚至連還之力都沒有,就被城上的人打下去,如斷線的風箏般墜落。

鉅鹿太守郭典看到無數士兵用命在試圖衝上城樓,卻一次次地被打下,不由心急如焚,對董卓勸道:“將軍,敵人據城而守,這樣打下去士兵傷亡太大了,還是圍城吧。”

上個月郭典就提議過,曲陽城裡有十多萬黃巾兵,守城力量充沛。但十多萬人每天的糧草消耗極大,只要董卓有點耐心,對曲陽圍而不攻,斷了黃巾糧道,不出兩個月,城裡的黃巾士兵就會因飢餓而逃出城,曲陽城到時必然淪陷。

但董卓立功心切,強行命令士兵進攻,都打了兩月了,城裡的黃巾兵未見失敗的跡象,反倒是官軍已經人困馬疲,若不是畏懼於這千西涼騎兵組成的督戰隊,北軍恐怕早就已經消磨怠工,不願出戰了。

董卓惡狠狠地看了眼郭典,大喝道:“盧植就是因爲懈戰而被朝廷撤換,你是想讓我也跟他一個下場嗎?”

“將軍!”

“不用在說。”

聽到董卓堅決的迴應,郭典無奈,小孩子才問對錯,成年人的世界裡只有利弊。

圍而不攻的打法肯定是對的,可那又怎麼樣?

董卓要的是速戰速決,要的是立即就有成效。如果不能馬上拿出成績,朝廷不會體諒前方將領的難處,被關押在洛陽監獄的盧植,就是他的前車之鑑。

戰爭還在打!

孟震的先鋒軍雖然以悍不畏死著稱,但短短一個時辰不到,損失就已經達到了八百人,傷亡堪稱慘烈,孟震臉色鐵青,心疼得渾身直哆嗦。

回頭看了眼遠處還在舉劍高聲喊着衝殺的董卓,孟震一咬牙,拔出環首刀帶着剩下的隊伍向着城樓發起衝鋒。

初秋九月自塞外來的朔風颳在人的臉頰上,猶如刀子割臉般生

^0^

疼。盧植留下的數萬北軍精銳早就疲憊,從月自洛陽出發,已經打了半年的仗,沒人再繼續想打下去。

但身後千西涼騎兵的督戰隊刀鋒閃爍着冷厲的寒芒,董卓已經下了死命令,這次攻擊一旦跟以往一樣敗退,西涼騎兵絕不留情,必然斬殺逃兵!

“殺!”

劉備左舉着盾牌,一邊如猿猴般向梯子上攀登,一邊高聲狂喊。

箭雨如驟,或是從他身邊如流星飛過,或是射在巨大的木盾上,盾牌上釘滿了箭支。

劉備並不想打這一仗。

廣宗的黃巾隨着自己師君盧植的連日打擊,已經少了許多,只有八萬人馬,攻城器械也造得差不多,明明可以繼續圍攻廣宗。董卓卻爲了在短時間內有所成績,非跑到曲陽來。

而且爲了加快速度,董卓命令士兵強行軍,沒有攜帶那些完成得差不多的攻城器械,結果到了曲陽才發現,曲陽的兵馬比廣宗還多,官軍變得騎虎難下了。

劉備原本聚攏了一萬多烏合之衆,士氣極低,連日戰鬥損失不少,再讓他們上去,徒增傷亡而已。

可董卓逼得緊,不上也得上。

幸好自己四弟陳暮在被朝廷徵召回洛陽之前,將原來的精銳全都讓弟張飛帶了回來,還附贈了一位猛將典韋,不然的話,再沒有士兵繼續上去打,董卓恐怕會暴怒。

雖然劉備有了亭侯爵位,董卓資格處置他,可上報朝廷一個懈怠軍事跑不掉,到時候爵位要是被削的話,他哪來的臉面去見涿郡父老?

“大哥小心!”

正在此時,一塊巨大的滾石向着劉備砸來,不遠處的關羽連忙大聲提醒。

劉備慌忙間無法躲避,只得縱身一躍,跳下雲梯。

咔嚓一聲,巨石將雲梯砸斷,連帶着雲梯正蟻附劉備上梯的部衆同樣砸倒一片,哀嚎聲不絕。

在下面幫忙固定雲梯的典韋見主將有難,連忙過去將劉備接住,二人在地上滾了個圈,旁邊的關羽本來都快登到了城牆上,看到這一幕不得不單舉着盾牌阻擋箭矢,另外一隻扶着雲梯快速往下爬。

攻城戰包括張飛在內,武器都沒法攜帶,關羽張飛只能用普通的環首刀,使用起來十分不順。之前張飛就帶着死士衝上過城牆一次,被敵人的長矛逼了回來,受了傷,現在還在修養。

“大哥,怎麼樣。”關羽的盾牌上扎滿了箭支,幸好他力氣大,用的盾牌也大,遮住了全身大部分地方,不至於被箭矢擊傷。

典韋將劉備扶起來,周圍數名親兵立即舉起盾牌,將劉備團團護住,就看到他的後背上掛着一支箭,插進了後背肩膀的位置,箭頭深入,末端羽翼還在隨風飄動。

“無妨,先撤!”

劉備齜牙咧嘴,這一箭是他跳雲梯的時候被人射的,運氣還不錯,只射到了肩膀處,而且可能是黃巾弓已經射了一段時間,力氣用得差不多,所以力道不是很大,只是箭頭進去,皮肉傷而已,沒有傷到骨頭。

不過即便如此,他作爲北軍司馬,衝鋒的級軍官,也不能再繼續作戰了,有了這個理由,相信董卓也不會強行命令他繼續往城牆上去衝。

劉備的北軍部曲緩緩撤退,攻城的數千人死傷慘重,損失了接近千人,一個個相互攙扶,撤離這一段城牆。

遠處督戰的董卓看到這一幕,大怒道:“劉備怎麼回事!”

督戰官回來報信:“將軍,劉司馬在登城的時候被箭矢射了,他的部曲把他搶了回來。”

“死了沒有?”

“應該沒有。”

“那就讓他的部衆繼續進攻,誰也不許後退!”

董卓露出豺狼般兇厲的神色。

這一戰事關他的前途安危,他決不允許出任何差錯。

傳來兵將董卓的命令下達到了劉備那邊。

劉備這個時候正被典韋和關羽扶着回去,聽到命令,勃然大怒。他的精銳部曲總共也才千多人,死傷近千,連他自己都受了傷,董老賊怎麼可以如此不近人情?

但大漢官軍等級森嚴,上下尊卑,劉備雖然有心想罵董卓幾句,也只能作罷,暗恨對關羽道:“二弟,下令士兵,繼續進攻!”

關羽心疼士兵,勸道:“大哥,不能再打了,再打的話,咱們從幽州出來的老兵全沒了。”

典韋也說道:“司馬,的確不能打了,我們的傷亡太大了。”

劉備何嘗不知道不能這麼打下去?

攻城戰大多是以多打少,《孫子兵法》雲:十倍圍之五倍攻之,還沒見過幾萬人圍着十幾萬人的城池打的,就算官軍個個精銳,野外鏖戰不怕,但城池攻守本就不平衡,更何況人少?

“唉!”

劉備嘆了一口氣,正不知道該怎麼辦間。

就在這個時候,有人忽然悲慟喊道:“孟司馬陣亡了。”

“孟震死了?”

劉備渾身一顫,他原本做郎的時候就在孟震麾下,與孟震關係極好,他居然陣亡了?

“周司馬

^0^

也陣亡了。”

“何司馬重傷。”

“逃吧。”

“再不跑沒命了。”

“走!”

官軍衝殺了一個多時辰,早就精疲力盡,如今又有數位層將領陣亡,給官軍極大的打擊,士氣大跌,紛紛轉頭逃跑。

在沒有鳴金的情況下,士兵們自發後撤,如潮水般退去,沒人再願意承受更大的傷亡。

董卓大怒,舉着寶劍厲聲喝道:“不許退!都給我繼續攻城!”

沒有人聽他的。

盧植率領的北軍自月出發,到現在九月,已經打了半年仗,傷亡很大,士兵都已經厭倦了戰爭,士氣十分低落。

“後退者斬!”

董卓暴怒之下,高舉寶劍,策馬狂奔,千騎西涼鐵騎如影隨形緊緊跟隨在他身後,龐大的騎陣彷彿來自銀河的洪水,挾裹着踏碎一切的威勢,如天崩地裂,如驚濤拍岸,向着前方漫卷而去。

他居然要用自己的騎兵來阻攔潰敗的陣型。

不遠處的劉備駭然色變,大喊着:“董卓瘋了,他真的瘋了!”

兩股洪流轟然撞在了一起。

西涼鐵騎如虎入羊羣般扎進了官軍潰逃的殘陣,鋒利的長矛像扎稻草一般洞穿了士兵們的身體,董卓砍倒了一名潰兵,帥字大旗高高懸掛,騎在馬上揚聲怒喝道:“誰也不許跑,跑者一律按逃兵論處!”

只是一剎那, 數百名最先逃跑的士兵便被西涼鐵騎的環首斬馬刀砍翻在地,閃爍着寒光的兵刃上沾滿了同胞的血線,所有人都吞嚥了口水,再也無法挪動第二步。

就在此時,曲陽城上的張寶看到這一幕,大喜過望,大喊道:“官軍內訌了,全軍出擊,給我殺出去!”

“殺!”

連日來的守城戰早就趕到無盡憋屈,城牆上無數黃巾士兵高舉武器吶喊,城門打開,黃色的頭帶捲成一股洪流,向着城外的官軍席捲而去。

官軍早就沒有了戰心,現在只是勉強被西涼騎軍攝住,但當十餘萬黃巾傾巢而出的時候,就是壓倒他們最後的稻草。

所有人都哭爹喊娘地逃跑,開始了第二輪潰敗,無論董卓如何吶喊,也阻止不了他們逃亡。

荒野朔風呼嘯,鮮血染紅了大地,潰敗,也就變成了一場屠殺。

親,本章已完,祝您閱讀愉快!^0^

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請假條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請假條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請假條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四章 推諉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十章 天子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章 盧植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章 得兗州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九章 呂布
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三十八章 出兵第二十七章 解放思想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一十四章 易陽城巷戰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九十八章 黃忠戰甘寧請假條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第八十二章 計中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章 黃河以北,三分之勢第七十四章 盟主孫策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七十八章 收降四將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九十三章 涼州好大雪第二百七十八章 我之罪也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六章 定徐州(1)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第七十九章 對峙階段的鬥智鬥勇第一十二章 剝奪曹操的未來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二百五十二章 詐降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降?請假條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一百六十八章 聊城之戰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五十三章 先帝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第三十章 羣情激憤第二十三章 南陽之戰(完)第一百零七章 螳螂伏擊馬車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請假條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一百七十章 司馬懿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四章 推諉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百章 收復荊州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破計!第十章 天子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二十章 徐公明威震戲亭,關雲長萬軍衝陣第二十九章 收服荊州士林第一十三章 出頭鳥第三章 盧植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國來朝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四十六章 各自戰略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四十章程昱陳宮戲賢與聯盟破滅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三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三章 得兗州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三十九章 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