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攻陷渝州

五校軍裹着漫天飛揚的灰塵從正東與東南兩面涌過來,看不出具體的人數。

祝連枝站在土堡護牆上,心裡一陣緊似一陣,暗忖:徐汝愚就這樣毫無徵兆的發動越郡會戰?

五校軍見這邊有所防備,隔着兩箭距離停了下,整頓陣形,在正東、東南各組成兩個巨錐陣。

祝連枝見五校軍幾乎在行進過程中結成攻擊陣形,正東的兩個巨錐陣之間,一彪人馬從後面馳到陣列之前,當前一騎乃是掣軍旗左尉,只見他將手中大旄插在地上,左手抓住大旄一角,猛的一抖,天青色的青鳳旗陡然刺疼祝連枝的眼球。

隨後數人策馬馳至大旄之下,當中一人,不着鎧甲,結書生巾,博衣垂衫,腰間懸劍,手指着這邊,與身邊諸人說話,神態間自是輕鬆怡然,正是東南雄主徐汝愚。

祝連枝細辨旗幟,心中驚駭愈盛,隨在徐汝愚身邊的數人竟有魏禺、尉潦、刑坤民、沈冰壺數員江寧大將。禁不住擔憂隨徐汝愚從雍揚渡江過來的兵力將遠遠超過萬餘人,在以往的情報中卻發現不出江寧有針對祝家的大規模軍事調動,這讓祝連枝安心不少。大規模的軍事的調動不可能瞞過祝族密佈江寧各處的眼線,心裡思量徐汝愚不可能此時尋求決戰,眼前渡江兵馬大半是隨徐汝愚來侵襲越郡,意在威懾越郡世家,只怕徐汝愚也未料到在臨江縣會遇上自己。

祝連枝心緒漸漸平復下來,爲初時的惶恐感到一絲羞惱,喉嚨裡低沉的吼了幾聲,對身邊副將說道:“徐汝愚欺我越郡太甚,徑率萬人渡江視我祝族如無物,立即飛騎傳信要求樊徹出兵牽制江寧雁潭駐軍,要求陳預牽制江寧廣陵駐軍與白石之青衛軍,令祝同山率歷陽都尉府所轄精銳牽制鳳陵之驍衛軍、江寧之武衛軍,令蘭陵、湖州、吳州各調五千兵馬,澤江調八千兵馬速來臨江合圍徐汝愚的渡江大軍。”

祝連枝心中打定注意,只要確認徐汝愚率領渡江的兵馬不過萬餘而其他江寧諸軍並無異動,便統大軍將徐汝愚的渡江兵馬圍殲在臨江附近。

只有五百精衛隨祝連枝一起進入土堡,其餘兵卒都在土堡的正面擺開扇形魚麗陣,將土堡護在當中,以土堡爲陣心,尾列要遠密集於前列,祝連枝初時聽徐汝愚率軍渡江,驚慌之餘,只想借土堡固守,等待蘭陵的援軍,此時又想將徐汝愚的渡江大軍纏在臨江境內,這樣的陣形就顯得滯礙。在土堡正面臨時變陣已然不可能,不單徐汝愚,隨他而來的幾員大將均識戰術,他們定會趁變陣之機發動凌厲的攻勢。此時,只能以土堡爲變陣之旋轉門,從扇形魚麗陣的密集尾列抽調兵力進入土堡,從土堡西門出,重新布到土堡的正面。

祝連枝匿蹤暗隨船隊潛行,雖然己方境內,也偃旗息鼓。江寧風媒、探馬注意到蘭陵方向的異動,卻沒料到會是祝連枝親自出馬,祝連枝在蘭陵停了兩日,又突然深夜率兵返回吳州,原意本是不願驚動江寧方面。徐汝愚卻是坐在漕船之上駛過江心才得知蘭陵方向有大軍向這邊開拔,尚不知祝族的領兵大將是誰。

面對江寧的威脅,祝家在吳州、歷陽境內大肆擴充軍備,吳州一地擁兵將近五萬,兵力主要集中在蘭陵、吳州兩地。徐汝愚本意乃是在祝族的吳州、蘭陵駐軍反應過來之前,迅速向南穿插,切過蘭陵南部的界地,沿着震澤湖西北側進入湖州境內,若能將湖州守兵引出城外,則野戰殲之,若湖州城加強戒備,則攻湖州城西側的長興縣、郎溪縣(屬歷陽)兩城,將祝族的兩地勢力完全分割開來,靜待義安戰事結束。

刑坤民建議取消渡江震懾之戰,尉潦橫目相向,沉聲說道:“渡船已行江心,此番退兵,豈非惹人笑話?”

魏禺說道:“先取臨江城,調靜海水營前來策應,形勢不對,我們再退到北岸不遲。”

臨江不過小縣,渡江之前,對臨江的兵力部署摸得一清二楚,在蘭陵方向的大軍趕來之前,攻下臨江城不成問題。

徐汝愚對刑坤民笑道:“我倒也不是打不得敗戰,此時後退,對軍心影響也不小,不如渡江見機行事。”

江寧諸軍,除了暗中調到江陽的一萬精銳即將渡江進入臨江境內之外,江寧在這附近沒有多餘的兵力部署,最近廣陵駐軍與龍遊的東海軍隊隔着小楊河對峙,離臨江也有三百餘里的距離。靖海諸戰中,靜海水營損失最重,此時正在靜海休整,三日內能調遣過來增援也不五千衆。如果讓祝連枝窺得先機,此番渡江卻要冒相當的風險。

刑坤民見徐汝愚三人都說繼續渡江,便不再堅持己見,乘船到前陣,以免在攻打臨江縣城時出了什麼紕漏。臨江縣只有五百駐兵,江堤烽哨已讓先行潛過江去的遊哨除去,站在臨江城頭的祝族兵卒望見成千上萬五校軍將勇從江堤上向這邊涌下來,就是漫過江堤的渾濁的洪水,向臨江城卷襲過來,一時間心膽俱裂。

北門守軍手忙腳亂的要將城門閉合,卻讓從城內衝上來的數十名漢子殺散。城樓上的守軍胡亂向下射箭,臨江縣尉領着援軍過來,城外的大軍也趕到城下。縣尉做勢抵擋了一陣,便向城中退去,匯合縣宰從南門逃出城去。

五校軍進入臨江城不久,散在臨江城西的斥候就發現蘭陵方向過來的大軍的行蹤,發現祝連枝亦在陣列之中,似乎尚未發現臨江這邊的變故。

尉潦向屠文雍笑道:“司聞曹的探馬果真了得,祝連枝在吳州、蘭陵之間走了一個來回,卻是讓五校軍的遊騎先發現。”

屠文雍老臉一紅,祝連枝出入吳州城,而江寧事先沒有得到消息,確是司聞曹的過失,側臉瞥了徐汝愚一眼,摒息不敢言語。

徐汝愚倒未出言責備,望了尉潦一眼,制止他繼續說下去,說道:“我們能悄無聲息的從廣陵調一萬精兵至江陽,祝連枝從吳州或是蘭陵調一萬精兵出城瞞過江寧的眼線也非難事,當務之急乃是要試控出祝連枝的心思。”

尉潦撓撓腦袋,說道:“也是,祝族只需盯我江寧一家,司聞曹卻要盯着天下所有的勢力,也難怪老屠偶爾出點紕漏。”

屠文雍哭笑不得,索性別過頭去不理睬他。

徐汝愚下令大軍出城迎擊,見祝連枝折嚮往南,踞土堡擺下滯礙而密集的防守陣形,與衆人說道:“此次卻與祝連枝狹路相逢了,看來他也吃驚不小。”又見祝連枝以土堡爲陣心旋轉門將滯礙而密集的扇形魚麗陣變換成攻守兼備的混合陣形,與衆人說道:“此戰應如何打?”

魏禺冷哼一聲,說道:“祝連枝初時驚惶失措,現在又生貪心,不予以教訓,只當江寧無人。”說到這裡卻閉口不言如何去打此戰。祝連枝倉促變換陣形,將自己的心思暴露無疑,看他這般部署,多半是想從各處調動軍隊過來合圍渡江的五校軍。

五校軍統領乃是刑坤民,徐汝愚問策,多半是希望刑坤民來指揮此役,魏禺將祝連枝的心思點明,便不多言,刑坤民聽了暗暗中感激。

刑坤民說道:“騎營戰馬尚藏在漕船之中,祝連枝應不知騎營的存在。祝連枝若想在野戰中圍殲我渡江大軍,至少要有兩萬五千人至三萬人才有相當的信心。祝族大軍駐在澤江、吳州、湖州、蘭陵四城,蘭陵駐軍最多,但是正當江寧鋒芒,能出的援軍應與其他三城相若。大軍向南,吸引祝族主力,騎營迂迴潛行出去,將從各路合圍過來的祝族軍隊逐一擊破。可否?

屠文雍說道:“祝連枝視野頗窄,尚不知容雁門暗中從荊北抽調兵力一事,能否籍此發動大規模的會戰。”

蜀地的消息極難傳回來,雖然知道容雁門暗中調動各處軍隊往江水上游開拔,卻無法確知容雁門是否已經攻克渝州城。渝州城是容雁門進入成渝的門戶,渝州受阻,南平的大軍將無法送入蜀地。如果越郡這邊的動靜太大,而南平大軍又被阻成渝州之外,或許會迫使容雁門做其他考慮?

徐汝愚搖了搖頭,說道:“無法確知容雁門攻陷渝州的消息,越郡動作不宜太大。”

魏禺說道:“雖然有形成大會戰的條件,但是在蘭陵、湖州、吳州諸城尚在祝族掌握之中的情形下,無法打成殲滅戰,祝連枝又是謹慎之人,稍見形勢不對,極可能縮入附近的城池之中,最終還是要逐一攻克祝族所轄的城池,實不宜操之過急。”

屠文雍心想:渡江的目的在於震懾越郡世家,雖有戰機,大人或許仍然不願意打殲滅戰。

尉潦見徐汝愚同意騎營迂迴進擊祝連枝從各處調來的合圍,一臉興奮,掉轉馬頭,便要回臨江城裡準備,卻讓魏禺一把攔下來。

尉潦不解其意,說道:“魏廚子,你攔我做什麼?”

魏禺說道:“刑將軍是主將,他未發令,你急着回城做甚?”

尉潦睜目望向刑坤民,說道:“刑將軍,尉潦向你請令了。”

徐汝愚回過頭望來,說道:“你隨在我身邊觀戰,入夜讓介海領兵出去。”

尉潦的大旄豎在青鳳旗之側,尉潦身量健碩,髭鬚連腮,容貌間頗有豪氣,無人能假充僞立旗下,尉潦若走,祝連枝定會起疑心。

刑坤民見尉潦一臉怨氣,肚裡好笑,卻不想當面惹他,說道:“尉將軍若不覺屈尊,坤民請尉將軍代領前軍去擊祝連枝。”

尉潦有戰可打,倒不覺屈尊,下馬去領前軍,對土堡正面敵軍發動攻擊。

徐汝愚等人尚不知曉,渝州失陷的消息便是這一日午時傳回江寧。隨即司馬衙就召集守留江寧的所有高級將領與長史府籤事以上的職官以及數名參議商議有無必要遣出武衛軍配合江陽渡江部隊的作戰。與此同時,數名飛騎從江寧城裡馳出,潛入祝族轄地搜尋渡江兵馬的行蹤,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道軍情傳到徐汝愚手中,並遣飛騎將軍情傳至清江行轅行營院、南閩行轅行營院、白石行營,報知即墨明昔、樑寶、張續三人。

容雁門攻克渝州城,除非南平本土受到外敵的攻擊,否則無法擰轉容雁門征服蜀地的決心。雖然尚無渝州失陷的詳情傳回江寧,但是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攻陷渝州,容雁門多半又是使用奇兵。容雁門雖陷渝州,但離擊垮巫家尚遠,巫家還擁有蜀南十二邑近十萬精兵,此外坐擁西蜀十三邑的駱家也不會坐以待斃,必會與巫家聯手共抗南平。

南平與荊襄霍家在豫章會戰之後,南平調集兵力壓在荊州至夷陵一線,卻與霍家之間再無大規模的會戰。霍家面對南平的優勢兵力,只得將有限的兵力收縮到襄陽一帶防禦。留在荊北的四萬霍家軍隊如果要回襄陽,不僅要橫渡江水,還要經過南平重兵防守的蘄春,無奈之下,只有留在荊北與南平的豫章駐軍糾纏。

容雁門乃南平左路督帥,麾下精兵逾三十萬,也是南平舊朝的主要戰力,布在從荊郡北部到江關的江水沿岸,主要集結地有荊郡豫章、荊襄蘄春、荊襄荊州、荊襄夷陵、南平臨湘等。豫章駐軍刺窺荊郡北部以及越郡,蘄春駐軍刺窺永寧,夷陵、荊州駐軍刺窺襄陽,臨湘駐軍則守南平北境。

豫章至蘄春一線乃是南平的東線,公良友琴與許伯當赴南平之前,南平在東線集結近八萬精銳兵力。荊州至夷陵一線乃是南平的北線,南平集結了超過十五萬的精銳戰力,江關承受所有來自成渝方向的壓力,駐軍卻只有五千餘人。然而從年初以來,南平在東線、北線的部署悄無聲息發生變化。公良友琴與許伯當將五萬殘兵帶到東線,容雁門便持續的從東線調動兵到補到已經相當恐怖的北線,從抵禦三苗與南甯越家的南線抽調兵力加強臨湘的防守,自己麾下的臨湘駐兵也調到北線,如今在北線集結了超過二十五的精銳戰力。江關駐軍雖少,實際上卻是北線的延伸點;北線重鎮夷陵沿江水上溯二百餘里就能抵達江關。容雁門在發動對霍家的攻勢之時,將夷陵作爲物資糧草集結地,便是爲今日大舉揮兵進入成渝做準備。

幾乎可以肯定,只要容雁門能攻陷渝州,南平在北線集結的兵力將源源不斷沿着夷陵、江關、渝州一線送入蜀地。而南平東線將由於兵力不足而不得不向後收縮,至少在征服成渝之前,容雁門無力干涉越郡的形勢。徐汝愚早在取得南閩會戰勝利之後,就一直在等待這樣的時機。

偏偏這個時候,徐汝愚親自率領精兵去震懾越郡世家,讓江寧衆人哭笑不得,張仲道嚷道:“讓青鳳騎將汝愚、魏禺護送回江寧,讓刑坤民一人領軍在祝族境內擾襲便可。”

許伯英離開廣陵之時便猜到徐汝愚會親領五校軍潛過江來,也知道徐汝愚會在幼黎臨產之前趕回江寧,也沒勸諫徐汝愚一起返回江寧,未料到容雁門如此順利的攻陷渝州。

邵海棠淡然說道:“汝愚接到消息,自會有所決斷。南平大軍入蜀是意料之中的事,雖然消息得來有些倉促,但是江寧也一直爲此做準備,現在只是加緊一些。”

江凌天說道:“原先預備肖烏野從南閩率領精兵返回江寧參與對祝家的攻勢,如今只怕等到不及他了。”

義安集結了超過五萬的精兵,其中將有四萬的兵力可調回江寧參加對祝族的攻勢,那時江寧差不多可調集將近二十萬的大軍來解決越郡的問題。如果等義安戰事結束,江寧就不能指望義安的數萬精兵。參加靜海之戰的諸軍都在休整中,其中靜海水營在靖海之戰損失過半,雖然倉促些,但是兵員都已經得到補充,恢復戰力則還需要一段時間。

東南境內,除了江寧之外,尚無別的勢力能夠意識到南平將在短期內收縮東線。時機稍縱即使,如果祝族隨着南平東線的收縮而重新佈防,江寧對喪失許多有利的戰機。

目前,江津面對南平東線兵力的壓力與江寧交好;東海將帥不和,陳預對張季道等人漸生戒心,也無力干涉越郡形勢,一旦南平東線收縮,江寧將是東南各家勢力的最大威脅,江津、清河、東海、餘杭、吳州與江寧之間的關係又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東海內部矛盾極可暫時因爲江寧的壓力而緩解,一同牽制江寧在江水北岸的兵力。

幼黎隱在紗縵之後,斜倚着錦榻,說道:“諸公謀略不比汝愚一人差,三府參議均有列席,自可決議,無需待汝愚返回江寧。”

第10章 暗渡江水第三章第9章 紙上談兵第4章 故人相逢第10章 揮軍直入第7章 將侵江寧第2章 湖心小島第2章 大事不妙第1章 孤軍東進第11章 三關天險第13章 屠人以城第9章 麗陽門外第12章 空船之計第9章 歷陽戰事第11章 三關天險第5章 樊族歸附第6章 青楓道上第11章 惡戰將至第4章 東有大洋第6章 淮水暗涌第8章 兩岸對峙第3章 將帥失和第3章 二百海匪第12章 劫營初戰第1章 長河幫第9章 歷陽戰事第4章 配田決議第7章 商南馬市第9章 襄樊會衆第11章 玉壺春雪第4章 樓挑明月第14章 驟生變故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6章 分割天下第7章 狼行海上第9章 樊族易幟第6章 龍遊於野第11章 惡戰將至第3章 重塑山河第10章 雪原問政第13章 奇襲渝州第5章 請君完璧第7章 相疑之勢第13章 罪王伏誅第12章 求戰第4章 鳳陵酒話第19章 養狼驅虎第8章 夜議第5章 山雨欲來第2章 再入撫州第1章 援兵不再第11章 絕壁行遲第11章 疑敵第13章 蘭陵援軍第7章 商南馬市第6章 龍遊於野第9章 尉潦有訊第10章 櫻花緋雨第8章 東牆之女第2章 落霞望江第5章 策令左史第9章 又臨津水第5章 隔水相望第13章 驍衛營第5章 灞水濤遠第7章 招撫夜議第3章 江左形勝第6章 前途渺茫第13章 驍衛營第8章 酒樓說戰第17章 置縣之議第14章 入主漳臺第4章 以南統北第12章 暗日之戰第3章 西京鉅變第6章 淮水暗涌第17章 置縣之議第1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施粥梳民第11章 惡戰將至第6章 朧月弓第7章 宣城都府第7章 覆巢之下第8章 東牆之女第三章第5章 隔水相望第4章 東有大洋第9章 入局第9章 刺客第9章 剛烈第2章 血濺碧泉第3章 景雲論戰第3章 再入雍揚第3章 別來無恙第1章 脣槍舌劍第8章 蔡氏少年第2章 武陵獵奴第8章 靜湖映雪第3章 延陵荒地第三章
第10章 暗渡江水第三章第9章 紙上談兵第4章 故人相逢第10章 揮軍直入第7章 將侵江寧第2章 湖心小島第2章 大事不妙第1章 孤軍東進第11章 三關天險第13章 屠人以城第9章 麗陽門外第12章 空船之計第9章 歷陽戰事第11章 三關天險第5章 樊族歸附第6章 青楓道上第11章 惡戰將至第4章 東有大洋第6章 淮水暗涌第8章 兩岸對峙第3章 將帥失和第3章 二百海匪第12章 劫營初戰第1章 長河幫第9章 歷陽戰事第4章 配田決議第7章 商南馬市第9章 襄樊會衆第11章 玉壺春雪第4章 樓挑明月第14章 驟生變故第5章 佐領之制(下)第6章 分割天下第7章 狼行海上第9章 樊族易幟第6章 龍遊於野第11章 惡戰將至第3章 重塑山河第10章 雪原問政第13章 奇襲渝州第5章 請君完璧第7章 相疑之勢第13章 罪王伏誅第12章 求戰第4章 鳳陵酒話第19章 養狼驅虎第8章 夜議第5章 山雨欲來第2章 再入撫州第1章 援兵不再第11章 絕壁行遲第11章 疑敵第13章 蘭陵援軍第7章 商南馬市第6章 龍遊於野第9章 尉潦有訊第10章 櫻花緋雨第8章 東牆之女第2章 落霞望江第5章 策令左史第9章 又臨津水第5章 隔水相望第13章 驍衛營第5章 灞水濤遠第7章 招撫夜議第3章 江左形勝第6章 前途渺茫第13章 驍衛營第8章 酒樓說戰第17章 置縣之議第14章 入主漳臺第4章 以南統北第12章 暗日之戰第3章 西京鉅變第6章 淮水暗涌第17章 置縣之議第1章 脣槍舌劍第12章 施粥梳民第11章 惡戰將至第6章 朧月弓第7章 宣城都府第7章 覆巢之下第8章 東牆之女第三章第5章 隔水相望第4章 東有大洋第9章 入局第9章 刺客第9章 剛烈第2章 血濺碧泉第3章 景雲論戰第3章 再入雍揚第3章 別來無恙第1章 脣槍舌劍第8章 蔡氏少年第2章 武陵獵奴第8章 靜湖映雪第3章 延陵荒地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