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華是五淮村的里正,今年再次嘗試下場考舉,可惜依舊失敗,不過這也絲毫無損他家在村裡的地位。五淮村也就兩個秀才,一個舉人,唯一的舉人便是衛華的父親衛申。另外兩個秀才則是衛華和顧國興。村裡也因爲這三個有功名的人,而在附近幾個村中地位不凡。
衛家的人或許沒有顧氏一族的多,只有三房,卻因爲衛申這個舉人,家產不菲,全部的田地加起來也有八百多畝,可謂是村裡一等一的富饒人家。
衛家自詡耕讀人家,朝顏思考了一下,從書架上拿了當朝太傅所著的書籍,準備當禮物。
顧孫氏說道:“我陪你一起去好了。”她擔心孫女年紀太小,過去了容易吃虧。
朝顏感到有些好笑,衛家又不是龍潭虎穴,衛華作爲里正,又因爲有心功名,所以處事還是比較公正的,讀書人都比較愛惜羽毛。不過終究是顧孫氏一片慈愛,再加上她年紀太小,說話容易不被人當一回事。
顧孫氏問道:“你打算怎麼說採摘蓮藕的事情?”
朝顏早就考慮好了這事,“我覺得與其因爲這事同鄉村父老鬧得不愉快,還不如咱們直接花錢買便是。”
一碗不加其他配料的藕粉賣個五文錢,在池塘中摘的蓮藕一斤按照三文錢來賣。一般來說,城裡的蓮藕一斤能賣個七文錢。不過村裡這麼做的人不算多,不僅是因爲採摘蓮藕費時間,另一方面將蓮藕運到城裡去賣也需要力氣和時間。
在朝顏憑藉着倒流香賺了那麼一筆錢後,顧孫氏便沒有再將孫女當做不懂事的孩子,也願意聽她的意見,“那咱們賣這藕粉,一碗能賺多少?”
朝顏給她計算了一把,“一斤蓮藕差不多能做兩碗的藕粉,再加上其他的開銷,成本也得三文錢,一碗能賺兩文錢吧。”
等到冬天春天沒蓮藕了,那麼藕粉就可以賣得稍微貴一些了。
顧孫氏眼睛亮了亮,“一碗賺兩文錢,也不錯了。”一天只要能賣出一百碗,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六兩銀子呢。
兩人低聲討論着生意的事情,很快就到了衛家。衛家三房都住在一個三進的宅子中,房屋都是用好的石料所建的,雖然比不過城裡那些富貴人家,卻也挺有派頭的。
村裡人但凡有點事情就喜歡找里正來主持公道,因此見到她們兩人上門,衛家的人半點都不稀奇,將她們給引了進去。
朝顏見到衛華,便將手中的書遞給他,笑道:“先前我在渝州那邊書店逛了下,買了幾本書回來,若是我選的不合適,衛華叔可別嫌棄。”
爲了拉近關係,她故意換了個稱呼。
衛華目光在書封面上掃了一圈,心中閃過驚喜的情緒,這書可是去年剛致仕的太傅張斯所著,皆是一些策論和批註,他同城裡的秀才交流時,也聽他們提起過。
只是這書印刷的並不多,即使是在京城都未必能買到,更別提是他們京山縣這樣的小地方了。
衛華的臉色越發的和藹,伸手接過這份送到他心坎上的禮物,解釋道:“若是別的禮物,我肯定推辭一二,只是這書我太過喜歡,終究捨不得。”
朝顏笑容甜美,“這樣的書就配衛華叔您這樣有學問的人看,放我手中反而是浪費了。”於家給了她幾本,她也送了一份給族長。
衛華和顏悅色道:“你們祖孫兩今日過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情只管說。”
顧朝顏說道:“我先前在書店中恰好看到一道食譜是以藕作爲原料的,便想着和奶奶做個小本這方面的生意養家餬口。只是那池塘是咱們村所有人的,我若是將那邊的蓮藕都霸佔終究不妥,所以纔想着用一斤三文錢來買那些藕。”
衛華聽前面還以爲朝顏是打算免費拿下那些蓮藕,後來才發現這丫頭心胸十分寬廣,並不曾想要貪圖村裡的便宜,又因爲她送來的書,對她的好感更是加深了幾分。村裡採摘蓮藕的人那麼多,也不曾有人想過拿錢買。
他不在意說道;“你直接採摘便是,那些蓮藕每年都攬在池塘中也是浪費了。”這些年來都風調雨順,大家勉強能夠吃飽飯,也就不需要時常去採摘蓮藕當正食。
朝顏搖頭道:“我若是每天摘一兩斤自然不說什麼,只是做生意所需要的蓮藕不少,爲了以防惹出閒言碎語,還是公事公辦的好。”
衛華想想也是如此,加上這也是好事,於是便點頭答應了下來。至於朝顏到時候交的錢都得歸到五淮村的公賬上,等賬面上的銀錢足夠了,正好可以將村裡的路修一修。
事情順利地談妥了下來,在衛華這邊過了明路,朝顏不由鬆了口氣,同顧孫氏離開衛家。
顧孫氏沒忍住說道:“你這孩子,里正都說不用給錢了,你還上趕着送錢。”
朝顏說道:“奶奶你等着看吧,若是咱們沒給錢,只怕要被大家的唾沫給淹死。”
他們家因爲那一千兩的緣故本來就惹了不少人眼紅,一些見不得人家過得好早就等着尋他們家的錯處了。
搞定了衛華以後,顧朝顏一家磨刀霍霍開始採摘蓮藕準備做蓮藕。這樣的體力活孫雯直接包攬了過去。
村裡的人見他們家一次性採摘了那麼多,自然有意見。
沒等一些人酸溜溜地說他們佔大家的便宜,衛華便直接說了朝顏一家用每斤三文錢採買藕粉的事情,於是所有的閒言碎語頓時煙消雲散了,大家轉而猜測他們家採那麼多蓮藕,到底打算拿來做什麼生意。
朝顏懶得關注外面的言論,現在他們家也算是遇到了第一個困難。