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

眼下韓大虎駐紮在招遠城,估計不用多久便會升任調到昌邑,負責萊州府的兵備、糧械諸事,現在也是樂呵呵的坐在前面。

大大咧咧的說道:

“老弟啊,那些讀書人有句話說的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啥的,用在你身上可是再恰當不過了!”

韓大虎說這話的時候看着管清天,管清天也是笑着解釋一番,周圍的軍將們這才恍然大悟,連聲道是。

經過了最初的震驚後,王爭很快就回過神來,無論是現在還是今後,韓大虎和吳惟忠都算得上是自己的老上司,要求助幫忙的地方說不定要有多少,關係可一定要打好了。

“老哥將調昌邑,也算是有了自己的兵馬實權,小弟今日也給你道喜,今後還望老哥多多提攜啊!”

韓大虎皮笑肉不笑,擺手道:

“好說好說,咱是什麼關係,沒有你王爭的戰功,我現在說不定還憋在這小小的寧海州吶。”

說着,韓大虎再次打量一番,說道:

“哎呀,這守備府邸如今老哥我再回來,是既熟悉又不熟悉了,一路而來,州城變化如此之大,還是王老弟的能力出衆啊。”

王爭連道不敢:“這都是靠老哥你在後方統御,王某撿現成的,哪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功勞。”

兩人正閒聊着,那邊也有人將這個喜訊傳了出去,城內的鹽丁與兵丁們更是高興起來。

接着更多的人來了,自打王爭上任以後,知州王得樂還是頭一次來到這守備府邸,帶着州同知劉文若、葛判官與一幫子的文官也是緊隨其後。

眼下王爭可是正兒八經的實權守備,手下的軍將與鹽丁頭目們也都是在各地的實權派,對於文官的忌憚也並沒有那麼多了,除了極少數的州城軍將以外,其餘的人都等着王爭發話纔是開口恭維幾句。

沒多久常駐赤山鎮的嫡系鹽丁大隊長刑一刀帶着人到了,緊跟着常駐金山左的鹽丁大頭目牛平亮帶着金山左地界的鹽丁頭目到了...

...千總董成平、段天德、盧魁帶着不少軍將一起跨進了大門,文登營的提調官李茹滿臉笑容的進了正堂。

又要有以郝思成、王金貴爲代表的一批商戶也是姍姍來遲,範若海帶着各地的大小鹽商、鹽販這次也是人模狗樣的前來恭賀,販私鹽的也能登得大雅之堂了,說起來這都要靠王守備的大力支持。

進門的都是陪着笑臉,神情既恭敬又顯得親熱,一口一個守備大人的叫着,恭賀聲連綿不斷。

王爭也十分高興,都是微笑以對,一一將他們接進大堂,旁邊有人喊了一聲,堂內的人都是側目過去,連連吃驚。

打眼看過去,從門外來了四個人,這四人都是一副晚明士子打扮,有一人雖然是男子裝束,但舉止間頗是委婉,王爭也不瞎,男人女人還是一眼就能分辨得出來。

這幾個人都帶着一臉傲然,這種場面顯然見過不少,堂中諸人一起看過去也沒什麼驚慌的神色,一人手持摺扇信步而出,張口道:

“哪一個是守備官王爭?”

宋徵輿說完話,就好像一隻等着爭鬥的公雞一般昂着頭,董有銀皺了皺眉頭,想要出去問問怎麼個情況,守備大喜的日子,聽這口氣,還有人敢來鬧事不成?

王爭制止了董有銀,微笑道:

“在下便是時任的守備官王爭,敢問幾位是...?”

陳子龍和柳如是張張嘴正要說話,侯方域卻先動了,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

“原來你就是那個王爭,呵,倒沒有我想的那般不堪。”

侯方域說完話,大堂之上頓時冷寂一片,王爭臉上的笑容消散,不少見過他雷霆手段的人,都是噤若寒蟬的不敢多說。

既然是來挑事的,那就沒必要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了,王爭淡下了臉,這時宋徵輿手拍摺扇,傲然環視堂中諸人,昂聲道:

“聽好了,我名徵輿,有號直方,人稱雲間三子的便是。”

文官中掀起一陣驚呼。

侯方域緊跟着說道:“我名方域,承蒙天下人不棄,勉強入得四公子之列。”

這次就連王得樂和管清天都張大了嘴,文官中更是驚呼不斷。

柳如是連連示意,陳子龍見到後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也覺得侯方域和宋徵輿的做法欠妥,這次來本是帶着結交之意,怎生變成這番模樣,趕緊出來打圓場。

“拜見守備大人,我是陳子龍,大人如若不棄稱呼子龍便好。”

陳子龍說着,最後柳如是款款出來,低眉看了一眼王爭,輕聲作揖道:“民女柳如是見過將軍。”

侯方域看着王爭的眼神生出妒恨之意,冷笑道:“不過是粗鄙武夫,小小守備一個,也敢妄稱將軍?”

王爭直接把他的話當做放屁,臉上的表情沒有絲毫變化,但心裡卻是掀起了驚濤駭浪。

柳如是、陳子龍、宋徵輿、侯方域,這些人怎麼會來到這地偏路遠的寧海州來參加自己的婚禮?

正要仔細打量一番柳如是,但轉念一想,這種時候盯着人女子不放真的是不太好。

當下王爭也是微微一笑,對二人說道:

“原來是如是姑娘與陳公子到了,有幸一睹廬山真面目,實是王某之福,有銀,快帶進正堂好生招待!”

董有銀正雙手環胸等着王爭雷霆震怒,到時候他好將這四個自視甚高,不識好歹的蠢貨扔出去,聽到這話卻是愣了一愣。

管清天走到他身邊耳語幾句,董有銀回過味來,倒是恭恭敬敬的把柳如是和陳子龍接了進去,對於宋徵輿和侯方域就當沒看到,路過只是冷哼一聲。

陳子龍一直在暗自觀察王爭的一舉一動,見到他仍是一副鎮靜,並沒有一般武夫的粗狂怒吼,當下也是暗自點頭,覺得自己沒看錯人。

“你...!”

宋徵輿見到自己被晾在這裡,當時就要發怒,被侯方域制止下來,他看一眼王爭,大笑道:

“沒想到王守備竟是如此的待客之道!”

王爭哦了一聲,回頭說道:

“有人說過不接待你們嗎,怎麼,堂堂的四公子與雲間子連自己找個位子坐下都要人帶着去,倒是千金之軀啊!”

對於這兩個人,原本王爭就很不看好。

侯方域,作爲復社領袖之一,清兵入關後正是他帶着士子出仕清朝,不顧名節參加科舉,爲時人所譏。

宋徵輿也差不多,亡國後毫無悲憫之意,就連哭喊都沒有,反倒是對參加清朝的科舉不死心。

終於讓他先後考中舉人、進士,最後更是官至副都御史,不遺餘力的爲清朝出謀劃策,以詩歌爲其歌功頌德。

這兩個漢奸實是明末士子中的大毒瘤,居然在自己成婚當日來到自己的大堂上孤傲爲甚,冷語相譏!

想到這裡,王爭的眼神逐漸冷了下去。

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
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七十一章:過年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六十章:陣殲阿濟格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