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

到了假山花園,潺潺小溪經年不斷的在內中流淌,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李岩心情頓時好了不少。

這個時候管清天剛好走到門前,看到李巖出門,頓時拱手微笑着說道:

“原來是李佈政,可是前去參加軍校開幕大典的?”

聞言,李巖一樣是微微拱手作答,寒暄着說道:

“見過大管家,今天乃是軍校一期學員來歷城的日子,李某怎麼能不來呢。”

“那正好,你我同行!”

兩人散了一小段時間的步,卻見到幾名威武的將官穿着鐵甲大步迎面而來,看方向,應該都是從東門進城的。

這四個人,從左到右,依次是鄧黑子、董有銀、黃陽和高亮,是當今山東軍之內除了忠烈伯以外,職權最高的四員戰兵大將。

當然了,他們四人都是王爭的死忠,忠心到根本不知朝廷爲何物的那種。

“喲,李佈政,大管家!”

“巧的很,你們也是參加那什麼大典的?”

黃陽四個人顯得十分驚訝,以前大家低頭不見擡頭見,成天見面倒還看不出什麼,可到了眼下,山東軍家大業大的,他們自然都是水漲船高。

這種地位的提升下,原本天天見面的人就都是分守一方,尤其是黃陽他們這種大將,地方上若出了什麼事情都需要他們替王爭去震懾和處理。

像董有銀,現在看上去比從前更加威武,可能是成家做了父親的緣故,原來那出口成髒的毛病到現在委實改了不少,不過嗓門還是最大的那個。

還有黃陽,原本就是幾個人中最可能獨當一面的那個,到了現在,已經可以獨自指揮一場戰鬥,也算是能文能武,也許是跟忠烈伯久了,行走中時常透露着一種自信。

鄧黑子和高亮兩人各有千秋,也是位列四大戰兵主將之一,隨忠烈伯走南闖北,立下赫赫戰功,打下了如今山東的局面。

對於現在的生活,幾個人別提有多滿意了。

眼下山東軍中,像是他們四個這種屢立戰功,名震一方的大將之才,還有如同李巖、管清天、顧君恩這種頭腦活絡的能臣幹吏,原本要麼是販私鹽的土鱉,要麼就是籍籍無名的落魄秀才。

說白了,基本沒有幾個人的底子禁翻,尤其是黃陽和董有銀這些將官,祖上十八代都沒有當官的。

各人雖說地位提升,平日也有了氣度,可心中卻時刻銘記着一件事,這一切都是跟着忠烈伯纔有的。

董有銀一提到自己那婆娘小紅,便是興奮的哈哈大笑,三句話離不開上個月自家出生的那大胖小子,當日忠烈伯和夫人都在百忙中抽空前來祝賀。

沒成想他一介粗人,居然也住上豪宅,過上了往常連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走着,黃陽忽然促狹的笑了幾聲,看着他問道:

“對了有銀,你家那大胖小子,怎麼就起了董成虎這麼個怪名呢?”

聽到這話,包括李巖和管清天在內,幾個人都是注目過去,原本週圍都是搞笑輕鬆的氣憤,可董有銀卻格外的嚴肅,低着頭說道:

“俺是個粗人,跟着大帥纔有今天,這個名字也是爲了俺們老董家能後繼有人,繼續爲大帥,爲忠烈伯賣命!”

“行,這話在理,等今後咱娶了媳婦,孩子就叫鄧城豹,怎麼樣?”

鄧黑子說完,高亮敲了他一下,大笑着說道:

“黑子你又在信口雌黃了,要是娶了媳婦,怕會被她嚇得屁滾尿流吧?”

鄧黑子黝黑的臉上有些透紅,擺手說道:

“瞎扯,以爲咱鄧黑子是他董有銀呢?跟你們說,到時候老子還真的要好生教一教這潑婦什麼叫三從四德,給咱端茶遞水生兒子!”

衆人一路走,一路哈哈大笑,山東軍的一些將吏此刻也是隨處可見,路上不斷有人笑着朝他們打招呼。

忽然間,黃陽面上一肅,低頭整理一下衣裝盔甲,說道:“別鬧了,帥府到了。”

聽到這話,幾個人這才趕緊手忙腳亂的跟着整理下衣甲,在衆人矚目的目光中走到最前列站好。

帥府正門大開,前面站着八名披甲持刀,目光銳利的親兵,看着下面這些山東軍的文武將吏們,表情沒有絲毫的變化。

不斷有人陸陸續續的來到帥府門外,可無論是多麼大條的人,到了這裡立刻都變得噤若寒蟬,整齊的分成文武兩列站好,安靜得令人窒息。

帥府內外鋪着寬闊的青石板路,銅鐵大門上綴嵌着上千顆銅釘,左右各自蹲着高大石獅,無不顯示這裡的威嚴。

沒過多久,一名親兵統領模樣的人挎着鋼刀走出帥府,冷冷的眸子掃視了一眼門外的文官武將們,這纔是大聲的喝道:

“忠烈伯到!”

聞言,周圍的人幾乎都是下意識的渾身一顫,不約而同的行了個軍禮,緊跟着低下頭等待那人出來。

王爭披着紫色大耄,神采飛揚的從府內走了出來,後面跟着方纔那個親兵統領和幾個親兵。

董有銀本想大吼一聲,可一看四下靜悄悄的,大夥都像個乖學生一樣,當下也是恍然大悟,閉上嘴不準備再吭聲。

可這個時候,黃陽和李巖一左一右,卻忽然不約而同的抱拳彎身大喊出聲,衆人緊跟着便是一齊行禮:

“參見忠烈伯!”

董有銀愣了半晌纔是反應過來,趕緊出聲附合,王爭面容溫和,看起來應該心情不錯,擺擺手:

“在場的都是自家兄弟,就不必客氣了,隨本帥前去吧。”

走了幾步,王爭忽然回頭笑着說道:

“黑子、亮子還有陽子,你們看,有銀都有兒子了,你們也該着着急,是時候尋個婆娘成家了。”

衆人鬨然大笑,皆說大帥言語風趣,黃陽三人更是鬧了個大紅臉,都說還不想成家,這個時候王爭又是含笑說已經替他們尋了門親事,要親自給他們做媒。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三個人只能是一陣苦笑,算是默許下去。

歷城內元帥府通往軍校的道路已經被封鎖,可不少人還是會在裡面屋內樓內打開門窗觀看。

街上到處都是巡衛的山東軍戰兵,這還不止,若是此刻你身在城外,更會看到幾支數百規模的正兵人馬在駐守在城外,摩拳擦掌,以備不時之需。

很快,一行人來到了軍校所在地。

歷城軍校,作爲王爭一系列教育計劃最終深造的地點,將來必然是精英薈萃,文武英傑輩出的地方,所以修建也就是破費心思。

首先,選址佔地甚至不比元帥府小,外面有一塊十分廣闊的青石廣場,上頭矗立着王爭挺槍躍馬的石像。

據說爲了建造這個石像,軍議司的吏員們可是花費了很大的心思,到處花大價錢尋找有能力的老石匠,讓他們帶着那些年輕一些的年輕石匠,耗時五個月才一點點的修起來。

在修建的過程中,軍議司還在不斷的踢出那些想要混銀子卻沒有手藝的工匠,不斷吸納更多手藝精熟的工匠前來。

等到竣工的日子,留下的那些人都得到了事先許諾的豐厚酬勞。

當然了,這個時候就有專門的吏員動用他們那三寸不爛之舌,爲這些老實巴交的匠戶講解留在山東軍的各種待遇和好處。

有些擔憂道路艱遠,害怕出意外的,山東軍更是許諾,可以派正兵戰士前往各地,把他們的家人免費護送過來。

如此全面的保證,這樣豐厚的待遇,天底下根本找不出第二家,也就是忠烈伯纔會如此看重他們,纔能有此等手筆。

所以無一例外,這些人最後全部加入了山東軍。

爲此,王爭還特意讓軍議司選出一個地方作爲石匠房,讓一位姓年近六十的曾姓老石匠負責,這第一批和今後再來的石匠們今後都將安置在那裡。

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
第八十八章:血戰赤山第五百七十七章:李自成登基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六十三章:殺價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九十一章:守備坐營官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九十九章:天下棋局,三處博弈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