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

此時,升格成爲皇太后的何憶,早已不住在皇后居住的長秋宮中,而是早已搬進了屬於太后的永樂宮。而永樂宮的上一任主人董太后,已經在離開京師返回河間國的途中,被她的兄長何進派人鴆殺了。

身處風暴之眼的何憶,雖然還不知道曹操、何進、董卓、李儒、袁紹等各方的謀算,但此時她也並不能平靜。自從那日宮變時她阻止何進和袁紹誅殺宮中剩餘宦官之後,首先她感受到了宋典、段珪、韓悝、孫璋、高望、侯覽等人的效忠,其次便是感受到了何進和袁紹的疏離。

雖然如此,但這一切都還在她的預料中。她早就預料到倘若劉辯繼位,作爲皇權代行者的她,勢必要爲保護皇權,而與代表相權的何進發生衝突。且袁紹身爲士人領袖,也一定會對庇護宦官的她有所不滿。

不過何憶也根本不把何進和袁紹兩人的疏離,放在眼裡。因爲她又不止何進這一位兄長,除了他外,她還有何苗這位更親的兄長。她以何苗掌握了西園軍,便足以如同孝靈皇帝一樣穩控朝局。何憶甚至考慮,假如何進再不改悔、繼續失控下去,她也完全可以以何苗來取代他,成爲另一個替代他爲她掌握朝廷的外戚重臣。一切,都看何進怎麼抉擇了。

至於袁紹一直嚷嚷着要殺光宦官,何憶則是感到十分地厭惡。重用宦官,這是漢朝四百年來一直沿襲的傳統。宦官是對付不聽話的士人官吏最趁手的刀,身爲士人領袖的袁紹,卻要求握刀的她放下屠刀,這不是與虎謀皮嗎?何憶認爲,袁紹真是癡心妄想。她絕不會把宋典、孫璋等人交出去。

正當她遐思着,韋尚宮走了進來,說:“娘娘,尚書令曹令君,例行向娘娘稟報一件事。”

聽到曹操稟報,何憶心裡頗爲高興。心想當初冒險起用曹操,果然沒錯。如今他仍舊是尚書令,還多了錄尚書事之權,雖然仍舊位在她的兄長何進之下、仍要前往大將軍府商議國事,但這也給了她利用曹操探察何進動向的一個絕好機會。她與曹操約定,若是不甚緊要之事,便託人帶消息給韋尚宮,再由韋尚宮代爲稟報就行;若是十分緊要之事,則由他親自前來稟報。

何憶道:“曹孟德稟報何事?”

韋尚宮道:“回娘娘,曹令君說,大將軍何公與百官們商議之後,決定設計討伐董卓。”

“討伐董卓?如何討伐?”

韋尚宮道:“據曹令君說,這是袁紹的主意。前番董卓上表,希望朝廷能允許他率領幷州軍進入河東郡,對涼軍竊取的榆林之地展開進攻,要一舉收復榆林之地。袁紹建議大將軍何公答應了董卓,並趁此機會派官軍打着一同與幷州軍進軍榆林之地的旗號,實則是偷襲幷州治所晉陽城。只要晉陽城被攻下,大將軍何公再派遣另一支官軍把守河東郡各個黃河津渡,便可成功收復幷州。”

對於兵事,何憶並不熟稔。不過何憶也有所耳聞,好像幷州牧董卓是狼子野心,和劉範一樣,割據一地,意圖謀反。沒來由想到了劉範,又讓何憶一陣厭煩。

不過何憶思來想去,還是覺得官軍收復幷州也是好事,而且帶兵打仗過的曹操也沒有提出反對,那看來應該無事。何憶便道:“既然衆議如此,那便去做就是了。”

韋尚宮點頭稱是,繼而臉上露出猶豫不決的神色來。

何憶看見了,便說:“曹操還有什麼想說的?”

韋尚宮說:“曹令君還說,這件事背後也許有大謀,希望娘娘有個心理準備,他也會一直靜觀其變,一有消息便來稟報娘娘。”

聽了韋尚宮的話,何憶有些疑惑,既然曹操擔心有陰謀,那爲何他不親自前來稟報?看來是他自己也不確定了。本身一介女流的她就不懂用兵打仗這些事,若曹操不知道,她也更難以判斷了。何憶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便拋諸腦後,想着反正這件事曹操已經起了疑心,他會一直跟進此事。若是真有大謀,他發現後也一定會及時前來稟報,她根本不必爲此事擔憂。

時至午後,何憶突然覺得有些困了,便讓韋尚宮扶着,走回寢室裡。兩人剛一走到牀邊,看見綴滿南珠的枕頭下,又驚現一截白紙,何憶立即如過電一般,愣在原地。那截露出的白紙,此刻在她的眼裡,要遠比綴在枕頭上的南珠,顯得刺眼得多。一時間,震驚、氣惱、悸動,以及其他她分不清是什麼的情緒,一股腦地涌上心頭。

韋尚宮以手扶着何憶的手,突然她感到何憶的手一顫,繼而何憶站定了,便疑惑地問:“娘娘,怎麼了?”

幸得韋尚宮這句話,何憶才得以從百感交集中醒悟過來。到底是經過風浪而成爲皇太后的人,何憶很快就靠幾個深呼吸恢復了平靜,她淡淡地說:“你出去秘密地調查一下,看今日都有人進入本宮的寢室。”

“喏。”韋尚宮不知何憶爲何這麼吩咐,但還是順從地答應了,立即走了出去。

其實在看到那露出的一小截白紙後,何憶心裡早已猜想到了是誰做的。之所以還派韋尚宮去調查,不過是爲了支開她而已。待韋尚宮走出了寢室,何憶立即抽出那截白紙,原是摺疊起來的。展開一看,這次的信紙大了許多,信上端端正正地寫着這些字:“憶兒親啓:自孤離開京師,對爾思念,無日無之。當日帶爾到涼州廝守之誓言,未敢棄置。然世事難料,變故橫生,爲人力所不能也。而今爾爲漢家太后,孤爲大涼之主,各有苦衷。見爾書文於宮門上,孤心實爲煎熬。不論爾如何誤會,孤始終在此,未曾移轉也。孤仍望爾能來姑臧,與孤相伴百年,看花開花落,看你我頭白。願爾心猶同我心,幸不相負也。”

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
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零七章 必爭之地第四百九十三章 坑殺降兵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七百六十一章 當街行刺第四百二十七章 舌戰蜀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一百二十七章 羌氐末日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七百零四章 慶典結束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二百零九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三百二十八章 推行屯田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