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

袁時中手底下原本近十萬人,被黃得功和劉良佐打散,收攏了不到五萬人,只有三千多馬兵,剩下都是步卒,跑起來根本不快。

順軍調動起來的時候,袁時中已經往東跑了好幾個時辰,但是有嚮導的順軍追擊起來有如神助,差距在逐漸縮小。

小袁營本來接連打了幾次敗仗,又跟着袁時中到處跑,軍心已經跌到了谷底,本來來到襄陽,覺得可以安穩一陣子,但忽然又聽說要跑。

這次的跑不同以往,相當於和李自成撕破臉皮,本來袁時中想去投奔張獻忠,但這貨已經被左良玉打成只剩一千多騎,到四川從頭再來去了。

情急之下,也只能奔着山東去了。

投奔山東軍,袁時中心裡多的是忐忑,這種忐忑,是怕王爭不收留,卻並不是什麼新賬老賬一起算。

因爲小袁營本來和山東軍就沒打過交道,說不上什麼深仇大恨。

路上袁時中不斷打聽,後來才知道,山東軍有內外系之分,外系兵馬已經有不少曾是農民軍,最出名的一個,就是闖塌天劉國能。

劉國能曾經是榮陽大會的十三家之一,他手底下擁重二十萬的時候,李自成還不過是高迎祥手底下的闖將。

當初受到朝廷招安,劉國能根本沒猶豫,毅然打散部衆跟着朝廷去剿流賊,並且時常以忠義自詡。

不過最開始他被各路將帥打壓,官階僅僅是個守備,據說過的並不好。

當時所有人都在嘲諷,說是好好在義軍中戴着做那響噹噹的闖塌天不好嗎,非要到朝廷自討沒趣。

眼下風水輪流轉,劉國能找到了王爭這個好靠山,在開封做一府主將,朝廷上的官階也升到了遊擊將軍,可是在山東軍外系中響噹噹的人物,混的那叫一個風聲水起。

袁時中聽說李過和李自成親自帶着馬隊來追,更是恨不能直接飛到山東去,前面那些例子都說明王爭用人不疑的特點,同比起李自成來,可是好上太多了。

這個時候,袁時中才知道,自己的小袁營不知什麼時候,已經被李自成和牛金星摻了不少耳目,跑的時候不斷在軍中鼓譟,搞的人心四散,到現在已經散了幾千人。

袁時中的親信一樣不甘落後,都知道眼下是到了生死關頭,在軍中拼命的督促屬下抓順軍的奸細,這才勉強穩定住即將崩潰的小袁營。

“將軍,前面就是小宋集,過了小宋集,就是山東翁州府曹縣的地界了,順軍早就被山東軍打怕,想必是不敢再追上來了。”

正跑着,一名親信提着帶血的大刀,指着前面說道,聽了這話,不少人都是鬆了口氣。

袁時中看了眼身後,說到:

“不能大意啊,被李自成和李過追上,一個都活不成,到山東地界纔算是安全哪。”

忽然,一名馬兵飛奔過來,遠遠喊道:

“頭領,順軍馬隊已經不到十里了!”

聞言,袁時中和周圍小袁營衆人大驚失色,這緊趕慢趕的走了一夜,竟然還是被順軍追上了。

眼瞅着就要到山東地界了,就這麼死在李自成的手裡,袁時中心有不甘,一方面派幾個馬兵騎着最快的馬往曹縣趕去,另一方面只能和親信門催促部進入小宋集。

可進來之後,袁時中卻是滿腦門子黑線,心道天要亡我。

按袁時中的想法,大軍可以進入小宋集修整等待順軍馬隊,實在不行,還可以藉助城牆抵擋一陣子,多少安全一些。

不過這小宋集壓根就是個荒無人煙的爛鎮子,不知道廢棄了多久,裡面除了黃沙和遍地殘垣以外,根本什麼地勢都沒有。

小袁營的人看着這一幕,心中止不住的顫抖。

這時候,後隊馬兵又趕回來稟報,說是順軍追兵已經到了三裡之內,以他們的速度,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小宋集。

袁時中知道,小袁營是他在亂世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多年以來辛苦的結晶,死也要死在一起。

面對新順王李自成的咄咄逼人,只能是吩咐屬下哄亂的在小宋集擺下陣勢,李自成和李過一萬兩千餘名精騎,小袁營有四萬多人,但勝負可不是用人數就能簡單算出來的。

袁時中、李自成和李過,那可都是縱橫南北,和官軍打老了仗的人,當年那麼多家農民軍,被剿滅的,投降官軍的,還有被李自成和張獻忠、羅汝才吞併的,到現在也就他們這幾家活到最後,足見個人本領不一般。

看着對面白皚皚一片的順軍精騎,袁時中內心苦澀,從前總說什麼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人生快意無比,現在想想,真是大大的諷刺。

從前那些所謂兄弟,都是面和心不合,此時爲了一點小事就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剛想到這裡,見對面有人縱馬出陣,原來是一隻虎李過,只見他手持大刀,挑着尖指向前面,扯起嗓子喊道:

“袁時中,闖王一向對你不薄,可事到如今,你卻在恩將仇報,背信棄義,將我等兄弟情義撇在一邊,實在是讓人不恥和痛恨!”

袁時中聽到李過的話,知道他在煽風點火,爲李自成內鬥火併自己的舉動做出合理解釋,當下也是暗自冷笑一聲,並沒有回話。

他招招手示意小袁營的馬隊統領吳世傑過來,低聲對他說道:

“老吳,你去召集咱們所有騎馬的弟兄,千萬不要和李過的馬隊硬拼,等下要是實在打不贏,就只能直接往曹縣跑了。”

說到這裡,袁時中看着後面,有些忐忑的喃喃自語:

“也不知道那鷹臉會不會發兵來救,要是山東軍那邊不收自己,可就全完了。”

吳世傑心中一樣不安,只能是故作硬氣的點點頭,讓袁時中放心,急匆匆轉頭跑去集結馬兵。

李過還在那邊喊,不知道的還以爲他說對了,袁時中是心裡有鬼,所以不敢應答。

逼不得已,袁時中只能是硬着頭皮在陣中喊道:

“一隻虎兄弟說的不錯,闖王高義,但是這高義咱受不起,當年我袁時中帶着小袁營近二十萬大兵來投奔,事到如今,還剩下幾個?”

“闖王,當年我袁時中可是整個河南第一個來投奔你的,自認做事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可是您呢,可曾召老子進帳議事,哪怕一次也行啊!”

說到這裡,袁時中似乎有些憤慨,呵呵笑着繼續道:

“這一年多以來,但凡是和官軍作戰,老子的小袁營向來是衝在最前頭,但那些俘虜的那些牛羊、青壯、衣甲輜重,可曾有一丁點分配過來嗎!?”

袁時中露頭站出來,搖搖頭說道:

“闖王,不是我說你,你和高闖王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這麼下去,我小袁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你的種種做派,簡直太讓人寒心了。”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
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十章:意外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